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第139节

  露出的字是……之!

  “之乎者也”是最常用的字。

  “之”可以组成无数种结构。

  谁能凭“之”字鉴定石碑?

  耶律燕才可以。

  耶律燕才认真观看字形字体,看出这是非常标准的颜体,这块石碑是颜真卿真迹,史料记载,颜真卿一共写过十三块石碑,五块石碑残缺不全。

  八块完整的石碑,带有“之”字的石碑共有三块,一块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写的多宝塔感应碑,神采飞逸,六十岁时写的颜勤礼碑,端庄遒劲,六十三岁时写的麻姑仙坛记碑,此时的颜真卿书法技艺登峰造极,返璞归真。

  顺着这些线索推断。

  这块石碑展露出的“之”字气势磅礴无边无量,显然是颜勤礼碑。

  掀开麻布,果然是颜勤礼碑。

  众人纷纷惊叹。

  一来感叹耶律燕才眼力过人,二来感叹他才思敏捷、学识丰富,最后担忧李寻欢能不能解开这道附加题。

  附加题的难度远高于必答题。

  李寻欢让出先手,极端不利,局势近乎到了绝境,就连李兆廷也不敢肯定李寻欢能否获胜,毕竟,两人现在比的是才学知识,不是比斗扔飞刀。

  李寻欢闭目沉思:“这块石碑,展开半个字即可,我只需半个字!”

  割开麻布,露出“木”字旁。

  “木”字旁的字不计其数,常用字也有十几个,如何能考证石碑?

  李寻欢闭目沉思片刻。

  “首先,这个字是林!

  其次,这是王羲之的字。

  众所周知,王羲之传帖不传碑。

  王羲之从未写过任何石碑。

  这块碑为何有王羲之的字?

  因为这是后人所做。

  贞观二十二年八月,唐太宗为玄奘新译佛家经典御制《圣教序》,高宗当时是太子,又作《圣教序记》。

  高僧怀仁奉命收集字帖,以当时所存王羲之书迹,将太宗《圣教序》和太宗答敕、太子《圣教序记》和答敕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一一集出。

  历时二十余年,在咸亨三年雕刻成这座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请验证!”

  李寻欢话音未落,耶律燕才一把掀开麻布,果然是三藏圣教序碑。

  “不可能!这不可能!三藏圣教序碑毁在烈火中,怎么会有残存?”

  “因为烈火烧毁的是底座,底座上有很明显的火焰痕迹,凑近观看,可以嗅到焦糊味,石碑要悉心修复。”

  李寻欢淡定的给出解释。

  事实上,这是一场双重赌博。

  先是从“木”推测是“林”。

  李寻欢无法确认这是林还是杯,幸运的是,李寻欢同样喜欢行书,平日练字帖的时候,杯、林、树、杨、桥等字起手不同,其中林字最为突出。

  “林”是双木,起手讲究技巧,李寻欢根据这个小窍门,推测被遮掩的字是林,进而看出是王羲之真迹。

  王羲之并未留下任何石碑,仅存的石碑都是后人伪造的,一个是国清寺的鹅字碑,通体只有“鹅”字,另一个是传闻中被毁掉的三藏圣教序碑。

  李寻欢只能冒险猜测。

  由于他自幼苦修飞刀技法,用雕刻的方式训练手劲,他的手很稳,他的内心更稳,总是表现的风轻云淡。

  耶律燕才输的心服口服。

  下一局比试是音律。

  耶律燕才让人拿来胡笳。

  李兆廷没有登场。

  冯素贞也没有登场。

  就在耶律燕才想先演奏时,冯素贞上前一步,高声道:“我大宋国子监是没人了吗?五对一,胜之不武,在下愿意与耶律先生对赌五局,由您出题,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礼乐射御书数,乃至于比武争胜,都由在下一人相应。”

  辽国使节耶律阿琏喝道:“你是国子监学生吗?我怎么不认识你?”

  庞太师沉声道:“真是怪哉,老夫也不知道国子监有这样的人才。”

  李兆廷从衣袖拿出画轴。

  “庞太师,请看这幅画。”

  画卷展开,技艺非常普通,拿出去卖最多值二钱银子,但是,庞太师一眼就看出,这是宋仁宗亲笔绘制。

  另一位公证人华太师,同样认出这是皇帝的画作,问道:“你是谁?为何有陛下画作?你是哪里的考生?”

  冯素贞心思电转,编个名字:“杭州考生冯绍民,见过诸位大人。”

  “耶律先生怎么看?”

  “我答应!”

第104章 来自状元郎的全方位碾压

  五对一是非常脑残的对局。

  尤其是对于国子监而言,赢了没什么光彩,输了直接毁掉一代人。

  如果五对一的对手是桃李满天下的名门大儒,勉强说得过去,耶律燕才是名门大儒吗?他是个契丹蛮夷!

  这种对局方式根本不能答应。

  答应这种极端不公平的对局,代表己方胆怯,比赛前先输了三分。

  每输一局,压力增加五分。

  如果耶律燕才赢下前两局,必然会气势如虹,靠着连战连胜的大优势,击败所有对手,轻松拿下五比零。

  当然,对局顺序是有问题的。

  如果让李兆廷安排对局,肯定会把音乐、围棋、绘画等对状态要求极高的项目安排在最后,先比纯脑力。

  想那么多,代表没有信心。

  脑力活动对状态的要求非常高。

  心态不稳,非常容易一泻千里。

  不是说不能使用战术,而是不能用无耻手段,这是打击己方士气。

  要比,一对一的比。

  您出题,我见招拆招。

  这才是真正的比斗方式。

  这才是太学生应有的少年朝气。

  冯素贞上前一步,手持折扇,风度翩翩的看着耶律燕才:“今日阁下已经比斗三局,精气神损耗严重,我给阁下两天时间,请您安心恢复状态,顺便准备好考试题目,远来是客,国子监作为主人家,哪有为难客人的道理!”

  “你一句话就想让我退走?”

  “不如您出个小题目,作为今天比试的彩头,如果我不能在七步之内解出您的题目,算我提前输了一局。”

  “冯绍民,你好大的胆量!”

  “不是胆量,是信心!”

  “礼乐射御书数是君子六艺,我别的方面学得不错,唯独在术数方面,着实没什么天赋,遇到很多难题。”

  “请耶律先生出题。”

  “敢问冯公子,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这应该如何排法?”

  “不过是简单的九宫八卦罢了!

  九宫之义,法以灵龟。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三右七,戴九履一。

  五居中央,可得答案!”

  冯素贞随口背诵出歌诀。

  李兆廷闲着没事的时候,做了一件绘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衣服,用网格坐标记录穴位,用于夫妻间逗趣。

  在此期间,说了很多数学趣闻。

  这种排列数字的技巧,属于九宫八卦阵的变种,只要精通九宫方位,很容易推算出来,早就有歌诀传世。

  在很多大派属于基础知识。

  比如:自在门、桃花岛。

  天一居士许笑一,东邪黄药师,都是这方面专家,认真听课的都能学会这些知识,沉迷早恋的成了文盲。

  “我这里还有一道数学题,七步之内不可能解出来,我给你算盘算筹,公子在三个时辰内算出答案即可。”

  耶律燕才再次出了一道题。

  这道题非常有难度。

  34012224开立方根。

  这个数字非常大,如果用标准方式书写出来,会被认定为水字数。

  给这么大的数字开立方根,如果没有简便算法,确实会损耗很长时间,冯素贞拿起算筹,开始计算答案。

  太学生梗着脖子观看。

  李兆廷气定神闲的欣赏冯素贞全身心沉浸在做题中的美景,实话实说,这个状态的冯素贞,简直比穿上红嫁衣更有魅力,姿容体态不是天下第一,但绝世无双的气质,就算师妃暄转世,石青璇重生,也没有这种奇绝气质。

  古往今来的仙子,有的清冷优雅不染凡尘,有的高高在上冷如寒冰,有的敢爱敢恨热情炽烈,有的英雄侠义,有的儿女情长,有的精通琴瑟琵琶,有的厨艺天下无双,但是,绝对没有冯素贞这种超级学霸,文武双重学霸。

  原剧情中的冯素贞,论才学可以高中状元,论武功降魔琴天下无敌,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天香公主会爱上冯素贞,实在是太正常了,因为她真的太过优秀。

  优秀的让身边的人感到自卑。

  李兆廷例外,因为李兆廷风流。

  梅竹例外,因为梅竹是丫鬟。

  蓝凤凰例外,因为她是学渣。

首节 上一节 139/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