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素贞的字筋骨俨然。
以字形而言,两人平分秋色。
以意蕴而言,冯素贞更胜一筹。
颜筋柳骨!
学习颜体字不是照本宣科模仿,而是要体会颜真卿、柳公权的品行,加入自己的理解,字形是皮肉,意蕴才是真正的筋骨,画虎画皮难画骨,在考校书法方面,显然是以意蕴为最高。
无需打分,耶律燕才主动认输。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两人差距非常明显,胡搅蛮缠不认输,只会把自己变成小丑,何必自毁名誉?
接下来比试的是弈棋。
按理说应该下围棋,耶律燕才的棋艺在刘长赢之上,胜面非常大,他为了能出奇制胜,主动选择下象棋。
在耶律燕才看来,冯素贞这两天肯定钻研过棋谱,研究他的路数。
如果国子监高手共同参研,耶律燕才棋路中的破绽,必然会被发现,下围棋反倒不如下象棋安全,再者说了,世人都知道耶律燕才围棋技艺高超,下象棋有相让之意,算是宣扬名号。
冯素贞执红先行。
开局走了个“士角炮”。
“耶律先生,请!”
耶律燕才以中炮开局,冯素贞回敬了跳马,但由于先前的士角炮,导致炮憋了马腿,主动放弃了中兵。
耶律燕才毫不犹豫收下,又用后炮与前炮组成连环炮,紧跟着退炮,冯素贞虽然是先手,却步步被牵制,随着这一招退炮,竟然有了抽車的棋。
冯素贞棋艺似乎不怎么样,没看到耶律燕才这招杀招,耶律燕才果断的移动前炮进攻大車,以后炮将军。
只此一步,占据绝对优势。
冯素贞似乎慌了,走棋随意,出車压住耶律燕才的马,耶律燕才觉得自己这一局必胜,就在此时,冯素贞猛地把炮拽了过去,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用双炮一車同时进攻耶律燕才左翼,不仅同样可以抽車,还有双重炮绝杀。
抬头看去,冯素贞再无先前手忙脚乱的模样,气定神闲的看着棋盘,从这一刻开始,棋盘被冯素贞掌控。
开局两步弃空头,四步弃車,就是为了造成步步催杀的绝世杀局。
这是李兆廷教给冯素贞的。
两人闲着没事下棋,李兆廷用这招赢了冯素贞好几次,車是棋盘上价值最大的棋子,没人可以挡住诱惑。
谁能想到,看似是新手漏招,实际上是弃子攻杀,用的是诈术,如果摆出江湖棋局,凭此可以衣食无忧。
这种棋路来自“棋仙”钟珍。
不动则已,动则步步飞刀。
随着杀局形成,耶律燕才只能主动送出棋子,以此保护老将安全,只盼棋子减少后,可以获得喘息机会。
这是不可能的。
象棋有种攻势叫做三子归边,意思是車马炮全部过河,同时从左侧或者右侧发动进攻,棋盘上亦是如此。
耶律燕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車马炮被冯素贞吃掉,从占据绝对优势变为大劣局势,闭上眼睛,投子认负。
“冯公子真是好技艺啊,不知这是哪位老先生的棋路,在下佩服!”
“我师父姓李,名南星。”
冯素贞这话并非胡扯骗人,李兆廷教冯素贞的时候,某些来自后世的理论都是甩锅老爹,让老爹背黑锅。
棋谱哪来的?我老爹说的!
诗词哪来的?我老爹做的!
你老爹还会做什么?
我老爹还会卖玉石、护身符!
事到如今,才学方面,耶律燕才已然惨败收场,若是这么回去,着实有几分丢脸,只能咬牙比最后一项。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有两样比的是武艺。
耶律燕才专心学术,武功不高,但作为契丹贵族,射箭是他的本能,两人移步到校场,比赛箭术,三局两胜,一局固定靶,一局移动靶,最后一局是双方对射,点到为止,勿伤人命。
李兆廷捂住眼睛,不忍直视。
比才学有两分胜算。
比武功胜算约等于零。
场面实在是太残暴了。
冯素贞用连珠箭轻松取胜。
耶律燕才面色惨白,嘴角溢血,想到自己数十年寒窗苦读,想到这一战失败的后果,耶律燕才吐血倒地。
太医院急忙把他带下去救治。
赵祯道:“没想到我大宋有这等优秀人才,太傅,冯绍民为何没在今年科举名单上,莫非有人徇私枉法?”
诸葛正我满脸懵逼。
别人不知道为啥,你不知道吗?
庞太师沉声劝谏道:“陛下,科举考试必须公平公正,如果因为冯绍民的出色表现,直接获得科举资格,会让天下学子不服,长此以往,或许会形成一条新的终南捷径,对江山不利!”
华太师道:“臣附议!”
诸葛正我道:“臣附议!”
给“冯绍民”奖赏是可以的。
让冯绍民参与春闱,绝对不行。
赵祯摆了摆手:“既然如此,让冯绍民上前听封,朕要重重赏赐。”
冯素贞瞥了赵祯一眼。
赵祯得意的看着冯素贞。
朕的画值不值钱?
不对!
你早就把朕给认出来了!
怪不得要说邹忌讽齐王纳谏!
你们两口子真是有本事!
赵祯轻笑道:“冯绍民,朕非常喜欢你写的字,你去写一篇字帖,朕带回去细细观赏,来人,笔墨伺候。”
“陛下,写哪篇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呃……草民遵旨!”
冯素贞苦着脸默写课文。
华太师在一旁拟旨,写完后交给赵祯审阅,让赵祯亲手盖下玉玺。
这是诸葛正我强烈要求的。
可以看做争夺皇权的标志。
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大权旁落。
什么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全都有多远滚多远,由华太师、庞太师、诸葛正我、元十三限辅助赵祯做这些事,最终拍板决定的,永远都是赵祯。
冯素贞写完字帖,用真气烘干,呈递给太监总管郭槐,郭槐收起字帖,宣读圣旨,让人送来一大堆赏赐。
“冯绍民”是不存在的人。
李兆廷没有功名。
直接封官不符合规矩。
这里是国子监,到处都是想宣扬名声的太学生,最是擅长骗廷杖。
赏赐不过是黄金、良田、宅院、丝绸等财物,不过,先前冯素贞提及师父是李南星,赵祯顺坡下驴,表示李南星忠心耿耿,朕决定赦免李南星。
想回来,可以回来做官。
不想回来,可以做大宋特使。
——出使大理的特使!
热热闹闹的文采比试结束。
国子监大获全胜。
“冯绍民”名震京师。
无数人去纠缠公孙策,询问冯绍民是什么来历?有没有婚配?我们家出三千贯嫁妆,愿不愿意做我女婿?
就连八贤王也在托人查找。
冯绍民年轻英俊,博学多才,不卑不亢,品行优良,还没有功名,若是招赘为驸马,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天香应该会喜欢冯绍民吧?
八贤王头疼的揉揉太阳穴。
太学生对冯绍民非常推崇。
因为冯绍民不会参加科举,学霸不参与考试,相当于让了个名额。
本届科举卷的丧心病狂,为了给主考官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连《庞太师与我娘亲二三事》都能编出来。
少一个名额,这是大恩人啊!
以冯绍民的表现,再加上皇帝对冯绍民的青睐,如果参与科举,不说稳做状元郎,前三甲肯定没有问题。
投桃报李,自是应该大大推崇。
有人欢喜有人愁!
耶律燕才欲哭无泪,输给冯素贞并非要死要活的大事,问题在于,耶律燕才失败了,丢了契丹的脸,回到辽国推广书院教育,会受到严重抵制。
契丹本就不喜欢这些,如果耶律燕才大获全胜,携大胜之威,就算不喜欢耶律燕才,也会给他一个面子。
现在,毛都没有!
输了的人,没资格要东要西!
比耶律燕才更愁苦的是赌狗,本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亏得吐血。
这里要说一下。
这种比赛的赌局分为好几种。
首先是赌输赢。
分为耶律燕才赢,冯绍民赢!
其次是赌输赢的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