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在我手里。”
李兆廷淡淡的说了一句。
木铁影再也无法维持淡定。
“不可能,萧军已经死了!”
“这是洛马告诉你的吧!木铁影,事到如今,你怎么还相信洛马?这家伙的办事能力,约等于废物蠢蛋!
你刚刚说过,好人不会死,坏人不会死,唯有愚蠢的人才会死,你相信洛马这个蠢货,你算不算是蠢货?
木铁影,你滥杀无辜、屠戮百姓、出卖家国、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像你这种人,应该怎么改变呢?
回答我!”
李兆廷伸手在腰间轻轻一抹,紫薇软剑弹出,划过一道紫色劲芒。
“你无法改变,只有死!”
紫色剑芒刺向木铁影胸口,木铁影穿着内甲,但只看剑法威势,便知道贴身穿着的软甲绝对挡不住剑芒。
“锵!”
木铁影拔出佩刀,挥刀横斩。
木铁影一身武功尽是从行伍中厮杀出来的,不动则已,动则必杀,全身上下每个动作都是为了嗜血杀戮。
钢刀出鞘,血气弥漫,虽然只有一人一刀,却给人古战场的感觉。
落日孤城,残阳如血,血色刀芒恍若日落月升时天地间的璀璨红芒,又像凭空升腾而起的一缕大漠孤烟。
李兆廷手腕一翻,紫薇软剑划过美轮美奂的优美弧度,从一个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刺向木铁影手腕穴位。
招数看似轻柔,但变化之快,出招之狠,落点之准,剑意之绝,比久经沙场的百战老兵,也是分毫不差。
一剑刺出,必杀木铁影。
紫薇软剑入手不久,剑客与神兵之间并无“武感”,想人剑合一,需要长年累月蕴养、悟剑、并肩作战。
此时此刻,随着李兆廷内心涌现出必杀木铁影的念想,正气凛然、为国除贼的念头,宝剑发出尖锐爆鸣。
原本需要数年苦修才能培养出的人剑合一的武感,此刻豁然开朗,紫薇软剑回应的剑意,更加炽热浓烈。
神兵有灵。
紫薇软剑在回应李兆廷的决心。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恨悔无已,弃之深谷。
这是独孤求败的悔恨。
同时也是紫薇软剑的悔恨。
软剑曲折如意,出招本该诡谲,招数变化万千,紫薇软剑出手却是至大至刚至阳至正,如飞龙徜徉九霄。
木铁影身经百战、杀戮万千培养出的血煞之气,被剑意彻底碾压。
不等木铁影变招,李兆廷浮光掠影闪转腾挪,一步堵住他的退路,右手绽放璀璨剑芒,潇洒如清风明月。
一剑得手,又是一剑。
剑光如雨点,如云雾,如晚霞,如点点星光,如素月分辉,又在不知不觉间编织成一张坚不可摧的大网。
天罗地网式!
木铁影知道李兆廷武功高明,却不知道李兆廷的武功高到这种程度,仅仅两招,木铁影就成了网中游鱼。
稍有半分不慎,如丝如缕的剑气就会如影随形的贴合在木铁影身上,只在刹那之间,把木铁影千刀万剐。
李兆廷坚韧如翠竹,优雅如琴瑟,潇洒似狂草,严密似棋局的剑术,在大俗大雅中藏着锥心刺骨的狠辣。
这是什么剑法?
难道是李兆廷自创的?
这家伙的天赋太恐怖了吧!
木铁影听过一种说法,世界上存在一种特殊武者,天生适合修佛修道修魔练剑,体内天生存在一枚种子。
修道者八脉俱通,天生道种。
修佛者七轮圆满,天生佛种。
修魔者冷漠无情,天生魔种。
莫非李兆廷是“天生剑种”?
恍恍惚惚中,木铁影彻底落入李兆廷的节奏,气机被彻底掌控,好比刹车坏掉的跑车,想停也停不下来。
木铁影四肢骨骼,肌肉筋脉,真元气血,全都受到剑气引导,如果木铁影敢停下来,当场就会骨骼寸断。
骨骼寸断,千刀万剐,连块肉渣也留不下来,只能扔到后山喂狼!
木铁影怒目圆睁,癫狂挥刀,真元气血飞速损耗,不由自主的催动残元催命的法门,头发肉眼可见变白。
蓦的,四道寒芒凌空散射。
木铁影手筋脚筋被剑芒斩断。
此时木铁影正在搏命冲击,四肢无力但惯性还在,身体猛冲出去。
李兆廷让开道路。
看起来就像是仗义除贼、只擒不杀的江湖少侠,包拯等人心中赞叹,正想说什么,前方绽放出一团血花。
蒙放手持琴弦,用力一挥,锋锐的琴弦切断木铁影的脖子,死不瞑目的脑袋飞上半空,眼角流淌出血泪。
“啪!”
木铁影的脑袋砸在地上。
蒙放不顾一切的挥舞木琴,用力轰砸木铁影的脑袋,砸的脑浆迸裂,砸的血肉成泥,直到身体失去气力。
“我报仇啦!我报仇啦!”
蒙放披头散发,如疯似狂。
感谢书友天霄剑、死亡之神李夢打赏
第22章 恩仇难却,三少爷的剑
“向明、阳企山、吴勇、木铁影,都是我杀的,他们早就该死……”
蒙放癫狂嘶吼,眼睛流出血泪。
深入骨髓的仇恨彻底了结,支撑蒙放活下去的支柱就此断裂,蒙放从未想过全身而退,他只想同归于尽。
如果有可能,他更愿意用火药和四位仇人玉石俱焚,一起炸成灰。
包拯诧异的看了李兆廷一眼。
包拯有十足十的把握,李兆廷故意废掉木铁影,给蒙放制造机会。
李兆廷是江湖侠客,如果李兆廷直接杀掉木铁影,会有一些麻烦。
但是,木铁影作恶多端,不能给他半分生存机会,李兆廷借刀杀人,蒙放绝不会放过亲手报仇的好机会。
包拯发现事情陷入一个怪圈。
按道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按法理,蒙放认罪,束手待缚。
李兆廷从始至终没有任何责任,反而主动帮忙查案、擒贼,六扇门多半要给一份赏金,还有一笔封口费。
蒙放从始至终都是杀人凶手,当着众人的面杀人,主动承认一切,无论什么人审案,事情都不会有转机。
李兆廷擒贼是见义勇为。
蒙放杀人是恩仇必报。
杀人的并不都是“错”。
被杀的并不都是“对”。
这种案子,如何断案?
考科举是为了当官。
当官肯定会面对类似情况。
包拯看向公孙真。
公孙真当了十几年父母官,一路升迁到庐州府尹,不敢说是平步青云,但他为官多年,从未招惹过麻烦。
公孙府尹会如何处理这个案子?
当然是把蒙放关入大牢。
抓人、断案、结案、下班!
想那么多做什么?
做好“府尹”的工作即可。
公孙真让公孙策记录案情,让衙役把蒙放关入大牢,最后,衙门掏钱给木铁影买副棺材,埋葬到乱葬岗。
木铁影是辽国密探这种事,交给皇城司处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官场最忌讳的事就是……画蛇添足!
先前极乐楼案爆发时,阳大学士把此事上报,如今已经过了五天,六扇门和皇城司的特使已经到了庐州。
皇城司特使名叫盛廷玉,是东厂督主曹正淳五个义子之一,精明强干,擅长捞钱,心狠手辣,阴险诡谲。
六扇门特使名叫金九龄,十三岁进入公门,有三十年断案经验,门下徒子徒孙众多,平素喜好奢华享乐。
说来也怪,以金九龄的名声、功绩以及在六扇门中的声望,早就应该青云直上,但他一直都得不到升迁。
莫说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就连四大名捕之类的“荣誉称号”,乃至于江湖名声,也是什么都捞不到。
江湖传闻,主要原因是金九龄生活太过奢靡,先皇、太后、当今皇帝,全都不喜欢他,朝中没什么靠山。
又有传闻,金九龄招惹到某位不该招惹的人,有了急流勇退之心。
李兆廷无语的撇了撇嘴。
金九龄私下里那些破事,真以为能瞒过所有人?又想花天酒地享乐,又想维持好名声,哪有这样的好事?
此次任务是以盛廷玉为主。
从极乐楼和云间寺抓的俘虏,连带着三位管事,全都交给盛廷玉。
至于岳青、乔泰等人,从来没出现在卷宗上,六扇门卷宗上的记载,从来都是盗窃案,钱老大是主谋者。
盛廷玉颇有些手腕,以皇城司的名义发了两笔赏金,一笔给陆小凤,一笔给李兆廷,两人在查案过程中,做过的某些不符合规则的事情,盛廷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全都没看到。
从始至终,陆小凤和李兆廷都是正气凛然、嫉恶如仇的江湖侠客。
陆小凤本就是名传江湖的神探。
李兆廷凭风借力,直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