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战918 第256节

“火药!!研究?!”

那年轻的战士一愣,继而狂喜。制造火药和研究火药是两个概念,制造简单,只要熟悉相关化学就能做到,研究就不同了。

“如果你是研究火药的,你被先遣军录用了,你一个月是八块大洋还是十块就要等俺们队长来决定了。”

那年轻的战士话音才罗,门口那人虚弱的晃了好几下,显然被这突然降临的幸福击晕了。

“俺还有几个熟人,他们也是俺一起去大不列颠留学的……”

“还有?太好了。”

那名战士兴奋的喊道:“刘壮,你陪着先生回家收拾东西,顺便找到那些人,今晚就入住军营,明天起早跟部队一起去哈尔滨。”炖了下,又补充道,“对先生要客气,他们可都金贵着呢,看看家里有什么困难,要是可以,全家都去哈尔滨,就近也好照顾先生。”

“是!”

那哨位将枪递给了另一个战士,大声领命,拉着还迷糊的那人扭头就走。

看着消失的俩人背影,门口的年轻学生兵自言自语道:“看来还要宣传,要贴告示……”

第197章齐头并进

华夏之声连续播了一晚上,在第二天早晨才因设备需要维修,播音员说出每天三次播出的时间后,关闭了。

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在华夏之声停止播放后不久,满大街的报童就开始吆喝,内容则是广播里提到的歼灭日军人数和将官人数,让原本就已经汹涌的民意开始酝酿,并随之爆发,在上午,各地就爆发了大批的游行。

同时,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领导人“杨靖yu”和第三军的“赵尚zhi”所属也随之浮出水面,尤其是接受日军中将投降递交将官刀的照片和“赵尚”zhi拿着将官刀的英姿,更是大篇幅的印在报纸上。

这是一支政府要剿灭的“匪军”领导的抗日武装,这在这支“匪军”发出声明后,让民众得以知道了,这支匪军在被政府围剿的同时,依旧不忘抗日,依旧为国人雪耻。

于是,停止内战,抗击日军侵略者,夺回东三省的呼声在有心人的主导下,声浪越来越高。

南京的府邸里,老蒋焦头烂额,原本还计划继续围堵逃逸的匪军,再来一次大围剿,此时,看情形已经无法实施了,但让他出兵夺回东三省,他暂时还不做考虑,因为,那是小张拱手让人的,让他去拼命,回头再将胜利果实送给小张和匪军?

“娘希匹的!就让他们在那折腾去吧!日本人输了,小张和匪军也不可能成为一条阵线上的,让他们再接着研究分东三省吧!”

“蒋公高见,如此我们就不必为他人做嫁衣了……”何英卿赞同道。

于是,暂缓进攻围剿苏区,谨守各自防区的命令随之下达,那支被当做马前卒的东北军也暂时停住了向苏区挺进的步伐,暂时驻扎,只是合作。老蒋并没有打算。

外国人的反应还是观望,想知道更多的信息。莫斯科的大胡子倒是对即将有种子在东三省扎住根而心情大好,第三军和第一军都有他播下的种子,他们在东北站住脚跟后,也就意味着蒙古,东三省将成为他予取予夺的盘中餐。

各方的反应力,日本人备战已经不用说了。其战略攻击方向也确定了出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没有意外的都被画进了攻击范围。

与各方的反应相比,董库这边非常的稳健,他在佳木斯动身后,带着一部分人先行快速返回,沿途没有跟汤圆方正这些地方的几百日军交战。他需要赶回哈尔滨进行大战的准备和接待克里斯蒂安。

哈尔滨的防御已经大体完成,双城的防御体系最多再有两天就可完成。

双城以东岭和金岭为屏障,形成掎角之势,挡在了双城前面,一道密集的防御网在两道屏障之间形成。东岭和金岭之间相隔仅有不足三公里,运抵的野炮和山炮足以相互支援,让中间的开阔地带拥有更加密集的火炮支援能力。

哈尔滨的外侧同样是建有防御体系。不过,却并非是地面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烤化冻土,以土木打造半永久的防御体系。

这些,暂时不用董库操心,柳败城在这方面算得上是老本行了,打造防御体系,构筑阵地网。在目前来说,他的水平在跟董库探讨阵地战的时候,已经不输于任何国家,更有中国人的智慧在里面,防御更加的牢靠。

董库在第二天返回了哈尔滨,他见到了哈尔滨召集的一些原来日本人启用过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经过交谈。他发现,之前自己的想法国语简单,这些人拥有的技术力量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单单技术升级和经验积累就不是三年两年能完成的。不过。这些人要是有更高技术培养的话,要比新手还是上手的快。

军营里,他见到十来天,每天仅睡俩仨小时的刘苍浩,看着刘苍浩通红的眼睛,董库并没有因他不是自己人而无动于衷,而是非常的心疼。

“刘干事,千头万绪的事情不是一撮而就的,该休息还是要休息,不要这么苦熬,身体熬垮了,工作效率反倒更低。”

对董库的关心,刘苍浩没有接茬,他指着一份统计表说道:“队长,我难以放心睡觉,你来看,这是几天来搜集的所有车床和相关人员的统计,生产枪支我们还缺少精密车床,子弹到是可以生产了,只是设备有限,量不会太大,难以满足即将到来的大战。”

“哦?这块你也着手了?”

听刘苍浩说到了军工,董库心里一动,他原本是让刘苍浩代为培养一批政工干部,好不至于让部队少了核心教育,可并没有打算让他参与军工这块,倒不是信不着他,而是他帮不到太多的忙。

“队长,我在苏俄军校学过,部队没有自我生产武器,满足后勤补给的话,战争会越打实力越弱,只有自我**生产武器,才可以满足战争的基本要求。”

顿了下,他接着说道:“工业部规划的厂区和预想里就没有武器生产这块,所以,我才……”

“噢……”

董库这才听明白,原来刘苍浩是看着着急,毕竟他受到过正规的军事教育,比不是当兵出身的人对于战争的理解更透彻,看的更远。

“刘干事,这些设备只能用于民间,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也就一直没着手现在建兵工厂。至于弹药,在未来半年里,我们不用生产,日本人已经给我们储备好了,包括赵将军那里,都由我来提供,这点不用担心。”

“半年大战?都准备好了?!”

刘苍浩池吃惊不小。

他并不知道,此时大河镇到到牡丹江,已经是运输队排成了长龙,那些被雇佣的马爬犁在开辟出来的几条相向的雪道上正将大批的子弹,炮弹,枪支火炮等运往哈尔滨,最多再有一天,先头就会抵达哈尔滨。

他低头琢磨了下,发现自己过多的操心了。显然董库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深深的吸了口气,他很快给自己定位,放下沉重的包袱,心情豁然开朗。他笑了笑说道:“队长,一着急我都忘记了,那么先进的枪都送给第三军五千支,队长这边又怎么会不考虑大战的消耗呢。”

“刘干事。兵工厂我要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绝不是局限在生产现在这些过时的武器上,要赢得战争,部队的素养是一方面,战斗意志是因素,武器的先进也是不能缺少的元素。所以。我们要生产更先进的枪支!”

“世界一流……”

刘苍浩从董库自信的话语里听到了足够的信息,他赫然发现。自己跟不上董库的思路。明白的一刻,已经走出桎梏的他欣然说道:“队长,政委班子的培训已经走入正轨,挑选的都是一些体弱,不适合马上参战的学生来培养,有俩月。他们就能合格,下派到基层连队锻炼锻炼,就可以提拔做政委工作了。”

“好,这方面你就多费心,这会放下工作去睡上几个小时,放心,就算日本人把军舰开到松花江里,也打不进哈尔滨!”

“好!”

董库自信的话语让刘苍浩彻底放下心来。

董库离开刘苍浩的办公地点后。去了趟最大的军营。那里,汇集着牡丹江,密山,鸡西赶到的热血青年和学生,他们正在进行基础的队列训练。

他们暂时还摸不到枪,不是没有,而是他们首先要听得懂命令。要学会执行命令,否则,一旦战斗发生,那还不是没头苍蝇?

看到一队队暂时反穿日军棉袄训练的新兵。董库无奈的摇了摇头。

军服厂刚刚建立,短时间还无法给这些新兵换装,等近卫押送佳木斯那批金银和马克沁到来后,他到不至于为资金担心。加上缴获日军的金银和汉奸手里的财富,他手里的资金养个几十万大军那是玩一样。

一上午,在不断的各部门走动中,董库发现了怪事,军营里,他的出现都是很平常,老兵们一律称之为队长,这是一种难得的尊称,可也不张扬。可那些管理部门就不同了,当得知他是董库的一刻,一个个规矩的站立,拿出各种报表,大有等待训话的架势,让他这个当兵出身的很是不适应。

首节 上一节 256/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