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 第98节

一时之间,六塘的公路两旁,枪炮声大作。日军和中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炮兵,全力开火,骑兵,寻找有利时机,向支那军的侧翼进攻。”见到六塘这里的中国守军不论是兵力还是火力,比起五塘,都要强了许多,中村正雄少将明白这一次所遭遇的敌人,不可能像上一次一样那么容易打发了,所以,在接连两次的冲击未能奏效以后,他准备再次使用相同的招数了。

“命令炮兵,集中火力急速轰击敌人的骑兵。”中村正雄少将手下的骑兵正在开始集结的时候,就被新14师的特务团侦察兵发现了,迅速的通报给了刘建业。刘建业一听就明白了中村少将的盘算。为了让中村少将的计划彻底落空,刘建业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你不是要集结骑兵,向我突击吗?我让你连集结都做不到。

接到命令的新20军和新14师所属炮兵部队,立即根据特务团侦查人员给出的敌军位置坐标,调整了射击诸元,向日军骑兵的所在位置开火。

在中国方面炮兵的轰击下,日军骑兵部队刚刚集结的队形又被炸开了。一个个往日里骄横不可一世的骑兵,被接连落地的炮弹炸得人仰马翻,营地里到处都有受伤骑兵的惨叫声和马的嘶鸣声。炮击持续了仅仅十分钟左右,第21旅团所属的骑兵大队就已经是损失近半兵力,失去了继续在战场上突击的能力了。

见到自己手下的骑兵刚刚集结,还没有派上用场就被对手炮火的一阵急速射击打成残废了,中村正雄少将心里火冒三丈。堂堂的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第21旅团,自从建军以来,还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这让中村正雄少将的面子感到有些挂不住了。

骑兵不能用了,中村正雄少将的手上还有师团配属的一些坦克和装甲车。为了迅速突破防御,中村正雄少将命令这些坦克和装甲车掩护步兵,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冲击。

刘建业自从抗战开始以来,从来没有头疼过别的,唯独对坦克这个东西深感头疼。自己的手里没有反坦克火力,别说是反坦克炮了,就连苏俄制造的那种既笨重有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的反坦克枪也没有。这一次出来的又急,加上和第5军之间存在着一些芥蒂,也就没有从第5军那里搞一些汽油。没有了汽油,连莫罗托夫鸡尾酒都没有办法搞出来。看着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掩护着步兵,一边用火力压制着自己的士兵,一边掩护日军的步兵向自己的阵地压过来,刘建业有一种无力的感觉。难道,自己还要用手下官兵的性命做人体炸弹去和日军血战到底吗?

尽管内心里很不情愿,眼前的局势还是逼迫的刘建业不得不下令组织敢死队,对付这些日军的铁乌龟。

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掩护着日军步兵不断前进,和守军阵地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在日军装甲部队的火力压制下,新14师阵地上的机枪阵地接连被日军的坦克炮点名,拦截火力显得疏松了许多。日军步兵的前进步伐也变得越来越快。

刘建业伏在工事里,向前沿阵地望过去。两架日军飞机呼啸着掠过来,机翼两侧的机枪喷着火舌,子弹“啾啾啾”尖啸着,雨点般扫射下来,打得地上扬溅起一蓬蓬的泥土。刘建业在日军飞机掠过来的时候,侧身斜滚,躲到修筑的防空工事内。

炮弹拖着尖利的啸声,落到中国守军的阵地上,“轰”然爆炸,扬溅起漫天的泥土。碎裂的弹片四下横飞,空气中涌荡着灼人的热浪,连续爆炸的巨响震得人耳中“嗡嗡”乱响。

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震颤,工事上的泥土簌簌而落。虽然久经战阵,听惯了爆炸声,也熟悉了硝烟刺鼻的气味,但巨响声和硝烟味还是让刘建业感觉微微有些心浮气躁。

爆炸声稍稍止歇,刘建业就伏到战壕里,向阵地前沿望去。硝烟弥漫中,只见三辆坦克从远处冲过来,一群狗屎黄色的人影跟在坦克之后,扑向中国守军的阵地,中国守军的阵地上却毫无动静。刘建业忍不住暗暗赞叹:“真别说,这帮小子们倒真的能够沉住气。”刘建业举起望远镜,紧紧盯着日军的坦克,心里暗暗咒骂,心里清楚,虽然军里的武器装备比之抗战初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却没有有效对付坦克的武器。现在,他唯一能够对付日军坦克的,就只有那些准备出击的敢死队了。

等到日军冲到中国守军阵地前不足百米时,中国守军似乎忽然从土里钻出来似的,各种轻、重武器猛烈扫射,冲在前面的日本兵被打倒了几十名。刘建业忍不住一拳砸在战壕壁上,大声喝彩:“打得好!”

在望远镜里,刘建业看见三名中国士兵抱着十几颗捆在一起的手榴弹,跃出战壕,扑向日军的坦克。刘建业屏住呼吸,看着三名中国士兵。三名中国士兵时尔在地上翻翻滚滚,时尔匍匐前进,时尔爬起来猛跑进步,迅速挨近日军的坦克。日军坦克上的机枪喷着火舌,猛烈扫射,跟在坦克之后的日本兵也举枪向三名中国士兵射击。

一名中国士兵在地上侧身翻滚,避开坦克机枪的扫射,然后猛然窜起,迈步冲向日军的坦克。忽然这名中国士兵腹部中弹,疼痛让他忍不住俯下身。日军坦克上的机枪调转枪口,“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几十颗子弹几乎同时打进这名中国士兵的胸膛。这名中国士兵浑身剧颤,胸前的衣服被子弹打得碎裂,鲜血顺着弹孔激涌喷射,踉跄着后退两步,仰面摔倒。

另外两名中国士兵看见自己的战友被日军打死,怒吼一声,从地上跳起来,冲向日军的坦克。刘建业趴在战壕里,急得大叫:“注意隐蔽,注意隐蔽!”日军坦克上的机枪对着冲近的中国士兵,猛烈扫射。这两名中国士兵被子弹打中,摇摇晃晃,栽倒在地。

日军的坦克轰鸣着向前行驶。栽倒在地上的一名中国士兵猛然跃起,和身前扑,将拉了弦的一捆手榴弹塞到冲在前面的日军坦克的履带下。“轰”的一声巨响,猛烈的爆炸将日军坦克的履带炸断,一个车轮被爆炸抛掷出去,横砸在一名弯着腰、端着枪跟在坦克后的日本兵的脑袋上。这名日本兵闷哼一声,被砸得脑浆迸裂。爆炸声中,中国士兵也被炸得粉身碎骨。

猛然间,中国守军的阵地后方炮声轰鸣,炮弹尖啸着掠空而至,落到向前冲锋的日本兵当中。爆炸声中,日本兵被炸得嘶声惨叫,就地卧倒,寻找躲避轰炸的弹坑。刘建业看着被爆炸抛掷到半空的日本兵,扭动着四肢,随即又重重摔到地上,高声叫好:“好,好,好!炮兵的炮火支援太好了,很及时,让小鬼子也尝尝咱们中国大炮的滋味!”

在硝烟弥漫中,日军的坦克瞧出情势不妙,缓缓后退。

靠前指挥的新14师师长张建打得兴起,脱下上衣,光着膀子,高喊:“弟兄们,给我打,狠狠地打!”跳出战壕,抱着冲锋枪向着后退的日军扫射。

刘建业知道日军的这次进攻已经被打退了,放下望远镜,转身回到军部。

天色近晚,各团已经打退了日军六次进攻。刘建业问了问各团的伤亡情况,各回答都说伤亡很轻。作战参谋统计估算打死打伤的日本兵却不少,将近四百名。

刘建业坐在军部内,双眉紧皱,盯着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沉默不语,琢磨着日军可能会变换什么样战术继续进攻,没准会发动夜袭的。小日本向来打仗很狡猾的,不宣而战的事情就几乎是他们的专利,夜袭更是拿手。这一点不得不防,还是要下面提防着一些好。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刘建业的猜想和中村少将的想法相差得并不多。在白天对六塘的中国守军发起的几次冲锋都没有奏效以后,中村少将对着手下的众军官狠狠得发了一通火。在发泄完以后,中村少将命令,所有部队重新编组,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向守军阵地发起夜袭。

日军的夜袭规模很大,出动的兵力众多,显然,中村少将这一次是不达目的决不罢手了。

在日军炮火和装甲部队的火力压制下,守军的火力受到很大的损失。随着拦阻火力的减弱,日军部队已经不断有人冲进守军的阵地里,和守军进行激烈的白刃格斗战。

“军座,鬼子的攻势很猛,弟兄们快要顶不住了。快下令撤退吧,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建劝着刘建业。

“你们谁都可以后退,唯独我不能后退。我这一次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这里。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绝对不能放一个鬼子进到昆仑关。”刘建业固执的拒绝撤退。

张建见到刘建业不论怎么劝都拒绝撤走,就准备向周围的卫士使眼色,强行架着刘建业撤走。就在这个时候,从阵地的后面传来了激烈的炮声和轰鸣的马达声。

“给我让开,我要观察情况。”刘建业把周围的人都扒开,拿着望远镜站在观察口,看着外面的情况。

在火光的映衬下,一辆辆苏制T-26坦克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这些坦克,借着火光的照明,向着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发起了冲击。遭到了意料之外的袭击,日军支持不住,不得不后撤。

“看来,这一次,邱疯子总算没有做错事情。”如释重负的刘建业,一边继续看着,一边小声的自言自语。

第一部 第一百四十八章 桂南血战(十)

前线的战局陷入胶着僵持的状态,使得坐镇重庆的最高统帅对昆仑关战役进展缓慢极为不满,给桂林行营及各参战部队下达命令:“前方各部队与炮兵等,如有不积极努力进攻,或不能如限期达成任务者,应即以畏敌论罪,就地处置可也。”

12月22日的深夜,由于战事陷于胶着状态,正在昆仑关周围与日军守敌苦战的中国军队随时都有可能因敌人得到南宁方面的增援而前功尽弃,作为此次反攻昆仑关作战的前线指挥官的第五军军长杜光亭为此极为焦虑。为了尽可能快的攻下昆仑关,杜光亭召集起了第5军和新20军这两支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们,召开紧急的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

作为前线的总指挥官,杜光亭向在座的各位详细分析了几天来的战斗情况,然后就让在座的各位针对目前的战局发言,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整个会场里,一片沉寂,只有外面的柴油发电机工作时候发出的声音,以及昆仑关上依旧传来的枪炮声,还在众人的耳边响起。在座的各位几乎都是同样的一副肃然的表情,会场里弥漫着各种牌子的香烟燃烧以后发出的烟雾。战事不顺利,各支攻击部队的伤亡都不小,这让各位部队长官们怎么能有好心情?

刘建业作为新20军的军长,在参加会议的这些人里,除了杜光亭以外,就算他的职位最高了,所以,他也就坐在了杜光亭的左手边位置。刘建业感到,仅仅是几天时间没有见面,杜光亭已经变得憔悴了许多,头发乱蓬蓬的,眼睛带着血丝,连声音也沙哑了不少,可见昆仑关战事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这让刘建业不由得对他生出了一些恻隐之心。

“刚才承蒙杜军长详细地分析了几天来的战斗情况,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战事之所以未达到预期进度,除了我们面对的这些日军训练有素,惯于山地作战,我军对此估计不足以外,我军也在战斗过程里暴露出一些严重弱点,如正面部队的攻击面过宽,使攻击兵力不易集中;步炮及战车协同不良,火力过于分散,造成在攻击过程里虽弹药消耗多而效果甚少。此外,我军在未先行拔除日军在昆仑关两侧各高地上的坚固据点,而径先攻击关口,使自己的攻击部队直接暴露在四周敌人的交叉火网下难以立足,这在战术上也是失策的。”刘建业看到会场里一片沉寂,率先站了起来,陈述自己的看法。

刘建业的话,就像是在一片水塘里,丢进了一块石头。在座的各位都是经过至少十几年的戎马生涯,自然很清楚刘建业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错误。只不过,这番话是作为来自相互关系并不融洽的派系的人说出来的,而且,这支部队是传统的步兵部队,指出的问题都是针对已经完成机械化改造的第5军的,这让第5军的各位军官感到自己的脸上有一些火烧的感觉了。

“不论是中国传统的兵学,还是西方拿破仑和克劳塞韦茨体系的军事学,在进攻的时候,都强调要集中兵力火力于一个主要的突击方向,打开突破口,进而动摇敌人的防御体系。我们在此前的攻坚作战里,就恰恰犯了这个方面的错误。而现代的机械化作战,如果不是双方的装甲集群之间的战斗,通常状态下,都是装甲和步兵以及炮兵的协同作战,相互之间必须做到紧密的配合。这一点,我们做得不好。而且,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昆仑关守敌的土工作业能力很强,布设的火力点分布十分合理,相互之间都能做到交叉掩护,如果我们再使用以前一样的进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战局的前景不容乐观。”刘建业说完以后,站在那里,看着面前的各位军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仲良老弟,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出来,开这个会,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杜光亭很明白刘建业为什么停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如果在其他情况下,刘建业说的这些话,已经是对在座的第5军各位军头们很不客气了,杜光亭是要发火的。可是现在,形势逼人,只要刘建业能够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话说的再难听一些,他也无所谓的。只要能尽快的攻下昆仑关,完成军委会交待下来的任务,几句难听一点的话,他还是能承受得住的,何况这些话也的确说得比较准确。

“既然,杜军长这样说了,我也就不再藏拙了。我认为,我们要想获得有效的进展,必须改变现有的战术。大家来看,围绕着昆仑关关口,日军依托地形构筑有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体系,其整个体系有三个重要的支撑点。一是653高地,二是罗塘高地,三是界首高地。这三个高地,对关口的主阵地形成了保护和屏障。653高地目前已经被我军占领,我们要想打开局面,必须要尽快的攻下罗塘高地和界首高地,然后再向关口的主阵地发动冲击。我建议我们采取要塞攻击法,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夺取昆仑关周围的几个重要高地,重点指向昆仑关西北的罗塘高地,然后再进攻界首高地,最后再解决昆仑关口主阵地之敌。”刘建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作为掩护部队,我的新14师将与邱师长的新22师,共同协作,在坚决顶住敌人的援军的前提下,争取抓住机会消灭敌人从南宁出发增援昆仑关的敌人。即使新14师全员阵亡,我们也决不会放一个鬼子进到昆仑关。”说完了对昆仑关攻坚的看法,刘建业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认为仲良老弟的见解很可行,各位有什么意见?”杜光亭考虑了一会,率先表态。

见到下面的各位都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杜光亭果断的下令,从第二天起,也就是12月23日,调整部署,采用要塞攻击法,集中兵力攻击夺取昆仑关周围的几个重要高地,重点指向昆仑关西北的罗塘高地。考虑到荣誉师官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近几日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杜光亭把攻打罗塘高地的艰巨任务交给了郑师长的荣誉第一师,同时命令新22师暂时归属刘建业指挥,全力应对昆仑关外的敌人增援部队。戴师长的第200师各团则由正面佯攻,牵制敌人兵力。199师和198师作为预备队使用。

“还有一个小问题,我刚刚才想起来。根据我军特务团预先对昆仑关所作的侦查,发现日军各阵地又一个弱点,就是都位于高程比较高的位置,距离山下的水源比较远。如果我们在攻击敌人的时候,把水源严密的封锁和保护起来,这样就会给敌人继续坚持战斗造成很大的困难。相信各位都知道,两三天没有饭吃,人还是能够支持的下去的。如果在这么激烈的战事下,两三天都喝不到一口水,还能支持多久呢?况且,现在正是这里的旱季,雨水很少。”刘建业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抓紧机会说了出来。刘建业可不相信现在的小鬼子能够像后来在朝鲜的上甘岭上的那些最可爱的人一样仅仅凭着心理的信念和热血,就能在喝一口水都是奢望的环境下坚持得那么久。

“这个建议很对,三国里的司马懿就是用这招占据了街亭。”在从军以前最喜欢没事就去泡戏园子的段金锁,一听到刘建业的话,就先跳了出来。

“我说错了吗?戏文里是有这么一出的。”见到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自己,段金锁嘴里嘟囔着悻悻然的坐了下来。

“没有说错,控制住敌人的水源,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好处。这件事情,我会交待军部的特务团去做的。无论如何,就算是渴,我也要让那些鬼子活活的渴死在阵地里。”杜光亭及时地打了圆场。当然,他也认为控制住水源,对于尽快的打败鬼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从会场出来以后,刘建业先叫住了段金锁和宋瑞柯,交待他们尽快地从当地的老百姓手里大量的收购各种毒蛇,有多少收多少。

“买那些毒蛇有什么用?难道它们这些地上爬的东西能够顶用?”尽管对于刘建业的用意不是很明白,但是两人还是照办。

首节 上一节 98/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