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铁血兵锋 第46节

…………………………………

凇沪我军指挥部,陈总司令等众官员迅速调整部署,巩固罗店及凇沪防线。他们知道,第11师团最高官员的死,让他们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就在这时,程均德带着破译的电报进来,交给陈总司令。

陈总司令当场傻眼,一千字电报,这是写文章吧。

当他看完之后,惊喜过望,这才想起,罗店后方还有一个“雄起营”,听说这两天连续打退鬼子七次偷袭,不知伤亡如何?按往常,剩下四分之一都是好的。

他们有“猫耳洞”?

陈总司令马上给林护城打电话:“林营长,我是陈总司令。请问你们打退鬼子七次偷袭,需要补充兵力吗?”

林护城的笑声传了进来:“总司令,不要担心,我们伤亡不大。有铁天柱‘倒三角形阵地’,来多少鬼子死多少。有上校的‘猫耳洞’,鬼子想炸死我们,难喽!”

陈总司令惊喜地问:“‘猫耳洞’那么厉害?”

林护城傲然的声音:“这可是上校的‘猫耳洞’!”

陈总司令笑道:“好,好,好,我信,我信!”

他放下电话,立刻将“猫耳洞”传达各军部、师部,命令必须按铁天柱上校的办法行事,违令者军法从事。如有不信,马上到“雄起营”参观、取经。

顿时,凇沪战场上,掀起一股挖“猫耳洞”热潮。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是“爆头鬼王”的洞。

私底下,士兵们将这种洞称之后“鬼王洞”,边挖边在心中念叨:鬼王保佑,鬼王保佑,让鬼子下地狱,让子弹拐弯!

在罗店,黄师长接到挖“猫耳洞”的通知,不以为然。

他在德国军事学院进修,什么战壕没有见过,就没听说过“猫耳洞”。不过,此洞是“爆头鬼王”杰作,不能不重视。

仔细研究过“猫耳洞”之后,他大为震惊,喟然长叹:“天助华夏,出此怪才,百姓之幸,中华之幸!”

他看得清清楚楚,“猫耳洞”是最简单实用的战地掩蔽工事,构筑在堑壕、交通壕的两侧,拱形半圆门,是用来防炮、藏身、储存弹药的洞。

后世的“猫耳洞”较为狭窄,岳锋将之适当扩大,毕竟不同年代,炮火威力不同。

黄师长下令,利用难道的休战时间挖掘“猫耳洞”。

将士们一听是“爆头鬼王”的洞,兴奋之极,边挖边念叨:鬼王洞,鬼王保佑,鬼子下地狱,子弹全拐弯!

第31章 再遇女上尉(拜求打赏)

宋大彪、何小武、胡大明、李虎按命令开来一部军车,送来十二颗定时炸弹、一二号军事箱。

岳锋让李虎将密码本抄上一份,正本他留着,副本与文件袋一起交给宋大彪,送给陈总司令。

同时,信封交给胡大明保管,任何人不得打开,违令者杀。

宋大彪三人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岳锋道:“留下发报机,你们马上回去,好好休息,等我回来。”

宋大彪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在他看来,岳锋的命令就是一切。

何小武、胡大明、李虎不舍得走,想跟着岳锋打鬼子。

宋大彪喝道:“铁天柱上校的命令重如泰山,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违者杀无赦。”

何小武三人凛然醒悟,乖乖跟着宋大彪,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岳锋对宋大彪越来越满意,挥挥手,进入军车驾驶室,一踩油门,飞驶而去。

根据地图,第5重炮团非常隐秘,兵力七千人,防卫极严,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等防卫阵地数十处,要想摧毁,难似上青天。

日军一支标准的重炮团的加农炮、重型榴、臼炮约一百门,威力巨大,是杀害我军战士元凶之一。

有了山室宗武地图的“帮助”,岳锋对日军布防非常熟悉,七拐八拐,慢慢接近第5重炮团外围,将车开进隐蔽处,藏好。

他戴上墨镜,背着定时炸弹背袋,拉着两个军事箱,沿着小路,悄悄地接近重炮团驻地。

距离驻地五公里,他爬上小山,将飞刀套在腰间,把背袋与一二号箱藏在枯草中,随即选择一个最佳位置,取出望远镜,仔细观察。

这一看,他倒吸一口冷气。

整个驻地的防守就像铁桶,足足有五层防守圈,明哨暗哨巡逻队不计其数,还有数辆坦克来回巡视,别说人,蚂蚁都进不去。

估计是被“爆头鬼王”吓破了胆,大大加强防守。

不过,岳锋岂是恐惧困难之人?

战略狙击手的特点是越困难越兴奋!

他举着望远镜,不断地观察着,坚信一定有漏洞,这个世界没有渗不透的防守。

突然,他听到小山下面发出轻微声音,一惊,快速滚到石头后,悄然观察。

有一位女子背着一个袋子,谨慎地爬上来。

这女子居然是司马倩。

奇怪啊,她为什么会到这里?

岳锋静静地趴着,等待着司马倩下一步动作。

只见司马倩从袋子中取出笔记本与笔,又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重炮团的情况。

岳锋明白了,对方是来侦察的,可是,为什么独自一人?

他不再管她,转过身,继续用望远镜观察,寻找日军防守的破绽。

他身处的位置极佳,不怕司马倩发现。

首节 上一节 46/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