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100节

昨晚上,虽然是皖军大胜,歼灭了近一万的直军主力,但这种大胜不是没有代价。

皖军的兵力损失超过七千。

战死的就不说了,受伤的伤员就多达五千多人。

这么多伤员,总不可能不管吧。

徐树真懒得听他解释,怒道。

“你别给老子找借口,军令就是军令,这次北仓的损失,全都算在你的头上,回头我再处置你。

把电话给苏远。”

郭英满脸苦涩,无奈将话筒交给了苏远。

“山河,这事我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现在战事未停,一切以大局为重,你先带人,把曹瑛押回来吧。”

“我知道了。”

苏远点头答应,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在上万人的注视下,慢慢收起枪,转身走向北仓城。

只见他一人行走在尸山血海中。

四周硝烟滚滚,战火未灭。

这个年轻将领的身影,深深刻入了每个人的眼中。

很多人,这一生都难以忘记。

不仅仅是因为,他敢当着这么多人,暴打皖军前线主将。

而是他只带领五千轻骑,在此挡住了两万直军主力。

若非他,东线之战不知道还要打多久。

…………

燕京,仓南胡同。

段琪睿坐在家中沙发上,额头上盖着一条热毛巾。

前天晚上,他在团河司令部,差点儿被吴佩孚活捉。

吓出一身冷汗。

逃回来后,这身体就哪儿哪儿不舒服。

出师不利,让段琪睿十分担忧前线战况。

此战要是输了。

他的军政生涯,就算到头了。

就在这时,电话叮铃铃响了起来。

段琪睿接起电话,只听徐树真兴奋的声音传了过来。

“大哥,东线胜了,大胜!”

听到这话,原本病恹恹的段琪睿,如遇华佗在世,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他一把扯下头上的热毛巾,说道。

“又铮,怎么胜的,快跟我仔细说说。”

徐树真将昨天到今天的战事经过,仔仔细细讲了一遍。

从苏远提议速战速决,让东洋人驱逐铁路桥的直军。

到苏远立下军令状,夜袭北仓,生擒曹瑛等一干高层。

再到今日黎明,苏远只用五千人马,坚守北仓,血战到底,一直拖到皖军主力兵临城下。

徐树真讲的极为清楚。

可以说,东线能胜,能大胜,八成的功劳,都在苏远头上。

段琪睿哈哈大笑起来。

此刻,腰不疼了,腿不酸了,精气神也饱满了。

“你那表弟果然是个奇才,不枉我一番栽培。

好,很好!

等此战结束,我一定重重嘉奖他。”

徐树真为苏远道了一声谢。

犹豫片刻,将他暴打郭英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这件事可大可小。

但郭英毕竟是一位师长,皖系的老将了,不管怎么处理,都必须要请示一下。

段琪睿听完前因后果,没怎么把这事往心里去。

他笑道。

“那小子的脾气真不小,跟我当年有的一比,年轻气盛,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又铮,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尽量安抚一下,都是自己人,别闹的反目成仇。”

说完,段琪睿便聊起了接下来的部署。

东线虽然胜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西线的情况很不乐观。

另外,东北的奉系也开始行动,不得不防。

半个小时后。

段琪睿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立刻让人联系燕京各大报刊,宣传东线大胜的消息。

如今,全国各界乃至东洋、米国、带英等国,都盯着这场战争。

战场不只在前线。

舆论场也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段琪睿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宣扬军威的好机会。

要知道,直军背后除了一些南方地方派的支持,还有英、美两国的援助。

如果他们看到直系这么不中用。

或许,就有可能放弃支持直系,倒向皖系。

在段琪睿的推动下。

皖军东线大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燕京。

而主导这场大胜的人,很多人都不陌生。

正是几个月前,在国内各大报刊,频频出现的青年将领,苏远。

一时间,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

东洋大使馆。

驻华东洋大使小幡酉吉,刚刚接到最新消息。

皖军在杨村和北仓大败直军主力,歼敌超过两万。

而赢得这场战争的七一二关键人物,竟然是一个他不陌生,但很五七六意外的将领。三六八

“`~小幡君,这个姓苏的支那军官,可不简单。

他今年只有二十一岁,曾在我们的陆军学院进修过两年,回国后,就被段琪睿提拔为西北边防军参谋长。

几个月前,他在北方边境,大败白卫军。

现在,又帮助徐树真打败了直系东路大军。

此人未来不可限量,以后必将成为皖系新的顶梁柱。”

使馆办公室内,除了小幡酉吉外,还有一位东洋人。

此人正是东洋驻津港的司令官,植田谦吉。

他与段琪睿私交很好,很多来自东洋的援助,都是植田谦吉帮忙协调斡旋。

那只赶走直军的东洋护路队,也是植田谦吉派出去的。

如果没有他,东线想要赢,没那么简单。

小幡酉吉缓~缓开口。

“这个人,我知道,与川越茂签订422草原协议的,就是他。”(李了的)

此事目前属于军事机密,植田谦吉并不知晓。

他脸色一变,震惊道。

“原来是他。

这么看,此人可为我大东洋帝国所用。”

小幡酉吉摇了摇头。

“不好说,这人是否能为我们所用,还要继续考察一段时间。

值田君,找个机会,你和他接触接触。”

植田谦吉点了点头,目中露出期待。

…………

同一时间,米国大使馆。

克莱恩同样接到了皖军东路大败直军的消息。

当他得知,皖军获胜的关键人物,就是那个被他看不上的年轻人时,他的心情变得极为复杂。

偌大的办公室内,克莱尔时而站起,时而坐下。

时而打量着墙上的地图。

时而走到窗口,望向南方。

这一战的结果,太令人意外了。

可以说,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目前,米国在龙国的战略,主要是扶持一位军阀,保证米国的利益。

首节 上一节 100/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