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123节

“同胞们,我叫赫尔巴·阿音嘎特,是来自库伦的蒙人,或许我们的祖上,还是亲兄弟。

在这里,我想真诚的对大家说几句。

苏司令没有欺骗大家。

这几十年,毛子人和东洋人屡次侵~犯我们的故乡,随意欺辱、杀戮我们的族人,抢夺我们的牛羊。

是苏司令,帮我们杀光了侵~略者。

让我们能够有尊严的活下去。

你们难道想一直活在外族的欺压下吗?

这是我们的土地,应该由我们自己做主。

杀光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

同胞们,相信我们!

和我们一起,站起来吧!”

身为同族同胞,赫尔巴的一番话,使得在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了起来。

数百人高举拳头,欢呼道。

“`~杀光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

“杀光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

……

蒙族人从血脉骨子里,仍旧有着属于祖先的不屈与骄傲。

七百年前,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那是何等辉煌的祖上荣光。

而如今,他们却在毛子人欺压下。

东躲西藏,苟延残喘。

眼见着百姓的反抗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

苏远一挥手,让人将那五六十个白毛军俘虏押了过来。

“血债血偿,同胞们,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

被激起血性的百姓,眼中露出仇恨的光芒,一拥而上。

有人捡起地上的石头,有人拿起家中柴刀,也有人赤手空拳,对着那些俘虏,狠狠发泄起来。

惨叫声、怒吼声、咆哮声,汇成一片。

这个镇子上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死在白毛军的手里。

他们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饮其血。

半个小时后。

那些白毛俘虏已然被摧残的不成人样。

血流遍地,沾满了每个人的双手。

当一切平息下来。

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哭喊着告慰死去的亲人。

他们终于报了仇!

许久后,一个魁梧的汉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此人是这个镇子的首领,名叫莫拉坦。

“尊敬的远方族人,是你们帮我们报了仇,我们愿意追随你们,为你们而战!”

莫拉坦走到苏远和赫尔(李好赵)巴面前,右手握拳,放在胸口,屈膝半跪下来。

这种礼仪,代表他们已经完全服从、认可了苏远的统治。

就在这时。

苏远脑海中,突然响起叮的一声。

【恭喜宿主收复特里镇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疆域,现已派发奖励,请查收】

他顿~时愣在了当场。

满脸错愕。

收复一个镇子,也有奖励吗?

虽然这个镇子有亿点点大,只相当于三百个燕京城。

但这里的人口,少的可怜,甚至不如他老家一个村的人多。

“司令……”

赫尔巴见苏远表情有点古怪,连忙喊了一声。

苏远回过神来,露出笑容,将莫拉坦搀扶了起来。

“从此以后,咱们都是一国同胞。”

随后,他让赫尔巴,将从白毛军手里缴获的物资,都拿了出来。

分发给所有百姓。

本来这些财物,都是白毛军在当地劫掠的。

东西也不多,苏远根本看不上,直接发给他们,也能收归民心。

“把那些白毛军的枪支弹药,也发给大家吧。”

赫尔巴一脸不解道。

“司令,这么多枪支弹药,发给他们的话,会不会……”

自古以来,武器都是严格管制的东西。

老百姓手里有了枪,很容易生出变故。

赫尔巴有些担心。

毕竟这些人嘴上说着归顺,可心里怎么想,谁知道呢运。

苏远淡淡一笑。

“你放心,不会生出乱子,这些枪主要是给他们自保用的。”

远东地区幅员辽阔,交通极其不便。

打下这些疆土后,苏远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派军驻守。

到时候,怎么守住这些土地,主要就看当地老百姓。

给他们提供枪支弹药,相当于有了一支民兵队伍,帮他守住疆土。

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

何乐不为.

第90章,史上第四支兵临北海的军队,青史留名

趁着赫尔巴给镇上百姓发放物资和枪支,苏远来到小镇旁的河畔。

水流缓缓,周遭宁静。

他立刻查看起了系统发放的奖励。

这一看,顿~时让他无比惊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形如“拼图”的3D地形图。

山川、河流、树林、雪地,包含了特里镇周遭上百里的土地。

  7

  1

  2

  5

  7

  6

  3

  6

  8

苏远心念一动。

外草原的地形图也被调了出来.

两幅地图南部区域,刚好可以完美拼接在一起。

虽然从法理上说,这片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属于外草原。

但从现在起,他已经落入了苏远的掌控之中。

有了天眼地图,这里就是他的主场。

一切风吹草动,尽在眼下。

随后,苏远打开系统物品栏,只见里面仅有一样奖品。

耐寒高产小麦麦种。

足足有一千公斤。

或许是这次收复的土地太少,奖励并非是军工产品生产线。

不过。

小麦种子对苏远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战略资源。

有了这些麦种,他就可以在外草原种植小麦了。

光靠土豆和白菜,养活个几十万人,勉勉强强还凑合。

但如果从南边引进大量移民过来,再加上收复远东地区的人口,土豆和白菜就远远不够了。

而且,土豆种植成本更高。

产量也不如小麦,富含的能量更不如小麦。

小麦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因为能养活更多的人。

以前,苏远没有引进小麦。

主要是当今时代,没有耐寒的品种。

以外草原的气候,根本种不了小麦。

首节 上一节 123/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