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国际记者会,全城清洗行动
东、西、南,三大战场接连大胜。
短短五天之内,苏远的各路军马,总计歼敌超过六万。
堪称尸山血海,惨烈至极.
这三场战役,也彻底奠定了,苏远稳坐北境的格局。
“将军,李师长来电话了。”
上乌金斯克市政办公室,苏远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军营指挥部。
接起电话,只听李广将外草原的战况详细汇报了一遍。
东洋远东军十四师和四十二师,总计三万九千人。
当场歼灭一万七千人,俘虏两万两千人。
缴获步枪、弹药、火炮、辎重、粮草,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两万人的东北军。
“将军,那支东北军的师长叫张作相。
听说是张作林的拜把子兄弟,咱们抓了他,不会让张作林发疯吧?”
李广有点担忧的说道。
苏远淡淡一笑。
“你多想了,张作林此人阴险狡诈,圆滑至极,看似极重兄弟义气,实则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比什么都重。
别说抓了他的结拜兄弟,就算是把他儿子抓来,张作林也不会发疯。”
李广略感放心。
他们虽然不怕东北军,但东北和外草原是邻居,一旦交恶,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极其麻烦。
比如,外草原与外通商的商路,难保不会被切断。
“将军,那这两万人如何处置?”
“把他们的军官,都软禁起来,其他士兵打散之后,送到边境部队。”
“这么做,会不会引起反噬,这些人皆是出身东北,家族亲人都在东北,岂会心甘情愿的加入西北边防军。”
苏远沉思片刻,缓缓道。
“让人登记一下,如果谁愿意把亲人接过来,咱们就派车去接。
家里有青壮年的,咱们还可以按人头发放粮食或者大洋。
总之,外草原欢迎其他地方的任何同胞,来一起参与建设,不要舍不得钱和粮。
那些东北军当兵,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
李广默然称是。
“将军,那些东洋俘虏如何处置?”
“全都送去挖矿,这帮鬼子不用把他们当人看待,给我往死里压榨就行了。”
李广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可是,咱们现在的几个矿,已经不缺人了。”
上次,苏远一锅端了鬼子的外草原的驻军。
俘虏了几千士兵,外加五万东洋移民。
这么多人,几乎都把那些矿厂塞满了。
苏远微微一愣。
“那就先让他们去开荒种地,建设科特尔湖新城,等我回来,再去找几个新矿。
现在咱们兵工厂的产量越来越高了,以537后矿产肯定不够用。”
说完,他突然又想起一事,问道。
“对了,外草原的铁路修的怎么样了?”
一年前,外草原首次发现矿产,段宏业来考察时,提议要修建一条铁路,连通内地。
这件事上报到国会商讨后,由段琪睿拍板定下。
没过多久,便有一支铁路建设团队奔赴外草原。
这支团队的首席工程师,来头极大,乃是华夏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得意弟子。
名叫颜德庆。
此人既在民国镇府担任要职,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当初听说,镇府要修建一条外草原连通内地的铁路,他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
对他来说,修建一条边境铁路,远比在那些大城市修铁路,要更有意义。
从库伦到二连浩特。
七百多公里的路程,是一个漫长的大工程。
当初开工时,颜德庆预计至少要五年才能完成。
结果,这个工程只开展了半年多。
民国镇府就停了资金支持。
主要那时候,正是直皖打仗的时候,段琪睿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拨给铁路集团。
后来战争结束了,工程继续。
但没多长时间,段琪睿便和苏远翻脸了。
铁路工程再次被迫中断。
为此,颜德庆亲自回到燕京,找了很多人,请求镇府继续支持修建铁路。
这件事,段琪睿不拍板,谁敢同意。
谁又能拿的出这么多钱。
颜德庆心灰意冷,直接辞去了民国镇府的职务。
后来,苏远听说了这事,派人联系上颜德庆,又把他请了回来。
不仅出钱出力出人,还承包了所有建设铁路的钢铁,帮他将这条铁路续上了。
颜德庆感动的热泪盈眶。
苏远为了留住这个人才,在库伦成立了一个铁路工程局。
由颜德庆担任局长。
后来,他又联系北大校长蔡园培,招揽了一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跟着颜德庆一边学习,一边修铁路。
“将军,目前已经修了四百多里。”
李广回道。
这件事,苏远非常看重,他(aeab)一直都派人盯着。
四百多里?
比原定速度快了许多,但苏远并不满意。
照这么下去,修好这条到二连浩特的铁路,还需要两年多。
而他现在急需一条,从库伦到上乌金斯克的铁路。
如果能够跟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起来,以后掌控远东地区,就更加方便了。
“李广,你亲自去见一见颜局长,让他邀请一些国内的铁路专家过来,我打算再修几条铁路。
钱和钢铁不是问题。”
虽然苏远有大量的汽车,但铁路才是陆地之桥。
要想富,先修路。
外草原毕竟是偏远之地。
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亦或者东进、西征,铁路都是最佳的交通。
“是,将军,我马上就去办。”
事情交代完了,苏远缓缓放下电话。
刚好,吕人杰和赵充国等人,返回了军营。
他还没出去,就听见赵充国扯着大嗓门,与人吹牛的声音。
军营外,一辆辆汽车,押送着大量缴获的物资,排成一条长龙,塞满了街道。
汽车后面,还跟着一个个鬼子士兵。
他们的双手被一根粗绳绑住,像是串葫芦一样,一个接一个,连成一线,垂头丧气跟在车辆后面。
城内的百姓听说后,纷纷走出家门观看。
一时间,街道喧闹不止,议论纷纷。
“看他们的军服,好像是东洋军人?”
“什么好像,就是东洋鬼子,这帮畜生,我死也不会忘记他们。”
“畜生,我妹妹就是被他们糟蹋了。”
“砸死他们!”
……
东洋人曾占领过此城好几年,残害了当地不少老百姓。
此刻,他们看到那些鬼子俘虏,埋藏在心里的仇恨,立刻便被点燃了。
很多人抓起地上的雪球,冰块,石头,向那些俘虏砸去。
负责押送俘虏的士兵,看到后,也没去阻拦。
苏远很早就对他们说过。
如果对手是龙国人,或者苏毛人,该尊重的尊重。
但如果敌人是东洋人,那就别拿他们当人。
那些鬼子俘虏,早就已经被冻得全身麻木,没什么知觉了。
即便被这么多百姓怒骂、打砸,他们也没反应,仿若一具具行尸走肉,慢慢向前走去。
就在这时,一群外国记者跑了过来。
看到那些东洋士兵,记者们脸色大变,极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