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林这是疯了吗?
竟然敢公然攻打关东军,还将其一锅端了。
他就不怕东洋人报复?
如今,东洋的国力,依旧远远强于龙国。
国内许多军阀,以及政商各界人士,都极度依赖东洋。
别的不说,光说商贸、教育、军事,龙国就离不开东洋的支持。
广~州。
半年前,因为段琪睿的一番逆天操作,引起国内各地民众,对北洋镇府的不满。
孙钟山趁此机会,立即联系了两广各地军阀。
暂时达成了合作关系。
准备整军开启北伐大业。
大元帅府。
孙先生手持一份报纸,看着上面一张张旅顺港的轰炸照片,激动地双71⑵57手颤抖6 -68,老泪纵横。
自甲午战争以来,旅顺、大连被东洋人占据,受苦受难的百姓不知何几。
今日,总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孙先生手持报纸,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
恨不得,将那些报纸上的照片,裁剪下来,贴在桌上。
以此提醒自己,此为一雪前耻。
“来人。”
一位秘书快步走了进来。
“孙先生,何事?”
“准备笔墨,我要亲自书写贺电一份,发至盛京。
张作林为东洋人当了半辈子的奴才,今天总算硬气了,令人刮目相看。”
那秘书文员脸色犹豫道。
“先生,这不合适吧。
咱们马上就要准备北伐了,张作林毕竟是北洋派系,给他发贺电,可能会引起其他人不满。”
孙先生站起身来,摆手道。
“我孙~文,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管他是不是北洋派系,只要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该夸赞。”
“可……”
“不必多说,歼灭关东军,收回旅顺、大连等地,此等天大的功劳,全天下的百姓都要拍手陈好。
我等怎能因派系之争,就对别人的功劳视而不见。”
当天下午。
一份贺电,发至盛京,通告全国。
孙先生大赞特赞。
称颂张大帅歼灭关东军,收复大连港、旅顺港,为不世之功。
这一举动,很快就引起了两广地区,许多军阀的不满。
当然,张作林干的这件事,确实太快人心。
他们也只敢在私下抱怨,不敢公开说什么。
……
燕京。
当消息传到这里时,满城震动。
学生们、工人们、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为这一年的新年,开启了一个欢庆的开篇。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会一片死寂。
数百位议员坐在会场内。
段琪睿、徐世昌、曹坤、吴佩孚等人分作两侧。
众人脸色,堪称浮生百态。
各有不同。
有人愤怒,有人高兴,有人激动,有人担忧。
甚至还有不少人,嘴角比三八大盖都难压,在拼尽全力憋笑。
沉默许久后,段琪睿将报纸拍在了桌上。
“我这个总理,是没法当了。”
他确实当不下去了。
苏远往死弄东洋人也就罢了。
现在连张作林,都开始搞东洋人。
他们都是地方军,打的爽快了。
可国际上的舆论,东洋人的外交压力,全都落在他的头上。
段琪睿可以想象到。
小鬼子的天皇会有多么愤怒。
到时候,这股怒火,还不是要发泄到他的头上。
你们都踏马爽了,就老子一个人憋屈。
对面的曹坤和吴佩孚,强忍着笑意,说道。
“段总理,这总理您不当谁当,我们龙国,谁还有您这等大才。”
以前,直系拼了命,也想上位。
但看到苏远和张作林整出的一堆烂摊子。
曹坤已经放弃了上位的想法。
这尼玛,谁上位,谁就得背锅。
段琪睿苦着脸道。
“我年纪大了,这些事也不想管了,这是我的辞职信,徐大总统,劳烦您批一下。”
说完,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徐世昌。
徐世昌身子一颤,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别啊,段总理,咱都指着您主持大局呢。”
“这大局,我主持不了。
曹兄,要不这总理,你来当吧,如此我也好退休颐养天年。”
段琪睿身心俱疲,无奈道。
曹坤连连摆手。
“别,可别,我曹坤一介匹夫,何德何能,段总理,还是您来继续主持大局吧。”
台下的数百议员,一脸懵逼。
什么情况?
啥时候,这些军阀头子,都这么谦让了,连总理都推来推去。
段琪睿是真不想当总理了。
他在这个位置,承受了太多。
感觉如果再当下去,迟早要被气死。
“诸位,最近一段时间,我始终身体抱恙,继续担任总理,恐耽误国家大事,故而向国会辞职。
烦请各位多多包涵,也请大家重新选贤举能,另推一位总理,告辞。”
说完这话,段琪睿转身离开了会场。
徒留下一群人,呆立当场。
曹坤、吴佩孚等直系将领,人都傻了。
不是,你还真辞职啊!
他们都以为段琪睿说着玩,来一手以退为进。
结果没想到,人家真的是一点不留恋。
安静片刻后,会场内爆发出一片哗然之声。
徐世昌也愣住了。
他在想,要不要也辞职?
可这时,曹坤站了起来。
“肃静,大家都肃静。”
全场渐渐安静。
所有人扭头看向他。
曹坤不是啥文化人,不会那些文人酸语。
“这事挺突然的,徐大总统,您再挑个人当总理吧。”
“要不,就请曹大帅担此大任?”
“别,我一个书都没读过几本的莽夫,懂什么治国,换个人。”
徐世昌脸色尴尬,搞不懂他什么意思。
“那就请吴司令,吴司令饱读诗书……”
他还未说完,吴佩孚便起身拒绝道。
“我才疏浅薄,难当大任,我看还是按临时约法来吧,由议会选举总理。”
吴佩孚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