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203节

段宏业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低声道。

“爹,我有一计,或许可以助您夺回西北边防军。”

听到这话,段琪睿蓦然扭过头来。

段芝贵等人也都露出好奇之色。

“什么计?”

“是人总归都有软肋,就算是苏远,也不例外。”

众人目光一闪,越加好奇。

“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

“苏远的软肋,不就在咱们老家,只要我们抓了他的家人,让他父母写份家书,让苏远回乡。

..................

到时候,他还不是任我们拿捏。”

段芝贵脸色大喜,笑道。

“哈哈……妙啊,宏业好计谋。

只要咱们把苏小子骗回萧县,外草原群龙无首,到时候,他的那些部队,还不都是我们的。”

段琪睿黯淡无光的双眼,骤然变得明亮起来。

计谋是好计谋。

只是,这么做,太不讲究了。

拿人父母威胁,手段下作,为人不耻。

一旦传出去,他段琪睿最后一点脸面,也要丢尽了。

而且,这事徐树真知道后,定然也不会同意。

他现在就在萧县。

动苏家,就等于动徐家。

段琪睿神色犹豫不决。

“爹,这是咱们最后的机会了。

您真的甘愿放下一切权力,告老还乡。

就算不考虑自己,您也总该考虑考虑咱们皖系的数十万将士吧。

他们很多人跟您征战数十年,怀揣满腔报国志,如今壮志未酬,家国未平,爹怎能气馁。”

段宏业的一番话,仿佛魔鬼的低语。

再度勾起了段琪睿对权力的欲~望。

他当然不甘心,告老还乡。

“让我再想想……”

“爹,优柔寡断,乃兵家大忌。

您从小就跟我说,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您何时变得如此畏畏缩缩?”

段琪睿内心挣扎。

片刻后,他深深吐出一口气,说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只是……谁去办这件事?”

段宏业内心大喜。

“爹,我愿领兵前往。

正好我也好多年没有回乡祭祖了,此次回去,顺便将祖宗祠堂修缮一番,请我段家列祖列宗保佑,大事必成。”

段琪睿脸上露出欣慰笑意。

“好,我儿长大了,懂得为父分忧。

芝贵,你陪宏业一起回乡。

记住,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千万不可泄露出去。”

段芝贵拍了拍胸口,笑道。

“大哥,您就放心吧,这件事我们一定办的漂漂亮亮。”

……

东北军和西北边防军结盟的事情,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际社会上,照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旅顺港、大连港本是东洋的租界。

现在被张作林强行收了回去。

西方列强哪儿还能坐得住。

他们今天敢强行收回旅顺,明天就敢收回津港、尚海等租界。

美日英法等国,立刻在国际社会,大肆谴责龙国镇府。

特别是小日子,都快气炸了。

前一天张作林歼灭了关东军。

第二天,东洋天皇就向全世界宣布,对龙国宣战。

之前,苏远灭了八万远东军。

那是他们主动出击。

输了之后,天皇觉得丢不起人,没脸宣扬。

但这次,性质完全不一样。

关东军什么都没干,是东北军主动出击,灭了他们。

东洋人在此事上,大书特书,将自己描述成一个受害者,把一切罪责都推到龙国头上。

博取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1921年2月5日。

天皇宣布,择日在东~京召开国际联合会议。

共同审判龙国的战争罪行。

之后几天,英法美等国,陆续响应。

敲定在2月20日,齐聚东~京一.

第126章,全球舆论风暴!归还贝加尔湖以东土地

随着东洋对龙国宣战,西方列强纷纷响应。

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红旗铁山军团,在贝加尔湖南岸惨败。

苏毛同样在国际上,对龙国进行了谴责。

但那次,各国只是跟着谴责,表达了同情.

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而这次,东洋天皇宣战之后,各国就纷纷响应,表示要去东京参会。

参会就代表,要实打实的出兵支持。

1918年,一战刚刚结束。

全球各国好不容易短暂恢复和平。

难道说,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仅仅只能持续三年?

在此关键时刻。

英~国的泰晤士报,法~国的世界报,米国的纽约时报,同时报道了一篇文章。

文章标题为:

《两千年岁月史诗,“北海”民族变迁之路》

文章一经发布,迅速引起了各国学者探讨,争论。

很多人一开始都很奇怪。

北海?

世界上什么时候有这个命名的海洋?

可当他们读完报纸的第一段内容后,立刻便明白了。

自古以来,龙国便有五湖四海之说。

四海乃东海、南海、西海、北海。

其中这个北海,便是西方人称呼的贝加尔湖。

早在两千年前,北海便有了龙国人的足迹。

那里生活着诸多游牧民族,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在北海湖畔放牧的民族变了又变。

唯有汉人,始终屹立在时间长河中,未曾改变。

公元前119年,大汉王朝名将霍去病,率领五万大军大破匈奴,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公元629年,大唐王朝名将李靖,率军十万远征突厥,首次将北海纳入龙国版图。

公元1271年,大元王朝建立,将北海纳入岭北行省。

公元1646年,哥萨克在“五六七”安加拉河口修建了上安加尔斯克,宣布占领贝加尔湖。

纵观历史长河。

这片地区大部分时间,都在东方游牧民族和汉人的手中。

毛子人占领贝加尔湖,满打满算,不到三百年。

这篇文章,由英国著名记者,约翰·威尔逊和米国记者,托尔·史密斯,加上十几位国际知名记者,联合编撰。

又通过多家国际大报社发表。

影响力可见一斑。

一经发布,迅速轰动全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英国、法国、米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纷纷对那些记者进行了采访。

当他们得知,那些记者居然在上乌金斯克,生活过一段时间。

首节 上一节 203/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