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别想了,早在半年前,我就跟聊过,那小子把国~家看得比感情重。”
听到这话,朱尔典收起笑容,感慨一声。
“一个没有弱点的人,很可怕啊!”
…………
时间一晃,七天过去了。
朱尔典终于养好出院。
双方再次展开第二轮谈判。
不过这次,苏远没有到场,只有张作林一人。
四位大使都十分好奇,苏远去哪儿了。
一番询问,张作林只说苏远有重要事情,不便到场。
四位大使心中一喜。
没了那小子,这事反而更好聊。
结果却是,无论他们怎么诡辩,如何威逼利诱。
张作林就是不松口。
第二次谈判,依旧没谈出个结果。
四位大使也没什么失望。
那就继续拖呗!
反正他们也不着急。
只是,这些人怎么也没想到。
就在张作林和他们谈判的时候,苏远已经带领一支大军,杀到了丹东边境。
风雪茫茫。
苏远从丹东而来,站在边境线上的一处雪坡上。
前方就是鸭绿江。
如今仍然是冰封期,河面上凝结着一层厚达半米的冰层。
幸好有这冰层,不然大军渡江倒是一个难题。
等待半小时后。
李广、耿晔、张作相、郭松龄,四位大将走到苏远身后,朗声道。
“全军整顿完毕,将军,南下吧!”
苏远回头看去,一共四个陆军师,共计五万多人。
这里面,有一半是苏远的西北边防军。
有一半则是张作林,咬牙拼凑出来的兵员。
东北军损失太惨重了,急需休养生息。
但收复半岛,同样重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现在不趁着五国联军大败,东洋人兵力不够,把半岛收回来。
下次再想收,可能就没这个机会了。
“南下!”
苏远一声大喝。
四个陆军师浩浩荡荡,度过鸭绿江,向南进发。
第一站,便是距离边境最近的义州。
这里是半岛北部边境第一城,距离鸭绿江仅仅十二公里。
城内驻扎了一支三千人东洋步兵联队。
当苏远的大军过江时,小鬼子的边境哨兵,立刻便发现了。
然后,这支三千人步兵联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弃城而逃。
开玩笑呢。
七万人的五国联军,都败给了东北军。
他们三千人的步兵联队,拿什么守城。
连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
半个小时后。
苏远抵达了义州城。
大军十分顺利的接收了城内防务。
满城百姓看到这支军队,立刻敲锣打鼓,奔走相告。
几千年来,半岛都是龙国的附属国。
半岛上的原住民,上至国主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以龙国为尊。
他们的语言文化、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早就已经融入了华~夏圈,难以分割。
相比于被东洋侵占,他们当然更愿意,融入龙国。
只可惜,晚晴以来,龙国国力孱弱,自己都被东洋欺压凌辱,哪还有余力,去管这些附属国。
前段时间,义州城的百姓,听说五国联军要攻打龙国。
他们还看到了许多飞机,从城市上空飞过。
当时,所有百姓都以为。
东北可能要沦陷了。
没想到,几天后,一则惊天消息传来。
龙国军队竟然赢了,五国联军全军覆没。
这一消息,极大的振奋了当地民众。
同是难兄难弟,半岛和东北又是近邻。
他们当然希望,龙国能够支棱起来。
最好,这位老大哥,站起来后,能拉他们一把。
百姓们知道这事可能性很低。
但人活着,总不能一点盼头都没有。
万万没想到,几天之后,龙国军队真的来了。
这种感觉,难以用言语形容。
就像求神拜佛许下的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心愿,上天居然真的实现了。
“`~大家快出来看啊,龙~国军队来了,我们得救了。”
“兄弟姐妹们,龙~国军队赶走了东洋鬼子,义州解放了。”
“谢天谢地,感谢龙~国军队。”
……
百姓们欢呼雀跃,喜极而泣。
从1910年东洋吞并半岛开始,这十一年是一个极其残酷的时期。
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不知多少人流离失所,更不知道多少人死在抗争中。
半岛上的抗~日志士,一批接一批。
前赴后继,英勇赴死。
只为夺回他们的家园。
1909年,半岛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了东洋首相伊藤博文。
震惊世界。
孙忠山评价他为“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
当为亚洲第一义士。
说起来,龙~国抗战(李钱好)历史,满打满算十四年。
而半岛的抗战,却是整整三十五年。
这期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小鬼子的屠杀。
八百多万人被小鬼子强征为奴隶。
东洋鬼子在这片土地犯下的累累罪行,一点不比龙国少。
因此,当这些百姓,知道龙~国军队,是来帮他们剿灭东洋人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激,堪比那汪洋大海。
几乎没有花费任何力气。
苏远就完完全全掌控了这座边境城市。
“将军,外面来了一群人,自称是潜伏的抗日义军,想要见您。”
李广走进临时大营,说道。
苏远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看向营外。
“把他们都请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有五十多个本地汉子,走了进来。
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不过十三四岁,最大的,头发都白了。
看到苏远,这些人立刻红了眼眶,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苏远轻叹一声,上前将他们扶起。
“大家不必这样,我的军队里,不兴这一套。”
“感谢将军挽救义州数万百姓,将军的恩情,我们就是豁出命去,都还不完。”
那位头发半白的老汉,感激的流泪满面。
苏远无奈一笑。
“我要你们豁命干什么,不过,我还真有事,请各位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