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305节

  贰

  酒

很快,一封电报发至燕京。

张作林和曹坤看完后,脸色皆都十分沉重。

阎老西也是北洋出身,与他们有几分交情。

虽说交情不深,但也算得上同僚战友。

北洋派日渐凋零,逃的逃,死的死,活着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要亲自将这位昔日同僚,诛灭九族,

说实话,他们都有点下不去这个狠心。

但既然苏远都说他来担骂名,张作林也不好说什么。

当即批复回电,同意了此事。

随后,燕京镇府再向全国致电,公开了阎锡山极其部下,数十桩罪行。

最严重的,便是叛国罪,分裂祖-国罪。

数罪并罚,屠灭满门。

此消息一出。

全国沸腾,舆论一~片哗然。

共和时代,怎么还会有株连的刑罚,这不是回到了封建社会吗?

孙忠山第一时间,发电反对。

哪怕阎老西罪大恶极,但其家人,总归有无辜的。

张作林立刻回电告知,这一切都是苏远的安排。

此事一出,全国各地争议不断。

但要说,最害怕的,还是川系军阀。

因为张作林,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份电报。

中~央镇府只承认一~个川省督军,谁是督军,谁就能活,其余者,全部按照叛国罪处理。

也就说是,阎老西就是他们的下场。

收到电报的各军阀,内心皆都惶恐不安。

如果只是一死,谁都不怕。

但若是株连满门,这些个刀口舔血的人,心里多少有点顾忌。

三天后。

川西地区,先爆发了一场大战。

紧接着,川北也乱了起来。

各大军阀,本就有血海深仇,就算镇府不逼他们一把。

他们也迟早会杀出一~个结果。

只不过,苏远的毒计,让这个结果提前了。

眼看川蜀大乱,混战不断。

吴佩孚、杨宇霆等人,心中对苏远更加佩服。

而此刻,苏远已经将矛头,对准了清海马家。

……………………………………………………………….

第171章,青海战略价值,重振晋陕甘面粉产业

历史上,西北有三马。

分别是清海马步芳、夏省马鸿逵和甘省马鸿宾.

他们起源于河州回军马占鳌部。

经过清同治年间的回民暴动和左宗棠的平叛,逐渐形成了以家族、血缘和宗教信仰为联系的军事集团。

其中,马步芳长期占据西北地区,以独裁、残暴和反动而闻名。

因地处偏僻,基本不听中央调令。

直到抗战结束后,三马的统治才被推翻。

当然,在这个时间线,西北三马都还是二十来岁的小将,名声不显。

马鸿逵与马鸿宾尚未进入夏省和甘省。

只有马步芳和他爹马麒,占领着整个清海。

清海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

这使得清海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

高原缺氧、气候寒冷、地形复杂等因素,使得外来的军事力量难以在清海进行有效的军事行动。

此外,清海的地理特征,也使得其战略价值相对较低。

缺乏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资源产地。

和外草原一样,都是别人看不上的鸡肋地盘。

只有苏远知道,清海地理虽偏,但战略资源极其丰富。

别的不说,就说盐湖资源,断档领先各省。

稳居全国第一。

其中,察尔汗盐湖是龙-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第二大盐湖。

盐储量足够全球所有人食用约2000年??。

要知道,千百年来,盐铁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全都牢牢掌控在皇家手-中。

如今全国各地,吃不起盐的情况,十分普遍。

就算是外草原,想要吃上盐,那也得从燕京购买的。

更不用说,更北方的上乌金斯克、赤塔、海兰泡、海参崴等地。

他们吃盐更加困难,大部分都是从国内进口。

盐的价格也不便宜。

家家户户,顿顿都要吃盐,这笔开销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外,除了盐矿资源外,清海也有石油天然气、钾盐、镁、钠、锂、硼等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钾盐是生产钾肥的重要原料。

苏远想要大面积搞种植大棚,必然就需要用到化肥。

不然,大棚的土壤肥力跟不上。

几年下来,一块地就被种废了。

钾肥是作物所需氮、磷、钾三大化肥之一,可以用来促进土豆、红薯长得越来越大。

用普通农肥的土豆,最多也就长到核桃大小。

而用上钾肥的土豆,却是可以长到拳头大。

苏远前世在菜市场买菜时,经常看到小土豆和大土豆,体型差别极大。

其中小土豆就是农家肥,俗称有机蔬菜。

而大土豆多是化肥种出-来的。

这个年代,健不健康先不用管,土豆肯定是种的越大越好。

所以,清海是他必须要拿下的资源战略要地。

…………

“苏部长,您让我们统计的数据,都弄好了。”

这天下午,吴佩孚匆匆拿着一本册子,走入大堂中。

苏远正翻看着陕省这些年的民生账目。

他抬起头来,接过吴佩孚拿来的册子。

“多谢了。”

“苏部长客气,恕我多嘴问一句,您要这些面粉厂的数据干什么?”

苏远淡淡笑道。

“晋陕甘地区的百姓,多以面食为主,面粉产业关乎所有人的肚子,我当然得重点关注一下。”

吴佩孚脸上露出愁色,说道。

“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晋陕甘地区的面粉厂多是外资工厂,咱们本土的民~族企业,少之又少。

那些洋人嚣张跋扈,不愿意公开他们的账目数据。

我怀疑,他们将老百姓的粮食,私吞了不少。”

苏远叹息一~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洋人工厂效率高,损耗少。

同样重量的小麦,他们生产出-来的面粉品质好,就算私吞了一部分,老百姓还是愿意去洋人工厂。”

说到底,还是机器设备不如别人先进。

相比于皖省,晋陕甘地区的情况已经算好了。

至少还有一些本土民~族企业能够存活下来。

吴佩孚看向苏远手里的册子。

“苏部长,您都知道了,还要这些数据干什么`.?”

“我想知道,咱们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夺回市场,只能靠扶持本土企业。”

吴佩孚双眼一亮。

“难道说,苏部长有办法解决面粉厂的问题?”

“你先帮我把这些本土企业的老板找来,我跟他们聊聊。”

“好,您稍等两天。”

首节 上一节 305/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