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国复兴,从收复外蒙开始 第37节

拉赫拉山煤矿、戈壁滩铁矿以及布尔峰铜矿,陆续进入了稳定开采阶段。

每天都能产出大量的矿产原料。

但目前由于运输困难,矿产原料全都堆积在矿区外面的厂子里。

几乎是堆积成山。

而此时,铁路工程才刚刚开始。

预计修好这条七百公里的铁路,需要三年时间。

这还是资金不断的情况。

短时间内,想要将这批矿产变成钱财,还得依靠汽车。

为此,徐树真和段宏业分头行动.

一个前往燕京联络卖家,一个前往冀省,调动大批汽车过来运输。

整个库伦的大权,便再次交到了苏远手中。

这天夜里。

苏远带着李广、卫青等人,开着四十辆汽车,直奔拉赫拉山煤矿。

夜色昏暗。

负责守卫煤矿的混成旅一营营长,在睡梦中被惊醒。

外面,汽车的轰鸣声隆隆作响。

一营长刘三山赶紧穿上厚厚的棉衣,走出帐篷。

“大半夜的,什么情况?”

刘三山骂骂咧咧走出营区,就见两道明晃晃的车大灯照了过来。

晃的他眼睛都睁不开。

“他奶奶的,找死。”

刘三山的爆脾气一下子就上来,立刻掏出腰间的手枪,准备上去理论理论。

然后,他就看见那一辆辆军用汽车停了下来。

从车后面,跳出一个个手持步枪的士兵。

车门打开,两位身穿板正军装的男人,走了下来。

刘三山看见来人,如同家猫见了老虎。

表情一变,赶紧将枪收了起来,三步并做两步,一路小跑上前。

“参谋长,今天吹的什么风,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苏远戴着一双洁白手套,整了整光鲜亮丽的军装领口。

笑眯眯开口。

“刘营长这话的意思,是不欢迎我?”

刘三山内心咯噔一声,赶忙摆手。

“参谋长说笑了,我哪敢啊。”

苏远哈哈一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

“行了,我知道你尽忠职守,把矿厂的账本拿来我看看。”

刘三山扫了一眼苏远身旁的李广,以及他们身后拿枪的士兵。

这来势汹汹的阵仗,谁敢说一个“不”字。

“您稍等,我去去就来。”

刘三山转身一路小跑回了营帐,从床底下,拿出一册账本。

这上面记载了从开工之日,到现在,每天的开销和采矿量。

他这边有一本,还有一本在陈义派来的文官手中。

刘三山拿来后,十分识趣的双手奉上。

苏远翻开细细一看。

这半个月的开采量,着实不少。

前面几天的日产仅在十吨左右,近几天的日产竟然稳步提升到了二十吨。

翻了一倍。

而且由于技术越来越成熟,采矿工人越来越熟练,这个产量还会提高。

苏远粗略预估了一下。

拉赫拉山煤矿后面开发的好,应该可以达到日产百吨。

这么多煤矿,足够他的钢铁厂和兵工厂运行。

“刘营长,辛苦你,再重新做一本账,账上就写,日产十吨。

另外,这厂里堆积的煤矿,我今晚要拉走一半。

这个漏洞,也麻烦你做到账面上去。”

听闻此话,刘三山脸色大变。

“参谋长,这……这不适合吧。”

本来这个煤矿,苏远就占了五成的收益。

他居然还想靠做假账,再吞下一半的矿产。

刘三山自己也有股份,当然无法容忍这种事情。

苏远淡淡一笑。

还未说话,身边的李广便上前一步,目光凶狠,杀气腾腾。

李广不愧为一员虎将,身高近两米,膀大腰圆,威武不凡。

他的眼神,就如猛兽一般。

普通人被盯上,轻则腿软脚麻,重则心肝俱颤。

刘三山在李广的气势压迫,顿时就怂了。

钱财是好东西,但也要有命拿。

更不用说,这煤矿的股份,本就是苏远送给他的。

“参谋长,我都听您的,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苏远嘴角上扬,再次拍了拍刘三山的肩膀。

“刘营长,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个人才。”

刘三山跟着干笑两声,内心苦涩至极。

做了这笔假账,就意味着,从此以后都得跟着苏远一条道走到黑。

要不然,他必死无疑。

除非,他能将此事立刻禀告徐树真或者段琪睿。

但很明显,刘三山没这个本事,更没这个胆量。

苏远大手一挥。

身后的大兵们,开着一辆辆汽车进入了矿厂。

“参谋长,这账本一共有两本,还有一本在副厂长的手里。”

那位副厂长,正是陈义安排的文官,负责煤矿日常管理工作。

刘三山挂着厂长的职务,平日只负责安全问题,其他的一概不管。

苏远笑着摆了摆手。

“这事我早就处理好了,干好你的事情,多做事,少说话,以后我不会亏待你。”

几个小时后,四十辆汽车,全都装的满满当当。

缓缓驶出了拉赫拉山煤矿厂。

这些军用汽车都是鬼子造的后勤运输大卡车,每辆车的荷载量在三吨左右。

四十辆车,就是一百二十吨煤炭。

刘三山站在厂子门口,目送着这些汽车离开,心都在滴血。

同时,他也在奇怪。

苏参谋长从哪儿弄来的这些汽车,看起来像是东洋进口货。

四十辆车,不是个小数目。

一般人哪有本事弄到这么多车.

第43章,年轻人就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

苏远将这四十车煤,全都拉到了特布拉湖钢铁厂.

卸完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布尔峰铜矿。

布尔峰铜矿的厂长,是混成旅二营营长吕人杰。

人如其名,这人是个人才。

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以后的诸多名人名将乃同窗学友。

在苏远回国前,吕人杰是皖系中,最受段琪睿、徐树真等人看重的年轻后辈。

也是上面着重培养的一批青年将领。

要不然,吕人杰也不可能在年仅二十五岁的年纪,统领一个营的军队。

黎明时分。

车队来到布尔峰矿场外,刚一临近,就听里面拉响了警报声。

哨岗的哨兵和四处巡逻的卫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拿枪瞄准了缓缓开来的汽车。

从军容军纪上看,这二营就比一营强太多了。

可见,吕人杰带兵是一把好手,比刘三山强。

“什么人?”

有哨兵大声呵斥,阻止车队继续前行。

苏远坐在副驾位置,抬手虚按两下,笑道。

“停车吧,二营的吕人杰,不能跟他蛮干。”

首节 上一节 37/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