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个不停,神情皆是无比亢奋。
有了自主生产汽车的技术,兵工厂的后勤运输效率也能大大提升,再也不用依靠马车了。
孟绍龙激动地红了眼眶。
04
这是他这辈子,制造出来的第一辆汽车。
虽然生产线都是苏远提供的,不需要多少专业技术知识,只要按照流程操作,谁都可以制造出汽车。
但这整个流程,包括先进的技术设备,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孟绍龙走到车前,进行最后的检测。
在确认一切没有问题后,他来到苏远面前,大声道。
“将军,首辆汽车生产完毕,无质量问题,请试车。”
“好,那我就亲自试试,绍龙,你跟我一起。”
苏远开怀大笑,大步走上前,拉开车门,跨了上去。
孟绍龙乐呵呵的提着一桶汽油,一路小跑过去,将油箱加满。
随后,他也登上汽车,坐在副驾驶。
“将军,您会开吗?”
孟绍龙略显尴尬的问道。
苏远哈哈一笑。
“我弄来的生产线,还能不会开?”
不说他前世当兵的经历,只说系统给他的海量军工知识。
开这种军用卡车都是基础常识。
就算是坦克、军舰、战斗机,苏远也能开上一开。
打火,启动,汽车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辆军绿色的大家~伙,慢慢动了起来。
随着他将车辆开出厂房,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苏远开着这辆大卡车,驶出厂区。
在凹凸不平的山林里加速起来。
他没想到,这种糟糕的地势环境下,这辆车的最高时速竟然能达到四十公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快了。
要知道,小鬼子的车,在同样的环境下,慢的和乌龟差不多,稍微遇到起伏大一点的山坡,都要人下车去推,发动机根本带不起来。
出了肯特山脉,抵达一马平川的大草原。
苏远一脚将油门踩到底。
嗡!
发动机的轰鸣,像是大地在颤鸣。
这辆大卡车如脱缰的野马,极速狂奔。
最高时速竟然达到了恐怖的七十公里。
孟绍龙看到仪表盘疯狂转动的指针,怦怦跳动的心脏,都快跃到了嗓子眼。
“将军,这辆车怎么这么快?”
他现在只是搞懂了生产线,还没搞懂发动机的内核。
不知道这辆车的核心动力,有多先进。
这可是1958年才问世的汽车。
领先世界三十八年,碾压了当今时代所有汽车。
同一时间,在另一~个半球。
工业最发达的米国,威利斯吉普尚未问世。
二十年后,威利斯吉普军车才在二战的舞台上,发扬光大。
而那时,它的速度也不过六十公里每小时。
“绍龙,这算什么,以后我们还能研究出更快的汽车。”
苏远哈哈一笑,感受了一把在大草原飙车的快感。
孟绍龙人都傻了。
还能更快?
那还是车吗,岂不是地面上的飞机。
他的想象力,尚还712576局限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想象到,几十年后,甚至一百年后,人3㈥8类工业的灿烂。
一~个小时后。
两人回到肯特山脉兵工厂。
刚一下车,孟绍龙便扶住车身,狂呕起来。
刚才车速太快,再加上山里路途颠簸。
他感~觉胃酸都快被颠出来了。
众人看见他这幅狼狈模样,纷纷打趣起来。
“绍龙,不就是试个车,怎么跟喝多了一样。”
“哈哈哈……看样子,喝的还不少,隔夜饭都快吐出来了。”
“我提议,喝酒不能开车,这太危险了。”
孟绍龙脸色憋得一片通红。
“说什么风凉话,你们试试这车的速度,也要吐!”
他十分不服气,自己一~个研究汽车的,竟然坐车坐吐了。
刚从车上跳下来的苏远,听到他们的打趣话,哈哈笑道。
“我觉得有句话,你们说的很有道理。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刘定,回头你找人写个标语,挂在厂房门口。”
众人哄笑一~片,其乐融融。
钱学木笑道。
“将军,给这车取个名字吧。”
苏远想了想。
“就叫山河一代吧。”
山河,既是他的表字,也代表了这辆车可以跨越山河百川,无处不可往的美好愿景。
钱学木赞道。
“好名字,既然有一代,那就要有二代、三代,绍龙,加油啊,我们都看好你。”
众人纷纷出言鼓励。
孟绍龙擦了一把嘴角,脸上露出满满的斗志。
“大家伙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六月底。
南北局势越发紧张。
直系与奉系公开结盟,组成反段联盟。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这天上午,苏远接到了来自燕京的电报。
段琪睿命令他,带领西北边防军,返回燕京布防。
原本按照正常历史线发展,此刻在外草原驻军的统帅是徐树真。
但徐树真见苏远将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便将外草原的一切军政大权,全部交由他一人总揽。
所以,现在换成苏远,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他思来想去,实在不愿插手内地的争斗。
一来,入了京,各派系政~治斗争复杂,裹挟其中,必然身不由己。
二来,离开了外草原,他就没了天眼地图。
这是他目前最大的依仗。
三来,小鬼子还在他家里,苏远得时时刻刻盯着。
半天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苏远给段琪睿回了一份电报。
以边境局势复杂,毛子和东洋人蠢蠢欲动为理由,搪塞了过去。
段琪睿接到电报后,大为震怒。
他当初秉着爱才之心,才提拔了苏远,还送他去东洋留学,结果到了用人之际,那小子竟然不听命令。
段琪睿直接将徐树真找了过来。
徐树真知道自己这个表弟,不想插手派系争斗。
左右为难。
回家后思索了一夜,最终还是给苏远发了一份电报。
电报中,徐树真提及了徐苏两家的百年世交。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不论怎么说,那五千北洋军,是徐树真当初带过去的。
是皖系的部队。
苏远虽然把他们改编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但那些人都是吃的皖系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