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外,五千步兵正快步向着北仓赶来。4
更远处。6
一万多前线败军,一边阻击皖军的追击,一边有序向南撤离。0
他们完全没预料到。
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何等残酷的恶战。
两个多小时后,天边泛起鱼肚白。
五千步军经历了一夜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了北仓城下。
城门打开,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队穿着陌生军装的士兵。
城头上,一杆杆步枪探了出来。
“杀!”
随着赵充国一声令下。
子弹如密集的雨点,向着城下五千直军射去。
他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鲜血四溅,血肉横飞,仅是一个照面,就有数百人横死当场。
“有埋伏,撤,快撤!”
大军瞬间乱成一片。
所有人仓皇向着后方逃去。
赵充国站在城头上,讥笑一声。
左右两路,早就埋伏在城外的骑兵,冲了出来。
战马嘶鸣,枪声如雷。
步兵怎么可能在骑兵手中逃脱。
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追击战,五千步兵死伤惨重。
伤亡已然过半。
最终,在被骑兵彻底包围后,他们绝望的放下了武器。
“将军,我们赢了,大获全胜。”
苏远听到赵充国的战果汇报,皱了皱眉。
“这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菜,还在后面,让炮兵营的兄弟,把缴获的重火力武器安排上,做好准备。”
这次他们是轻骑而来,没有带重机枪和榴弹炮。
但这北仓城里,却是有不少直军的装备。
那五千步军也携带了大量的重火力武器。
用敌人的武器,对付敌人。
正好弥补了他们装备不足的缺陷。
不然,光靠五千轻骑,不一定能挡住直军的主力部队。
又过了三四个小时。
日头高悬,七月中的天气,酷热难耐。
赵充国站在城头,不停地擦着汗水,盯着北边。
这时,出去探风的侦察兵,快马赶了回来。
“旅长,敌军来了。”
“还有多远?”
“不到十里。”
赵充国眼神大亮,喝道。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作战。”
当第一支先头部队来到附近时,立刻就发现了不对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这里,刚刚交过火?
“不好,北仓有诈,速速撤0.1退。”
直军第四混成旅,旅长陈先勇脸色一变,立刻下达命令。
可他们还是晚了一步。
城头上,一枚枚炮弹在半空划过一道弧线,砸在人群中。
轰……轰轰轰轰……
爆炸声震耳欲聋。
刚刚经历了一夜战斗,才摆脱敌人的直军,瞬间懵了。
为什么?
为什么本该是大本营的北仓,竟然在攻击他们?
陈先勇身经百战,临危不乱,大喝道。
“速速撤退到五里之外,整军反击。”
他们只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一万多人的大军。
就算北仓被敌人占了,人数也绝不可能太多。
只要他们不自己乱了阵脚。
凭借着一万多人,将北仓再夺回来,不是问题。
大军迅速撤退,在留下了几百具尸体后,终于退到了火炮攻击范围外。
“将军,他们退了,咱们追不追?”
赵充国问道。
城头上,苏远也来到了前线,亲自指挥这场硬仗。
“紧闭城门,等他们来攻,这时候轮到咱们拖时间了。”
他们只有区区五千人马,出城作战,不可能挡得住一万多直军。
只要守住北仓,等到皖军主力追上来。
东线就算尘埃落定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南下的直军越来越多。
四个前线作战旅的残余部队,集结在五里开外的阵地上。
陈先勇将北仓的情况说了一遍。
其他旅长听完,大为震惊。
他们在前面打得这么辛苦,谁能想到,司令部竟然被人提前一锅端了。
“老陈,现在咱们怎么办?是打是退,拿个主意。”
“打,没有司令的命令,咱们就是全死了,也要打下北仓!”.
第78章,血战北仓,苏远怒扇皖军主将
七月十六日。
直皖战争开战第三天。
保~定仍然久攻不下。
段芝贵足足派遣了两万多人,除了左翼防守部队,和右翼支援部队,能派的人马,几乎全都派到了前线。
炮火将半边城墙都快轰塌了。
但城内的守军,却是顽固如山石,岿然不动.
“司令,皖军的左翼部队动了。”
保~定指挥部内,负责搜集情报的参谋匆匆来报。
吴佩孚听闻此言,脸色大喜。
“好,段芝贵终究是沉不住气。”
当天中午。
吴佩孚故技重施,亲率一支精锐部队,从南边出城,采取侧翼迂回战术向涿州、高碑店之间的松林店实施突击。
没了左翼防守部队,吴佩孚一路势如破竹。
不费吹灰之力,便杀到了高碑店。
原本左翼防守部队,就驻扎在此,但现在,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到了前线。
导致这里防守空虚。
仅仅半个小时,吴佩孚就拿下了高碑店。
而在高碑店后面的松林店,就是目前前线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曲同丰和一众高级将领,就在此地。
当他们收到消息,得知吴佩孚已经杀到高碑店,指挥部众人大为震惊。
恐慌在每个人心里蔓延。
曲同丰立刻带领身边的三千亲卫军,向外突围。
西线皖系告急。
…………
东线。
直系大军陷入了两面包夹的绝境。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投降,要么攻下北仓。
旅长陈先勇下了决断。
其他人只能跟着豁出去了。
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