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157节

李严点头附合,接着道:“当初灵帝病危,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要他把兵马交由皇甫嵩统领,结果董卓竟抗命不从。”

“皇甫嵩的部下有人认为董卓心怀谋逆之心,便劝驻守长安的皇甫嵩率军讨伐,结果皇甫嵩却说董卓不听圣命虽然有罪,但若他擅自发兵讨伐,也形同于欺君,遂是放弃了突袭董卓的时机,上书于朝廷参奏董卓,请求朝廷处置。”

“再然后董卓入洛阳,挟持天子之后,又有人劝说皇甫嵩起兵讨伐董卓,匡正朝纲,结果却被皇甫嵩以没有天子诏命为由拒绝。”

“再然后,董卓忌惮于皇甫嵩,便以天子的名义下诏召皇甫嵩前往洛阳,赴任城门校尉,明眼人都知道董卓这是想借机除掉他,他的部下纷纷劝他起兵反抗董卓,结果皇甫嵩认为天子有诏,若是不从,便是抗旨,便竟只身前往洛阳,险些被董卓所害。”

李严又洋洋洒洒的,把皇甫嵩如何遵守汉廷的律制,没有半分专权之心,一切行动都以诏命为准则,哪怕是明知是让他去赴死的诏命也坚决执行的事迹说了一遍。

这样的人如果不能称之为忠臣的话,那这世界上就没有忠臣了。

胡车儿听着听着,脸上的崇拜表情却越来越少,寻思了片刻后,拍着大腿叫道:“这个皇甫嵩哪里是什么忠臣啊,他明明就是个蠢蛋!”

李严瞪了他一眼,“这皇甫嵩好歹也是当世名将,岂容你辱骂。”

胡车儿却咧着嘴数落道:“车儿哪里辱骂他了,我明明说的是事实好么,明明有机会除掉董卓,却偏偏要等什么圣旨,明明是董卓指使的圣旨,想要他的命,他却还要听,哪有这么傻的人,他不是蠢蛋还能是什么。”

“咳咳。”苏哲轻咳一声,“车儿的评价,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严却轻叹道:“咱们这位皇甫大将军啊,他不是蠢,他只是有点迂腐过头了。”

迂腐……

苏哲口中默念着这两个字,若有所思。

李严的脸色却凝重起来,说道:“皇甫嵩如此了得,又对天子忠心不二,如果天子下诏,命他去招揽义士,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介时若给他招募出一支忠于天子的军队来,以皇甫嵩的将才,只怕对公子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威胁了。”

“是啊是啊,公子,要不要咱们现在就把皇甫嵩宰了,省的他以后成了咱们的威胁。”胡车儿眼眸中充起了血丝。

李严立时白了他一眼,喝斥道:“就知道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杀,跟你那黑炭头义兄一个德性,皇甫嵩那么大威望,又是天子信任的重臣,连董卓都不敢杀他,你就这么无缘无故把他杀了,天下人立刻就知道公子要做第二个董卓,岂不正给了他们围攻公子的理由。”

“哎呀呀,我怎么这么蠢呢,公子啊,你千万别听我的。”胡车儿倒也是知错能改,马上拍着大腿自责起来。

一时间,这皇甫嵩杀又杀不得,留着又是个患害,着实叫人头疼。

沉吟已久的苏哲,嘴角却掠起一抹冷笑:“迂腐也有迂腐的好处啊,皇甫嵩不是唯天子诏命是从么,既然如此,只要天子跟咱们一条心,纵然他皇甫嵩召来了百万大军,只消天子一道诏命,他还不是得拱手相送。”

听得此言,李严蓦然省悟,点头赞道:“公子眼光犀利,不错,皇甫嵩对咱们的威胁是太过忠心于天子,但这也是他最大的软肋,只要天子在我们手上,就算他有天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公子的手掌心。”

苏哲一笑释然,欣然起下,下令备马,他要前往行宫面圣。

李严神色一变,立时提醒道:“公子,眼下天子已知刘表的意图,虽说伊籍被皇甫嵩喝斥走了,但之后天子未必不会忌惮于刘表势大,决定出卖公子,这时候公子前去面圣,是不是有些冒险了。”

苏哲却一脸自信道:“放心吧,眼下皇甫嵩给天子招募的人马还停留在嘴边,这宛城却还是我苏哲的天下,我料天子就算有杀我之心,也没杀我之胆。”

说罢,苏哲欣然离府,直奔行宫而去。

步入宫门,穿过外宫,禀明身份之后,内宫的朱门大开。

“车儿,你随我内宫面圣,倘若真有变故,你立刻用你的轻身功夫,带我逃离内宫。”苏哲向胡车儿吩咐道。

他向来不打无把握的仗,就算他料定天子不敢把他怎样,却也要做两手准备,以确保万无一失。

胡车儿则拍着胸膛道:“公子放心吧,有我在,谁也伤不了你。”

苏哲点点头,看向一旁苏飞,眸中寒芒隐露,沉声道:“二叔,若我有所不测,你就给我杀光这内宫中所有人。”

苏飞打了个寒战,颤声问道:“包括天子和皇后吗?”

“包括天子和皇后,一命不留!”

苏哲语气肃杀,留下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命令,深吸一口气,从容踏入了内宫大门。

第一百四十章 牺牲吗?

行宫,正殿。

刘协和伏寿这帝后二人,还在看着皇甫嵩发愣,二人显然是吃惊于方才,皇甫嵩义正严辞,痛斥伊籍那一幕。

伊籍滚蛋,皇甫嵩怒气方才消下,回头看了一个吃惊的帝后,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有些过激了。

他忙是一拱手,愧然道:“臣方才一时愤怒,失了体统,还请陛下恕罪。”

“没……没事,皇甫爱卿教训的也有道理啊。”刘协讪讪的一笑,自然不好怪皇甫嵩。

天子原谅,皇甫嵩脸上的愧色旋即消失,耸立在那里,依旧散发着正大刚直之气。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董承,却站了出来,说道:“皇甫将军喝斥的虽然没错,但刘表毕竟势大,倘若他真如伊籍所说,率军前来进行所谓的‘清君侧’,只怕那苏哲还未必挡得住。”

“那你的意思,难道是让陛下受刘表的威胁,公然抛弃一个刚刚救了天子的忠臣?那我试问一句,今后谁还敢再做忠臣?陛下有难之时,谁还敢再来救驾?”

皇甫嵩依旧是大义凛然,一番义正严辞的反问,把董承问的哑口无言,不知该怎么回答。

大殿上的气氛,忽然又变的充满了*味。

伏寿见状,忙笑道:“皇甫卿消消气,董将军想来也不是那个意思,他怎么会劝陛下抛弃一个救驾功臣呢,想来他只是忌惮于刘表势大而已。”

“是是是,我正是这个意思,皇甫将军千万别误会。”董承忙是笑呵呵的附合道。

皇甫嵩的表情依旧肃穆,却不在那么凛然压人。

他并没有回答伏寿所说,沉顿了一下,却反问道:“臣在来宛城的路上,听得南阳的百姓,都在争相传诵那苏子明的传奇战绩,说他不费吹灰之力,弹指间令万余西凉铁骑灰飞湮灭,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伏寿点点头,感叹道:“说起这个苏子明,的确是非同一般的人物,皇甫卿可能不知,他竟有识天象,预断风雨的神奇本事,当日一战,他正是推测出了丹水上游会突降爆雨,派人秘密的挖开了河堤,才借着突如其来的洪流,一举淹没了西凉大军。”

皇甫嵩眼眸中掠起一丝奇色,口中惊讶道:“看来那些传闻竟是真的,照此看来,这个苏子明,还当真是一位奇人了?”

伏寿点头道:“说他是奇人也不为过,不过平时的他,又是个奇貌不扬之人,谈吐之间,又有些玩世不恭,散漫随意。”

“奇人必有奇特的性格,不足为怪。”皇甫嵩眼中流露出几分欣赏,“这样看来,这个苏子明确实是个可用之才,有他统帅南阳兵马,再加上臣助他一臂之力,未必挡不住刘表的荆州大军。”

众人不禁眼中都涌起了惊奇之色。

要知道,说皇甫嵩是汉廷第一名将也不为过,而苏哲能得到皇甫嵩如此高的评价,如何能不叫众人称奇。

这时,伏寿却道:“皇甫卿言之有理,苏子明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再得皇甫卿的相助,必定是如虎添翼,只是那刘表毕竟势大,兵力不止十倍于苏哲,皇甫卿把天子的安危,全都身系在苏哲手上,会不会太过冒险了。”

首节 上一节 157/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