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气象师 第608节

这时,张郃飞奔而来,拱手道:“禀楚公,袁绍已命他三子袁尚,率三万精兵进驻对岸黎阳,拒住渡头。”

袁尚?

苏哲眼眸中掠过几分意外之色,冷笑道:“袁绍竟然自己没有亲自来,他还真是信的过他的儿子啊,之前是袁谭,现在又派来了袁尚。”

身边爱妾庞童道:“听说袁绍逃回邺城后,就一直卧病不起,久病不愈,或许是因为他身体不行,所以没办法亲自率军前来,只能派自己最信任的儿子来镇守黎阳。”

苏哲微微点头,又问道:“儁义,你原先乃是袁尚阵营的人,应该对这个袁尚的能耐很了解吧。”

张郃不假思索道:“若说能力,袁绍的诸子都比较平庸,袁尚的能力也仅仅在袁谭之上吧。”

苏哲又道:“那依你之见,我军该当如何用兵?”

张郃目前望向北岸,沉吟片刻,说道:“袁尚虽然能力一般,但也不是蠢材,他眼下将兵马拒住了渡头,我们只有等后续大军前来会合,搜集到足够的船筏,以优势兵力强渡黄河,方才能攻下渡头。”

张郃的提议,倒也是稳妥,毕竟他的兵力有优势,要利用起这个优势。

他却没有即刻采纳张郃的提议,目光看向了庞童。

庞童则道:“依妾身之见,夫君不必等后续大军到来,应当立刻急渡黄河,抢攻黎阳。”

此言一出,苏哲还没反应,张郃却吃了一惊。

他急道:“袁尚有三万精兵,我们手头不过一万五千兵马而已,现在就强渡黄河,若被袁尚半渡击之,却当如何是好?”

庞童俏脸上掠起几分诡色,冷笑道:“咱们要的就是袁尚半渡击之。”

张郃一证,满脸茫然,听不出庞童话外玄机。

苏哲看了庞童一眼,夫妻二人眼神一对,他立时就看出了庞童用意。

此番他十五万大军进攻河北,袁尚只凭三万兵马,必下不敢拒守渡头,定会龟缩在黎阳城下,打一场持久战。

黎阳乃河北第一坚城,城墙坚固不说,城中存粮也足支一年,袁尚这要是龟缩起来,他想要速破黎阳,还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到最后,他却有可能被钉在黎阳城下,空耗粮草,士卒的锐气也会慢慢消磨光。

那个时候,袁绍身体已好,率主力从邺城南下,无论体力还是士气士,袁绍都将占有上风。

庞童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才要现在就发动强攻,介时袁尚看他仅有这么点兵马,多半会贪功迎战,若能重创袁尚,随后再攻取黎阳,岂非要容易许多。

张郃的智谋,自然看不到这么远,苏哲这个卧龙又岂会看不明庞童深意。

当下苏哲便马鞭一指对岸,欣然道:“张儁义听令,你率六千兵马,明晨时分给我渡河强攻黎阳渡,把我的战旗给我插上河北的土地!”

这号令一出,张郃大吃一惊。

要知道,袁尚可是率领三万兵马在北岸等着呢,他这六千兵马一登岸,袁尚就会趁势大举进攻,不把他赶下黄河才怪。

苏哲这条命令,着实是操之过及,颇为凶险。

张郃心中虽存狐疑,但作为一员降将,却不敢太过质疑苏哲的命令,只得心怀着不安领命。

看着张郃默默离去的背影,苏哲和庞童对视一眼,二人默契的笑了。

……

翌日,天色将明未明之时,张郃便率六千兵马离营来到河滩,人马悉数登船,准备渡河。

袁尚也在南岸附近安插了大量细作,黄河上也有不小巡船,一见苏军打算渡河,即刻将消息送往北岸黎阳渡头。

此刻,袁尚才刚刚起来,正披好衣甲,打算巡视诸位。

这时,斥侯飞奔而来,报称南岸苏军有大举渡河的迹象。

袁尚神色一凛,急道:“怎么回事,难不成苏贼的后续大军这么快就赶到了?”

“回禀公子,据我细作回报,苏军企图渡河的兵马,最多不过六千。”

六千?

袁尚神色一震,眼眸中浮现出狐疑不解之色,喃喃道:“苏贼想凭六千兵马就攻我黎阳,他也太狂了吧……”

这时,身边的审配却兴奋道:“苏贼狂妄,想不等大军集齐就强攻我黎阳渡,这是天赐给公子立功扬威的大好机会啊!”

第四百九十一章 渡河!渡河!

袁尚眼眸一亮,目光看向审配。

审配便道冷笑道:“苏贼兵少,却要强行渡河,我们便放他过河,待到半渡之时,大军辗压而上,必可重创敌军。”

袁尚陡然间兴奋起来,点头道:“正南此计甚妙,确实立功的好时机会啊。”

这时,文丑却顾虑道:“那苏贼最是诡诈,他明知兵少却还要强渡黄河,莫非有什么诡计之不成?依末将之见,三公子还是遵照主公的命令,拒住渡头,莫要放敌军登岸,以免中了苏贼的奸计。”

袁尚神色一凛,不禁又犹豫起来。

审配却道:“苏贼确实诡诈,但他强渡黄河之兵只有六千余众,这却是再清楚不过,我就不信他能使出什么诡计来,这是三公子向主公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不能错过啊。”

袁尚沉吟不语,权衡起来。

想想自去岁袁绍南征以来,袁军是连战连败,未曾取得一场胜利,倘若今日他能打一场胜仗,等于是创造了奇迹,袁绍必定会万分欣慰,他在袁军上下也将得到莫大的威望。

风险与可能得到的利益相比,似乎还算能够接受。

权衡许久后,袁尚脸上犹豫散尽,只余下了决毅,便毅然道:“就依正南之计,全军后退,放苏军登岸,本公子要重创敌军,用一场胜利向父亲证明,谁才配继承他的基业。”

袁尚决意已下,文丑自然不好再质疑。

审配却是满意的点点头,便又向袁尚献策,叫文丑率一万兵马守黎阳城,袁尚与颜良率两万步骑,埋伏于渡头以北,只等苏军半渡便辗压而上。

黄河南岸。

“张”字大旗飞舞在一艘艘船筏的上空,近六千兵马已登船,只等着苏哲一声令下。

张郃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楚公,我张郃不怕死,但我还是要向楚公提醒一句,以现有兵力渡河,风险实在是太大,那袁尚虽然实力一般,但也不是纸糊的。”

首节 上一节 608/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