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 第184节

陈飞尘开始了自己的行动,那就是频频和美国新闻界的人接触,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当然这些媒体都是美国前几家的大型新闻媒体。

媒体的精力也逐渐从两国之间的事情转移到了陈飞尘的私生活,陈飞尘则是大谈自己在军队里的经历,还有老百姓们如何的拥护党、人民军队。陈飞尘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的时候是如此回答的。

他说道:“军队在中国不仅仅国家的钢铁长城,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军队在百姓当中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人民子弟兵,我们首先是人民子弟,才是士兵,这是告诉我们,我们都是来源于百姓,我们不能忘本,在保卫国家之前首先要保卫的就是中国的百姓,这就如同是在保护自己一样。”

尽管这话里有很多中国特色的用词,但是陈飞尘的几番解释后记者朋友们都明白了,他们都是快速记录下来这番话。陈飞尘的这句话迅速蔓延全美,记者在陈飞尘这番话后面跟着自己的评论:“我们的军队战士也应该好好看看来自于中国的陈飞尘将军说的这句话,军队保卫自己国家之前首先要保卫的是自己的国民,这才是军队战士正义的象征。”

陈飞尘在美国社会进行的外交活动很是让美国不少的传统保守势力分子眼红不已,这小子要是美国人的话,那么这小子绝对是个人才!这些代表美国上层正统思想主流的人士都对陈飞尘起了更大的戒心,就是连杀心都有了。

杜鲁总统在得知有人想对陈飞尘不利的时候,杜鲁总统随即下令华盛顿警察局加强对中共代表团下榻的酒店安保工作,24小时不间断进行警卫,同时杜鲁总统还把中情局以及联邦调查局的boss请来通过他们的嘴警告一些异动分子,如果这个时候谁要是破坏大局,那么谁就遭到严惩。

16日,中共与美国的进展再次得到突破,美国方面最终还是让步,同意中共提出的前两条条件中的大部分内容,第三条也是保留了能进一步磋商的余地,这个进展给两国都是鼓舞士气的,都有点憧憬未来了。

远东地区尤其是靠近朝鲜半岛到北亚这块区域都很是诡异,这份诡异不是外界所能知道的,就是当事人都说不出来的问道。苏联此次攻击指挥官是崔立夫元帅,他也是在琢磨着中美两国的态势,从情报上显示,美国人在朝鲜半岛上是加强了戒备,但是这种戒备是在原有的军力上进行的,美国人在朝鲜半岛15万人,现在还是15人,也就是说美国人未必就知道自己的行动。

崔立夫又琢磨起中国这边,中国这边就更加平静了,丝毫没有什么调兵或者集结兵力的情况,边境线上一片的平静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似乎看上去很是正常。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是让崔立夫有点不好的预感,可说是什么理由还真说不上来,这或许是他的直觉。

崔立夫对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兵力倒是不怎么看的上眼,因为在他看来美国人离本土遥远,即使作战那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何况美国人不得不顾忌日本方向,美国人在日本重建的过程中已经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本,他们何尝不担心战火会引到日本区域呢?

崔立夫真正担心的还是中国。中国可是家门口作战啊,军队调动甚至比起自己这边都要方便,中国同样也是人口大国,常备军队就有六百多万,这还是建国后中共进行了两次整编后的数字,如果是加上中共的地方部队的话,那就是超千万了!

崔立夫已经不止一次上表苏共中央,要求他们立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现在远东局势不能再和欧洲的形势一样了。崔立夫越想这心情就有点急躁。

这位脾气暴躁、举止有点邋遢而著称的指挥官,此刻他又有了点发脾气的征兆。他都是不明白为什么国内一定要拿下朝鲜半岛,自己这边不是已经有海参崴了吗?虽然离海参崴很近,但是不要忘记了,日本也不远,也在美国的战略轰炸机的轰炸范围之内。

崔立夫起身打开了酒橱里的一瓶伏特加,到了慢慢一杯,他仰头一口喝干,他用力放下了酒杯,他低喃道:“如果中国参战的话,那么这场仗就是一场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了!”

崔立夫就是在二战的那场战役中名声跃起的,也是他生平最为得意的一战。

北京。中南海。主席听取了关于代表团在美国的工作情况之后,对着进来汇报工作的刘副主席说道:“嗯,看来这次是很有希望的,美国和我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这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美国人越是豪爽、客气,那么就越能说明美国人所图非小,起码要超过给出我方的筹码,不过,我们也不必在意,我们何尝也不是如此呢?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有些事等到参与了才知道事情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苏联人?哼哼,苏联人是这么容易打败的?”

刘副主席微笑说道:“上次我们不就是打败了苏联人了吗?”

主席脸一板严肃说道:“糊涂!上次我们是打败了苏联人了吗?从战略上讲我们没有胜利,战术上讲我们胜利了,我们占领了不少领土,但是不要忘记了,那里的土地大多都是在渺无人烟的地方,气温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零下,何况苏联人也没有伤筋动骨,他们要不是因为美国人这个时候在欧洲挑事,苏联人会和我们谈判?我为什么同意让出海参崴而换取外蒙?那是因为蒙古的地理位置要超过远东地区,外蒙回归这将大大扩展了我们正北面的纵深,苏联人直扑北京的危险性也将大大降低!”

主席轻叹一声:“苏联人甚至都没有从欧洲调集他真正的精锐部队回来,如果同样是这么些兵力,如果换成了这些部队,我们是什么结局?我们国家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吗?苏联人完全可以依靠武器先进来对抗我们的人海战!他们可以随意消耗他们的弹药、甚至损失他们的坦克、飞机,他们完全可以依靠工厂生产,能快速补充,而我们呢?我们能随意损失我们的士兵吗?我们损失了能及时补充吗?补充进的战士战斗力是什么样子?你还不知道吗?”

刘副主席哑口无言,说到军事确实不是他的专长,解放前他一直负责的就是城市工人运动,城市建设方面他是擅长的,可是军事?唉,刘副主席心里都无奈低叹起来。

主席接着说道:“关于开战的事情你就不要花时间考虑了,你考虑的还是放在民生方面,一但开战进入僵持或者长时间的对峙之中的时候,国内的生产还有百姓生活都不能受到影响,这些事情还是由你来负责,你的担子同样不轻,我们不能看到战士们在战场上流血,国内的百姓在饿着肚子上班、劳作,知道吗?”

刘副主席沉声说道:“是,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百五十六章谈判进展

17日。第3军顺利抵达承德,同日,第40军也抵达张家口,稍晚,43军抵达石家庄。十六兵团三个军顺利抵达各自预定位置。同日,第45军于东山部启程,他们将进军山西大同进行驻防。

37军、35军最后一批战士此刻已经从火车上下车,他们已经抵达哈尔滨,他们从广东急行军远距离输送到了东北,他们的此行任务同样是保密。战士们都不知道自己从广东南面一下子就被派到东北这是为了什么,不少东北籍的战士倒是兴高采烈的,因为回到黑土地了,回到了家乡了。

彭总此刻已经坐着飞机抵达西北兰州,之前第一兵团、第二兵团已经全部集结完毕,同时十八兵团周第所属部队也已经从中南地区出发赶往西北。

十一兵团暂时主持兵团工作的副司令卢建飞接到了军委密令,军委命令兵团所有部队即刻出发前往昆仑山一线隐蔽集结待命。卢建飞不敢懈怠,随即命令部队进行准备,尽快出发。接着卢建飞就一个电话打给了朗可。

朗可目前是印度特别军区司令,职务算是在卢建飞之上,而且陈飞尘早就有过指示,一切在西藏以及印度的事情都必须要向朗可报备。

朗可如此得到陈飞尘的赏识,这又怎么不让朗可感激万分呢?作为一个新人,作为了一个出卖了原先自己国家的人,还是个军人,还能得到如此待遇,朗可对陈飞尘的感激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这方面朗可这个外国人反而比起国内同志要忠心的太多。因为,没有那么想到复杂,他想的很简单,那就是忠诚。

朗可知道了十一兵团的调动后,他自个开始在地图上开始琢磨,他不琢磨不行啊,既然陈飞尘把这里都交给自己,那么自己就必须给陈飞尘分忧。朗可也是猜测中央的军事意图。从昆仑山位置上看,与克什米尔很近,但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塔吉克斯塔同样很近,况且在那里,也只有昆仑山是最符合隐藏大批部队条件的地方。

难道中央要对苏联人动武了?这不是不可能啊!联系到陈飞尘出访美国,以及十六兵团的调动,这怎么看都是中央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军事计划,而对象十有八九就是苏联,否则调十六兵团三个主力军去河北做什么?

可是这么大的范围,中央难道要与苏联接边的边境线上发起全面进攻?这同样很不现实啊!中国还没有如此大实力和苏联如此叫板啊!搞不懂,也想不通啊!这当中有很多地方都是没有道理的。

朗可越想这眉头皱的越紧,这额头上的皱纹就越深。

接着朗可又接到了黄光林的电话,黄光林的57军也将出发,目的地就是在蒙古乌兰巴托,57军从蒙古出来,如今又回到了蒙古,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去了。朗可挂上电话后,他看着地图上的蒙古,他渐渐有点明白了,难道这些部队都是用来防守或者说是牵制他们正面的苏军的?很有可能,否则调57军回蒙古做什么!

其实何止是57军啊,骑一师也已经接到了移防蒙古的密令,同样豪尔对陈明亮进行了汇报。这支以蒙古汉子为主的部队上下都是欢腾一片,终于可以回家乡了,可以回家看看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就是回到蒙古了,他们还能不能见到家人还是个未知数,起码要等到任务结束之后才可以,这就是军人的职责,也是军人的无奈,就是家门口在眼前,也只能离开,因为国家需要他们来守卫、更多的家庭需要他们来守卫。

18军张华部也算好,他们还一直没有接到调令,这个情况也发生在14军身上,他们这俩个军都是陈飞尘起初对主席说过的,他们将是作为特战部队培养,一个是高原山地特战部队,一个是丛林、雨林特战部队,所以他们不出什么太大的意外的话,他们还是会成为后备中的后备部队。

21日。中共前后已经调集了三十个军的兵力安置在东、中、西三个位置,如果再加上这三个位置原有的军区部队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将是个骇人的数字,空军已经调集全国的百分之八十的作战飞机进行临战准备。

东北、西北、北京、蒙古这四个军区的后勤部门开动了所有的马力进行了战需物资的囤积,为开战后做好一切的准备。铁路以及公路每到深夜都会听到车子过往的声音,这个频率也远远超过了往常。

彭总前往西北坐镇,北京军区由聂总坐镇、东北则是林刚亲赴东北坐镇,刘总则是回归军委担任总长一职,聂总被委任军委副主席一职。四位军中实力大佬再次出山,这也说明了主席对此战的绝对重视也赋予了极大的希望。

没有人会料到中苏之间会演变成如今的模样,曾几何时苏联还是GCD的发源地,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的第一个大国,也是积极指导了中共早期的革命,是毫无争议的老大哥,可是随着斯大林的上台以及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千变万化,还有中国那时的国际地位,致使苏联一步步侵吞了大批的领土赚足了大笔的金钱利益,这也让强硬著称的主席为首的本土派强烈的不满,这也有了49年的远东大战,这也是一次惊心动魄、胆气十足的作战,结果也是最好的,非常符合了中共的作战初的预想。

可是战争过后就意味着彼此结下了血仇,没有人会乐观认为两国就这么算了,苏联人吃了如此大的亏,会吃进不报复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主席一直认为中苏之间今后必有一战,而且还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大决战,所以解决苏联之间的仇恨只能先下手先行解决才是王道,所以知道美国人的立场以及打算之后,主席立即拍板决定抓住这次机会把苏联一次性打败,至少让苏联二三十年内没有翻身的余地,甚至时间还要更长。

日本人一直很关心中国的局势,日本人的各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用在了中国,他们的电台、雷达都是24小时不间断监听着中国国内,有什么动静都是随时可以知道。

日本人最先注意到了中国国内的反常的一些举动,比如深夜火车依旧川流不息,深夜公路上汽车也是频繁出没,郊外公路上都能看到一辆辆被油布遮挡的军卡在行驶,这都是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中共有异动。

日本方面担心是中共这次与美国人谈判破裂甚至会产生战争局面,所以日本人很是着急的急不可待立即向着他们的幕后老板美国人汇报了。

很快这份报告就让杜鲁总统看到了,看完之后,杜鲁总统笑了,他说道:“看来中国人是心动了,这也说明中共还是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了,这很好,中共到底还是站在我们这边,这也是说明信仰也不是第一位的嘛!”

国防部长约翰森也是说道:“总统先生,那么接下去是不是我们该和中共结束这场谈判了?也该各自准备越好时间一起进攻苏联人了!要知道现在苏联人的准备工作快要进入尾声了,随时有可能进行攻击!”

杜鲁总统笑着摇头说道:“他们即使做好了准备也不会立刻进攻,不知道中国的态度,他们是怎么也不会放心进攻的,他们不会对中共坐视不理,哪怕就是我们,我们不知道中共的态度我们会和苏联倾力一战吗?”

约翰森恍然点点头,杜鲁总统说道:“你也别老是听那些政客的话,他们知道中共现在的实力吗?他们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到现在还生活在二战胜利的遐想之中,四大文明古国也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断层,还一直完整流传到了今天,更要记住一点的是,四大发明也都是中国发明的,火药,明白吗?!历史上满清政府如此腐败也没能亡国,现在中共执政了谈何容易让他们亡国?武力是完全行不通的,对付中国只能缓缓进行,中国有句古话,意思是水一直往石头上滴,石头都会被水钻破,知道吗?”

约翰森点点头恭敬说道:“我明白了,总统先生。”

22日,周副主席与美方终于谈判成功,美国将无偿援助中国用于基础建设的一笔总资金30亿美金,第一批资金将在中方开战前一天到账总数为五分之一,剩下的部分将分成二批到账,分别是五分之三,以及最后的五分之一,时间都在中方开战的中期,以及结束之后第一天到账;美国将按照市场价卖给中方所需的石油勘探、炼油最新的设备,用于商业的大型汽车柴油、汽油发动机、民运的航空发动机,协助中国发展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充当中间人交好西欧诸国;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美方将配合中共方面收复包括海参崴在内的库页岛所有失地。

第二百五十七章意外

双方的人员都是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值得高兴的事情了,双方都当场商定过会儿就去开个酒会庆祝一下,当然对外宣称的文稿也同时做好了,上面压根就没有此次合作的真实内容,上面只是写到了双方将于明年开始定期实行双方军队进行合作演戏交流等一揽子的内容,虽然这上面也是清楚无疑表明了双方的合作意愿,但对于现在的局势来看,那同样无足轻重,至少有影响的坏那也需要明年,毕竟这合约上的东西现在还没有实行不是吗?没实行就意味着还有变数。

陈飞尘并没有参加这次最后的会议,他现在刚刚从时代周刊的总编那里约好的咖啡馆里出来,这次也算是第二次接受采访了,只不过是个非正式的采访,双方更像是老朋友一般进行聊天。

首节 上一节 184/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