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036节

自己在归德任上忙碌一年有余,就是为了见到此丰收的景象,这是自己的政绩,如此不辜负了自己在归德为官一任。

林延潮沿着大堤一路前行,却见道旁竖了一碑。

林延潮向夏邑县知县问道:“这是何意?”

夏邑县知县不答,众乡绅们一并道:“司马治水开田之功,恩泽我夏邑百姓,我们百姓感念恩德,在此刻碑以录功德,这沿河大堤,我们议过了决定定作'林公堤',以此上报朝廷。”

林延潮心底狂喜,但面上却是一沉道:“这是何人主意?”

众人不知林延潮喜怒,心想会不会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这时众乡绅不敢答,知县倒是上前,表示自己有话说。

林延潮当下与他走到一边。

知县上前道:“下官听闻官场上有风声,说司马马上就要调任,若是司马一离任,这修堤的政绩就要留给下任。”

“所以下官与百姓商议,立碑刻功,让朝廷,及后世百姓们都知道这大堤是司马的功劳。”

林延潮闻言一滞,心想我还以为是老百姓真的刻碑颂德,原来是你这小子赶着来拍自己马屁。

林延潮道:“本官就想着,这沿河百里缕堤还未建毕,就说你们夏邑县还有三里许没建完。堤未修毕,你就着急刻碑,这话若传出去,让本丞成为官场笑柄不说,你还得罪了下任本府正堂。”

知县当下急着道:“可是归德府能有今时今日都是司马之功啊,若是让后任贪享,那么下官与百姓们心底不服。”

林延潮闻言默然一阵,然后道:“我知你一片好意,但当今圣明天子在堂,首辅也是老成谋国之人,若是本官真作出政绩,就算没有刻立石碑,他们也会看在眼底。”

“倒是你刻意为之,反而让别人以为本官自彰表功了。如此本官政绩有十分,也被他人看作只有七分了。此碑不许再立,至于此堤名字也不要叫林公堤了,待建成了留给下任府台吧!”

“如此你也是送一桩人情给他,懂了吗?”

说完夏邑县知县闻言嘴唇一动,然后垂头道:“回禀司马,下官懂了。”

林延潮点了点头,当下又道:“马上就要四月,到时黄河大汛就要来了,你身为父母官需组织百姓,立即抢收麦子。”

“抢收麦子后,你可以从耕种淤田的百姓里募集河夫巡堤,役钱从河工署里支出,他们有田在堤内,定是会尽力护堤。另外百姓贪利,不免怀侥幸之心,但你不可如此,四月一过,任何百姓不许住在这遥堤缕堤之内,只能结庐住在堤上。若是五月大水一来,淹死任何一名百姓,本官不论身在何处,必惟你是问。”

“下官记住了。”不知何时知县的喉咙里有了一丝沙哑。

但见林延潮拍了拍他肩膀后,继续上堤巡视。

当日林延潮巡视完夏邑县后,次日回到了府衙。

到了府衙后,但见正堂里粮捕通判马通判,商虞通判吴通判,以及睢州

知州马光三人正在堂上聊天。

他们三人见林延潮到了,一并是起身见礼。

林延潮见了三人,笑了笑道:“何事聊得这么高兴?”

吴通判起身笑着道:“司马,好事,天大的好事。”

“怎么说?”

吴通判与马光交换了眼色然后道:“司马大人听说了吗?这一次皇上派来的陈公公,真是如怀恩公公一般好内监。”

“如何个好法?”

吴通判道:“自上个月陈公公到了开封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置了马玉余党,将几百人里手头上有人命的都是向朝廷请了秋后问斩,而敲诈勒索百姓的则是判了流放三千里,百姓们闻之无不称颂陈公公的功德!”

林延潮点点头,这果真符合陈矩的做事风格,先杀人立威,博取民望。

“之后就是下令免了河南修建藩邸之用,让潞王在湖广就藩,如此一项,就为本省省却了六十八万两。”

“另外下令将归德,开封二府的盐政归还给本府,潞王府只用卫辉,怀庆二府盐引。”

听到这里林延潮不由眉头一皱,但随即释然,能做到如此已经是很好了,虽说这一次马玉之事,令天子对潞王大大的不满。

但只要潞王一日是天子的亲弟弟,太后一日仍是天子的娘,那么天子就不可能太绝情。

他的目的是通过潞王敲打其他宗室,只要潞王这诸藩观瞻的源头能够遏制住,如此日后朝廷削减宗室的阻力就会小了很多。

这时马光笑着道:“下面就是这省却的银两怎么用了,陈公公提出了要将之前收取上来修建藩邸的银两,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后有人提议,将这用度用来疏通贾鲁河。”

吴通判道:“这贾鲁河贯通徐州至开封,其大半都是流经本府,开封,若是贾鲁河能够疏通,不仅江南的粮船可以直抵开封,本府也可以借助粮船往来,大获其利。”

林延潮知陈矩果真是拿'书'办事,真的推动了贾鲁河疏通之事。

林延潮问道:“那省里商议的如何?”

吴通判道:“其他省里的官员态度如何尚不知,有官员去问付藩台的意思,但付藩台说自己刚升任布政使,不好擅自作主,如此还没议出个结果来。”

马光不由道:“付藩台就是太谨慎了,他好歹也是任过本府知府,在疏通贾鲁河的事上怎么不出面争一争呢?”

林延潮一晒当下道:“这你就错怪付藩台了,新官初履,肯定是不好发表意见的。”

“所以此事他没有表态,就是表态意属贾鲁河疏通之事,所以肯定省里其他官员也是会卖他,以及陈公公的面子。因此此事肯定无碍,省里商议,然后上奏朝廷都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马光被林延潮反驳,不怒反喜,吴通判更是喜上眉梢。

吴通判道:“这就好了,疏通贾鲁河可是大工,造福百姓不说,对于我们官员来说也是一项大政绩,若办的好,能凭此官升一级,下官在这里先祝贺司马了。”

听吴通判这么说,林延潮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

官场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场之人都清楚付知远已经高升,而林延潮马上就要调任。

所以消息一传出,吴通判立即有所动作。

他马上通过自己各种关系,努力在省里活动,谋求下一任知府的资格。

在归德府众官员里,粮捕的马通判,刚刚被林延潮提拔从推官升任,不可能一年未满又行升迁。

而何通判虽是进士出身,但之前得罪过朝里大员,估计在归德府是要把冷板凳坐穿。

唯独他吴通判在归德府任官数年,虽然无功但也无错啊,熬了这么久的资历,若是这一次能顺利升任知府。

首节 上一节 1036/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