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42节

俞大猷道:“罢了,罢了,市井之徒就是心眼多。本帅好意请你,你却推三阻四,真不痛快。”

听俞大猷这么说。林延潮突然想起来,好似戚家军,俞家军选兵时有个规矩,城乡的油滑之徒不要,老兵油子不要,见惯官府的城里人不要,最好是见官府有胆怯之意的乡野之人,农村人和矿徒最好。

后世曾国藩组建湘军,也是拿着这规矩招兵,要手上有老茧农家子弟才行。

想到这一茬。林延潮就道:“俞大帅,你这就错了。”

俞大猷没说什么,一旁押解林延潮的兵丁展明喝道:“小子,大胆!大帅也是你冒犯的吗?”

林延潮揉了揉耳朵道:“大哥。你说话可不可以别这么大声。”

俞大猷摆了摆手,展明这才将按刀的手放下。

“你倒是说本帅怎么说错了?”俞大猷道。

林延潮道:“俞大帅,在下不是城里人,我也是农家子出身啊!”

“是吗?”俞大猷神色倒是缓了缓。

林延潮道:“是,我家住洪塘乡,家里世代务农为生。我爷爷年轻时,还在抚院当过机兵,与戚爷爷一起打过倭寇。”

“好,难怪有几分胆色!我这家丁,手上杀过好十几个倭寇的,你居然不惧。”

“我生平没作亏心事,有什么好惧的,当初直承自己身份,只是瞧着此人不像好人。”林延潮拿着话刺了展明一下。

展明只是叉手而立,没有辩解,只是垂首而立。俞大猷拿着茶盅道:“当兵的都是粗人,好人可杀不了人啊!”

“俞大帅说得是,俞大帅军纪严明,只会杀作乱的倭寇,怎不会伤及百姓,我又怎么会担心自己性命。”林延潮侃侃而谈。

俞大猷神色微悦:“说得好,赐你坐下。”

“多谢俞大帅!”林延潮抱拳行礼,挨着椅子坐下。

俞大猷道:“年轻人有胆色,有文才,当初你一支笔救了本帅的仕途,这唠叨子破官我早不愿当了,只是念在倭寇未平,才不得不穿上这戎服,眼下将林凤赶到吕宋,算出了本帅心头一口恶气。”

“本待这次回来就辞官归隐,不再受那帮文官的鸟气,没料到朝廷却加封本官为指挥同知,节制福建三路兵马。我生平不欠人,你说要本帅如何报答你的才好?”

林延潮当下道:“俞大帅,不必这么说,当初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若是你真要报答,就灭了林凤吧!我年幼之时家严家慈,就是亡在此人之手,如是俞大帅替我报仇,我全家对俞大帅都是感激不尽。”

这一句话令俞大猷也是动容,正色道:“好,本帅一定答允你,为闽地百姓灭此巨寇。”

当下林延潮拜道:“如此真多谢俞大帅了。以后俞大帅有什么事要我手头这笔杆子的,尽管说一声,必全力以赴。”

俞大猷走上前将林延潮扶起道:“本帅一贯不喜欢书生,但你是例外。来,本帅请你喝酒!”

当下俞大猷在总兵府里设宴请林延潮。说是宴请,规格有些高了。其实就是两人一壶小酒,几样下酒小菜而已。

俞大猷举筷道:“来,来,都是几样家乡菜,不知你吃得惯不过惯。”

对了,俞大猷可是闽南人啊,‘爱逼a加e呀(爱拼才会赢)’,也算是本地名将了。

当下二人继续喝酒,展明在旁按剑而立。

二人说了一阵,林延潮酒量一般,怕喝高,当下扯话题道:“听说俞大帅,写了一本书叫剑经是吗?”

俞大猷点点头道:“你们读书人也有听说啊,不过剑经不过是他人的叫法,此书是教人用棍的!”

林延潮道:“我当然知道,书里有句话,我记得很牢,说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说得真是深入浅出啊,不知这剑经有什么来由呢?”

俞大猷捏须叹道:“那是本帅年少的事了,当时我也与你一般大,师从于虚舟先生学荆楚长剑……”

林延潮看过一本杂书里有说,这虚舟先生,名为赵本学,乃是宋朝赵氏后裔,既学技击之剑法,又学兵法,注过孙子兵法,后他将自己剑法与兵法都传给俞大猷。

但听俞大猷接着道:“虚舟先生说过,学剑乃敌一人之法,学兵法是敌百万人之法,二者相通。本帅从中悟出,天下之理原于约者,未尝不散于繁。散于繁者,未尝不原于约的道理,后又从李公学棍棒,糅合两道故而著下此书。”

李公就是李良钦,乃是丈二棍创始人,江湖上另一位侠士,也投入到抗倭之中。

林延潮听了这话,想起几十年后的宫本武藏也在他的五轮书里,说败一个人的技法和击败十万人时没什么不同,兵法家可以小中见大,就如同按照一寸高的木俑可以雕刻出极大的佛像一样。

这也就是从剑法入道兵法。不过在兵法上面,宫本武藏有理论,没实践,俞大猷可是将兵法和剑法都实践了一遍,其当初还上少林,教授少林武僧棍法。

林延潮顿感兴趣,俞大猷是不逊色于戚继光的名将,但他一生所学在后世却流传不广,远远不如戚继光纪效新书名气大。

林延潮当下道:“俞大帅,纸上得来终觉浅,晚生看过剑经却一无所得,你说以剑法入兵法,不知可否将兵法剑法一并传授于我?”

俞大猷笑着道:“你一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学兵法剑法有什么用?”

林延潮道:“晚生不想俞大帅之兵法,没有传人,自己虽是个读书人,但也可以学上一番,自己用不上,也可以著书留待后来人啊。”

俞大猷叹道:“你说得也对,本帅已是年迈了,一生兵马战阵无数,也想有个传人。我手下都是领兵打战的,没有懂得文墨的,你既有意著书,本帅就成全于你。这样吧,展明跟随我多年,兵法战阵剑术棍法都学了一些,我让他三日往你府上一趟,教授于你,你写之成书好了。”

林延潮听了道:“俞大帅,我平日读书,以赴科举,只有闲暇之时,才能写啊。”

俞大猷道:“这样,也好,我将展明派在你身边,你有不懂的就问他好了。”

当下俞大猷对展明吩咐道:“展明你就在这小兄弟身旁,什么时候他书写成了,你再回我身边。”

“是,大帅。”展明答允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试前的特训

听俞大猷这么吩咐,展明目光露出一丝迟疑,但还是服从了。

林延潮道:“岂敢这位展兄,不在沙场上杀敌报国,而在我一介书生身旁,不是屈就。”

俞大猷叹道:“没有笔杆子,我等这一番杀敌报国,后人又如何知。就让他在你身旁一阵,有什么事,也可以使唤就是。”

林延潮连忙道:“为国杀敌的汉子,我岂敢使唤。”

俞大猷道:“朝廷重文轻武,为国杀敌的汉子,不如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这话林延潮听得略有些羞愧。

回家路上,林延潮看了在旁默不作声的展明一眼,笑着道:“你是不是不愿意随我啊?”

展明沉声道:“不敢,大帅叫某赴汤蹈火某尚不惧,又何况跟随公子。”

首节 上一节 142/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