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594节

他怎么听不明白,这些臣子借着这些事,变着方的暗示他。

只是他的性子,隐隐犹如他的祖父嘉靖皇帝那样软硬不吃的脾气,你要我这么干,我就偏不。

这时何洛文已是上前了,小皇帝方才回过神来道:“何先生今日讲哪一段?”

何洛文道:“陛下,臣今日讲得是宋真宗皇帝。”

林延潮一听何洛文起了个头就知道他下面要说什么,好啊,你何翰林也是给李太后,张四维当说客来了。

林延潮不动声色站在一旁,听何洛文怎么与小皇帝讲。

小皇帝不是林延潮,当然不知何洛文肚子里卖的是什么药,反而笑着道:“朕听闻真宗虽有澶渊之耻,但在位时能恤民免租,整顿吏治,却也算是一位有为之君。”

何洛文道:“陛下所言甚是,不过臣今日讲的是真宗皇帝身边的大臣张茂实。”

小皇帝哦地一声,问道:“张茂实?这朕倒是第一次听说,此人有何功业啊?”

何洛文道:“此人无甚功业。”

于是何洛文将张茂实经历道来,小皇帝听了顿时再度脸黑。

这张茂实什么人,史载是皇子乳母朱氏之子,但事实上朱氏却是出身宫女。

然后何洛文说得是野史,宋真宗临幸了朱氏,朱氏给天子诞下张茂实。但宋真宗是在居丧之际临幸朱氏,怕影响帝王名声,故而怎么也不肯承认这儿子。

下面就是正史了,宋真宗就将张茂实送给太监张景宗当养子,并养在宫中。后来张茂实长大后,担任禁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这时宋真宗已是过世了,传位给宋仁宗,但宋仁宗皇位却后继无人。有一日张茂实的一名部下,得知内情,向张茂实说,你不如认回这门亲戚,从此就是天子的皇兄,皇亲国戚了,甚至你的儿子还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张茂实没答允,但消息却传了出去,民间百姓都听说了。

张茂实吓得不行,于是向天子请罪,宋仁宗听说了于是解除他兵权,到外地任节度使。

过了几年,宋仁宗将张茂实调回继续任禁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但大臣不干了,说人谓茂实为先帝子,岂宜用典宿卫?

然后张茂实不断被御史弹劾,到死的那一天,还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无论这野史是不是真的,但何洛文讲出给天子听,就又是另一个意思了。

林延潮看小皇帝笑脸气得涨红,但何洛文却是耿直进言。

林延潮心想这何洛文讲得却也是在理,他之前听说,小皇帝要将王姓宫女所生之子,送至宫外让百姓私养。但何洛文恰恰就给皇帝讲了,当一名皇帝私生子是什么结果。

林延潮也不得不佩服何洛文,居然找了这么一个野史上的例子,来劝诫皇帝。皇帝还拿他没办法。

咱们读书人就是擅长拐弯抹角。

何洛文劝诫后,小皇帝还不得不夸奖了他一番,然后看向林延潮道:“林中允,你今日要与朕讲得是通鉴哪一段呢?”(未完待续。)

五百四十八章 说一不说二

林延潮看出天子的神色。

小皇帝的城府仍是太浅了些,何洛文这一劝诫,但是他的面子上已是挂不住。

当然何洛文这劝诫,还是很无礼的,触怒了天子的威严,这若是在嘉靖皇帝时,哪有大臣敢这么讥讽天子的。

但从大臣角度来看,天子年轻,还未亲政,远远玩不过张四维,李太后。平素张居正敢呵斥皇帝,李太后动不动就把皇帝从床上抓起来用水泼脸。他们这样做,不就显得自己是比天子还牛逼的存在吗?

百官们在太后与天子这选择题,大家当然毫不犹豫选太后,不会选站在天子一边。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颇有你站在我妈这边,当我好欺负是吧的看法。

小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何况天子这等九五至尊,太后与大臣越这样,天子心底的积怨也是越深。他日就算勉强从了,怨恨也是放在心底,甚至会发泄在王氏宫女,甚至他的孩子身上。

此刻小皇帝脸上怒色已是强压了下去,笑着道:“何爱卿这番话,讲得着实不错,朕有所得。”

林延潮知天子明明生气,还要这么陪着笑脸说话,这等滋味怎么好受。

何洛文讲完行礼退下。小皇帝继续道:“林中允,你今日要与朕讲得是什么呢?”

听天子向林延潮这么问询,林延潮感觉到对方语气里的疏远。他知道皇帝已是将他和何洛文看作了一路人。

林延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向前走到御案前,向小皇帝一躬后答道:“陛下,讲臣今日要讲得是唐太宗皇帝。”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乃一代雄主,太宗皇帝犹有过之,他的生平朕听得不少了,不知林中允要讲哪一段呢?”

唐太宗一代雄主,他的治国平天下之道,是每朝君主必学的功课。对林延潮要说唐太宗,小皇帝此刻心道,你还能比前任几位讲官说出新意来吗?

“讲臣,今日要讲的是魏征谏太宗皇帝。”

小皇帝脸顿时沉了下来,就算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也知道魏征谏太宗的故事。

讲官们给天子讲课时,最常说的一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就是出自唐太宗点评魏征的。同时讲官们也是用魏征的例子,来劝小皇帝要学太宗皇帝啊,你要多虚心纳谏。李世民那么英明的皇帝,都也要以魏征这等谏臣为镜。你有李世民厉害吗?没有他厉害,你就别bb,老老实实地听我们的话。

小皇帝看来林延潮讲魏征这故事,就劝自己要学唐太宗纳谏的。

当然这给小皇帝讲魏征,并非林延潮临时起意,他事先给张四维的讲章里就这么写的。讲官给天子的讲章要给阁臣先看定,如果林延潮不写这个,那么讲章在张四维那就通不过了。

小皇帝神色已是冷淡下来,林延潮是他钦点的状元,三元及第牌匾也是他恩赐的,当初会见外邦使节,自己还帮林延潮说话,给他加官进爵,而此刻连林延潮不帮他也就算了,还帮着太后,这等心疼岂是言语可以说的。

这等于被自己亲信的人,再背叛了一次,伤害比何洛文劝谏更痛十倍。所有大臣都弃他而去,堂堂天子在这一刻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小皇帝神色已是恢复如常,坐在御案后道:“林中允请讲。”

林延潮听出小皇帝这话里的痛楚,于是道:“微臣今日所讲之书,乃验古人所行之事,政事何者为得,何者为失,天下因何而治乱,故而望陛下引以为鉴。”

开场白后,林延潮继续道:“昔日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惹太宗动怒,太宗以为讪谤。魏征劝道,昔贾谊当汉文帝上书说,可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为帝王流涕者两件,可以为帝王长叹息的事有六件。从古以来上书奏事,臣子往往言辞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故而激切即似讪谤。”

众人听出,林延潮的意思就是,陛下,咱们臣子谏言意见是激烈了一些,但不激烈你听不进去。你是皇帝大人大度,哪能因这点小事生气呢。

小皇帝听了这话,脸色稍缓道:“林卿家请继续说。”

张居正,张四维都是点头心道,林延潮果真了得,几句话令天子怒色顿消。

首节 上一节 594/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