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625节

周子义点点头道:“林中允记得就好,但还记得殿试时所作的策问吗?”

林延潮恍然记起。

这不是自己在殿试时拍张居正马屁的策问吗?当时他用这篇文章来反对,先内圣而外王的主张,然后暗暗奉承张居正。张居正虽未必内圣(拒绝丁忧),但也可为国家施行王道(变法)。

周子义根本没有从自己殿上阐述经义里挑毛病,而是直接翻起了旧帐。就好比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正面佯攻,却背后奇袭。

周子义一句接着一句道:“尔在策问中言非内圣而外王,亦非外王而内圣,圣人皆非王者,王者皆非圣人。此可乎?谬矣,法三代之先王之道,内圣而外王,方有所为而为,三代以下无所为而为,后生晚辈不知三纲五常之正道,篡改先圣之意,其害不可胜救者,如此文章实哗众取宠。”

周子义这一番话说完,先掩面不是林延潮,而是曾省吾,王篆。

这简直是神队友啊。

周子义是把林延潮坑到,还顺带着连天子一起坑了。

小皇帝也有几分坐不住,林延潮殿试文章,不是他取的吗?你这么说,不是当殿打自己的脸吗?朕……朕要怒了。

此刻曾省吾,王篆看了皇帝的表情,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

林延潮看了一眼曾省吾,王篆知道他们被坑了,不过自己也不好过,这一句外王不必先内圣,被周子义眼底视为‘大逆不道’。

因为内圣外王则是理学的纲目,所谓的‘政治正确’。那么外王不必先内圣,就是‘走火入魔’了。

脱离了内圣,何以言王道(事功),用周子义方才反驳曾省吾的话说,修身乃内圣之学,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用之道,本末不可倒置。

林延潮道:“三代以上有所为之为不假,但三代以下就不足道了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数,外王者何来先圣,由此可知外王不必先内圣!”

周子义道:“林中允错了,汉唐以降以儒者之学不传,而尧、舜、禹、汤、文、武以来转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故汉唐之君,虽或不能无暗合之时,而其却只在利欲上,此其所以尧舜三代,汉祖唐宗,终不能合而为一也。故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何来王道,不过霸道而已。孟子云,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满朝文武听着二人唇枪舌剑,都觉得周子义这几句可谓一拳断江。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一统天下,可谓王者,但私德或者是夺取天下的方式上一贯为理学批评。

林延潮说,难道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功业,还不能说上一句外王不必先内圣。周子义说你错了,他们是以力假仁,那是霸道,不是王道。

孟子说了,行霸道一定会有大国,但行王道的,可不持国大,因为王道霸道在于德行仁义,而不在于功业。周子义这几句话将林延潮论点通通破尽。

此刻小皇帝,黄凤翔都为林延潮捏着一把汗,这时林延潮却迎着周子义,笑着道:“周祭酒之言真可笑,白马非马乎?汉唐霸道杂于王道,其道固本于王道,难道就不能称为王道吗?”(未完待续。)

五百八十一章 论破

白马非马,公孙龙非龙!

这是战国时百家中名家公孙龙的名辩,也是诡辩。

白马就不是马吗?公孙龙就不是龙?同理可证,杂以霸道的王道,就不是王道了吗?

一句白马非马,让林延潮将被动的局势扭转而来。

申时行徐徐点头,小皇帝,黄凤翔等人都是在心底暗暗为林延潮叫好。

至于百官纷纷点头,低声交头接耳,林延潮此话乍看取巧,却有道理,引人深思。

而曾省吾,王篆对视一眼,心底为林延潮这展现出的辩才有些发愁,不免替周子义担心。

杂以霸道的王道,就不是王道了吗?周子义要如何破之呢?

这一句话,让文华殿里局势一转,仿佛跷跷板的两边,林延潮此刻将身在殿中的周子义高高举起。

周子义一脸肃然,捏须沉吟,他每日用功,勤于义理,几十年寒暑不倦。

平日早起,他都坐于堂上,先焚香开卷,随意点开一章,邀来子侄门生相互辩难。周子义对于理学一道的坚持,岂能因林延潮几句话而动摇的。

没错,白马非马就是诡辩,林延潮与公孙龙一般,只会诈辩诡辩。

既是诈辩诡辩,我就以宏大之理破之!

想到这里,周子义头一抬,看向林延潮,眼底绽出一道光来。

这一刻他犹如听到了击鼓而进的战士。

倏然之间,周子义声音高了八度,语不间歇地道:“董子有言,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君子行义,只怕不是义,但凡有义必有利;圣人行道,只怕不是道,是道必有功。为何仲尼之门,五尺之童,亦羞称五霸?因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

“尔说云云,推尊汉,唐,以为与三代不异,以为与汉,唐不殊,实贬义三代。汉唐之治虽极其盛,而人不心服,汉唐之主,假借仁义以行其私,行霸道尚智力,却失落了德,而三代尚德,尚德力亦在其中。汉唐岂可与三代相提并论,尔等王道霸道岂能混为一谈,此言才为可笑之至!”

周子义这一番话,洋洋洒洒,犹如疾风扫去落叶,巨浪卷去云翳。

朝堂上深明理学的文臣,不由捏须点头,或者低声讨论。

“此煌煌之言哉。”

“真千古不灭之见。”

从辩难初始,林延潮与周子义二人句句直指要害,互破其论点,实是十分精彩,可谓**迭起。

但这番话后,众臣觉得姜还是老得辣,周子义实更胜一筹啊!

此刻曾省吾,王篆都是吹捧叫好。他们在旁喝彩,这也相当于为这辩经中给周子义助拳了。

他们请对了人啊!林延潮三言两语貌似还挺厉害的,要不是请来周子义这样经学大宗师,治不住啊!

连天子也是赞赏,冯保与小皇帝道:“陛下,董子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乃正谊明道。”

听冯保的话,天子本对周子义之前心底有些芥蒂,认为不过是一名腐儒罢了,但听了这几句话,也是大为改观。

朝堂上大臣不知不觉都站在了周子义这一边,而林延潮对周子义义理精湛也是佩服,但对他最后一句,此言才为可笑之至而心底恼火。自己不是讥了他一句,周祭酒之言真可笑,你看,这马上报复就来了,什么大儒,也是蛮小心眼的嘛。

林延潮细思破解之道,周子义一番话说得虽精彩,但核心论据在于‘正谊(义)明道’上。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对这一句十分推崇,将之写在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上。

正谊明道,实际脱于孔孟的‘义命分立’,‘义命分立’最早从孔子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一句来。

所谓义命分立,正谊明道,将林延潮‘白马非马’的‘诡辩’破去。

你以为霸道杂于王道,也可以称为王道吗?让我告诉你真正王道就是正谊明道,不谋其利不计其功,其中参杂不得一丝私欲,这就是义命分立。

孔子老人家的门童,都以谈五霸为羞耻,因为五霸先诈力,而后仁义,这样也配称得王道?

首节 上一节 625/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