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870节

吕乾健吓得浑身是汗立即道:“下官万万不敢有此心,陛下亲旨,抚台大人三令五申,不许官员贪墨赈灾粮,否则一律革职拿问,下官怎会不知。只是恳请府台大人,看在薄面……”

苏严打断道:“吕知县,知道王法,就不要替手下请求。本府杀他,是为了保你,否则抚台大人追究起来,你让本府如何替你说话?”

吕乾健心底大骂,什么叫三生不幸,知县附郭,这五年来他为县令,不知受了多少苏严的气,今日又是加了一道。

吕乾健不敢再说,只能退下道:“是,府台大人。”

至于其他府衙官员,也不敢出面替这几名吏员求情。

之后这七人,即被拖下去,直接杖毙。

在场之人听闻几人从惨叫,至无声,最后只看到一声声如同敲打砧板上碎肉的声音。

尽管如此,苏严却仍未出声,衙役手里哪里敢停,众人只见到板子一上一下的起落。

“好了,叫他们家人来领走。”苏严道了一句,当下起身来至马前。

赞道正要高喝‘府台大人回府’时,苏严却看了一眼河滩上被押着五六十名青壮百姓,然后吩咐道:“这些刁民一律枭首示众!”

林延潮闻声,不由脸色一变。

七百八十九章 顶撞

太平天国起事时,曾国藩曾用霹雳手段镇压地方,故而对于这位大儒,有一个很不雅的外号‘曾剃头’。r?anwenw?w?w?.?r?a?n?w?e?n?a`cor?m?

说得就是曾国藩当初杀人如麻的事。

河滩上,夕阳照着河边的芦苇,七名贪污赈灾粮吏员的尸首犹自横在那。

苏严这一句‘枭首示众’后,河滩上哭声一片。

一旁被看押的数百名百姓们向被捆绑在河滩上青壮大声嚎哭。

“叔叔!”

“爹爹!”

“娃儿!”

“当家的!”

“哥哥!”

“弟弟!”

哭声喊声作一片,一声声地令人揪心。

这些青壮见了亲人呼唤,又自知要被杀头,也是垂泪。

“府台老爷,求你开恩,不要杀我爹爹!”

“府台老爷,你大恩大德,发发慈悲吧,饶了我家男人性命!”

“他也是被这些贪官污吏逼于无赖啊,他抢来的米,一口没吃,都给我和我孩儿,府台老爷,你要杀就杀了我们母子,来换他一命吧!”

数百名妇孺老弱哭作一片,向苏严求情。

苏严却铁石心肠,毫不动容,翻身上马后道:“若是其他粥厂的百姓,也效仿尔等,都砸了粥厂抢粥,本府法纪何在?”

“国法如山,铁律无情,尔等不要怪本府!”

苏严说完,上百名官兵上前从河滩上拖走被押青壮。

一旁他们的家人哪里肯,在与官兵的推搡中大哭。

“娃儿,你不能去啊,朱家还指望你开枝散叶啊。”

“孩子他爹,你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咱们爹娘怎么活啊?”

“大哥,大哥,劫粮也有我一份,你们也将我一起抓了,我与大哥一起死。”

哭喊声中有一人道:“哭什么哭?犯了国法,连这些官老爷都被打死了,咱老百姓一个还能活命吗?只求府台大人垂怜给我们一个全尸!”

林延潮在旁侧目旁观。

当苏严下令要杀这些百姓时,他没有上前求情。一来,他身为佐贰官,初来乍到就对本府之事指手画脚,这是官场大忌。

传出去,不仅显得自己不会做人,还得罪了独断专行的苏严。

二来,他以为苏严不会就此杀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乃官场一贯恩威并用之道。故而林延潮本以为在场的两位通判,或者商丘知县是会有人来劝苏严手下留情的。

他们比林延潮更适合说这话。但眼下这数人都没有出来说话的意思。

眼见苏严上马要走,林延潮心底也是十分为难。

若自己这时候站出来,替老百姓求情,那么等同于二把手挑衅一把手权威,十分容易造成二人不和。这是林延潮绝不愿面对之事,对于苏严这样的强势正印官,若是得罪了他,那么以后自己在归德府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林延潮犹豫再三,眼见苏严上马欲行,另外两位通判,以及商丘知县都摄于苏严平日的威势,不敢说一句话。

林延潮不由一咬牙,来至老百姓面前道:“尔等刁民,怪什么世道?古时的乞丐宁可饿死,都不吃嗟来之食,所以府台要杀你们,不仅合于国法,也合于情理,尔等心底还有何好怨怼的。”

老百姓看去是谁在这里说风凉话?

一旁官吏闻声,看看林延潮,然后对百姓喝道:“二府老爷说话,你们听见了吗?”

“你们谁还敢哭闹,一并抓起来!”

老百姓闻声都露出敢怒不敢言之色,若非同知老爷,时整个府内知府以外最有权势的官员,他们早就出言相骂。

但即便如此,仍有人低声道:“这个狗官。”

说完林延潮来至苏严马前道:“府台,这些百姓愚昧无知,不懂王法,实在不足令府台大人动雷霆之怒。请府台息怒。”

苏严沉声道:“本府杀他们并非因一己之怒,而乃国法!”

林延潮点点头道:“府台,大公无私,下官佩服。不过国法如山,但也不外乎人情。这些百姓闹事罪固然当诛,但朝廷例律,百姓聚众闹事,严惩首恶即可。”

首节 上一节 870/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