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906节

林延潮吩咐顾主薄道:“可以,不过切记,河工役要办,但也要顾及老百姓。”

顾主薄表面上称是,但心道若与老百姓真好好说话,人家怎么会听你的?

于是众人用饭。

村里的几名年轻女眷拖着长案端上饭菜。

洒了葱花的白面条子盛了一碗,淋上香油,葱花。

一壶三年黄酒,用小火蒸着。

浮着厚厚油花的老母鸡汤端上,还有野兔干,炒鸡蛋作下酒菜。为了接待林延潮这上官,这可是高家集能拿出最好的东西了。

两名女眷给林延潮打了热水,热茶,林延潮抹了脸,喝了茶漱口。

而外间顾主薄,徐典史出面与外头里长,约长说了好半天。

林延潮隐约可以听见徐典史咆哮,大骂的声音,一番之后众人方才进了屋。

徐典史脸上带着火气,顾主薄入屋后给林延潮递了一个办妥的神色。里长,约长等人都是垂着头。

林延潮见此问道:“谈得如何?”

几位乡民听了对望一眼,甲长叹口气道:“回禀老爷,兴修河工之事,我们自当照办。此事利于官府,也是利于百姓。我们不怕出力,却怕得劳役不均,大户人家都不出力,反而要我们穷苦百姓出力。待河工修好了,他们却坐享其成,此乃是实情,请老爷垂帘。”

林延潮道:“这本官自是晓得,到时必不令尔等吃亏。”

当夜,林延潮在高家集歇息。

林延潮屋外,黄县丞绕院徘徊,满脸忐忑。这时突见林延潮屋门一开,顾主薄从林延潮屋里走出。

“顾鸣中?你怎么在司马屋里?”黄县丞惊讶道。

顾主薄闻言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直接施然而去。

黄县丞见顾主薄这成竹在胸的样子,生恐失去机会,咬了咬牙,敲开了林延潮的门。

屋内林延潮正在青灯下,披衣书写公文,见了黄县丞用笔点了点,让他在旁坐下。

黄县丞又是好一番忐忑,然后鼓起勇气道:“启禀司马,下官有要事启禀。”

林延潮一副不出所料的样子,笑着道:“黄县丞,有何事?”

“乃这一次虞城县大坝决堤之事!”

林延潮没有停笔,而是道:“你先说吧。”

黄县丞见林延潮不重视微微失望,但转念这或许是在故作静气,于是他道:“此次虞城县大堤崩决,在于官府民间勾结,私决大堤淤灌农田。”

黄县丞生怕林延潮乃翰林,不懂民情向他解释什么是淤灌。

“我们归德府里田土多是旱,涝,沙,碱之地。就算可以开垦田土,也多是下田,蕃殖力薄,往年岁熟,亩也不过是升斗。”

林延潮对此表示理解,河南经过多年河害兵灾,以及大肆耕种开采,土地远已不如江南。

粮食大省,从隋唐的苏杭熟天下足,到明代的湖广熟天下足。

“故而为了改良田土,民间与官府勾结冒险决堤,以河水淤灌斥卤,低洼之地,使斥卤之地,变为淤田,以获其利。”

所谓斥卤之地,就是盐碱地,

古人就有‘水灌斥卤,使生稻粱,躬耕于斥卤’的说法。

吕氏春秋就有记载,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说得是有官员为邺令时,引漳水溉邺地的斥卤田,将其变为富田。

汉时引泾水灌田,民众歌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用河水灌斥卤之地,所得之淤田,一亩所出为高田之五倍,下田之十倍,故而无论百姓,还是豪门大户都是趋之若鹜。在归德一亩花淤田作价可抵三亩下田,而一亩赤淤田更可抵两亩花淤田。”

“民间作价买淤田所得,河工也会拿一笔贿之官府。上一次虞城县决堤,就是因河工决堤淤灌农田时,黄河大水不止,决口堵不住而至水淹数县。至于鹿邑县决堤是否是此故?下官就不知了。”

黄县丞将详情说了一遍,林延潮想起了宋朝时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里,有一条是农田水利法,就鼓励利用水利,对农田进行淤灌。淤灌毁坏民田,庐舍,坟墓,最重要就是容易使堤坝溃决,酿成大灾,因此遭到反对。

听黄县丞说完,林延潮搁下笔来道:“你方才说得事,顾主薄在先前已是与本丞禀告过了!”

黄县丞闻言色变,满脸不可置信地失声道:“什么,顾鸣中他已是向司马禀告过了?”

林延潮点点头道:“我手中这奏章,就是向按察司参劾前任虞城县知县,指使河工,收受贿赂,以至黄河河堤崩决。”

顾主薄原来前脚刚走,就是与林延潮说这事,黄县丞先机顿失,几乎站也站不稳。

他是露出了懊悔不已的神色,林延潮是先问自己的,他反复斟酌不肯告诉林延潮此事,就是怕若是将此事捅上去,那么就是害了自己昔日上官。

黄县丞虽与前任知县早已闹翻,但心想向林延潮虽举报有功,可检举上司于官场名声不好,若是检举不成,遭到报复如何是好。故而他是前怕狼后怕虎,方才林延潮询问时,他不愿意回答,待想通了此事,准备向林延潮检举时,已是晚一步。

一步晚,步步晚!

黄县丞苦笑道:“昔日县尊在位时,顾明中与他称兄道弟,没料到这么快翻脸不认人。倒是我还替太尊隐瞒,这世道果真是小人上位。”

林延潮摇了摇头,心道此刻还在说这个,此人‘官商’实在太低了。

林延潮道:“黄县丞,虞城县原县令,之前弃城而逃不说,还从河工毁堤中获利。你替他隐瞒是忠,但于大义而言,对百姓而言,对朝廷而言,你的忠又在哪里呢?”

“现在真相大白,而你知情不报,本丞可向按察司参你一个纵容之罪。”

黄县丞闻言吓得浑身发抖,他在官场没有任何背景,只凭对河工之事熟稔做到今日县丞的位置,若林延潮真要他乌纱帽,他是无处求援。

黄县丞立即道:“回禀司马,下官……下官一生只懂河工之事,对于官场上这些是是非非,是一窍不通,能避就避。下官糊涂,恳请司马饶过下官这一次,以后当牛做马报答司马饶命之恩。”

这就服了?太怂了吧。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也罢,本官就看在潘河台的面上,饶过你这一次。不过本官有一条件。”

黄县丞立即垂首道:“司马有命,下官无不答允。”

首节 上一节 906/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