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975节

“司马也是心善,写文章的人嘛,将仁义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但当官不一样,心一定要狠,要硬。心狠心硬,就当不了好官呢。”

“实在是可惜了。”

陆学右举起袖子,抹了抹眼角的眼泪。

王景为道:“这么迟了,看来今天是回不来。多半是在府里被押下了,咱们先吃饭,一会儿去府衙里托关系问问。虽说不能保司马出来,但情况都要问清楚了,看看有无转圜的余地。”

陆学右点点头道:“老哥说得是,那府里的人要不要知会一声?”

王景为扫了一眼,院舍里已是开始掌灯,随林延潮来开封的人,仍在办事。他们办事很勤勉,言谈里有笑声,看来是一点也不知外面的处境。

王景为摇了摇头道:“司马的这些门生,长随什么都不知道,算了,这大的事,先不要告诉他们,以免得徒然生了惊慌,什么事等我们回来再说。”

“好好,先吃饭。什么事都等饭后再说。”

王景为,陆学右起了身,自己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他们觉得比起屋子里的人,他们是有准备的,而且也会镇定的多。

正说话间,巷口马蹄声响。

一辆马车回到了院舍中。

王景为,陆学右认得这是林延潮的马车。

二人对视一眼,立即一并迎上。

马车停下,驾车的是林延潮的长随展明。二人察言观色,但见展明神色冷静,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马上车帘一掀,林延潮从车内步出。

王景为,陆学右都露出讶异之色。

“恭迎司马回府。”二人声音里都有喜色。

“嗯。”林延潮点点头。

二人见林延潮也没有吩咐的话,正在奇怪。

突然林延潮停下脚步,二人正色道:“司马,有什么要吩咐的?”

“哦,吩咐下人将马喂一喂,瘦了!”

二人愕然,见林延潮面色平静,王景为忍不住问道:“司马今日去开封府府衙,可有什么要事?辜府台没有为难?”

林延潮道:“没什么要紧事,也没什么为难的。”

二人露出如释重负的样子,林延潮见二人神情,知是为自己挂念,当下道:“倒是你们二人为本官挂心了。”

王景为奉承道:“司马,安步当车,只是我们多虑才是。”

林延潮点点头道:“也并非都是如履平地,对了,本官有几件要紧事,交给你们二人办。”

王景为,陆学右二人都是大喜,知道林延潮终于将二人当真正的心腹看待了。

二人一并道:“司马,尽管差遣。”

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马之功

到了十月,江南尚好,但北方已是有了寒意。

为了潞王就藩的事,省里给河南各府压力,各府只能转嫁至县里,府里却是一日三遍的下文至县令,以前途要挟,县老爷坐不住了,唯有乘着秋粮还在地里,立即派县里的衙役四面出动向老百姓催缴积亏。

这从上到下的压力中,对于士绅,大户而言波澜不惊。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们自有各种转嫁税赋的办法。

但下层的老百姓则是没有办法,前年大旱,去年闹灾,地里没有收成,多年积欠怎么会一夜间就有了。

但衙役接到的都是县令的死命令,一车车的秋粮还在地里,就被衙役们搬上马车,运至县里。

不说来年的青苗,甚至连一粒米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望着辛苦了一年,却颗粒无收的地里,老百姓们蹲在田地里流泪痛哭。

气不过的,就投了井,上了吊。

其中也有一两名怜悯的县官,不忍胁迫百姓缴税,但府里一封文书奏到省内,省内直接下令停职。

剩下的官员,谁也是没有办法,谁也不会与自己乌纱帽过不去,唯有狠下心肠,否则大明的官员那么多,这活你不干,还有别人来干。

横征暴敛在河南各府此起彼伏,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一幕,比比皆是。

这年秋科一起,河南百姓流离失所,流民四处,到处逃荒,以躲避官府的催科。

弱者填于沟壑,而强者起而夺臂大呼,相率为盗。流民轻易鼓动就容易从贼,顿时河南响马四起。

在此之际教派盛行,乘机于民间布施,并发展信众,一时乡间,焚香处处,妇孺信之不疑。

苛政之下,民怨沸腾!

相较之下,归德一府反而甚是平静。

以往归德府是穷地方,这一幕唯有更甚,但今年却不同。

虽说秋税不过十一月,但到了十月里,官吏也是懒洋洋地没有下乡,甚至牌票也拖至十月才给了各村的里甲。

身为知府付知远是一拖再拖,给老百姓说了明年三月前交齐就好。

而付知远能有这底气,原因无他,无非府里有钱而已。

老百姓对付知远都是感恩戴德啊。

这当然是惠民之举,谁都知道秋粮刚收时,市面上的粮价最贱,但到了明年三月时,那时市场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最贵。

老百姓们在明年三月前什么时候卖粮都行,待觉得什么时候价钱划算了再卖,最后算给官府缴税。

这天才刚过了晌午,付知远的马车在宁陵县县衙前停下。

在衙门口的立柜前,老百姓老幼相扶,拿着一封封的银子去官秤上称重后,将凭票递给官吏,官吏依票据与称银比对后一致后,于薄上如实登记后,然后开具回执给百姓。

首节 上一节 975/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