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560节

问题是,几名信使真的跑出去了,援兵也及时赶到了,如果不是有人故意放水,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至于放水的原因吗,也不难猜测‘挖好深坑捉虎豹,抛下香饵钓金鳌呀!’

“全军进攻,马踏敌营,救我袍泽--杀!”

救兵如救火,文丑没有耽搁,进入谷口之后,立刻组织人马发动进攻,试图打开通道,救出被围困的袁军!

援兵赶到,对于包围圈里的袁尚等人而言,无异于看到了大救星,也产生了存活下去的希望,他们东拼西凑,勉强组织了两万残兵,向谷口发动了进攻,想要里应外合,一举突围出去!

“既然客人们都来了,就让他们尝尝本都督设下的大宴吧!”

敢把敌军引来,萧逸自然有万全的把握了,二十多天的围困,他也没闲置,指挥各部人马,在枯水川外围修筑了三道壁垒,又挖了四条壕沟,结合两侧的山崖,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防御体系,加上重兵布防,真是坚不可破!

除此之外,萧逸把中军大帐设在了东侧壁垒上,亲自指挥这场‘围点打援’,他早就想好了,就在壁垒前面,让敌军的鲜血彻底流光

“冲呀--奋勇向前,踏破敌营!”

“杀呀--一步不退,杀敌立功!”

牌刀手在前,弓箭手在后,死士们抬着云梯随后跟进,在文丑的指挥下,袁军高举旗帜,喊杀震天,向壁垒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连绵不绝!

守军豪不示弱,在萧逸的带领下,沉着应战,机动防御,充分利用地形上的优势,飞箭如雨,落石如蝗,大肆杀伤敌军,就像一座坚固的堤坝,死死挡住了进攻的浪潮!

“哗!哗!哗!”

人马如潮,巨浪翻滚,每一次冲击都激起大量的浪花,也意味着无数的生命凋零,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

“人马分成六队,轮番发动进攻,前进者有赏,后退者杀头--冲呀!”

数次进攻受挫,文丑也急红了眼,手持宝剑,立在阵前,看到畏缩不前的士兵,立刻斩杀,毫无容情!

在死亡的威逼下,袁军只能继续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撞击对方坚固的壁垒,问题是,地形太不利了,山谷狭窄,士兵们根本施展不开,两侧高坡上不断有石块落下来,砸的他们鬼哭狼嚎,死伤无数,尤其是巨大的铁刺滚木,带有万钧之力冲下,一滚就是一大片血肉,想躲都没地方!

至于袁尚那边,情况就更惨了,好不容易拼凑了两万残兵,还没走出大营呢,就倒下去一半,剩下的也是摇摇晃晃,半死不活,那有力气上阵厮杀呢?

“馒头!抢馒头呀!”

面对这些饥兵,守军都懒得放箭射杀,直接扔过去几筐馒头,袁兵立刻争夺起来,饿狗般的互相残杀,连对方的壁垒都没碰到,自己就死伤无数了,最后只好退回大营,再也不敢出来了!

从清晨时分,一直到日暮黄昏,袁军先后发起八次猛攻,全都遭到了惨败,放眼望去,山谷中尸体堆积,血流成河,状况惨不忍睹,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袁军连一座壁垒也没攻下,唯一的收获是填平了几段壕沟,用他们的尸体!

“传令下去,全军后撤,修整之后,明日再战!”

人马伤亡惨重,文丑也只能暂停进攻了,三道壁垒、四条壕沟,就像一座巨大的血肉磨坊,无论填进去多少士兵,出来的都是累累白骨,如此厮杀下去,自己的六万人马恐怕就会全军覆没了!

“呵呵,入网之鱼,也想逃脱,岂不辜负了本都督一番心意来人呀,把东西挑起来,激励一下敌军士气!”壁垒上,萧逸摸着鼻子,一阵的阴笑,进了自己设下的埋伏,文丑就算不死,也得脱一层皮才行!

“袁军将士听着,不想成为无头之鬼,速速弃刃投降,大都督免你们一死!”

“贼将文丑看清了,你家兄长在此,何不上来相见,共赴黄泉呀”

呐喊声中,士兵们用长杆挑出一颗人头,在火把照耀下,呲牙咧嘴,死不瞑目,正是河北名将--颜良!

夏季炎热,为了防止头颅腐烂,特意用药水浸泡过了,血迹也清洗干净,看上去栩栩如生,很是容易辨认!

展示颜良的人头,利用兄弟之情,刺激文丑上阵拼命,最大程度的杀伤敌军人马,这个办法阴损了一些,却也证明了一句名言:“君主施政无道德,军人取胜无原则!”

利用‘灯下黑’的策略,在枯水川设伏,包围了袁军八万人马,又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引来了文丑的六万大军,一系列的战术欺骗,固然是神来之笔,可是萧逸心里清楚,自己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兵力不足!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三则伏之’,也就是说,要想伏击敌军,必须拥有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有胜算,问题也就来了,萧逸麾下的汉、羌、胡联军不过十万人马,经过连番的血战之后,早已疲惫不堪了,要想吞掉袁军的十四万人马,又谈何容易呢?

做个比方,萧逸是一条狡猾的小狼,袁尚则是一头蠢笨的壮牛,狼抓住了牛不假,可是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了,要想取胜,小狼少不得用点扣眼睛、砸鼻子、踢小弟之类的阴损手段,一切都是为了吃到牛肉呀!

“大哥大哥呀,一个多月未见,没想到你已经殒命沙场、尸首不全呀呜呜,鬼面萧郎,不报杀兄之仇,我誓不为人也!”

看到颜良的头颅,文丑跪倒在地,以拳捶胸,嚎啕大哭起来,哭的撕心裂肺,泪出带血,就像一头失去伙伴的野兽,痛苦至极,也愤怒至极!

颜良、文丑即是兄弟,也是同乡,二人自幼一起长大,一起练武,一起从军,情同手足,形影不离,那真是割头换命、同生共死的交情,如今结拜大哥被萧逸斩杀,痛彻心扉,就是豁出去自己的性命,也得报仇呀!

“撕拉!刷!”

文丑双目血红,一把扯掉自己的甲胄,赤膊上身,亲临阵前:“将士们点起火把,准备夜战,不报此仇,本将军绝不收兵--杀!”

第八十一章铁滑车

弯弓如月箭如星,射上青天透九重,

枯水川中摆战场,累累白骨换功名!

一夜之间,袁军发动了十几次进攻,不顾伤亡,不惜代价,只求攻下壁垒,夺回颜良的头颅,救出被围困的袁尚,守军也毫不示弱,凭险死守,一步不退,频频发动反冲锋,誓于壁垒共存亡!

双方将士都杀红了眼,表现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勇敢,长枪折了就挥刀劈砍,刀锋钝了就用匕首拼命,最后搬起石头一通乱砸,甚至像野兽一样互相撕咬,真是一场不死不休的血战呀!

袁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在天亮之后终于退却了,放眼望去,山谷中遍地尸骸,无数鲜血汇聚在一起,竟然形成了一条小溪,涓涓流淌,也带走了阵亡将士的魂魄,进入幽冥,化身鬼雄!

鲜血可以使人疯狂,也能让人冷静下来,面对巨大的伤亡,文丑被仇恨冲昏的头脑也清醒过来,“老天爷爷呀,尸山血河,代价太惨重了!”

战争定律,进攻一方的伤亡数字,往往是对方的三倍以上,因为防守者有壁垒可以依靠,进攻者只能用血肉硬拼,一场激烈的攻防战下来,文丑损失了近万人马,再不顾血本的拼杀下去,别说给颜良报仇了,连自己也得搭进去!

人马暂退,战争却没有停止,也不可能停止,文丑如此拼命厮杀,一则给自己的结拜兄长报仇,二则要救出被围困的人马,更准确的说是救出袁尚,一个让人恨的齿痒,又不能不救的家伙!

战局发展到这一步,无数将士殒命沙场,完全是袁尚胡乱指挥造成的,真可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十五万袁军将士,起码有十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恨死他了,至于最后一个人嘛,就是袁尚自己了!

问题是恨也好,怨也罢,背后骂娘也可以,人却必须得救,因为他是袁家三公子,是大将军袁绍内定的继承人,如果阵亡、被俘,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呀!

人必须得救,又不能拼光老本,修整兵马的同时,文丑也在苦思破敌之计,拍了几百下脑袋之后,真的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鬼面萧郎狡猾如狐,跟这种人比聪明,肯定会被完虐致死,唯有反其道而行之,以拙破巧,才有一丝胜利的希望!”

三道壁垒,四条壕沟,都是萧逸精心设计的,在防御上毫无破绽,如果硬攻的话,不死十万人马休想踏过去,既然没有破解之道,干脆用个笨办法--填平它们!

“各军将士取土,依次上前,填平壕沟,垫出一条通道拉来,救援被围困的三公子!”

修整半天之后,文丑再次组织起进攻,与上次的血拼不同,这次是步步为营、缓慢推进,用最笨的办法,打败最狡猾的敌人!

山谷中有的是碎石、沙土,包括战死者的尸体,都被袁军扔进了壕沟中,层层叠叠,尸骨堆积,再覆盖上泥土,夯实加固,让他们变成大地的一部分,也为战友们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万众一心,泰山可移,在文丑的指挥下,数万将士日夜不休,取土填壕,用了三天时间,终于填平了四道壕沟,守军数次出击,试图打断对方的工程,可是袁军防守甚严,不求快,只求稳,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前进,根本无懈可击!

填平了四条壕沟,剩下的三道壁垒也就不是难题了,还是老办法,搬运土石,夯筑道路,只要突破这座山谷,凭着袁军数万将士,人踩马踏,也能打出一条通道,救出被困的袍泽,至于里面还有多少活人,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文丑很清楚,最后一个被饿死的肯定是袁尚!

首节 上一节 560/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