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677节

“河北已经派来三批使者了,催促咱们火速出兵,南北夹击曹军,事关重大,伯符做出决策了吗?”

周瑜遥望北方,目光中露出了一丝忧虑,北上争霸,非同小可,这次不是严白虎、刘繇、山越之类的草鸡了,而是袁绍、曹操两头雄狮,以江东集团的实力,能够与之抗衡吗?

“江东六郡虽好,毕竟是偏安一隅,只能称霸,难以为帝,要想开创千秋功业,咱们必须出兵北上,逐鹿中原,那里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呢!”

孙策武艺高强,战略上也是一流的,一眼就看到了江东的软肋,那就是地域狭小,人口有限,难以支撑起帝王大业,就算一时得志,早晚也会被人吞并的!

两汉时期,国家重心在中原地区,那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文化发达,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至于东吴、巴蜀、荆州等地,人口稀少,文化落后,土地开发也有限,此处建国,只能偏安一遇,难以统一天下呀!

所以说,江东集团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向外扩充地盘,首选目标就是江淮地区,准备来说就是寿春-徐州这片土地!

兵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守江必须守淮,二者唇齿相依,只有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出实力来:

进攻方面,淮南就是一块踏板,在此聚兵屯粮,一旦时机成熟,北图徐州,西取兖州,窥视许昌、洛阳,可成帝王大业!

防守方面,淮南则是门户之地,建立一个纵深防御,断绝对方建立水师的可能,如此一来,就算敌人打到长江边上了,没有大批的战船,也难以渡过长江天险,江东六郡可保平安了!

因此上,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死伤多少人马,孙策也要攻取江淮之地,否则的话,孙家只能偏安一隅,永远无法逐鹿中原!

“逐鹿中原,非同小可,咱们可以分两步走,一方面回复河北使者,盟誓出兵,趁机跟袁绍索取一些粮草、军械,反正是白得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另一方面,暗暗集结人马,屯在长江南岸,监视北方的一举一动,等到曹、袁双方打的精疲力竭了,咱们再大举北上,收拾残局,先取寿春,后收徐州,巩固之后,再兵临许昌,把小皇帝抢到咱们手中,如此,就可以号令天下了!”

周瑜聪慧过人,号称‘一步三计’,那真是又毒又狠呀,一兵一卒还没派呢,就准备敲袁绍一竹杠了,看他阴险的笑容就知道,肯定是狮子大开口!

“公瑾所言极是,要想火中取栗,必须有耐心、懂时机,咱们先按兵不动,看曹、袁二人龙争虎斗一番,等到他们打累了再说吧!”

孙策神色兴奋,不停抚摸着‘神威烈焰枪’,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要挥军北上,鏖战群雄,降龙伏虎了!

第二百零二章四公子也有野心!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就在孙策、周瑜磨刀霍霍,准备出兵北上,逐鹿中原的时候,四公子-曹植带领的议和队伍,费时半月有余,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宛城,一场精彩的‘攻心战’开始了!

“什么?曹家四公子前来,要与本将军商议和谈,还要约为婚姻老天爷爷呀,古往今来,未见如此奇事?”,

得知消息之后,宛城里面一阵大乱,张绣以及麾下将校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谎报军情,等到队伍来到城外,亲眼看到曹植的身影之后,他们才相信下来,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吃惊-震惊-惊呆了!

世人皆知,曹操与张绣有杀子之仇、败军之辱,本是不死不休的敌人,这几年来,曹营集团屡战屡胜,势力扩展极快,已经拥有五州之地,麾下数十万兵马了,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霸主!

为此,张绣日夜惶恐不安,生怕曹家出兵复仇,自己是万难抵挡的,好几次都想逃往荆州南部,或者西进巴蜀,也好躲避曹军的锋芒,至于两家议和,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呀!

事实证明,天下万事,皆有可能,曹营集团以大让小,不但派来了议和使者,要给他们加官进爵、缔结姻亲,而且来人还是曹家四公子,也是呼声最高的继承人之一,若干年后,这位可能是真龙天子-天下共主呀!

“怎么办?怎么办?没有计策,只剩下最后一招了!”

张绣号称‘北地枪王’,一身武艺出类拔萃,堪与天下名将比肩,不过吗,四肢发达的人,往往头脑比较简单的,眼前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的思考范畴,只有一片的茫然,好在张绣知道一条--“自己不懂的事情,那就去请教高人!”

宛城的高人就是贾诩,出身西凉,为人阴险狡诈,用计最重实际,为求成功,不择手段,如同毒蛇之牙,一旦咬中了,不死也得残,人称‘乱国毒士’,当初的宛城之战,能够挫败曹操大军,就是此人出谋划策的,张绣对他可谓言听计从,一直以长辈之礼相待,恭敬到了极点!

“呵呵!好一个曹孟德,不愧是乱世奸雄,送子议和,缔结婚姻,如此攻心之术,古往今来也没有先例,好心机、好手段呀!”

得知情况之后,贾诩呆愣半响,突然抚掌大笑起来,又站起身来,对着许昌方向深施了一礼,腹黑皮厚、心狠手辣吾道不孤呀!

“先生以为,咱们是打开城门,接待许昌来使呢,还是砍了曹四公子的人头,双方死战到底,永不言和?”

说话的时候,张绣握住了腰间的宝剑,频频摩擦,有心拔出来,又颇为顾忌,如今曹营实力雄厚,不比当初了呀!

“天下诸侯之中,以袁绍、曹操势力最强,二者调动兵马,发布檄文,眼看就要有一场大决战了,胜者一统中原,败者万劫不复呀!

俗话说:两大之间难为小,宛城兵稀将寡,粮草有限,恐怕难以长久维持,必须投靠一方强者,才是最好的出路,将军以为,袁、曹二人,谁是天下英雄呢?”

贾诩生性狡猾,看人的眼光更是一流的,以张绣的能力吗,冲锋陷阵绰绰有余,割据一方勉勉强强,统一天下绝无可能,要想在乱世存活,必须依附于一位强者!

至于依附谁吗,贾诩没有明说,而是让张绣自己思考,这也是毒士最狡猾的地方,只是引导,不做决策,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怪到自己头上,典型的明哲保身之道,谋士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坐拥四州之地,麾下兵马数十万,而且粮草充足,就以实力而论,堪称天下霸主!

不过吗,此人志大才疏,眼高于顶,重士族,轻寒门,麾下不乏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之人,却难以重用,我乃西凉土著出身,毫无根基可言,前往投之,恐怕要坐一辈子冷板凳呢!

相反的,曹操文韬武略,出将入相,上马统军征战,下马兴国安邦,就以能力而论,冠绝天下诸侯,更加难得的是,他还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收拢了许多豪杰之士,均能信任重用,虽然出身污浊,乃是阉宦之后,却难掩大英雄本色,不过吗,宛城之战,杀子之仇”

到底是割据一方的豪杰,张绣多年历练下来,也算有些见识了,袁绍心胸狭隘,连亲弟弟都容不下,何况是他人呢,曹操倒是一位雄主,也有容人之量,问题是,他能否收容杀子仇人呢,万一其中有诈,自己就是白白送死了!

“呵呵!奸雄心思,难以猜测,是真是假,见面方知,将军可以打开城门,盛宴款待曹植,探听一下虚实,顺便考察这位四公子的人品、能力如何?

如果曹操真心相待,将军就接受官职,缔结姻亲,了断前仇,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如果对方包藏祸心,那就杀掉使者,带领人马顺江而下,投靠小霸王-孙策去吧,天下诸侯之中,除了曹孟德,唯有此人堪称英雄!

贾诩用心深远,早就做了两手准备,如果中原没有容身之地,那就去江东六郡,也算偏安一隅吧!

“就依先生之计,今日设宴,试探虚实,本将军不是砍下一颗人头,就是得到一位乘龙快婿,生死输赢,全看天意如何吧?”

张绣认可的点点头,反手拔出了三尺青锋宝剑,寒光闪闪,冷气逼人,这是一件杀人利刃,也能给女婿做见面礼呦!

“隆!--隆!隆!”

“刷!--刷!刷!”

命令下达之后,宛城的吊桥放下,城门大开,里面涌出一队铁甲军,他们脸上没有笑容,手中也没有欢迎的旗帜,反而是面露杀机,紧握着锋利的刀枪,盯着曹营来人,这也是张绣叮嘱下的,一则做好准备,防止有意外发生;二则,也是给来人一个下马威,试试未来女婿的胆量如何?

相反的,曹军队伍一边,出了少量的护卫带着刀枪,其余人都是赤手空权的,就连各种礼物箱子也打开了,示意里面没有暗藏武器,以此来表示议和的诚意!

“城高池深-沟壑纵横,好一座固若金汤的宛城呀,多少将士殒命沙场,也没能攻克你,今日却为本公子打开了,岂非天意呼?”

看着打开的城门,曹植不禁心生感慨,当初的宛城之战,自己也参加了,深夜之中,敌军偷袭,烈焰冲天,生死就在一线,靠着军中磨练的本领,他们三兄弟齐心合力,浴血厮杀,终于冲了出去,可惜,大哥曹昂陨落于此,也成了父亲大人永远的心痛!

关于大哥的身亡,曹植也曾痛彻心扉,痛哭流涕,可是日子久了,痛苦慢慢的变淡了,随着年岁渐长,尤其认识到权利之后,一种别样心思反而出现了没错,曹昂之死,是曹操的大不幸,却是曹家兄弟的大幸呀!

大公子曹昂为人聪慧,文武双全,是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深的父亲大人的宠爱,也受到一众文武大员的尊敬,就连大司马-萧逸,对他也是很欣赏的,保持着不错的友谊关系,如果不出意外,曹昂会继承父业,执掌大权,日后龙飞九五,成为至尊!

那个时候吗,以大公子的宽厚性格,必然善待自家兄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几个,也能位列王爵,封到一大块土地,过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快乐日子,没事的时候,弟弟拜访下哥哥,送上一些地方特产,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共享荣华富贵!

可惜呀,造化弄人,大哥陨落沙场,一切梦想也就付之东流了,不过吗,曹营集团还存在,而且势力越发的壮大了,也需要一个新的继承人,执掌大权,统御万民,这个人选又是谁呢?

四公子曹植聪慧过人,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吗,是一位诗书画意的翩翩公子,很受父亲的宠爱,也招女孩子们喜欢,在许昌城-青楼楚馆里的人气极高,不过吗,这不代表他没有政治野心,不想掌控天下大权!

身为奸雄之子,血脉里就有一种野心,想要‘手握杀人剑,执掌天下权’,这次出使宛城,就是曹植的一种尝试,试问了,千军万马都没攻克的城池,如果被自己给拿下了,免除了曹营集团的后顾之忧,父亲大人会怎么看,文武重臣又如何想,立下如此盖世奇功,曹家继承人的位子,自己也就十拿九稳了!

首节 上一节 677/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