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714节

袁氏为名门望族,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靠着祖上的福音,再上自己一点努力,袁绍的人生极为顺畅,先成为了诸侯盟主,后占据了河北四州,府库钱粮充足,拥有兵马数十万众,个人实力雄厚无比,位列十方诸侯之首,甚至有问鼎天下之心!

相反的,曹操出身污秽,乃是官宦的养孙,自幼受人歧视,终身背负骂名,仕途上也极不顺利,被士族集团排挤在外,全靠着自己的文韬武略,以及一颗不屈之心,招募勇士,拉拢豪杰,连年征战不休,终于控制了数州地盘,成为了大汉王朝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沿着相反的人生道路,却走到了相同的位置上,就像是两辆重型战车,急速奔驰,狭路相逢,必然狠狠的撞击一起,分出一个输赢生死,这是二人的宿命,也是天下大势所趋,中原之地广阔无垠,却只能让一个英雄驰骋!

可以说,曹操日夜谋划,耗尽了无数心血,就是希望打败袁绍,一统中原大地,成就自己的无双霸业,同样的,袁绍心中期盼的,也是消灭曹操,攻克许昌城,建立自己的‘袁氏王朝’,现在的官渡之战,就是二人的生死对决了,也是他们的宿命之战,两雄相遇,生死搏杀,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官渡战场上,双方投入了几十万兵马,上百万的青壮民夫,以及无数的军械、粮食,大半年的较量中,连番血战,死伤无数,依旧是胜负未分,这种双雄对峙的局面,颇似当年的‘楚汉之争’,局势混沌,前途难测?

同样的,萧逸现在的地位吗,就像当初的齐王-韩信,手握重兵,左右胜负,只要他出兵官渡,助上曹操一臂之力,局势就会倾斜过来,曹军必胜,袁军必败,而后横扫河北四州,一统中原之地,曹氏一族的霸业,也就真正奠定下了!

问题是,大战获胜之后,曹操会是什么态度呢,一开始吗,岳父大人是十分高兴的,消灭生死强敌,成就无双霸业,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还会重重的赏赐一下萧逸,感谢他出兵的功劳,官职、爵位上升几级,或者再嫁一个女儿过去!

可是接下来吗,事情就要出现转折了,感激之心慢慢消退,怨恨之心逐渐升起,原因也很简单,曹操获得了最终胜利,可是打败‘宿敌’的功劳,一大半要算在萧逸身上,这就像自己辛苦的追逐猎物,结果让别人一箭射中了,就算猎物归属自己了,心中也不会太痛快的,猎肉吃在嘴中,味同嚼蜡一般!

奸雄之心,深不可测,一旦曹操内心不痛快了,作为始作俑者,萧逸也就该倒霉了,轻则‘倍受冷落,削掉兵权,回家哄孩子了’,重则‘丢官罢爵,发配远方,去草原上放羊吧’,甚至是:翁婿反目,刀兵相见,你死我活,这不是危言耸听,只要看看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如何对待第一功臣韩信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萧逸才派遣诸将支援,自己却是按兵不动,官渡战场的胜利、打败袁绍的荣耀,只能是曹操一个人的,谁也不能分取一丝一毫,否则的话,就是无穷无尽的怨恨了!

下邳城外-玄甲军大营-中军帐内!

萧逸身披百花战袍,手持一杯大补药酒,斜卧在狼皮软榻上,一双眉头紧锁着,正在沉思前路,面前挂着一副牛皮地图,上面标注着城池、河流、山脉以及代表军队的箭头,红黑双色,彼此纠缠,难分胜负,正是官渡战场的形势!

为了避免功高震主,萧逸不会参加官渡战场了,不过吗,自己也不能闲着呀,这个仗还是要打的,不过要打的巧妙一些,玄甲铁骑,机动灵活,就像一支锋利的冷箭,直指对方的命门,快如闪电,一击毙命!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凭着三分谋略、三分坚持、四分运气,对峙了大半年之后,一举偷袭乌巢成功,烧毁了敌军的粮草,最终打败了宿敌袁绍,进而席卷了中原大地,开创了自己的无双霸业,不过吗,就以曹军的战果而论,这场胜仗并不彻底呀!

史书记载,官渡战败之后,袁绍尽弃图书、车仗、金帛,止引八百余骑而去,渡过黄河之后,奔至黎阳大本营,以此地为根本,招谕离散之众,河北败兵听闻袁绍尚在,又皆蚁聚而来,袁军之势复振,回师冀州从这段记载得知,官渡之战,曹军只是打败了敌人,并没有歼灭敌人,袁军主力人马尚在,保留了几分元气!

就是依靠保存下的人马,以及河北四州之地,袁氏集团支撑不倒,死死纠缠下去,为了消灭强敌,曹操先后两次亲征,大小数十战,死伤无数将士,消耗无数钱粮,用了整整六年时间,终于平定了北方,这还是袁绍病逝之后,二子手足相残,内耗过于严重了,否则的话,天下大势尚未可知呢?

连续六年的鏖战,反复拉锯,战火不断,河北生灵涂炭,人口急剧下降,原本最为富庶的冀州,人口仅剩下三十万,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元气损伤之重,由此可见一斑了,所有问题的根源吗,就在一座城池--黎阳!

此番河北人马南下,大本营就在黎阳城,那里囤积了无数的军械、粮草,也是袁军唯一的退路,官渡战败之后,袁绍就是退守此地,收拢败兵,恢复力量,如果自己出兵偷袭,一举拿下黎阳城,彻底切断袁军的退路

“嗖!黎阳城,生死地,天下大势,就在于此!”

想到这里,萧逸拔出斩蛟剑,狠狠的插在了地图上,只要封堵了黎阳城,河北人马就插翅难逃了,如果杀死、或者生擒袁绍,那就更加了不得,河北群龙无首,直接传檄而定,可以少死伤无数生灵呢?

退一步说,就算袁绍侥幸逃出去了,可是丧失了几十万大军,河北也就无兵可守了,最多一两年的时间,依旧会走向灭亡的,最重要的是,官渡之战的荣耀,依旧在曹操的身上,萧逸只是偷袭一座城池,不会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

接下来吗,曹营集团控制中原大地,只要略加修整之后,就可以出兵南下了,三年五载之内,一定能够扫荡南方诸侯,一统天下九州!

结束战乱,太平盛世,到了那个时候吗,天下是姓刘的、姓曹的、或是姓萧的还可以慢慢的商量吗,大不了关上城门,发动几场宫廷政变,伏尸数人,血流五步,也好过诸侯征战,生灵涂炭吧!

不过吗,想法不错,事情难办,黎阳城在袁军后方,前面有几十万大军扎营,又有滔滔的黄河水阻拦,防御的密不透风,玄甲军想要穿插过去,又谈何容易呢?

另外吗,袁绍也不是傻子,黎阳城乃是重镇,必会派遣重兵守卫,又有第一谋士田丰坐镇,就算玄甲铁骑渡过黄河了,能否击败黎阳的守军,还是一个未知数呀?

深入敌后,千里偷袭,前有坚城,后有黄河,若是一击不中,那可就麻烦了,自己就算不全军覆灭,部下也会死伤惨重的,如此冒险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呀?

“呵呵!世上很多的事情,本不在能与不能,而是敢与不敢,胆小不得江山坐,哥这次豁出去了!”

考虑到偷袭失败的后果,萧逸也不禁犹豫起来,可是转念一想,沙场征战,胜负难测,本就是一场惊天豪赌,到底是生是死,就让苍天决定吧!

第二百四十四章地下世界的较量

北方大地-黄河南岸-官渡战场!

“咴!咴!咴!”

日暮黄昏,百鸟归巢,残阳如血,赤霞漫天,宽阔无垠的大地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残肢断肠,遍地皆是,抛弃的刀枪、盔甲、旗帜、锣鼓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一些负伤的战马,四处游荡,嘶鸣不止,在无数的尸体之中,试图寻找到自己的主人!

官渡大战开始之后,双方斗智斗勇,厮杀不断,已经对峙半年之久了,依旧是胜负不分,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今天的清晨时分,数十万袁军倾巢出动,再次猛攻官渡防线,试图直捣许昌城,也好结束这场战事!

不过吗,曹军众志成城,死战不退,依靠着坚固的壁垒,硬是顶住了袁军的进攻,双方厮杀了整整一天,全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依旧是不分胜负,不过吗,袁军作为进攻的一方,人马损失更加惨重,只好退回了大本营,再想其他办法了!

现在是春末季节了,天气逐渐的变暖,双方战死无数人马,尸体很容易腐烂的,为了避免出现瘟疫,战事结束之后,双方都派出了人手,打扫战场,处理尸体!

战场之上,尸体堆积如山,清理起来很麻烦的,而且厮杀过后,血肉模糊,很难分清彼此的阵营,无奈之下,人们只好挖掘一个大坑,聚拢双方的战死者,全都埋葬下去了,反正都是汉家血脉,何必分那么清楚呢!

“刷!刷!刷!”

自古以来,死者为大,黄沙盖脸,入土为安,双方的将士混在一起,你卖力挖坑,我负责填土,彼此合作,配合默契,如果遇到了熟人,还会打个招呼,互相安慰一下呢!

半年的征战下来,双方形成了一种默契,战场之上,互相厮杀,不死不休;休战之时,放下仇恨,互相帮助,如果遇到对方的伤兵,还会用心救治一番,再送回对方大营呢,如此几番下来,曹、袁两军将士之间,竟然私下结交了一些友谊,也算是战场上的一件奇闻吧!

“河北健儿!魂兮归来,回我故乡!”

“曹军将士!英灵莫散,享受蒸尝!”

“呜!呜!呜!呜!”

坟冢落成之后,双方献上了贡品,一起祭拜亡灵,嚎啕痛哭生前为敌,厮杀不断,死后同穴,彼此为伴,对于两军将士而言,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大家皆是汉家血脉,何故同胞相残呢?

斗转星移,夜幕降临,双方将士各自回营,只留下一座巨大的坟冢,冷风凄凄,悲伤惨惨至此,白天的战事算是结束了,可是双方的较量还在继续,夜幕下的厮杀,反而更加激烈呢?

夜幕降临,漆黑一片,各部人马回来之后,立刻封锁了大营,除了负责巡夜的士兵,其余人等吃过战饭后,纷纷进入帐篷休息了,尽量的补充体力,准备下一场激烈厮杀!

“嗖!嗖!嗖!”

与此同时,一群幽灵似的人影,纷纷从阴暗中钻出来了,他们没有旗帜,没有盔甲,手中的武器也很奇特,不是刀枪剑戟、弓箭盾牌,反而是掀铲、锤钎、绳索、罗盘之类,与其说是一支军队,不如说是一群弓箭,没错的,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掘子军!’

‘掘子军’的成员们,基本都是盗墓者出身,他们不善于战场厮杀,却是打洞挖穴的高手,当初曹操在兖州起兵,兵器、粮草、军饷无不短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只能以野菜汤果腹,情况真是惨不忍睹呀!

万般无奈,在萧逸的建议下,曹操下达命令,暗中聚集了一批盗墓者,专门挖掘帝王将相的坟墓,摸取珠宝玉石、金银器皿各种陪葬之物,补充军需之用,救济黎民百姓!

数年时间里,‘掘子军’盗墓不计其数,摸取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朝廷上四成的税赋收入,就是他们贡献出来的,补贴军需,赈济百姓,作用极为重要,因此上,丞相曹操重重犒赏,加封首领-黄鼠为‘发丘中郎将’,下设十名‘摸金校尉’,赐予他们正式的官职、爵位,成为了丞相府直辖的一支队伍!

除了挖掘坟墓,摸取金银,‘掘子军’在战场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屡屡建立一些奇功,自从来到官渡之后,他们日夜操劳,在大营周围挖掘三道壕沟,修筑了无数壁垒,曹军以弱对强,能够顶住对方的进攻,‘掘子军’绝对是功不可没呀!

眼睛是黑的,银子是白的,世上谁人不贪财呢,看到曹操利用‘掘子军’,获得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其他诸侯口中谩骂,说他是‘掘人尸骨、天理不容,早晚必有恶报’,暗地之中,也纷纷招募盗墓贼,准备在地下世界分一杯羹呢

大将军袁绍就是如此,诸侯里面他是叫骂最凶的一个,也是跟风最快的一个,命令自己的长子袁谭,在河北四州招募盗墓者,释放出监狱死囚,组建了一支‘捕盗营’,名为捕捉盗贼,维护治安,实际上做的,就是掘人尸骨,偷取钱财之事,名副其实的‘贼喊捉贼’呢!

最近一段时间,袁军频繁发起进攻,声势浩大,不计伤亡,甚至有一些疯狂之意,不过吗,曹操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再加上袁军大营附近,突然出现了几座土山,因此上,判断他们在挖掘地道,想要暗中偷袭官渡,这才调动了‘掘子军’,去对付他们的同道中人!

首节 上一节 714/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