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734节

对于投降的敌将,没有千刀万剐,反而赐予高官厚禄,这就是奸雄的手段了,在曹操的认识中,张郃、高就像两把锋利的刀子,他们冲锋陷阵,杀伤了不少曹军将士,不过是尽了刀子的责任,本身没有任何过错,犯错的是用刀之人--袁绍!

现在袁绍战败了,二将前来投降,等于刀子落入曹操手中,作为一个明白人,绝不会销毁缴获的武器,相反的,还要用心保养,打磨的更加锋利,用来冲锋陷阵,斩杀敌人!

最后一股袁军也投降了,可是缺少一个人-沮授,对此曹操很是关心,希望再收服一位谋士,那就是皆大欢喜了,可是降兵们眼含热泪,个个沉默不语,无奈之下,曹操派出了大队骑兵,在战场上反复搜寻,终于在黄河岸边上,找到了沮授的--尸体!

一身青衫,一柄断剑,伏尸一人,血流五步沮授自刎身亡了,就在黄河岸边,面对着邺城方向,死的极为安详,河滩上有两句遗言:男儿一腔忠义血,死后方敢对青天!

“河北义士何其多也,可惜袁本初不能用之,田丰如此,沮授也如此,若有一人重用,施展胸中韬略,官渡之战的结局,恐怕就要改写了,如此人才:可惜!可叹!”

看到沮授的遗言,曹操叹息良久,上前躬身行了一礼,让人准备上好的棺椁,以士大夫的礼节,安葬在黄河南岸边,并且立庙祭祀,与北岸的田丰墓--遥相呼应,共写忠义,河北栋梁,双双折断!

凭心而论,田丰、沮授的身亡,固然是没遇到一位好主公,良策不听,忠言不纳,最终是全军覆灭,连累了两位当世奇才!

不过吗,这也与田丰、沮授的性格、眼光有关,如果他们选择一位明主,比如曹操、孙策、刘备绝对会大展身手,成为一代贤臣明相,留美名于青史之上!

退一步说,如果二人性格柔和一些,方法巧妙一些,袁绍也许会听从的,不至于让一群卑鄙小人,影响到了军国大事,最终导致河北集团消亡!

大争之世,在于人才,不但明君择臣,贤臣亦要择君,能否配合默契,共成大事,一是赌运气,二是看眼光!

至此,官渡大战终于结束了,袁绍、曹操两位最强诸侯,投入了几十万兵马,动员上百万的民夫,耗费了无数的军饷、粮草、军械,倾尽心血,惊天豪赌,历时了八个月之久,血战连绵不绝,死伤不计其数,最终的结果:曹操运用谋略,以弱胜强,打败了人生宿敌,奠定了王霸基业!

尤其是最后几天,曹军人马全线出击,一举攻破了袁军大营,斩首八万有余,逼进黄河-淹溺而死十余万,死尸堆积,拥堵河道,黄河水为之不流,真是惨不忍睹呀,俘虏更是不计其数,漫山遍野,皆为降兵---河北之精兵强将,大半殁于此战了!

至于逃跑的袁绍吗,犹如没了爪牙的狮子,已经不足为虑了,河北的谋士、勇将、精兵几乎丧失殆尽了,没有了这些人,四州之地就守不住了,不出三年时间,袁氏一族必亡!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爆发瘟疫,如何处置如山的尸体,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有人建议:‘全部扔进黄河里面,喂了鱼虾鳖蟹,即干净,又省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也有人建议:尸体也是资源,不该白白的浪费,不如相仿大司马的习惯,就在黄河南岸边,修筑一座巨型‘京观’,即证明了丞相大人的军威,又能恐吓河北人心,让他们再不敢反抗了,这才是最好办法呢!

两个办法,各有千秋,一个省心省力,避免瘟疫,一个耀武扬威,恐吓敌心,为此事,曹军将校分成了两大派,吵吵闹闹,辩论不休,还没讨论出结果呢,谋士郭嘉说话了:“两个办法奇烂无比,一个也不能使用!”

“萧郎嗜杀成性,喜欢以尸骨筑造‘京观’,不过吗,萧逸所屠皆为异族,雁门屠匈奴、陇右屠氏人、敦煌屠胡羯手段凶狠,铁血无情,大振汉家雄风,威慑四方蛮夷,日后青史之上:必然是誉满千秋,也会谤满千秋!

今日之事不同了,战死的袁军将士,也是汉家血脉,战场上互相残杀,已经愧对祖先了,用他们的尸骨修筑‘京观’,或者扔进黄河里喂鱼虾,绝非正人君子所为呀,天下有识之士,也会深深唾弃!

再说了,这些阵亡将士的亲人,皆在河北四州居住,今日虐待尸体,结下血海深仇,明日大军北伐,必然步步为艰,遍地皆是敌人,丞相一统中原的大业,恐怕会平添不少阻力!”

郭嘉高谈雄辨,讲述了不能‘虐尸’的原因,以及引发的严重后果,至于萧逸的凶悍作风吗,天下仅此一人,永远无法效仿!

“奉孝言之有理,老夫身为大汉丞相,自当施以仁政,岂能虐待尸骨,失了天下人心,战事已经结束,以往恩怨皆消吧!”

曹操一向从善如流,当即传下军令,选择一处风水宝地,小心安葬尸骨,再修建一座神庙,请来道士、巫师,用最隆重的法事,超度战死的英灵,让他们魂归故乡,享受家人祭祀吧!

至于几十万俘虏吗,暂且押送到了乌巢,那里四面沼泽,只有一条小通道,整个一个天然监狱,关押俘虏再好不过了,再让夏侯惇、夏侯渊统领五万人马,驻守在出口处,也就万无一失了!

一切安排就绪之后,曹军擂起战鼓,高唱凯歌,全军列队回营,热烈庆祝大胜,与此同时,曹操传下一道命令:让萧逸火速过河,前来中军帐商议大事,万万不得有误!

第二百六十六章是战是和,举棋难定?

龙蛇争霸天地摧,风云激荡九州碎,

万里江山染红叶,尽是汉家男儿血!

深夜-曹军大营,篝火升腾,酒肉喷香,欢声笑语,凯歌高唱,大战已经结束了,疲惫不堪的将士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丞相大人传令:犒赏将士,赐予酒肉,全军狂欢,修整三天!

放眼望去,将士们三五成群,或是围拢火边,饱餐酒肉,享受胜利的欢乐;或是窃窃私语,盘算战功,可以换取多少赏赐;还有人躲在阴暗处,点燃几根香烛,祭祀阵亡的亲朋好友,一战功成万骨枯,凯歌奏时几人还?

欢乐、忧郁、悲伤、空寂百般滋味,缠绕心头,这就是大战后的感觉,纵然是铁血勇士,心中也是一片茫然,万幸的是,他们是胜利的一方,大多数人存活下来了,未来依旧充满了希望!

中军大帐-灯火通明,人影晃动,防卫森严,铁甲环绕,外面的笑语欢声,与这里丝毫无关,一场重大的军事会议,正在紧张召开中

曹操居中而坐,亲自主持会议,两旁落座的萧逸、郭嘉、程昱、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于禁、徐盛皆是文武重臣,曹彰、曹植兄弟端茶倒水,充当了侍从,同时揣摩精神,虚心学习!

此外,张郃、高览也坐在人群中,作为刚刚归顺的降将,就能进入中军大帐,参与重要军事会议,二人心中颇为忐忑,不时的审视自己,生怕有失礼之处,另外吗,对于丞相大人的厚待,更是感激涕零,暗暗的下定决心--跟随左右,誓死不渝!

官渡大战结束了,赢的极为漂亮,歼灭敌军三十余万,缴获物资不计其数,还占领了黄河北岸重镇-黎阳城,等于有了一块‘踏脚’石,随时可以挥师北伐,攻略河北之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不过吗,袁家父子逃脱了,河北四州尚未平定,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远远的没有结束呢,这次军事会议内容之一:就是继续打下去,大军直捣邺城,还是暂且歇兵,回到许昌整顿!

“官渡一番大战,袁绍惨败收场,足智多谋之士,骁勇善战之将,几乎损失殆尽了,犹如一条断脊之犬,再也不敢狺狺狂吠,我军应该乘胜追击,北上越过黄河,大军直捣邺城,一举擒拿袁氏父子,彻底的斩草除根呀!

若是迟疑不动,错过大好良机,袁绍坐拥四州之地,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不出数年时间,必然会卷土重来的,到了那个时候,消灭袁贼就不容易了,还请丞相速下决心,毕其功于一役!”

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一众宗族将领,全都是主战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官渡大战的辉煌胜利,让他们的内心极度膨胀,‘十方诸侯’之首-袁绍,已经成了手下败将,天下霸主的宝座,以后就属于曹家了,自然应该乘胜追击,扫平河北之地!

然后吗,百万大军南下,剿灭孙策、刘表、刘璋,张鲁几位诸侯,一统华夏九州,到了那个时候吗,就该改朝换代了,废黜汉家小皇帝,让丞相大人取而代之,建立一个‘曹氏天下’,他们就成了皇室宗亲,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真是做梦也能笑醒呀!

“丞相大人挥师北上,我们愿为开路先锋,攻山克寨,抢关夺城,一路直捣袁氏老巢,冀州防务情况,我们一清二楚,邺城守军之中,又有旧部内应,必能一举制胜!”

眼看群情激愤,将领纷纷主战,张郃、高览也站起发言,愿意作为全军先锋,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大军北上,一举攻克邺城,也算报答丞相的大恩了!

“哈哈!--诸位将军骁勇善战,一心为国讨贼,老夫甚是欣慰呀,不过吗,此事过于重大,需要三思而行奉孝、无愁是何意见呀?”

曹操老谋深算,心深如海,听完了众人的建议,只是赞许了几句,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询问一文一武,两位最得力的助手!

世人有个比喻,曹营集团如同一辆战车,曹操是‘御者’,掌握缰绳,指挥前进方向;郭嘉是‘车左’,手持盾牌,护卫安全;萧逸是‘车右’,弯弓搭箭,射杀强敌,三人齐心协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碾压路上一切对手,堪称是最强组合了!

因此上,在曹营集团会议中,郭嘉、萧逸意见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最终决策,有的时候吗,二人意见相同的话,可以改变曹操的决定,幸运的是,三人心意相通,经常不谋而合,一直没出现大的分歧,这也是曹军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

“此番官渡大战,上依丞相大人神威,下靠三军将士效命,一举挫败了强敌袁绍,歼灭敌军数十万,各路诸侯无不惊惧,天下霸业可以预期,真是大快人心呀

不过吗,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自从开战以来,我军阵亡六万有余,负伤的超过了十万,不少人还落下了残疾,剩下的也是疲惫不堪了,消耗的军械、粮草不计其数,兖、豫、徐、司、凉各州的府库,已经是空空如野,大军继续北伐,恐怕力所不及呀!”

郭嘉斜卧在软榻上,不时的低咳几声,一副狂放不羁之态,不过吗,此番官渡大战,他日夜谋划军机,耗费无数心血,自身元气消耗极大,原本英俊的小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了,让人看了不免心痛!

“吾儿子建何在,速取一碗参汤来,让奉孝补补身子奉孝军务繁重,身体又虚弱,还要好好保重呀!”

首席谋士,如此疲惫,曹操也是一阵心痛,连忙让曹植上前服侍,又解下自己的大氅,给郭嘉小心披上,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奉孝气血两虚,肝火上升,肾水不足,身子虚弱的太厉害了,最近一段时间,千万不要再熬夜了,也不能滥饮美酒了!”

萧逸精通岐黄之术,号称‘圣手小神医’,连忙走了过去,伸出了三根手指,搭在郭嘉的脉搏上,双目微闭,眉头轻皱,小黑脸上泛起一层阴云!

“呵呵!-萧郎不必过虑了,自己的身子,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是疲惫了一些,休息几日就无妨了,我还要辅佐丞相大人,扫平诸侯,一统天下,开创万世之基业,然后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呢!”

郭嘉饮下了参汤,面色逐渐红润起来,又以拳捶胸,示意没有大碍的,与此同时,轻轻抓住萧逸的手臂,目光中满是恳求之色,希望这位好朋友,能够支持自己的意见!

首节 上一节 734/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