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945节

久居朝堂的人都明白,上位者不反对,那就是默许了,文武重臣互递眼神,都露出会心的微笑,准备返回许昌之后,就发起一场劝进活动,让丞相大人再进一步!

大殿内十分空旷,稍微有些价值的物件,都在战乱之中洗劫一空了,只剩一些石制的祭台、条案、兽雕地上布满厚厚的尘土,角落中还有蜘蛛网,曾经的繁华景象,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转到后殿的时候,人们见到一块石碑,高有一丈、宽约八尺,两侧雕有盘龙纹饰,充满了古朴之意,上面还刻有小篆,竟是大名鼎鼎的《碣石门辞》: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

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短短的一篇辞赋,道尽了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豪迈,可以想像的到,秦嬴政巡游天下,登山碣石山顶,饱览大好河山,接受群臣朝拜之时,那是何等的不可一世?

可惜的是,再伟大的帝王,也难逃生老病死,横扫六合的始皇帝,还不是睡进骊山陵墓了吗,他创建的大秦帝国,也已经灰飞烟灭了,让人感慨万千之下,也领略了岁月的无情!

如何让帝国长盛不衰,如何永远掌握权柄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长生不老,只有战胜了无情岁月,才能够为所欲为,这也是无数的帝王将相,前来寻求神山的原因!

曹操年近五旬了,齿牙松动、白发渐生,精力也大不如前,可是诸侯尚未平定,天下亦未到手,满腔的豪情壮志,也没能尽情施展呢,在奸雄的内心之中,是否也可望长生呢,记得千古一帝秦始皇,就是五十岁驾崩巡游途中!

“东方渐渐天亮了,请丞相大人以及各位将军、谋士,前往高处观景台,欣赏海上日出的景色!”

有亲兵跑了过来,通知大家时辰到了,今天的天气晴朗,正是欣赏日出的好机会!

“嗖!--嗖!嗖!”

众人三步并两步,迅速的登上了观景台,全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海上日出,因为传闻说,日出月落、阴阳交替之时,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在海天之间,一窥蓬莱仙岛呢!

片刻之后,东方出现一团紫气,上下缭绕、美轮美奂,而后一个亮点升起了,越来越大、越来越圆,最后一下跳出了海面,大如丹丸、圆如紫瞳,散发万丈光芒,普照世间万物!

在阳光的照射下,山川秀丽-生机勃勃,大海潮生-起起落落,更有无数只海鸟,来回飞舞,啼鸣不止--眼前景色之美,言语无法形容!

“海上日出,果然不凡,看到如此美景,真是不虚此行呀,老夫当讴歌以颂之!”

“景色固然美妙,可惜传说中的神山,始终没有出现呀,莫非我等无缘吗?”

海上日出的景色,让众人交口称赞,有人还吟诵起了古诗,可惜欢欣雀跃之余,也有很大的遗憾,日出时常可见,观者不计其数,神山缥缈无踪、有缘方能一见!

曹操也一脸失望的样子,自己身为大汉丞相,南征北战、扫荡群雄,堪称天下第一人物,莫非也无此福缘吗?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蓬莱神山出现了,我等真是大福缘呀!

就在众人略感失望,准备转身离开之时,远方闪现一团光彩,而后一副神奇的画卷,就在海天之间展开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下)

水天交汇之处,出现一座巍峨的神山,上面花草树木、争奇斗艳,飞禽走兽、不计其数,还有一座壮观的宫殿,以金银修筑、珠宝装饰,散发出阵阵云霞

神山似乎近在眼前,让人看的清清楚楚,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又似乎远在天边,带着无限的神秘感,一生一世也无法到达,隐隐约约之中,似乎有仙人翱翔其上,跳着美妙的舞蹈!

“那是蓬莱神山-老夫看到它了,真是天赐福缘呀--呜呜!”

“敢问山上神仙,如何可得长生?如何才能不老,还请赐予神药呀!”

观看的人群沸腾了,有的浑身颤抖、泪水长留;有的跪倒在地、叩头不止,更多的人疯狂呐喊,询问着长生不老之术,希望逃脱生死轮回!

曹操也谈定不住了,一面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的神山;一面让人准备船只,希望登上神山求药,谁不想长生不老呀?

可是随着太阳高升,海上的水汽蒸发,神山也变得模糊起来,而后慢慢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一片汪洋大海,以及几只飞翔的海鸟,发出嘹亮的鸣叫声

看到海市蜃楼消失了,观看者顿足捶胸,认为自己的福缘不够,虽然窥视到了神山,却不得长生之道,又仿佛做了一场大梦-梦境再美,终有醒时!

“今日得见蓬莱神山,已经是莫大福缘了,我等何憾之有呢,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肉身不能长生不老,英明却可流芳千古!”

“丞相大人言之有理,我等自当忠心辅佐,共同留名青史之上!”

曹操不亏乱世奸雄,虽然心中略有遗憾,却用言语开导众人,而且非常的自信,以自己开创的丰功伟绩,纵然是万载以后,世人也会记得‘曹孟德’三字,这不是另类的长生吗?

群臣也是纷纷点头,心中豁然开朗了许多,长生不老如此容易,夏禹、商汤、秦皇、汉武这样伟大的帝王,为何也睡进了坟墓中呢?

道理虽然明白了,可是寻找神山的人,依旧会前仆后继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梦,也会继续做下去-千秋万载,永远不醒!

碣石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不计其数,东有龙潭洞,潭水清澈,深不见底,据说有蛟龙潜伏其中,西有天桥柱,石色青白,陡直峭立,高达三四十丈,犹如擎天之柱,更有水岩春晓、石洞秋风、龙蟠灵壑、凤翥祥峦共计十大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大军北伐将近两年,将士们鞍马劳顿,好不容易游玩一回,自然要尽情享受了,或是取出酒肉来,坐在高处开怀畅饮,或者凭栏远望,吟诵古人诗词,抒发心中感慨

面对海天一色、风景如画,曹操也是诗兴大发,连饮了几杯美酒后,令人取来了笔墨,就在山体的石壁上,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丞相大人文武双全、豪气冲天,真是当今第一英雄!”

“丞相大人文采斐然、雅量非凡,纵然是司马相如复生,也要甘拜下风!”

群臣们簇拥过来,看过石壁提赋之后,一个劲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当然了,曹操的文采之佳,也配得上这些夸赞了!

曹操执笔于地、仰天大笑,对自己的诗赋颇为得意,可是目光环视四周,除了阿谀奉承、再无其他言论,不禁露出一阵叹息之意!

古人吟诗赋曲之时,讲究的是一唱一和、彼此辉映,比如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于秦,受到秦穆公的热情款待,在一次宴会之上,前者赋《河水》,后者赋《六月》,彼此诗词唱和,一时传为美谈呢!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庞博大气、文字优美,堪称是一篇千古佳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一篇和文,与之遥相呼应,否则就更加完美了!

这个道理群臣也明白,可是他们穷搜肚腹,也写不出一篇诗赋,能与《观沧海》相媲美的,如果写出一篇拙文,出来丢人现眼,还不如默不作声!

首节 上一节 945/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