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361节

  “哎哎,快看,来了来了!”

  忽地,东面人群中响起一片喧哗。

  因为他们看到原本空空荡荡的大江江面上,有一高大楼船自东缓缓驶来。

  楼船上飘一迎风招展的大旗,上书偌大的“锦衣”二字。

  靠近江岸边的百姓有些不知深浅,竟然朝着楼船欢呼招手……

  不过东岸边的热闹喧哗声,很快就被西边官道附近的围观百姓大声惊喜声给压下去了:

  “哎哟!正主来了!”

  “老天爷,这样年轻!”

  “天爷!怎那般俊俏……”

  “好一个俊秀不凡的小郎君,哎呀,好想与他一会,若贾郎能上我画舫,我愿……”

  “不都说是一文弱书生么,怎么看起来英姿勃发……”

  “真乃谪仙人也!”

  西边官道上,八名雄健威武的缇骑开路,之后又有四人持旌旗跟随。

  再之后,穿着飞鱼服披着大红斗篷的贾琮,骑白马驰骋奔来。

  至上元码头后,八名缇骑与四名持旗者绕至两旁停立。

  贾琮一马当先,展鹏、沈浪二人紧随其后,三骑而入。

  贾琮战马甫一踏上中间空白道路,经过第一序列时,站于东面的韩涛率三百金陵锦衣校尉与站于西面的粤省千户沈炎率三百校尉同时单膝跪下,大声拜道:“卑职参见大人!”声如惊雷!

  贾琮未理,纵马前行,至第二序列,站于东面的姚元率三百金陵锦衣校尉与站于西面的之江省千户周青率三百校尉同时单膝跪下,大声拜道:“卑职参见大人!”势如惊涛!

  上元码头周围围观的百姓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目光紧紧盯着码头上的军威。

  大乾承平数十年,应天府这等内陆腹地更是已近承平百年。

  纵然有督标营、抚标营、江南大营等军营在此,可又有哪个敢做此等阅兵之姿?

  也只有奉皇命南下重建锦衣卫的贾琮,敢以此昭示天下,锦衣复立。

  此等雄壮军威,怎能不吸引江南水乡百姓之关注?

  待贾琮走过第五序列,三千雄兵悉数跪伏拜下,贾琮猛然一勒马缰,胯.下战马抬起前蹄,仰天嘶鸣。

  贾琮看了眼渐渐停稳的楼船,目光扫过三楼窗边那一双双激动凝望的眼眸后,挥手调转马身,反手抽出腰间天子剑,斜举刺天!

  天子剑出,如朕亲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十月十五 (完)

  

  贾琮以天子剑斜指刺天,展鹏、沈浪两个中气十足的“捧哏少年”声震四野。

  韩涛、姚元、沈炎、周青、魏晨等锦衣大将率三千锦衣跟随其后,威势冲天。

  声势又冲出上元码头,波及到码头外至官道上无数游人百姓。

  无数人如同参演戏曲般纷纷伏地跪拜,虽然从热闹之心居多,但自圣祖南巡后,江南数十年不见此等盛况矣,故而一张张面上难掩兴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万人山呼万岁之情境,便是大乾开国以来,也不见几出。

  楼船三楼船窗前,几双眼眸遥遥看着船下那道触手可及的消瘦身影,看着跪伏在他马下那成千上万的雄兵,看着更远处一眼望不到边的人海……

  如果说胭脂水粉金玉头面是世间女子最好的装饰,那盖世的权势,便是男子最佳的点缀。

  尤其是因家庭出身缘故,素有争荣夸耀向上好强之心的宝钗,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激荡难平,美目中泛起夺神光彩。

  “本座奉吾皇命,持天子剑南下,复建锦衣,以诛奸佞、除邪祟、荡不臣,永固皇威。”

  “蒙天子隆恩,得以锦衣复兴,自今日起,锦衣亲军更名为锦衣卫!”

  “吾辈锦衣当谨记天子亲军之身,敢犯我大乾皇威者……”

  朗声说着,贾琮手中天子剑似欲划破苍穹般横向一挥,又以一剑花复指向天,怒吼一声:

  “杀之!!”

  三千锦衣在韩涛、姚元、魏晨、郭郧等人率领下,齐齐起身,拔出腰间绣春刀,挥刀向天,怒吼一声:

  “杀!”

  “杀!”

  “杀!!”

  长刀如林,杀气直冲霄汉,令天地为之变色!

  这一日,散漫没有着落,被视为干脏活臭活粪勺一般的锦衣卫,终于又有了归处。

  韩涛、姚元、沈炎等老一辈锦衣,无不热泪盈眶!

  锦衣卫!

  上元码头周遭,不少人为此等声势变了脸色。

  有人郑重,有人担忧,有人蔑视,有人忌惮,还有人厌恶……

  同样,也有人暗中冷笑:天子剑轻易怎敢出世?本该只有极为危难之时方可用之。

  像现在这般狐假虎威,以天子剑收取军心民心者,根本就是犯大忌讳。

  消息传入神经长安后,必有兰台御史弹劾之。

  再加上贾琮“鹰视狼顾”,这么点年纪就能使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又杀伐果决,性子坚韧,已露枭雄之姿……

  如今越是威武高调,越会被朝中忌惮。

  必不能善终!

  能看出这一点的人,并不在少数……

  贾琮却似毫无所觉,他沉稳的骑在战马上,依次接见江南六省锦衣千户。

  原本这六省千户只是暂署,今日亮相方算是正式任命。

  金陵千户由原亲兵队正郭郧的副手王亚龙为千户,在贾琮从黑辽带回的一百五十二名亲兵中,王亚龙是为数不多身子周全没有残疾的,虽然面上有一道伤痕,却并不太骇人。

  他孤苦一人在世,沉默寡言,性格内向,比郭郧还要话少,所以不大适合做主将领兵。

  因为当初在雅克萨城下受伤,肠子都流了出来,是贾琮亲自带人将他抬出,鼓励他坚持住,并在伤病营中救治好了他,因此王亚龙自康复后就只认贾琮一人,几为死士。

  江南重地,贾琮不放心交给其他人,就将重任托付给王亚龙。

  之江省千户则仍由周青领命,虽然周青与魏晨一样,都想追随贾琮左右,但贾琮麾下暂时没有人才能取代周青。

  两湖千户张赫、白齐,还有两广千户沈炎、李谦。

  其中白齐和李谦没有见过贾琮,今次得见,再加上这两日耳闻之事,方知名不虚传。

  六大千户齐齐单膝跪于马前,宣誓效忠。

  三千锦衣云动:

  “愿为大人效死!!”

  贾琮目光扫过六人,在王亚龙沉默坚毅和周青狂热的面上顿了顿,然后调转马身,面对已经停靠妥当并将船板搭上码头的楼船。

  护卫楼船的一百余亲兵此刻皆目光崇敬的看着贾琮下马登船,昨傍晚上船接应他们的亲兵,早已将贾琮这二月来所行之事相告。

  百余亲兵为这等奇迹感到振奋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缺失感到遗憾。

  但无论如何,对于奇迹的缔造者,他们都由衷的感到钦佩。

  “恭迎伯爷!!”

  贾琮步步向前,目光扫过众人,道了声:“大家辛苦了。”

  百余亲兵声音愈大:“誓死效忠伯爷!”

  贾琮点点头叫起后,又一步步向前……

  三楼窗边的那一双双眼睛看到他渐渐靠近,都激动的几乎不知该如何自处。

  要不是小红和春燕、香菱死死拉住,小角儿差点要跳脚欢呼。

  船上人激动,可码头内外的人却纳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感觉虎头蛇尾?

  而且该亮相的也都亮相了,该说的话也都说完了,是不是该收兵撤退了?

  上元码头作为金陵城长江岸边三大码头之一,十分忙碌的。

  占据这么久,还堵塞水道,不知多少商贾正急的跳脚骂娘。

  也有些性子急的,以为等不了热闹了就离开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还没走,因为今日除了锦衣卫那边难得一见的热闹外,还有一个比这更吸引人的热闹。

  秦淮河上三十六家画舫,金陵城内七十二家青楼的当家花魁名妓,今日悉数至此。

  靠近上元码头西北向方圆数百米的地方,挤满了各式花轿宝车,更站满了数不清花枝招展的莺莺燕燕,如百花争妍。

  她们不走,大部分百姓都不会离去……

  贾琮并不知有这样一群人为他吸引注意力,他一步步登上楼船。

  从一楼,至二楼。

  向他见礼的人,也由亲兵、仆役、船夫变成嬷嬷、厨娘、粗使丫头和……薛蟠。

  只是贾琮连薛蟠的问好都没怎么搭理,点点头后又登上了三楼。

  “给三爷请安!”

  小角儿、觅儿、娟儿、小竹、秋珠率先跑到楼梯口处跪下,一张张笑脸激动兴奋的请安。

  贾琮微笑着“嗯”了声,继续往前走,春燕、小红、香菱三个大丫头则有些泪眼汪汪的看着他,屈膝福下道:“请三爷安。”

  贾琮点点头,微笑应道:“安。”

  然后继续往里走,最里面,穿一身菱白裙裳头插点凤钗的宝钗和衣着淡藕荷色裙裳的平儿静静的站在船窗边,目光盈盈唇角含笑的看着他。

  二女一端庄典雅,一温婉可亲。

  眸光似水,诉不尽的亲切和思念……

  两人未开口,贾琮近前,也未开口。

  他在众人讶然的目光下,竟直接牵起两人之手,道了句:“跟我走。”

  说罢,牵着二女直接往外走去。

首节 上一节 361/7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