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71节

  “怎么着?”

  贾母急问道,想了想,又道:“莫不是和宝玉有关?”

  王熙凤一听,对王夫人等人吃味道:“瞧瞧,都瞧瞧,老太太得多偏心,满心思只惦记着宝玉!

  但凡有那么丁点儿好事,就只顾往宝兄弟身上按!

  我就不信,这满屋子的孙女孙媳,比他差了哪去!”

  众人闻言大笑,贾母却惦记着宝玉,一迭声的催她快说。

  王熙凤哭笑不得,道:“我那小丫头子说,她进去后,就听到高头上的大官爷大叫一声好,唬了人一跳。

  她悄悄寻了门口的侍候丫头问了怎么回事,原来是琮哥儿将宝玉他们做的诗誊抄好了送了上去,给他新认的先生看。

  宝玉是最后一个写完,所以放在了最上面。

  谁知那大官爷看了后,大声叫好,激动的不得了!

  可见宝兄弟做了首好诗,咱家也出了位诗仙呢!

  我这不慌忙回来报喜了?

  老祖宗,这可算不算大喜之事?”

  “当真?”

  这下连王夫人都坐不住了,身子微微离座,与贾母异口同声问道。

  王熙凤大笑道:“这还有假?丰儿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呢!”

  王子腾夫人李氏都跟着激动起来,道:“那大官儿必是大司空宋大人,这官儿连我这妇道人家都听说过,是出了名儿的清正端方,连皇帝都敢顶撞。

  他说好,那就再没错了!

  宝玉如今果真愈发进益了!”

  此言一出,贾母等人愈发高兴的了不得。

  却没发现,下面一直安静陪坐着的黛玉、湘云、探春等人的面色都古怪起来。

  诗仙?

  开什么顽笑!

  宝玉会作诗不假,可大家都知根知底儿,那混世魔王有几分斤两,当谁不知道?

  快莫笑掉大牙了!

  只是,若不是宝玉做的好诗,又是谁做的呢?

  ……

  “好!”

  “好哇!”

  荣禧堂内,素来端方沉稳的宋岩老大人,此刻竟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他手里拿着一叠纸笺,眼睛中目光激动,热烈,不敢置信!

  整个荣禧堂,除了他外,其他人都傻了眼儿。

  贾政有些骇然的看着站起身的宋岩,也跟着站了起来,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贾琮,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在了后面已经懵逼的贾宝玉身上……

  其他人也大都如此,继而心生古怪。

  贾家已经出了位心性超然的天才,莫非,又出了个惊世诗才?

  若非如此,宋岩又怎会如此失态……

  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好诗,才会让一位当代大儒如此失态?

  再好的诗,还能强过李太白去?

  众人不好直接去打断有些沉迷甚至沉醉的宋岩,便纷纷将目光看向了贾宝玉。

  这还是平生第一次,有这么多为官做宰的老爷们注视自己,贾宝玉一时间亚历山大,额上冷汗都冒出来了。

  只是,连他自己也闹不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分明只是写了首他自己都不怎么满意的梅花诗啊。

  难道,这首是混沌而成之诗,乃是天成之作?

  真的假的?

  宝玉心里一时好方……

  ……

  

第六十二章 彩头

  

  见宝玉悄悄垂下头去,额头直冒冷汗,众人也不好相逼太甚,纷纷收回了目光。

  唯有贾政不满意,认为贾宝玉表现不佳,狠狠瞪了他一眼。

  却也顾不得他了……

  这边曹永见老友愈发目露痴迷之色,虽不忍,还是出声打断道:“松禅公,到底是何等好诗,能让你如此惊喜?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松禅公何不与我等分享一二?”

  宋岩到底还未完全沉迷,随口应道:“好诗?什么好诗?”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愈发古怪。

  唯有下方贾宝玉,心里先是一松后,又有些失落。

  虽然他不想和这种事挂上干系,可如果真能做出一首绝世好诗,他担点干系也不妨。

  回头还能给姊妹们吹嘘一番。

  只可惜,好像又和他不相干了……

  那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宝玉一人的心声,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曹永都有些顾不得规矩礼数了,上前走到宋岩身边,笑道:“松禅公到底在欣赏什么好物儿,倒让我也瞧瞧。不是好诗,难道是好词?”

  说着,朝宋岩手上纸笺看去。

  他先下意识的将纸笺上的一首五言诗扫了遍,只觉得辞藻堆砌,空洞乏味。

  便暗自纳罕,眉头皱起,想不明白宋岩到底在叫什么好。

  心中不死心,再看一遍。

  这一看,就留意到了问题所在……

  不是诗,是字!

  字有问题!

  纸笺上的字,初看无奇。

  可再一看,就看得出字体平淡天真,拙中带秀!

  曹永在书法一道,虽不如宋岩堪称大家,却也能看出,此字书写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

  粗看无奇,但细观之,笔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愈看愈有味道。

  更难得的是,字里行间,竟隐隐流露出一股出尘禅意。

  曹永越看越舒服,也越看越心惊。

  这种字体,是他从前从未见过的字体。

  这下,曹永终于明白宋岩为何如此失态了。

  相比于他只是欣赏,宋岩生平却是最钟爱于书法。

  一手颜真卿之行楷,浑厚方重,大气磅礴!

  为当世有数的书法大家!

  每日若是不能写几笔,怕是连觉也睡不着。

  现在看到此等新秀字体,也就难怪他这种神态了。

  只是,曹永面上刚露出一丝了然之色,旋即就被更浓的惊骇之色取代。

  他有些僵硬的回过头来,看向站在下方一些的贾琮……

  目光中满满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怎么可能?!

  这字,怎会是这少年所写?

  其他人一直都关注着宋岩曹永二人,此刻见曹永都这般作态,一个个心里愈发跟猫抓似的。

  莫说寻常人,就是李儒这等大儒,都感到莫名。

  李儒着实忍不住,问道:“润琴,可有何不妥之处?”

  贾政先惊疑不定的看了眼面色并未变化的贾琮,也附和问道:“司空大人,曹侍郎,可是琮儿出了什么岔子?”

  “呼……”

  这时,宋岩终是收敛了心神,回过神来。

  却没有直接回答李儒、贾政的话,而是神色难明的看着下方淡然而立的贾琮。

  心中震撼:莫非,真是天意?

  承皇宋七百年之余荫,才致此等天资……

  前朝皇族血脉,的确多工于书法……

  偌大个荣禧堂满堂宁寂,众人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数十双眼睛齐齐盯着贾琮。

  相比于之前贾宝玉的惊慌虚色,贾琮就显得淡定的太多。

  见他如此面不改色,宋岩竟又将目光看向手中纸笺上的字……

  心中忽然想起一言:

  字如其人!

  “贾琮,你的字,是与何人所习?”

  宋岩忍不住问道。

  贾琮躬身道:“先生,学生临摹字帖而书。”

  “不可能!”

  宋岩没来得及说话,一旁曹永就断然否定道:“古人绝无此等字体,吾虽不如松禅公好书法,但临摹过的字帖不知凡几,从无见过这等字。

首节 上一节 71/7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