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410节

第四百六十一章 其中隐患

对于李之这位小舅子,子石道长自然不敢怠慢,低声道:“你姐夫可是位奇人,稍后便会知是怎样的一份天大缘,不是我在卖关子,此事非同小可,若非你们到来,李先生或许数年后也不会公开展示此地!”

李怿嘴里嘶地一声,显然意识到自己等人连夜赶来的不合时宜。

子石道长紧接着劝慰道:“不过,为外人所知也只是早晚的事情,好在来人不多,大部分随从们又被挡在了沟渠之外!”

李怿苦笑道:“哪里是人不多,李挺正组织工匠们随后赶来,临来时我听了一耳朵,怕是得有个上百人了。”

不知怎地,相隔十几人,遥遥在前的李之,却是忽然回头笑道:“李怿,打发人转告,让大家都进来吧,里面还敞亮些。”

他已经想明白了,既然不可能瞒过更多人,不如大大方方的公开出去,反正该有的紧要禁制他已经布置好,也不担心会被人胡乱闯入。

来人的大部分,之所以会被拦在外面,主要是因不知里面空间具体多大面积,直到众人进入,一阵惊声赞叹之音是不可避免的。

明王仅是眼神一扫,就喜欢上了这里:“哈哈,这里比颛孙家主在东诸山,给我置办的那处避暑之地还要壮丽许多!你们看,那些光怪陆离的钟乳石和石笋,其本身的色彩绮丽,晶莹夺目,几乎已不需要在黑夜里点上灯烛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明珠万颗垂画帘,对,此间就好比云气五色般奇幻之地,于此地养老可是件极好之事!”

临淮郡王也是大赞,“仅是奇光流漫也就算了,我怎么觉得此间气息,格外地使人精神振奋,浑身舒爽呢!”

李之乐道,“是这里的灵性物质!满天下怕是只有这里气息,最与大自然的极致韵怡贴近,用于养生再是合适不过了!请诸位自行寻找石物坐下吧,此间未经布置打理,太过简陋了。”

明王看似鄙视地望了李之一眼,“也就只有你敢说这里简陋,这叫自然原生态好不好?”

孙思邈大笑,“这话在理,不能因迁就凡俗人生活,过多破坏了这里的固有生态环境。明王大人若真打算在此养老,也别打制更多木质家具,这里面冬暖夏凉,纯自然气韵流转,就是因此间石头里都带有分灵性,太多人为设计,只会毁了该有的光气流转。”

他这番话,让一众正纷纷四处寻摸着搬动石块,替代坐凳的人们,立时不敢再意图挪用。

李之呵呵直乐,“无妨的,你们若还有气力,不妨寻些合适石料,在此搭建几处桌凳,顺便看一看这里的自然景貌。”

他如此用意,是在暗示众人,该遮掩的都处理过了,四下逛一逛没有问题。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此处通云洞远比前面的白云洞更奇幻很多,就因这里的灵气存在,即使地底灵脉仅是有极少量溢出来,旷日引久之下,熏染得石质都带有一丝灵性绝不夸张,更不要说存活在里面的各类植物了。

各方带来的随从,一个个也是久经官场磨炼的明白人,知李之与明王等人之间,有私密话要说。

于是两两,各自散去,去往洞府深处游览。

此地就留下来临淮郡王父子、明王、况晏、李腾以及府丞李遄李德路。

话说这位马府丞也是熟人门下,五王轩王府上的代老大,也就是胖子李龄的堂兄。

他年岁虽比李龄大上几岁,又是代最长者,却对李龄继承家主之位毫无怨言。

现任轩王是二代老大,胖子李龄又被自己的亲叔叔下了毒,李遄的父亲是二代老,对于二哥谋害李龄一事当时虽不尽知,也知李龄病因来历奇怪,因而早早就把自己的儿子打发到鄂州来了。

面对此时在场之人,李之也就不再遮遮掩掩:“此处的发现仅是表象,地面之下还有一个富有灵气的矿藏!以目前世界灵气贫瘠之现状,灵气的存在,也就意味着今后修炼界的修士们,最极致修为境界,不再只会是大师级层面了,因此造就出来几位宗师级别人物,已成指日可待的现实。”

尽管几人之前心内已有猜疑,但绝不会联想到与传说的宗师境界有关系,经由李之一番解读,均是深深倒吸一口凉气,身子骨一阵发凉。

明王面色相当凝重地道:“正,你可知此番话,足以引起天下大乱?”

这般形容可并非臆妄之词,每一位宗师境界者,均会被皇室视为心头大患,虽说有凡俗界与修炼界之间协议,朝廷不会公然施以围剿,暗地里的打压却是切实存在的。

而传说宗师境界者,还是出现在、四十年前,据说现今已借口闭关修行,从此遁世不出,日后再有无新的宗师出现,也就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眼秘密。

一旦朝廷针对于宗师境界者兴师动众,其规模不亚于重大战事,引起天下大乱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李之笑道:“所以这话只能给你们讲,对外却不能说出地下矿藏一事,事关宗师强者更不能稍有牵扯,不然真的会引来皇室的意图绞杀。”

纵使有足够信任,他也没说出灵脉一事,灵脉与矿藏性质上大体类似,意义上却是截然不同两种概念。

“那你还如此明目张胆地引人进入!”明王脸上的严肃,几乎能冻住额头汗水。

不过瞬间他也明白过来,人家继源道长未必就如李之所言,因久疏人情世故,而不知怎般与人交往,而是他不敢多说一句话,是在躲着自己一行人呢,毕竟此事干系重大。

但自己人等连夜赶到,就让李之试图遮掩下来的目的,已被更多人获知,因而才有的一头汗意被激发出来。

孙思邈适时微笑道:“正有他的主意,既然这里需要工匠们进入,也就意味着保密想法不太现实了,他索性堂而皇之引人进入参观,反而会打消不少暗疑虑!而且明王大人请放心,正目前已是个阵法师,拥有现世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是万无一的特殊能力。他已经通过阵法屏蔽了所有秘密,外人便是宗师一级人物,也探不到其隐藏着什么。”

明王很明显松了一口气,但面上严峻之色,仍固执地停留着:“也唯有如此解决才算是勉强过关,但此间已属于益于修炼之地,必会招引来修炼界诸方强者,又能怎般应对?闹出大动静来,不是照样会被朝廷所查知?”

孙思邈表情不变,“想来诸位还不曾明知,正目前修为已为宗师之下无敌境界,再有同样实力的数人相助,像是子石道长这般,本身就是天柱山最大势力首领,整个天柱山各修炼势力也能指使,仅以大唐地面而言,何人胆敢前来挑衅?”

李之乘张嘴,“这样一来坏事反倒成为了好事,但凡修为高深者,就会有求于我,不仅只会积极响应消息不再扩散,反而基于自身需求,只能处处为保守秘密而散播有利言辞。与此同时,因进入修炼许可名额缘由,大唐有名姓实力精深之辈,就可借拉拢,子石道长为修炼界一方领袖,由他出面,与来者暗地里签署同盟合约,籍此来容敛修炼界人心凝聚,却是无形为当朝皇室解决了一大心事,不就成为一件大好事了么?”

明王面色稍霁,眼神的忧虑已在淡去,“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既不能明言,又不可能朝人更多隐约知情人,有如此深层次理解,始终是个巨大难题。”

第四百六十二章 钟乳石茶海

李之摇摇头,“不需要他们理解,因为修炼界还是之前的修炼界,并不会影响到任何现有秩序,相反日后若有对外战事,修炼界会更多出力相助。而且修炼者来此间修行,名额审鉴制度会极为严苛,但凡品行不端或野心勃勃之辈,均会被排除在名额之外。一旦此类人等因此而心生报复,无论实施与否,一定会将之及时扼杀。”

“你又怎能明晰辨别出此类人物?”明王直言不讳地提出质疑。

孙思邈呵呵言语指点出来,“明王大人,看来你对这位义子还是缺乏了解,他的能力具有很多特异之处,仅仅是那种探识奇能,就能体察旁人能力所不达之事,就像此间的发现,为何两千年里没有一人将之开掘出来,唯有他方能实现?里面关乎一些修炼秘术,恕我话到于此!”

明王等人眼里恍然之色,就在孙思邈的话音落处一一显现出来。

临淮郡王此时插言:“明王兄,我仅以私下里关系直言道出,凭他的个人能力,足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疆土,但他一番劳苦付出,可是为我大唐无私奉献得太多。这就显而易见的说明,其人心思就在于内心秉持冠以始终,以国家守护视为己任,提升国力为他最忠实理想,旁人再对这种人心生猜忌,其心可诛啊!”

明王点点头,并未因临淮郡王口出嫌似大逆之辞而心有不愉,“这道理你明白,我明白,但不代表其他人深悉其由来。我看暂时就依他所言,冷静面对此事,欣然回应询来之词,许以积极响应态度。回到长安城,也要尽快与我方势力早做交流,竭力将此事渲染为正面的堂皇行为,或许能影响到皇室将来的消息获知。”

他如此迅速地做出决断,引来孙思邈的更高评价,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打算隐瞒大部分事实。

就像方才他故意点出李之修为不及宗师境,不是怕有人泄露出去,而是在为他们着想。

若这些人得知李之的真实宗师境界,越是与之关心亲近者,身心所承受巨大心理负担也就越是严重。

宗师二字就像一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药桶,一旦因自己而败露,所引起的一连串危,是任何人也承受不起的。

故而,孙思邈接下来的发言,就在刻意去消解,灵气可能带给修炼之人的神奇:“事实上地下矿藏只是拥有部分灵性而已,较之传说的灵脉可是天壤之别。正之前所说宗师境进阶问题,更多出于感悟上的更深理解。也就是说,晋阶是修为实力积累后的境界提升使然,而非心境感悟自然后的必然,这里的灵气存在意义,并不能满足纯粹能量摄取,关键在于感悟上的帮助。”

有些话会在日后真实情形显现出来后得罪人,他才会主动帮李之揽下这个将来罪名。

也正如他所希望的,自己这一番解读,顿时让明王等人仿佛有了个新的认识。

李之见此情形,也未作出解释,他理解孙思邈的良苦用心,而且由明王做介,转达给朝廷的某些人,就会令对方短时间内,不会针对于此地给予过多关注。

首节 上一节 410/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