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吗!那地方挺冷,冬天得穿着厚厚的棉衣,空气还不咋地,这两年毛帅非得弄那个什么蒸汽机,弄得铁山,义州乌烟瘴气的,呛得人老愿意咳嗽,住在乡下还好点,矿场工坊简直难闻死了,一天的活还老多!这将爷,特会指使人!”
“不过,那儿是处充满希望的地方!”
瞳孔中忽然充满了神往,情不自禁,宋献策又是眺望向了那处北方。
接触这位宋大人久了,他的狡猾,袁时中已经领教太多了,这是头一次,在他的眼神中能看出完全的真情流露,看的小袁营首领也跟着好奇起来。
东江,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太行山中,一群流贼为了他们的明天而奋斗着,京师,紫禁城,朝廷,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也在为着他们的统治而挣扎着。
“臣主战!”
慷慨激昂的声音中,白色的孝服趴抚在地上,与那些西方曲折,妥协的政治截然不同,此时的大明朝廷一丝妥协都没有,后面站的密密麻麻的朝臣几乎都随着卢象升的怒吼,瞳孔中露出了嘉许的神色。
可惜,卢象升身后的,都是一群伪君子,很难想象,历史上的六年后,就是这么差不多同一批喊着绝不议和的文人士子,奴颜屈膝的把破关而入的鞑子建奴请进京师城内,拜他们为主人,剃发易服,自甘为奴才而求不得。
这刺耳的怒吼声,也让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眉头情不自禁的抽了下。
见到这种情景,杨嗣昌是赶忙站了出来,满是义正言辞的一鞠躬:“朝中并不主和,主和乃是那些外面的议论而已!我泱泱大明,怎么可能和海东蛮夷屈膝求和?”
“如此太好!”
声音洪亮的犹如洪钟,一张方正的脸庞也是兴奋的发红,跪在最中央,卢象升是亢奋而激动的对着崇祯再次磕头。
“陛下,建奴新败之师,士气委顿不振,人马受损,此时侵我关内,正是垂死挣扎之兆,其孤军深入,孤立无援,而我京畿之地,勤王兵马云集,更有宣大边兵,辽镇精锐,兵力两倍于建奴,还是在我土之上作战,军士保家卫国之心高涨,正当一鼓作气,灭此贼酋,以保我大明边关百年安定!”
“臣意主即刻奔赴昌平大营,出奇兵,奔袭奴酋,与建奴决一死战!”
卢象升的怒吼,更是让一群朝廷大臣扬眉吐气,好像已经把清军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要庆祝胜利了那样,可崇祯皇帝的眉头,是愈加的抖动了几分,另一头,也是主和派的辽东监军太监高起潜察言观色下,对着跪在了朝堂中间的卢象升,也是露出了几分厌恶。
不过当然不能在朝堂之上面斥卢象升,要是露出主和的意向来,自己这千古明君的形象岂不是大打折扣,而且还要面对文官们一张张利嘴的责备,等卢象升禀告完毕,崇祯皇帝还是露出了个笑容,站了起来。
“如此,朕就把京师安危,还有抵御东掳的重任,交给卢爱卿了!”
可连做戏这次崇祯皇帝都有谢做全,带着点不耐烦,崇祯是焦躁的接着命令着。
“一应事务,卿自与大学士杨嗣昌,兵部尚书陈新甲商议,退朝!”
“谢陛下!”
卢象升是重重的将头颅再一次磕在了地上,他浑然没有察觉到,杨嗣昌那担惊忧虑的目光,还有着高起潜厌恶的眼神。
战和不定,这场大明帝国的自卫反击战,尚且没有开战,就已经蒙上了一层阴云。
第四百零九章.分歧
大明朝还是有硬骨头的!哪怕是到了永历帝咒水之难时候,大明朝的硬骨头也没有死完!
卢象升就是其中相当硬的一根。
他也真是忧国忧民的,与杨嗣昌交接了下军饷兵粮之事情以及接下来他的战略部署,一夜未睡,第二天卢象升却是连休息都没休息下,直接向昌平进发,下午,即抵达昌平大营。
宣大三总兵,杨国柱,虎大威,王朴三人的部下,加上卢象升直属的标营两万人,已经是率先集结在了这里待命。
说实话,卢象升到任之后,宣大军队不是变多了,而是变少了。
大明有四百万大军,这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可军队又分屯军还有战兵,内地是七分屯田,三分守城,边镇一般是五六分屯田,四五分守城,可那都是洪武永乐年间的老黄历了,内地卫所几乎成了全屯户,全都成了锄头兵,边镇却正好相反,大量募兵加入让战兵比例大量提升,而屯兵逃亡与屯田被侵占,让屯兵数量反倒剧烈下降起来。
明朝军户之苦,苦的难以想象,宣大边兵名义上当有四十万,连年逃亡加上阵亡,实际上才十五六万,物资极度贫乏,到了寒冬腊月,军士穿单衣巡边,瑟瑟发抖的程度。所以卢象升到任之后,走的和后来的孙传庭,如今的毛珏几乎一样的路子,屯田!
宣大战兵原本还有七万多,被卢象升裁汰老弱,编入屯户,也就剩下了三万多,并且恢复屯田,又招募边民燕行,也就是春天带着锄头种子翻越边关,到蒙古部族的土地上去耕种,到了秋天收割了再返回关内,这两年经营,宣大的军队倒是不错,大营内,几个方阵的长枪兵正井然有序的一手端着长枪巡逻着,大小火炮也是油光发亮的排列一起。
只不过卢象升可没毛珏那么大胆,那么出格,擅开边市,宣大军也是强点有限,给养还得靠朝廷,不像毛珏,牛掰的自己开一条补给线,这头几个亲兵击鼓生帐,那头,杨国柱,王朴等人已经是抱着头盔急急匆匆的进了来。
“末将拜见督师!”
“诸将请起!”
一番上下级礼节过后,大同总兵王朴,那个也是长着个大脑袋,一张圆脸憨着,有着一股子纨绔子弟模样的总兵官就急促的问了起来。
“督师,朝廷粮草可曾接济上!”
他这么问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宣大兵是客兵,到京畿之地作战,全靠着兵部发粮发饷,另一个方面,兵部对山西可是有黑历史的,崇祯三年京师保卫战,山西巡抚耿如杞,山西总兵张梦鲸督五千兵来勤王,兵部有成例,客兵驻扎一天之后,兵部方才放粮,结果利用这个成例,兵部为了节约粮饷,三天调集山西兵屯了三个地方。
本来千里迢迢来援,就又累又饿,连着被折腾了三天,饿了三天肚子,山西边兵干脆哗变了,噪归山西,很大一部分加入了流贼,而耿如杞张梦鲸也因此弃市斩首。
外镇来打仗,担忧的不是清军,先是朝廷,可见这明末有多荒唐了。
然而这话却是惹得卢象升脸色一黑,愤怒的开口呵斥着。
“大丈夫投身军旅,干的就是保家卫国,流血沙场之事,朝廷不发粮饷,汝等就不打仗了吗?”
“末将不敢!”
卢象升的呵斥,令几个总兵都是一哆嗦的低下了头,只不过言语间,士气明显低落了一格,自己家督师的话里的潜意识,估计也是对兵部没信心,宣大部队还是得挨饿了。
正如卢象升的话,饭可以不吃,仗还是要打的,召集总兵叙述了下这次进京的见闻已经战略任务,旋即就去巡查营务,为接下来的恶战做准备,不得不说,卢象升真的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将才,他麾下标营,五千天雄军是阵列整齐,士气高昂,宣大三总兵快两万余部队虽然差一点,可也是秩序井然,比内地的官兵强多了,至少余大成的标营都比不上,临战之际,全军算得上森然以待。
而且和东江相比,宣大的骑兵比例竟然更高一点,两万四五千人,骑兵多达七千,快到三分之一了,毛珏的骑兵数量也不到全军五分之一。不过东江步兵不少也拥有坐骑代步,运输装备,只是不当骑兵用而已。
就在傍晚十分,卢象升刚结束巡营,营外,又是鼓乐声响起,几个亲兵急促而兴奋的跑了进来跪在卢象升马前禀告着。
“督师,陛下派高公公来犒军来了!”
这事儿听的卢象升精神也是为之一振。
可接下来,又见证了崇祯皇帝是有多么的抠门,高起潜这次虽然没空手来,带来的犒赏银也就三万两,还是名义上的,按照成例扣完,能有个两万三四,都算卢象升面子大了,也就宣大军一个月的军饷,发下去一人勉强一两银子,换算成后世不到两千块钱。
然后还有御马一百匹,太仆寺马一千匹,银铁鞭五百条,这些玩意可算值钱点了,可也不能直接换成银子,大战之季,完全得补入战力中,还是给他老朱家拼命。
要是毛珏的东江军,恐怕不屑一顾了,东江平日里军饷都是月给银二两,快四千块钱,加上米粮得七八千,不过对于忠心耿耿的卢象升来说,这足以令他感动了。
陛下果然还是偏向主战的!
“臣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