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奉天靖难,你让我即位? 第194节

  那就必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不仅仅是这些和北元有勾结的官员武将。

  他们的家人。

  民间和此事有牵扯的。

  都是要处置的。

  到时候又是数万的人头落地。

  用朱棣的燕山卫是明显不行的。

  一旦用了。

  到时候铺天盖地的压力就要接踵而来。

  朱橚到底不愿意自己的哥哥背上这样的名声。

  朱橚微微一笑抬头道:“好了四哥,不说这些了,这两日魏国公就要到了。”

  “这次你终于可以如愿的去前线了!”

  “而且你还是前锋。”

  朱棣则是喝了一口酒有些感叹道:“若是有可能。”

  “我倒是希望!”

  “大明一百年!”

  “不,一万年都不要有战争了。”

  “战端一开,生灵涂炭。”

  “不知多少年轻的士卒不能回家了。”

  “老五。”

  “他们和我们一样。”

  “家中也有父母,也有妻儿等着回家去。”

  朱橚有些意外。

  此时的朱棣和当时在宫中,动辄就是千军万马,动辄就是自己要出征,要北伐,要平定天下。

  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恨不得做大明第一武将。

  可是看着如今的朱棣像是变了一个人。

  明显上一次随军出征。

  给他的震撼还是很大的。

  朱棣也成长了。

  朱橚则是喟然的开口道:“四哥,正是为了以后不打仗。”

  “以后的天下百姓可以太平!”

  “我们的后世子孙可以不受草原铁蹄一蹄之祸!”

  “所以才要打!”

  “打出来一个边疆宁靖!”

  “打出来一个天下太平!”

  “打出来一个一千年,一万年都没有战争的大明!”

  “一个盛世的大明!”

  朱棣看着朱橚的眼神逐渐开始变的清明了起来。

  缓缓的举起自己手中的酒杯。

  “说的好!”

  “干了!”

  朱橚也拿起来酒杯朝着朱棣碰了过去。

  两人一饮而尽。

  接着开始推杯换盏。

  很快朱棣就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朱橚有些茫然。

  也有些迷糊。

  缓缓的站起来。

  看了一眼已经呼呼大睡的朱棣。

  眼神有些怪异和悲伤!

  “四哥,天下没有人想打仗。”

  “我也想大明边疆可以不死一人。”

  “大明百姓日后再也不受草原铁骑一蹄之祸!”

  “可以太平一百年!”

  “一千年!”

  “一万年!”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深呼吸了一口气。

  “可是光想是不够的。”

  “不是吗?”

  “总有一些事是需要人去做的。”

  “那么我们在这个位置上。”

  “便是舍我其谁!”

  接着摇摇晃晃的走了出去。

  一路回到了朱棣给他准备的小院子里开始休息。

  一夜无话。

  接下来的几天被北平传的十分邪乎的这位穆王殿下。

  就好像是老曾入定了。

  就那么扎根在了北平的燕王府再也没有出去。

  而且在穆王来的第三天。

  魏国公徐达。

  永昌候蓝玉。

  也都来了。

第136章 想用人命换大明两个亲王?

  魏国公徐达和一众的大将都来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十多万的大军 。

  而且不曾停留一路朝着关外出发了。

  燕王朱棣也带着自己的燕山两卫加入了大军的洪流。

  此时分成两部。

  魏国公掌中军。

  燕王朱棣为先锋。

  永昌侯蓝玉为策应。

  防备东边的北元东欧王来增援。

  原本以为需要点齐自己的兵将。

  然后好好的排兵布阵的。

  调动最起码也要好几天的时间。

  但是谁都没想到。

  魏国公居然如此的兵贵神速。

  毫不犹豫的就开始发兵。

  计划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

  而且也是为了策应这边的朱橚。

  让探马军司疯狂的不顾一切的开始动手。

  只要他们露出来马脚。

  就是朱橚动手的时候。

  若是他们这样都忍得住。

  那王保保和乃尔不花就该吃亏了。

  闹不好就是灭族的大事!

  因此北平城变的风云诡谲。

  一连三天。

  朱橚根本就没有一点反应。

  北平督军指挥使陈亨都来了三四次。

  要问问这位穆王殿下接下来要怎么做。

  可是穆王都是一言不发。

  又是三日之后。

  北平燕王府中的穆王殿下终于下了自己来到北平的第一道军令!

  “传令定安卫。”

  “分出来五千人,接管北平城防!”

首节 上一节 194/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