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奉天靖难,你让我即位? 第251节

  “哦?说说。”

  牛海城则是激动的开口道:“殿下,光是白氏一家的家产就足足抄了一千一百三十七万两。”

  “接着便是这些江南的士民补交的税收就足足有七百万两。”

  “罚款也有足足四百多万两。”

  说到这里。

  牛海城有些疑惑道:“殿下,新政推行之后,真的可以有这么多税收吗?”

  “以后也会有吗?”

  朱橚则是淡淡一笑道:“老牛,这才是多少啊。”

  “我大明一年的税收也就是一千三百万两银子。”

  “如今虽说是清查十年。”

  “可是这才是一地啊。”

  “我大明可是足足一京十四省!”

  “保守些。”

  “三四千万两税收还是有的。”

  “这还是不算农税。”

  牛海城整个人都已经傻了。

  先是震惊。

  随后就一脸的颓然感慨道:“为何这么好的事,之前怎么就没人说呢?”

  “之前怎么就没人做呢?”

  “要是早就如此。”

  “百姓们也能好过许多吧。”

  “朝廷也就不用捉襟见肘了吧。”

  朱橚则是淡淡一笑,接着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看着远处血红的夕阳。

  喟然开口!

  “有些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瞎子。”

  “他们想的不是天下。”

  “最先想的是自己。”

  “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己过的好些就够了。”

  “别人关我什么事?”

  “而且这样的事很多人都做不了。”

  “也不能做!”

  “牵挂太多。”

  “私心也太多了。”

  牛海城下意识的开口。

  “可是您...”

  朱橚则是一脸灿烂的微笑道:“对啊,我没牵挂。”

  牛海城顿时就沉默了。

  过了许久才开口。

  "殿下,值得吗?"

  朱橚则是笑了笑!

  “不知道。”

  “不知道?”

  朱橚则是淡淡的点头道:“本王是大明的皇子亲王。”

  “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

  “不是因为本王就多想做些事业。”

  “而是本王其实没得选。”

  “本王在这个位置上。”

  “那就只能朝前走。”

  “是一步都退不得的!”

  接着看着残阳喟然道:“值不值得,本王真的不知道。”

  “值不值得。”

  “就要看后世子孙来评说了。”

  “那是百年,千年,万年之后的事了。”

  “千万年太久了。”

  “本王只争朝夕!”

第183章 因为咱叫朱元璋!

  牛海城则是没有去回答,只是微微将自己的脑袋低下。

  眼神闪烁。

  牛海城心中没有升起一点的 起伏和跌宕。

  而是升腾起来一股浓浓的悲怆。

  别人或许感觉不到。

  但是他能清晰的感觉到朱橚心中那股浓浓的死意。

  忍不住的红了眼眶。

  两人就那么呆呆的站在原地许久。

  接下来的几天进行的都算是十分的顺利。

  江南的大规模的清退十年之内的税收。

  很快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叠加。

  朱橚也干脆直接让人从水路将这些银子都送回京师。

  接着就在淮安别院开始休息。

  十天的时间。

  江南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很多人都不得不感叹。

  原本是一件腥风血雨,甚至有可能就要引起全国动荡。

  更有甚者觉得会有人作乱。

  没准才安静了没几年的中原又要一片战火。

  结果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白氏一族的人头。

  江南各级官员的人头。

  狠狠的震慑了他们。

  一切顺利的出奇。

  让许多人惊讶。

  当然了。

  最惊讶的还必须是皇宫中的朱元璋和朱标。

  皇宫奉天殿内。

  朱标和朱元璋父子呆呆的站在原地。

  就那么看着自己手中的奏折。

  沉默了许久。

  朱元璋这才呆呆的转身朝着朱标道:“老大,你刚刚说啥,运回来多少银子?”

  朱标深呼吸了一口气道:“爹,足足三千一百多万两。”

  说到这里的时候还补充了一句。

  “爹,这还就是江南。”

  朱元璋此时依旧是一脸呆滞!

  朱标则是会心一笑道:“爹,原本儿臣还想着,老五说的怕是不能实现。”

  “可是如今看来老五还是说的保守了。”

  “这官员提升俸禄的旨意看来是可以立刻下达了。”

  说着说着眼神中的精光就再也掩饰不住。

  “爹,免除大明的农税。”

  “怕是能做到了。”

  “这是几千年的壮举啊。”

  朱标看着一脸呆滞已经变得有些颓废得老朱。

  十分诧异。

  “爹,您不高兴嘛?”

  朱元璋干脆就坐在了奉天殿的台阶上。

  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喟然开口。

首节 上一节 25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