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第104节

  赵福金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你觉得我疯吗?”

  耶律余里衍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思忖片刻回道:“官家行事,非常人能比。”

  “害,还是觉得我疯呗。”赵福金夹起一块藕片放进了耶律余里衍碗里:“那完颜宗望怎么说我?”

  耶律余里衍笑道:“倒是没明说过。”

  赵福金突然想起了什么,歪着头问道:“你那日当着百官的面,说完颜宗望心仪于我,瞎说的吧?”

  耶律余里衍又想了片刻:“倒也不算瞎说,自从完颜宗望回到会宁府,对官家您,总是念念不忘,等赵楷来后,常与赵楷聊些官家的生活琐事,对赵楷也极为照顾。”

  “照顾他?”

  耶律余里衍点点头:“我想,应该还是觉得赵楷是官家的长兄,这才特别照顾吧。”

  赵福金撇撇嘴:“兴许是念国之礼仪,这才……”

  “还有官家托人送他的救命良药,虽不知到底是什么名贵药材,但完颜宗望视为珍宝,整日里都不离身的。”

  赵福金闻言,哈哈笑道:“他倒是听话,也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就是我们太医院的藿香正气散,解暑用的。”

  “解暑?会宁府那地方……”

  赵福金不想解释太多,不过经过上次的事,对耶律余里衍这人的观感到是不错,心想在那段历史中,她俩也算是姐妹了,便提议道:“你以后就别住那个晦气的地儿了,搬到明仁宫里来吧。”

  耶律余里衍一惊:“这可是官家的寝殿啊。”

  赵福金大气地摆摆手:“以后就是自家姐妹了,我这人,生活里没什么架子的,你放开就好,对了,看看我给完颜宗望的回信。”

第173章 调戏宗望

  靖康元年仲夏,会宁府。

  等了快一个月的完颜宗望终于收到了大宋女帝的亲笔回信。

  看着完颜宗望激动又忐忑的样子,正在府上与他吃酒的年轻将军催促道:“快看看。”

  完颜宗望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淡定从容,随手将信笺往酒桌上一扔:“急个甚,先吃酒。”

  宗望满上酒,端起酒碗,作势要敬,却见那年轻将军一把拿起丢在桌上的信笺:“那我替二哥看。”

  一边说着,一边还就真的抽出了信……

  “金兀术!”完颜宗望一把将信笺夺了过来,抱怨道:“没大没小!”

  金兀术,完颜阿骨打四子,汉名完颜宗弼,还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大宋名将制造机。

  赵构南渡称帝,建立南宋后,岳飞等中兴四将,都是拿他刷声望的。

  这当然是后话。

  如今的金兀术,还只是完颜宗望麾下一员小将。

  这段时间,完颜宗望正处人生低谷,前有兵败开封城下,后有老婆被大宋储君拐跑,属于事业爱情双失败,在金国这种尊强踩弱的社会风气下,即便他身为金军大帅,阿骨打血脉,也难免受人耻笑。

  三十岁的男人,岂能不郁闷。

  幸好四弟完颜宗弼顾念血脉之情,这段时间多有陪伴。

  “二哥,咱猜猜,那大宋女官家会怎么说?”完颜宗弼笑看着宗望。

  “什么怎么说?”

  “盟约啊,岁币啊,还有……还有耶律王妃之事……”完颜宗弼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宗望的反应,见宗望依旧淡定,才继续说道:“二哥,如今伐宋之事已准备的差不多了,朝廷可就等着宋朝给信呢。”

  宗望捏着手里的信笺,苦笑道:“伐宋,我没意见,从一开始,我就不信那大宋女帝和谈的诚意。但是……”

  宗望犹豫了片刻,还是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为兄不愿以王妃之事,做为兴兵的借口。”

  完颜宗弼虽说不是个聪明人,但至少是个男人。

  所以宗望的心情他是能理解的。

  谁愿意从会宁府一路喊到开封府:“还我老婆!”

  脸还要不要了,完颜宗望可不是纯爱战神。

  “害,二哥,先看看宋朝女官家怎么说吧。”

  “还能怎么说?”宗望苦笑:“总是要护着自家人的。”

  这段时间,宋朝会如何反应,完颜宗望已经推导了多次,他若是宋朝官家,一定会保着郓王,把这一切责任都推到耶律余里衍身上。

  比如耶律余里衍放荡,勾引郓王,意图逃离会宁府……

  比如郓王被耶律余里衍挟持……

  总之肯定不能把屎盆子扣在自己头上。

  这不仅仅关系到大宋皇室的脸面,这也关系到大宋一国的脸面。

  那个狡诈如狐的女人,势必也是会这么做的。

  完颜宗望将自己的预判讲给宗弼后,这才抽出信笺念道:“宗望大帅见信安好,事情朕知道了,简单与你说说,你那王妃勾结辽国死士,将郓王劫回开封,以性命要挟我宋出兵助她复国。细节不表,如今均已伏诛……”

  完颜宗弼惊呼道:“王妃被杀了?”

  完颜宗望浑身颤抖,“啪”的一声将信拍在了桌上:“这恶毒的女人!”

  完颜宗弼连忙起身,站到宗望身侧安慰道:“二哥……”

  宗望咬牙切齿,连连冷笑:“知道她狡诈,却没想到她如此狠辣。”

  “二哥,你莫伤心,等咱攻破开封城,我屠了赵家女人,为王妃报仇!”

  “什么王妃?从她跟人跑出会宁府,便跟我完颜宗望再无关系。恨只恨这宋朝女帝,信口雌黄,杀人诛心,事已至此还要给我完颜宗望泼脏水。”

  完颜宗弼劝道:“二哥,此等结果伱既早已想到,便不须恼怒,随我进殿,奏报陛下,即日起兵便是!”

  宗望听罢,心中一沉:“对啊,事情已经预想到了,为何还如此失态?”

  宗望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一种奇怪的期待感。

  见宗望愣怔,完颜宗弼抽出压在宗望掌心的信笺,定睛一看,第一页的下面,画了一个奇怪的符号。

  “=========》”

  宗弼翻开一页念道:“哈哈哈哈。”

  “你笑甚!”宗望怒问。

  宗弼指着手中信委屈道:“不是我,是这信上在笑……还画了一张笑脸?”

  一边说着,一边又翻开一页:“气疯了吧?没关系,以上所说是你的老朋友道君皇帝的意思,但朕不这么觉得,经朕仔细调查,事情真相是这样的,郓王赵楷意欲出逃会宁府,为怕途中被劫,只能挟持耶律王妃……”

  完颜宗望一把扯过信笺,蹙眉再看:“回到开封府后,郓王这孙子想要杀害耶律王妃为自己脱罪,幸亏朕及时赶到,替宗望大帅保住了媳妇儿,郓王嘛,被朕砍了,人头已随信奉上,朕为你护老婆的恩情,望大帅铭记,这人情将来可是要还的,这是于私。至于国事,朕的意思很明显了,便不赘言,你们大金朝堂自己品味便是。”

  完颜宗望人都傻了。

  任凭自己推导过大宋应对此事的一百种办法,唯独没有推导出是如此结果。

  宗望还是不敢相信,冲到院内,翻开随信一起送到的木匣子。

  “是他!是他!”

  完颜宗望哈哈大笑起来:“耶律公主并未负我,只是被赵楷这个王八蛋劫持了!”

  跟着完颜宗望奔出来的四太子宗弼也是一脸懵逼:“看看,还写了些什么?”

  完颜宗望长吁一口气,面带笑意,又翻开一页,却没再念出声来:“听耶律公主说,大帅对朕极为想念?朕美则美矣,但可不是什么癞蛤蟆都能觊觎朕的,朕是大宋天子,你完颜宗望只是个金国大帅,中间差着辈呢。不过……大帅若能入我宋籍,以赘婿之身伺候朕左右,朕还是能考虑考虑的。”

  完颜宗望脸上的笑容又消失了,咬牙切齿道:“如此辱我?你在想屁!”

  完颜宗弼一愣:“谁在辱我二哥?谁在想屁??”

  宗望扯下最后一页,塞入怀中,把其余的信扔给完颜宗弼:“连同这人头,先带去给陛下,我收拾收拾,随后就来!”

第174章 决意发兵

  仲夏时分燥热无比。

  会宁府不像大宋的城邦,这个时间里冰块甚多,普通人家也能买上几块冰解暑降温。

  明德殿内,本就不善礼仪的金人,光着膀子,脖子上耷拉着擦汗毛巾,像极了一群山贼开会。

  “把赵楷砍了?”

  完颜宗翰把赵楷的脑袋拨来拨去:“真砍了?”

  完颜宗望倒是穿戴整齐,忍着燥热答道:“我已经验过了,确是赵楷。”

  完颜晟端坐在龙椅上,撩着衣袍自顾自地扇着风,蹙眉道:“看来这宋人,没想违背盟约啊。”

  “害,连储君都砍了,这宋人怕是吓破胆了。”宗翰合上木匣,摆摆手:“拿走拿走,都臭了!”

  “那宋人也没说什么时候送耶律那女人回来?”完颜晟翻着赵福金的亲笔信问道。

  “送回来作甚,跑了的媳妇不如狗……”

  “宗翰!耶律余里衍是被赵楷那狗贼劫持的!”完颜宗望纠正道。

  完颜宗翰撇撇嘴:“二太子别动怒,女人嘛,换一个便是,给宋人说,让他们再多送两个帝姬来和亲,到时候我与二太子一人一个,陛下要吗?要就让他们送三个来!”

  完颜晟擦了一把汗:“别说些有的没的,现如今,咱们已经筹好了伐宋的辎重粮草,打,还是不打?”

  “这女人信上不是说了要继续履行盟约吗?”完颜宗翰问道。

  “她可没这么说,她说的是,让咱们自己品味。”完颜宗望再次纠正。

  “这有什么好品的,储君都砍了,这还不能说明事?”完颜宗翰辩道。

  “宗翰大帅这是怂了?”完颜宗望冷笑道。

  “怂?哈哈,要打便打,这等事,说干就干,我宗翰何时怂过?”

  “你俩别吵了。”完颜晟拍了拍龙椅,看向完颜宗望问道:“二太子的意思是,伐宋?”

  宗望躬身道:“我只是想,若要伐宋,八月出兵正好,到了开封城下,便入了冬,南人畏寒,而我金人不畏。若此时不兴兵,等到来年春天,若那女人毁约,要想再伐,就又要等到秋日。”

  完颜晟思忖,宗望说的有些道理。

  金人南下,一般都选择在秋日兴兵,冬日决战。

  一来是风雪之中,南人的战斗力确实要大大下降,二来秋日兴兵,一路上刚好能打不少草谷,补充军需。

  所以后世戏称金人如二哈,越冷它越瓜。

  当然这个“瓜”,是指战斗力爆棚的意思。

  “陛下,二太子所言有理,但是咱们也不要背上毁约的名声,大军可以开拔,在黄河北岸集结,到时候宋朝若毁约,渡河开干便是。”完颜希尹提议。

  “可这都发兵了,宋朝还会履约?”完颜晟嘀咕道。

  完颜希尹不愧是金国的首席智囊,他认为,从赵楷逃离会宁府至今,已经快两个月了。

  这期间完颜宗望是以个人名义给大宋去信三封,但是金国朝廷并未下国书,所以从赵楷逃离会宁府的第二天,金国就以为宋要违约,于是发兵南下,缓慢进军,日行不过三十里,很给大宋面子了。

  就是在等大宋给信儿。

  如今两个月了,大宋终于有信了,但金国大军已至宋境,前锋甚至已达河东路。

首节 上一节 104/1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