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214节

  “那就去看看吧。”朱翊钧摆了摆手,不算什么大事。

  三娘子又跪到了地上,俯首帖耳的说道:“叩谢陛下天恩。”

  三娘子走出了门槛,陈学会带着三娘子离开了皇极门的位置,另外的使臣等待着觐见,包括济州岛来的使者。

  “你们大明不是元辅当国吗?为何元辅就说了句陛下圣明?”三娘子走出午门,准备上车回到四夷馆之前,忽然开口问道。

  三娘子又解释道:“和我预想的不同,西北的吴兑、方逢时等人都说,元辅威震主上,僭越神器,我听闻元辅新政,颇有成效,可今日入朝一观,并非如此,所以才有此一问。”

  三娘子想不通,她在西北能把打了一辈子仗的俺答汗僭越架空,张居正在大明,却只说陛下圣明,可是张居正在大明的新政在草原三娘子都听说了,张居正不是无能之辈才是。

  “我不知道你为何如此询问,元辅为何要架空陛下的威福之权呢?元辅希望陛下能够成材。”陈学会看着三娘子解释了一下,三娘子疑惑,高拱也疑惑,其实大明的臣子也都疑惑,张居正你什么时候,真正干些威震主上的事儿?

  “我知道了。元辅果然是伟男子,大丈夫也。”三娘子思索了一番说道:“我还以为世间无诸葛孔明这类的人,只是话本里故事,但是今日看见了元辅,才知确实是有这样的大丈夫。”

  “多乎哉,不多也。其实大明也就这么一个。”陈学会扒拉下,这样当国而不僭越神器,只想中兴的臣子,大明也不多。

  三娘子笑了笑说道:“不还有戚继光、俞大猷吗?还有李成梁也能算半个吧,都是英豪,明知大明苛责武人,做事很是艰难,但他们似乎没有放弃。”

  “走了。”

  三娘子之所以肯亲自跑过来谈一谈,其实很简单,轻启战端很难言胜,不能劫掠了,才肯老老实实的谈生意,她放下了车窗,向着四夷馆而去。

  陈学会摇了摇头,正如三娘子而言,大明的伟男子、大丈夫细细数一数,并不算少,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谭纶、海瑞,甚至连殷正茂、李成梁这种人物,说他们是藩镇,他们还以朝廷马首是瞻。

  很多人言这些人蠢,的确,他们并不精明,掌握这等权力在手,结党营私,一起挖空大明墙角多好,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陈学会带着下一批使臣觐见了,这次是济州的使者。

  这些使者,不会汉话,献出了海货、鱼油等若干,得到了一些赏赐,连比划带猜,朱翊钧才明白对方的意思,大风把他们的船吹跑了,希望大明能送他们回去。

  朱翊钧同意了这个要求,大明的确要对济州岛进行水文考察,倭国在增强对琉球的影响力,大明也要增强对倭国的影响力。

  第三批使者是朝鲜使臣李后白、尹根寿,这两位使臣是请求朝廷勘误,大明要修大明会典,大明会典中对于李朝的祖宗记录有误,请求修改。

  自从弘治年间大明修好大明会典刊刻天下后,朝鲜使者就不停的上奏,说大明修错了,大明将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记录成为了李仁任的儿子。

  这个错误洪武年间就发生了,李成桂本人就亲自上奏了,说自己不是李仁任的儿子。

  永乐年间,终于修订了这个错误。

  但是到了弘治年间,这个错误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大明会典之中,听说朝廷有修大明会典的打算,而且还任命了总裁、副总裁,以及开馆编修,立刻急匆匆的派了使者,希望这次不要再错了。

  李后白和尹根寿两个人,进了午门人都傻了,直接震惊!

  皇帝这坐在空荡荡的地基上接见藩国臣子,朝鲜国王每一代都被大明册封,确实是藩国,这也是两百年的首次,皇帝在地基上接见外臣,搞得比朝鲜还寒酸。

  万历元年恭贺新帝登基的时候,这二位就来过一次,那会儿皇极殿有么多的金碧辉煌,现在就有多么的寒酸和令人震撼。

  朝鲜现在也困于党争分为了东人、西人、南人、北人,但是和大明这火烧大殿一比,朝鲜的党争算个什么,就是小孩过家家,大明就是大明,连党争都争的这么大气!

  辉煌无比的中轴线建筑,一把火,说烧就烧了。

  朱翊钧答应了李后白和尹根寿的请求,太祖实录里也记载了这一条李成桂当年就说自己爹不是李仁任,那会儿高皇帝没下旨更易,太宗实录里也记载了这一条,明旨更易了此款错误之处。

  的确是搞错了。

  但是到了弘治年间,理学、心学化史学的风力舆论之下,潜心读史的都没几个了,连文皇帝下旨更易的事儿都没几个人清楚了,当年已经更正过的错误,居然堂而皇之的写到了《大明会典》之中。

  所以张居正修大明会典,真的真的很有必要,原本,真的有太多的错误了。

  都说孝宗的弘治年间,文治兴旺,可是修国典,连永乐皇帝亲自下旨更易错误的事儿,都能遗漏,这算是文教兴盛吗?

  朱翊钧看过了一遍国史,都知道的事儿,那些个士大夫躺在女人的肚子上修的国典吗?

  李后白和尹根寿见皇帝答应,喜极而泣,开国君主的爹都被宗主国给记错了,现在终于在新的国典中被纠正了。

  第四批的使臣是来自琉球,琉球使臣进献了鱼油等物,痛骂倭国,请求大明水师前往琉球巡检,剿灭倭患,还琉球安宁,朱翊钧对此表示,大明眼下也是鞭长莫及,大明正在振奋水师,不期数年,必然前往。

  琉球使者哭的痛哭流涕,多少年了,大明朝廷就没松过口,今天终于得到了一句不算承诺的承诺。

  第五批入殿的使者是黎牙实,这位算是老熟人了,黎牙实光是面圣就两次,这已经是第三次觐见了。

  黎牙实恭敬行礼之后,看着空旷的地基,不由自主的感叹道:“英明的、富有智慧的、战无不胜的、至高无上的伟大陛下,卑贱的外乡人有些疑惑,这宏伟、高大的皇极殿,就这样烧毁了吗?这就是大明的富庶吗?”

  皇帝已经开始调查皇宫纵火案,是有人纵火,而非天灾,坊间早就传的沸沸扬扬,自然也传到了在京的黎牙实耳朵里。

  “我一直来到这里之前,都认为愚蠢的弗朗西斯科是地球上最大的蠢货,他说只需要四十人就可以征服大明,后来加到了两万人,但现在看来,我现在觉得他也不是那么愚蠢了。”黎牙实用带着咏叹调和半生不熟的汉话,揶揄着大明皇帝。

  大明皇帝你这都不生气,以后也别当皇帝了。

  “你觉得两万人,真的够吗?”朱翊钧平静的问道。

  黎牙实友邦惊诧了一下下,就赶忙恭顺的说道:“弗朗西斯科是个蠢货,我人就在这里,我认为,两百万人都不够,忠于伟大陛下的臣民,忠于大明国朝的臣民,是大多数的沉默者。”

  “把忠于陛下和国朝的沉默者变成了背叛者,那是不该发生的错误,虽然它总是发生。”

  借着皇宫被焚毁的事儿,稍微揶揄两句,惊诧一下,差不多得了,蹬鼻子上脸,真的会被大明皇帝扔到太液池里喂鱼的。

  “你这是凑热闹来了,还是有事要说?”朱翊钧询问道,今天集中接见使臣,这黎牙实也说要觐见,既然要见,那就一起见一见好了。

  黎牙实笑着说道:“上次我的国王送给陛下的礼物有一块钟表,它可以很方便的计时,但是它漂洋过海来到大明的时候,被鲁莽的仆人给摔坏了,我最近修好了它,虽然很难,但还是呈现给陛下,来自德意志的纽伦堡蛋毫表。”

  “无论是物品还是知识的交换,都离不开时间的考量。”

  黎牙实最后一句话是用拉丁语说的,这句是泰西的格言,具体是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来自已经灭亡的罗马。

  “时间一旦流逝,便无法回头。呈上来。”朱翊钧一听有礼物,笑容变得灿烂了起来,他说的这句是用拉丁语说的,也是一句古罗马的格言。

  朱翊钧真的又在认真的学习外语,而且发音上比黎牙实还要正宗一些,这让黎牙实惊讶无比。

  一个大概和朱翊钧拳头大小的蛋,被呈送到了御前,朱翊钧看着这个蛋,与其说是蛋,不如说是怀表,它可以挂在脖子上。

  表盘是完全的黄金打造,整体是一块六边形的哥伦比亚翡翠,缀饰珐琅花纹、宝石机芯置于其中,能够听到擒纵装置在里面滴滴答答的响声,表盘上没有秒针,只有时针和分针,但滴滴答答的响声,能证明,里面有秒针的设计。

  “赏!”朱翊钧笑着说道:“你的礼物朕很满意,那你有怎么样的诉求呢?”

  “其实就是一件小事,吕宋的战争,能不能稍微停顿一下?或者说,干脆和平下来,大明一直在对棉兰老岛发动攻势,我收到了来信,情况已经很糟糕了。”黎牙实满是为难的说道:“冲突影响贸易。”

  朱翊钧一脸愁苦的说道:“远方的使者,你也看到了,朕现在这个年纪,其实并未有亲政,朕答应了你,也做不得数,吕宋太远了,的确,他们俯首称臣,可是黎牙实特使啊,朕无法有效的约束他们,就像费利佩二世不能有效的约束新世界一样。”

  张居正听闻抬头看了一眼陛下,陛下收了黎牙实的礼物,却不给黎牙实办事,这种行事风格,跟谁学的?张居正的学生李乐。

  李乐最先开了这个收银子不办事的先河,而后是范应期和王家屏,现在小皇帝也这样!

  小皇帝还一副愁苦的说,殷正茂、张元勋、邓子龙并不遵从朝廷诏令,可能吗?大明第一艘五桅过洋船都要交给殷正茂使用!问问殷正茂本人,听不听朝廷的号令!

  殷正茂到哪里都被称之为国姓爷!陛下的圣眷太过恩厚。

  明明是皇帝下旨让继续驱逐红毛番!

  演,接着演!

  “特使啊,你说是不是?朕下令也不管用。”朱翊钧苦大仇深的说道。

  “确实是,唉,这些海外的司令和总督们,总是如此难以驯服!”黎牙实颇为感同身受的说道,费利佩二世那么厉害,都管不住新世界,更遑论大明这小皇帝了。

  佛得角离西班牙也很近,但那里已经是神遗弃之地了,没有人知道那里有多少的海盗和走私商人。

  “既然是国礼,那大明也不能寒酸,张大伴,取一件双面天鹅绒四合如意绣龙补衣来,作为国礼,礼尚往来。”朱翊钧让自己的语气平淡,他出手极为阔绰,一件天鹅绒绣龙补衣,可是宫廷御用之物,是和朱翊钧顶着的金丝善翼冠一样珍贵的丝织品。

  “叩谢圣恩。”黎牙实是格外惊喜的,这东西送回去,可以完全满足费利佩二世的虚荣心了,费利佩二世一直想向英王伊丽莎白求婚,但是伊丽莎白迟迟不肯答应。

  西班牙有着长期的联姻开疆的传统艺能。

  黎牙实走了,而朱翊钧拿着手中的金蛋,认真的观察着,开口说道:“先生,这是一台精密机械,任何一条线不够精准,都会让它的误差变大,小的误差累计起来,就会走时不准,泰西人用它来进行航海,用时间,来测定自己的经度。”

  “承认自己不如人并不耻辱,大明并没有造表的工艺。”

  朱翊钧说着就站起身来,向着文华殿偏殿而去,张居正亦步亦趋。

  文华殿偏殿,大明皇家实验室,朱翊钧坐在了太师椅前,小心的卸掉了时针,而后撬开了金蛋,露出了里面的机芯。

  朱翊钧认真的观察着机芯,发条、擒纵装置、均力锥轮,发条装置提供动力,擒纵装置的往复运动,均力锥轮补偿计时器主发条弹簧变化的张力。

  擒纵装置其实很好理解,但是均力锥轮就很难了。

  它是一个有凸起螺线的锥形盘,链条绕在这个盘上,并且连接发条。上发条时,越缠绕,螺旋直径越小——发条绷得越紧,链条终端的力却没有增加,稳定输出给擒纵装置。

  朱翊钧开始拆卸装置,将均力锥轮拿了出来,对准了阳光问道:“先生,你看这条线,是不是很熟悉?”

  “嗯?”张居正看了许久,从一张张的题板中拿出了一张说道:“是这张映射图吗?”

  锥形轮的纵剖面,其实是一条圆锥的双曲线,而它的链条在均力锥轮上的表现为一种螺旋线。

  “泰西来的并不规整。”张居正认真的查看了一番后,颇为确切的说道,泰西来的这颗蛋,大明有能力做的更加精准,因为大明拥有数学工具。

  这是度数旁通带来的好处。

  朱翊钧笑着说道:“先从仿制这枚蛋开始吧,首先需要簧钢,弹性极佳的钢片,而后需要制造齿轮,仿造出来之后,我们还需要明白这些齿轮的作用,最后,制作出大明的蛋来。”

  “精密的机械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我们需要一些耐心。”

  “交给先生做吧。”

  朱翊钧将每一个零件都做好了拆解,画图之后,交给了张居正去仿制,仿制对于大明而言非常容易,但是要搞清楚每一个齿轮的具体作用,需要很长的时间。

  朱翊钧还年轻,他可以等。

  而且朱翊钧相信大明的工匠们,能够搞明白所有齿轮的意义,然后改良它,让它变得更加准确。

  文华殿上放着职官书屏,职官书屏正中间有一个天下堪舆图,但是它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有一种严重的扁平化,六分仪和表,可以让这张图变得更加精准。

  王崇古和三娘子的商业谈判在五月中旬结束了,而王崇古将谈判的结果,送到了御前,王崇古是督办,永定毛呢官厂,不是王崇古自家的生意,当然他本人也是股东,吃一成的利润分成。

  当结果送到皇帝面前的时候,朱翊钧看完,呆滞的看着对张宏说道:“读书人的心思都这么脏吗?”

  “陛下,读书人的心思,都一直这么脏的。”张宏看着那份结果,面色复杂的说道。

  求月票,嗷呜!!!!!!

第187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

  王崇古哼着小曲唱着歌,乐呵呵跟王谦诉说着自己和三娘子唇枪舌战的过程,王崇古为了钱跟三娘子吵的很凶,每一条都是他基于为自己谋利的角度出发,对任何不利于大明的条款分毫不让,对于利于自己的条款,则穷追猛打。

  他的唇枪舌战是真的在吵架,与吴兑和三娘子唇枪舌战是完全不同的。

  王崇古笑呵呵的说道:“儿呀,咱大明内外上下,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总是期盼着出现一个明主来,对于国政的理解,总是盼望着,就是有个人,能把所有人,从那庸俗无望没有意义的人生里拉出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真正的问题,从今往后,再也不必面对人生真正的苦难。”

  “哎呀,张居正教得好啊,陛下学的更好,有功真的赏,这生活,美滴很。”

  王谦则十分确信的摇头说道:“没有人可以把别人从泥潭里拉出来,并且解决所有的问题,让人生不会再出现苦难,基于矛盾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一个矛盾冲和之后,会有新的矛盾产生。”

  “只有矛盾相继才能让万物无穷之理不断的发展,事物发展不是事物本身。”

  “如果将所有的事儿寄希望于一人,还不如去许愿,许愿池的王八听到如此离谱的要求,也会摇头。”

  王崇古听闻愣了许久才说道:“我现在相信你一定能考中进士了,你肯读矛盾说,而且肯去理解,为父是很高兴的,哪怕是你考不中进士,你也能把自己安顿好,不至于像张四维那样了。”

  王谦继续说道:“张居正是人,不是神,他做不到以一己之力将天下颓势逆转,在朝中有谭纶、王国光作为新法的左膀右臂,在地方有殷正茂、张学颜、凌云翼、潘季驯、庞尚鹏等等,在军队中有戚继光、李成梁、俞大猷、张元勋、刘显等人。”

  “而这些人的背后,是大明百姓想要安居乐业的共同期许,戚继光哪怕是无法展布,在北方也是屹立不倒,那不仅仅是张居正在庇护,也是百姓期许。”

  “是这些所有人聚集在了一起,一起用力,才撑了起来。”

  “而张居正的确是找到、甚至可以说是姑息,才让他们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甚至包括了父亲。”

  “啊,这这这,也包括我吗?哈哈哈。”王崇古一乐,笑的格外开心,他确实是基于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做的事,的确是有利国朝的,那到时候功臣册上没有他的名字,但是奸臣册上也一定不会有他的名字。

  王崇古摇头说道:“儿呀,你是不是也看了心学,尤其是何心隐那套说辞?看归看,说归说,不能信。他自己个都不信,摇唇鼓舌四处招摇撞骗。”

首节 上一节 214/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