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小娇妻后,我奋发图强考科举 第54节

  王博超拍着罗浩轩的肩膀,笑呵呵说道“毅之兄这表妹啊,是娃娃亲,哈哈哈,明年年尾就要成婚的”

  罗浩轩拍开了王博超的手,说道“我谢谢你,多嘴,是远房表妹”

  张建英也在一旁打趣道“毅之兄这表妹啊,生得小家碧玉,温柔贤淑,可惜有人不珍惜啊”

  这次罗浩轩的老爹听说儿子要去游学,便跟他未来亲家一商量,让罗浩轩也带上他表妹,培养一下感情,要不然,休想从家里拿钱去游学。

  罗浩轩迫于无奈,也就答应了,其实吧,他对他这远房表妹没啥感觉,不是说她不好,是罗浩轩自己还没玩够呢,他不想那么快就成婚,所以一直对他这表妹不冷不淡,但他最后一定会娶她,毕竟是定了娃娃亲的,

  任俊杰听他们这么一说,也是狐疑的看着罗浩轩,笑道“哟,想不到毅之兄还有远房表妹呢,我来了两次府城,咋没见过?”

  王博超笑道“他这表妹不在越州,在隔壁严州呢,可惜啊,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王博超顿了顿,又瞄了眼罗浩轩,说道“可怜两人身处异地同相思”

  罗浩轩推了下王博超,喊道“去你的,胡说八道”

  “诶诶诶,君子动口不动手啊,动手你可打不过我。”说着,王博超背着箱笼就溜了。

  “呵,要不你停下,来试试?”罗浩轩也匆匆的追了上去。

  任俊杰看着两人追追打打,还是在府学门口,这要出来个训导,不得说是有辱斯文?

  张建英似乎已经是习惯了,看着任俊杰说道“哎,他们就那样,走吧,子鸿兄”

  任俊杰也知道他们那德行,双手一摆“走走走,追上去”

  ...

  时间来到了八月十三日,天还没亮,这会任俊杰已经被阿福给叫了起来。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也就是院试第一场的开考日。

  任俊杰不敢耽搁,匆匆的洗漱后,便喝起了粥来。

  这些天除了第一天刚到府城那会去跟王博超hapyy了一下,其余时间都呆在家里温书,张建英也是,他对于这次院试也是志在必得。

  寅时一到,试院那边如期的放了一阵响炮,这是在提醒考生们做好准备,该去试集合了。

  任俊杰喝完粥后,匆匆的提着考篮出门去了,这次他要排在前头。

  跟府试差不多,只带水和食物就行,其他的东西由试院提供,带字的平安符或玉佩什么的,带了就按作弊处理。

  走在大街上,任俊杰能明显感觉到这次参加考试比县试府试的人数多得多多了。

  大家伙都是往一个方向赶去,还别说,任俊杰真就看到了传说中的白发老童生了,之前他在府试见到的大爷比起这位,那还算是年轻的了。

  现在这大爷,任俊杰看着真想过去扶一把,走起路来颤颤巍巍,还带大口喘气的,任俊杰是真怕他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

  就为了那感人的录取率,几乎全府的童生们齐聚一堂。

  在试院外,已经很自觉的排成了两条长龙,任俊杰最终还是来得晚一些,都快排到街尾去了。

  据公文上面说,这次院试有三千余人来考,按以往惯例,第一场估计会淘汰剩于六七百人,第二场主考官会从六七百人中挑67人。

  很快,前方远远的传来了一阵铜锣声,这是开始检验入场了,这次考试府衙那边增添了很多衙役来检查,这样速度也快些,要不然这三千人还不知要等到啥时候。

  虽然考生是多了,但该有的严格却不会变,任俊杰感觉比府试更严格了,那衙役居然还要检查他的后庭,真是岂有此理,有辱斯文。

  衙役见惯了任俊杰这种少见多怪的表情,还真有人把纸张塞在小竹筒里,在将小竹筒塞里面...

  毕竟老鼠须可以将字写得很小很小...

第108章 院试一

  任俊杰被衙役检查一番后,匆匆的穿上了衣服,提着考篮进了龙门,眼角还有些湿润,是凌晨的风太大了。

  来到了大院中,还是跟府试一样,各县有各县的区域,任俊杰来到了新昌县的区域,静待唱保。

  虽然现场几千人,但无一人敢讲话,全都安安静静的,就只剩下脚步声了。

  直到所有考生都进场后,西厅那边传来了一阵喧闹,提学大人带着他的幕僚们来了,知府大人和府学教授也在一旁陪同,后面跟着一大群癝生。

  虽然院试与知府大人无关,但他身为地方父母官,也是有义务配合的,等会他还得上来讲几句话。

  由于天还没亮,灯笼下的人又模模糊糊的,所以很多人都看不清提学大人长啥样子,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位五十岁出头的小老头。

  话说这提学官去年上任就组织了一次岁试,当时王博超和罗浩轩就是在去年那一科中的,听山长说,这小老头是仁武二十二年中的榜眼,当朝的户部右侍郎,是户部的三把手。

  去年被新皇帝任命为浙江提学官,任期三年,三年后官复原职,别小看这提学官,能当上的一省提学的,一般都是皇帝比较信任的人。

  虽说不能参与地方政务,没啥实权,但有监察之职,地方上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上禀皇帝,而且全省的读书人都归他管。

  读书人的笔杆子堪比刀剑,杀人是不见血的,若是在他主持下的考试,中秀才的那些人后面再中了进士,那这提学官还是他们的小座师。

  这又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官场上最喜欢拉帮结派了,有了小座师之名,以后人情才送得顺手一些。

  很快,提学官上来讲话了,说了一通勉励的好听话,接着轮到知府大人,他也是简单的说了一些好好考,为越州府争光之类的话。

  大家伙在下面听得一愣一愣的,这饼真好吃。

  言罢,就有两个衙役敲着铜锣,高喊着“唱保开始”

  跟府试一样,一个县一个县的轮流来,新昌县是小县,排得靠后了些。

  轮到新昌县时,天都快亮了,唱保环节跟府试差不多,只不过是考官换了个人罢了。

  “新昌县考生任子鸿,癝生陈易,莫书玉作保”

  任俊杰闻声,连忙走了出来,来到中间的大厅,面向西厅向提学大人他们一一行了礼。

  而保任俊杰的两名廪生也上前确认任俊杰是不是本人。

  确认完后,两人依次喊着“学生陈易保”

  “学生莫书玉保”

  提学大人闻言点点头,旁边的教授便给了任俊杰一份卷子。

  任俊杰再行了一礼后,接过了卷子便跟着衙役走了,这次他的座位是地二壬寅,壬寅是六十甲子中的第39位,地二壬寅也就是第二排第99号,还好不是88号。

  看到这位置,任俊杰就乐了,还好不是很偏。

  跟着衙役小哥来到了座位后,任俊杰道了声谢就开始收拾东西。

  只见上面已然摆放着文房四宝,任俊杰还上手试试了笔尖,发现没啥问题后,就安心等着开考。

  院试只考两场,第一场为正试,考两篇四书文,而且只考一天。

  是不是觉得院试比县试府试简单多了?那是大错特错,院试的考题很冷门,不仅冷门还刁钻。

  就第一场的四书文,主考官他可不会规规矩矩的给你出题,他会将考题出一半,或者中间缺一半,两句牛马不相及的话强行拼凑在一起让你去猜,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截搭题。

  简单点的截搭题,比如这句话:今天我吃了康帅傅的红烧牛肉面。

  那考官就可以这样出题:红烧牛肉面。分割了前一段,就是让你去想,这还是最简单的截搭题。

  难一些的截搭题,比如这句话:今天我吃了康帅傅的红烧牛肉面,还喝了一瓶雷碧,喝了几口觉得雷碧不配,又打开了一瓶白事可乐,这回就对味了。

  这一大段话,考官他可以这样出题:雷碧不配,白事可乐对味。

  截搭题就是这么的变态,其实也不怪考官,毕竟考生那么多,最终中榜的就那么几十个人,这要是不出点怪招,根本难不住考生们,毕竟能来考试的,哪个不是对四书五经很熟?

  这一次来之前,山长已经嘱咐过他们了,院试考题虽少,但题目刁钻,想好了再答,时间是够的,别看到题目难就乱了心,要稳重一些。

  待到天亮之时,所有考生都已经入了座位,没一会,一阵阵鼓声传来,表示院试第一场,考试正式开始。

  任俊杰听到鼓声,连忙拿起草稿纸和笔,准备抄写题目。

  很快就要几名衙役举着一块大木板在他们那一排走来走去,木板上写着大大的两行字。

  任俊杰眼睛快速的扫了一遍,手里的笔也是唰唰的跟着抄了起来。

  匆匆忙忙的抄好了考题后,任俊杰深呼了一口气,喝了口水就开始进入了答题状态。

  第一题:友其士之仁者。

  看到这题目,任俊杰微微愣了一下,脑子里快速的转动着,想着这道题的出处。

  想了几分钟,任俊杰想起来了,并将原句抄在了草稿纸上,原句是: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意思是,子贡问孔子怎么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孔子这段话其实很好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千古传诵的名言,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事情才能得到顺利的解决。

  而孔子提到的士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是指“为仁”也要“先利其器”。

  比方说,你想对百姓,对社稷有所贡献,施展你的仁德,那你必须先搞好人际关系,结交贤达,让自己进入上层圈子,成为说话有重量的人,这样才能有机会施展你的才华,为百姓们做贡献。

第109章 院试二

  可惜的是,历朝历代很多人爬到上面时,风太大,一下子就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想清楚了一切后,任俊杰构思一番就下笔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没有平台施展你的才华,那也是白搭。

  想要为国家社稷百姓做贡献,那就要上进,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这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拒绝躺平式的夸夸其谈。

  第一道题还算简单了些,估计也难不倒多少考生,真正难的是第二道题。

  挥挥洒洒的写了一篇小作文后,已经差不多九点多了,任俊杰打算将第二道题也做了再吃饭,下午再将答案搬到卷子上就完美了。

  简单休息了几分钟,任俊杰接着就做了下一题。

  第二道题: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

  任俊杰看到这题就挺懵逼的,这说的是啥?哪里出过这句话?

  现在任俊杰的感觉就像现在有人向你提问,低头思故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反正就是挺混乱的,你要是顺着问,那就简单多了,但你拆开出来,那考生们就得绞尽脑汁多想想了。

  这不,现在有些考生就在揪头发了。

  想了好一会,任俊杰终于是想了起来,嗨,这句话出自《中庸》,要记起来还真不容易。

  原句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意思的,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在天下实行,我知道原因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实行的时候超过了它的标准,而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达到它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为人所明了,我也知道原因了,有德行的人要求太高,做得太过了,没有德行的人要求又太低,没有做到。这正像人们没有谁不吃不喝,但却很少人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其滋味”

  这段话其实很好理解,何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聪明人”,他们在别人面前处处想要表现自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他们不认可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不接受其他人的好心劝告和批评,而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往往画蛇添足,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是为了留给自己用的,而不是要显示给别人看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奉行中庸之道,掌握好适度原则,免得造成犹过不及的悔恨。

  既然太过聪明的人都做不到中庸了,那愚笨的人自然也做不到了,因为他们无法达到中庸之道的至高境界和人生层次。毕竟聪明人是聪明太过了,而愚笨的人是达不到那个点,所以这就是智者过,愚者不及。

  如果一个人品德败坏,那么他也永远达不到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人生最高层次的智慧和境界,它不仅是人生哲学和处世法则,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换言之,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再怎么聪明,他也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这种境界。

  那品德高尚就一定行了?

  品德高尚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感悟它的智慧与深刻所在,但是品德高尚得太高了,也不行。

  不要以为中庸之道是要求我们做到至善至德,作为贤德之人,你固然应该品行高尚,尽量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不去做损人利己的事,但是也不应该太过贤德,不能对待世间丑陋的事情充耳不闻,置之不理,用所谓的慈悲为怀去包容那些卑鄙之人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贤人也是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

  简单点说,太过于贤德就是现在所说的圣母,比如唐僧,对待很多作恶的强盗妖怪都采取感化,怀柔的态度,而孙猴子打死他们,却还被唐僧念紧箍咒,你让那些被强盗伤害的人怎么看?留着强盗继续害人?

  所以这也就是贤者过,不肖者不及。

首节 上一节 54/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