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每周签到一个万界垃圾桶 第116节

  蔡邕看着阿尔卑斯棒棒糖的模样,并不觉得奇怪,只是笑着重新递给了蔡玥。

  “……”

  蔡琰接过棒棒糖后则是拿在手中,一双美眸之中闪过柔和之色。

  “文姬,糖不吃可是会化的哦。”

  马车外,刘宇的声音响起,柔和之中带着淡淡笑意。

  “唔!”

  蔡琰顿时脸颊通红,就好像要冒出水蒸气一般来了。

  “吃吧。”

  蔡邕笑着看向蔡琰,眸子之中充满了欣慰之色。

  看来,选择汉阳王不仅仅是嫁与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夫君,同样也会是一位心疼蔡琰的好夫君。

  “姐姐,你要1.9是又拿着看,不如也给玥儿吃吧!”

  蔡玥则是看着脸颊红透的蔡琰又是只拿着糖,便笑着询问。

  “休想!”

  蔡琰立马抬起头一口含下棒棒糖,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蔡玥。

  “哼!”

  蔡玥哼了一声,随后便再次钻出马车,崇拜的看向刘宇。

  “看!”

  刘宇则是不知烦扰一般,一遍遍的收手,然后再伸出,手中便会多出花生米、炒豆子等小零嘴开始对蔡玥的投喂。

  “嗝!!!

  姐夫真的好厉害!”

  过了有一刻钟,蔡玥打着饱嗝,擦了擦糖水、油光遍布的小嘴,满脸崇拜的看着刘宇。

  在此刻蔡玥的眼中,刘宇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厉害的人。

  “小玥儿,那你说姐夫是不是世界上最英俊的人,姐姐是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呢?”

  刘宇微微一笑,问道。

  “当然,姐夫就是世界上最好看,最厉害的人,姐姐只是第二漂亮的人,玥儿才是最漂亮的!”

  蔡玥撅着小嘴,昂着小脑袋,自信的对刘宇说道.

第105章 对世家宝具,大汉经神郑玄!

  东莱郡,不其县崂山。

  “此地便是郑公的隐居之地?”

  来到崂山山脚下,卢植都有些好奇的询问。

  这位自己的至交好友在哪里隐居,其实他一直都不知道。

  没想到刘宇反而知晓?

  “郑公并非隐居,只是耕读于此,教授弟子与遍注经学。”

  刘宇微微一笑,自己最后一块对抗世家门阀的板块,便是大汉经神,二十二至圣先师之一的郑玄。

  郑玄,家贫而自幼求学,其毕生的经学造诣与学说被称为郑学。

  郑玄囊括大典,综合百家,遍注群经,将汉末最大的学士之争今、古文界限打破,达到了经学的融合与统一.

  郑玄所注经书,乃是汉代学术的最高成就。

  有这样的一位经学大家存在,刘宇只需不断地印刷其注解的经学,传遍大汉州郡,便能够掌握学说的解释权。

  而学说的解释权,便能够完全压制世家门阀对士子的影响。

  世家门阀再有底蕴,与大汉经神比起来,学术能力的差距可依旧没有可比性。

  郑玄的郑学,可是整个汉代学术融汇后的最高成就。

  不说西汉,最起码在东汉是没有一个能打的。

  所以,只要有郑玄在自己的麾下注经,宣扬自己的学说。

  那与汉纸相配合,再将大汉开遍书舍,售卖那些世家门阀视若命根子的圣贤书籍。

  那大汉所有贫困的士子,寒门学子与今后因为这些书籍而掌握知识的百姓子,都将成为刘宇的支持者。

  世家门阀的政治力量是很强,但我刘宇不需要你们治理天下,这最大的威胁手段便失效。

  至于联合起来蛊惑百姓,而后以此将刘宇定性为反贼的手段,同样无效。

  只要刘宇攻破城池,均田地、兴教化两道杀手锏一下去,大汉百姓都会将刘宇视为再造之恩的恩人。

  所以,刘宇需要大汉经神郑玄的助力。

  将寒门士子与那些世家门阀之中困苦的士子全部拉拢到身边。

  诸如颍川郭氏,有郭图这样的嫡脉,家中富庶,也有郭嘉这般已经落寞的。

  而这些人,往往都是比嫡脉更有才能,且道德13感更高的存在。

  就比如今后的死妈晋之宰相,西晋缝补匠的张华。

  这位乃是留侯张良,张不疑之子的后人,但小时候需要靠给人放牛才能吃饱饭。

  而最后,其成为了西晋能力最出众,且少数有道德感,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大臣。

  刘宇不需要世家门阀,但是却需要这些人!

  “你们是?”

  崂山山脚下,刘宇一行人带着百骑浮屠铁卫前来,见到这支重甲骑兵,郑玄的弟子们明显神色有些惊讶。

  “汉阳王刘宇,前来拜访郑公。”

  刘宇拱了拱手道。

  “汉阳王!?”

  这一下,这些学子都愈加震惊的看向了刘宇。

  “可是阵斩董贼,匡扶汉室之威严的汉阳王殿下?”

  一位青年看向刘宇,眸子之中充满了敬佩之色。

  “正是本王。”

  刘宇点点头。

  “汉阳王殿下!”

  一时间,一众士子都是俯身对刘宇行礼,无比尊敬。

  “十八路诸侯讨董,关东诸侯被董卓部一战击溃,近乎全灭,差点便让董贼又嚣张一回,若非汉阳王一战而定,全歼董卓部兵马,汉室威严何在啊!”

  “对啊,汉阳王殿下之功,实乃汉之柱国!”

  “汉阳王殿下,请随我来,老师定是愿意与汉阳王殿下一见的。”

  一众士子对刘宇夸赞起来,其中一人便要为刘宇引路。

  “不必了。”

  一位看上去四五十岁的老者迈步前来,精神矍铄,来到刘宇身前,俯身行礼道:“汉阳王!”

  “郑公!”

  刘宇下马,尊敬的回礼。

  “康成兄,好久不见了。”

  卢植也下马站在刘宇身后,笑着向郑玄打了个招呼。

  “没想到你卢子干竟会至汉阳王麾下出仕。”

  郑玄也注意到了卢植,颇为感慨的说道。

  “既遇圣王,当全力辅之!”

  卢植轻笑着开口。

  “竟是卢公?”

  而那些学子则更加的震撼,卢植在大汉儒林之中的威望可也是顶流的存在啊。

  “这位乃是蔡中郎,蔡伯喈。”

  刘宇又笑着介绍了另外一位跟随而来的征辟助手。

  “竟是伯喈兄当面!?”

  郑玄与蔡邕互相行礼,而后便愈加惊异的看向刘宇。

  “乃是为了大兴天下文道,教化天下百姓而往辽东。”

  蔡邕笑着开口道。

  “哦?此话何意?”

  郑玄有些诧异的询问,大兴文道之举,作为文士岂能不感兴趣。

  “汉阳王之下,有两道国策,康成可有听闻?”

  卢植笑着开口。

  而刘宇则是站在一旁,最先开口介绍的任务无需自己。

  “这些年来皆在注经,倒是没有注意天下大势。”

  郑玄疑惑的摇了摇头,他这些年来有所感悟,已经在创造郑学了。

  “老师,汉阳王之下有两策。

  一为均田地,收所有耕地为国有,而后均分给所有百姓与世家,每人只可得一亩地,世家也不例外。

  二位兴教化,听闻汉阳王治下有州学,郡学,县学与乡学,借派遣老师,前去教导百姓家的孩子。

  且无论男女,皆可到乡学中学习。

  三年乡学,两年县学,两年郡学,便可在汉阳王之下为吏。

  还有三年州学,则需要考核之后才能进入,有大儒教导圣贤之书,有汉阳王亲自教导兵法等。”

  一位身材颇为高大的少年开口。

首节 上一节 116/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