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192节

  之前朝堂百官想要打压种朴和姚雄,除了以文制武之外,未免没有给青塘诸部一个交代,用来拉拢诸部的想法。

  赵煦不由头疼,青塘乃是大宋大迂回战略的第一步,自然不容有失,然而监军制度还未真正施行,若是往青塘派遣太多的兵力,也有违大宋强干弱枝的国策。

  范正见状,道:“臣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既能让青塘安定,又不需要朝廷靡费过多。”

  百官见到范正再度跃出,不由眉头一皱。

  无他!范正的方子虽然屡有奇效,然而却邪门至极。

  “范爱卿请讲!”赵煦则大喜过望。

  范正拱手道:“启禀官家,建设兵团之策已经大获成功,可以在青塘推行!”

  “建设兵团?”

  赵煦不由一愣,过了一会才想起建设兵团乃是医家用来种植蛔蒿,开辟农场的试点。

  满朝百官也反应过来,这才明白明白范正的意思,准备用厢兵来稳定青塘之地。

  范正郑重道:“大宋刚刚征服青塘,诸部定然心中不服王化,再加上北有西夏暗中捣乱,南有雪原之上吐蕃诸部虎视眈眈,若没有足够的兵力坐镇,恐怕根本无法让青塘归顺。”

  赵煦微微点头,大宋拥有青塘,可以直接威胁西夏的腹地,西夏定然不会坐以待毙,定然会支持青塘各部反抗大宋,还有青塘和雪原之上的吐蕃诸部本就是一体,如今大宋破解了气疫,青塘被灭吐蕃诸部定然唇亡齿寒,共同对抗大宋。

  要知道雪原之上的气疫和青塘之地的气疫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镇压,恐怕青塘各地必将反叛不断,两万大军也将陷入四面楚歌。

  “而如果大宋继续派遣大军坐镇青塘,靡费颇多不说,补给线太长,长久以往难以维续,而且大量的兵力囤积青塘,西北诸路的兵力减少,容易被西夏所趁。”范正继续分析道。

  满朝百官点了点头,这就是朝廷为难的地方,无论往青塘派兵还是不派兵,都会有很大的隐患。

  范正继续道:“而厢兵则不然,其战斗力不及禁军,然而对于装备落后的青塘诸部却绰绰有余,派遣厢兵前往青塘,既可以厢兵沉重的负担,而且河湟谷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再此推行建设兵团,非但可以震慑青塘诸部,还可以屯田供应西征将士的粮草,可谓是一举几得。”

  “厢兵!”

  “建设兵团!”

  满朝百官议论纷纷,大宋的确奉行强干弱枝,然而其防备的重点在禁军之上,对于武力低下,又每年花费朝廷大量钱粮的厢兵,自然是咬牙切齿。

  然而厢兵乃是朝廷为了民间稳定必不可少的一环,每年朝廷只能花费大量的钱粮供养。

  “诸位有所不知,三千厢兵不到半年的时间,足足开垦出万亩良田,培养出珍贵的蛔蒿,非但做到粮食自给自足,等到秋收之时,足以收获价值万贯的棉花供应军器监,一个农场尚且如此,而河湟谷地的规模堪比开封府,如果采用建设兵团,开垦农场,每年足以收获数十万担粮食,供应西北大军粮草绰绰有余。”范正正色道。

  赵煦顿时怦然心动,厢兵在大宋乃是沉重的负担,而到了青塘则可以变废为宝,非但可以屯田,还可以坐镇青塘。

  “而且种朴姚雄二人此次大破阿里骨,俘获了大量的牛羊,厢兵若到青塘,屯田畜牧皆可顺利推行。”范正再道。

  满朝百官亦连连点头。

  “臣认为此乃良策!”

  这一次,就连最为保守的吕大防也被说服。

  有了蛔蒿农场的珠玉在前,派遣厢兵去河湟谷地组建建设兵团,开垦农场乃是最佳方案。

  “臣等赞同此策!”

  百官也纷纷附和道。

  赵煦见到朝堂上下达成一致,当下朗声道:“传旨,河湟谷地乃是华夏故地,今日的得以回归,特以青唐为鄯州,以邈川为湟州。”

  无论是青塘乃是邈川都是青塘地名,如今已经被大宋征服,自然要恢复隋唐之时的地名,以示正统。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颔首道。

  “传令,范正平组建建设兵团有功,特封其为都虞候,统领三万厢兵,开赴鄯州、湟州负责组建农场,开荒屯田!”范正再道。

  “三万厢兵!”

  百官不由惊呼,要知道宋军攻占青塘才不过用了两万精兵,而范正平带领的厢兵数量竟然直接的超过了西征大军。

  而原本仅仅是开封县尉,最多也不过统领三千厢兵,如今一朝得势,竟然成为麾下三万厢兵的一方大将,可谓是风光无限。

  而百官却明白,范正平之所以有如此机遇,几乎全赖邪医范正的指点,甚至就是建设兵团的起源也是为了医家种植蛔蒿。

  除此之外,监军制度的改革,以及种朴和姚雄等等皆因范正而受益。

  “邪医范正!”

  百官不由眼神复杂,范正还真的邪门,但凡和其做对的皆倒在其邪方之下,和其亲近者皆因其邪方而受益。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五章 蛔虫——童年阴影

  潍州!

  蛔蒿农场。

  耶律南音送来的二十斤种子,足足种植了上百亩,形成了规模种植。

  而且在医家扶持下,三千厢兵精心照顾下,每一株蛔蒿都被精心照顾,合理的间距,按时浇水施肥,上百亩蛔蒿涨势喜人!

  “蛔蒿以头状花序入药!必须在开花前采集,阴干”蛔蒿农场内,有医者郑重吩咐道。

  大宋少年饱受蛔虫之苦,而蛔蒿则是驱虫的良药,医家自然格外重视,除了出钱出力请厢兵照顾蛔蒿之外,还亲自派遣医者坐镇蛔蒿农场,一旦采摘下来的蛔蒿花蕾,立即医用处理。

  “但是采集的时候,不可竭泽而渔,必须保留部分花蕾,让其留种!”一旁的范正平叮嘱道。

  医者关注乃是蛔蒿的产量,而范正平负责蛔蒿农场,则必须兼顾蛔蒿种子的收集,今年蛔蒿的种植量仅仅有一百亩,明年蛔蒿农场的规模将会达到三千亩,第三年,蛔蒿种植规模将彻底占据整个农场。

  看到欣欣向荣的蛔蒿农场,范正平不由意气风发,此次蛔蒿农场仅仅只需医家提供半年所需的钱粮,非但给医家提供足够的蛔蒿,还种植棉花大赚一笔。

  更重要的是三千厢兵再也不用朝廷拨付粮草,他相信此法定然会成为解决大宋厢兵之患的良方。

  “传陛下旨意,范正平组建蛔蒿农场有功,特封其为都虞候,带领三万厢兵前往青塘组建建设兵团!”正当范正平踌躇满志的时候,开封城的一纸调令震动整个蛔蒿农场。

  “都虞候!”

  范正平不由呼吸一滞,他之前的职位虽然是开封尉,但仅仅是管理地方治安,而都虞候则是正儿八经的军职,更别说手握三万厢兵,其地位自然不是一个开封尉能比的。

  “臣领命!”

  范正平按耐住兴奋,恭敬道。

  正如范正和范纯仁所预料的那般,四十万的厢兵如同四十万只寄生虫一般,一刻不停的从大宋身上吸血。

  然而大宋为了稳固统治,最后却又对这些寄生虫束手无策,而建设兵团就是治愈大宋顽疾的蛔蒿,一旦试验成功,大宋定然迫不及待的采用。

  “恭喜范大人!”

  听到喜报,整个蛔蒿农场纷纷前来道贺。

  “都是诸位兄弟相助,范某才有今日。”范正平对着一众厢兵郑重一礼。

  一个年长厢兵被众人推举上前问道:“范大人,如今要远去青塘,不知蛔蒿农场日后该如何运转。”

  一众厢兵明白,他们能够有如今安稳的日子,蛔蒿乃是重中之重,而范正平和范正乃是堂兄弟,范正平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范正平自然明白一众厢兵的担心,当下保证道:“蛔蒿农场日后将会和医家保持合作,为医家供应蛔蒿,万亩农场采用范式义庄模式,蛔蒿农场不属于个人所有,乃是三千厢兵共有,每个厢兵皆可租种一定的土地种植蛔蒿,养家糊口。”

  蛔蒿极为精细,种植蛔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厢兵种植三亩多蛔蒿已经是极限了,而且义庄模式,足以照顾到每一个厢兵,让其再无后顾之忧。

  一众厢兵得到了范正平的保证,不由露出一丝微笑,医家收购蛔蒿的价格很高,三亩蛔蒿足以让厢兵得到丰厚的回报。

  “除此之外,本官还会向朝廷申请,扩大蛔蒿农场的规模,继续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足以让尔等自给自足!”范正平继续道。

  有了蛔蒿收益和粮食自给自足,蛔蒿农场足以长久运转下去,成为改造厢兵的模板。

  如此一来,非但厢兵问题可以解决,范家义庄的模式亦可广为推广,这对范家来说,非但是范正平一人的荣耀,更是范氏一族的荣耀。

  随着范正平立即马不停蹄的带领三万厢兵前往青塘!开封城内,范正也见到了后世赫赫有名的宝塔糖!

  “这就是蛔蒿成药?”

  苏遁拿起一个宝塔糖看来看去,不由大感稀奇。

  医家的药物一般都是药材熬制,或者是药膏,药丸,中成药冲剂!而如同宝塔一般的药丸,他乃是第一次见到。

  “竟然还是甜的!”

  苏遁拿起一颗宝塔糖放入嘴中,不由眼睛一亮道。

  对于苏遁的鲁莽行为,范正并没有感到稀奇,毕竟在医家以身试药已经是常态。

  范正解释道:“因为感染蛔虫的大多都是稚童,蛔蒿略带苦味,宝塔形状和加入蔗糖,可以中和药物,让稚童主动服药。”

  “宝塔糖果然有效!”

  忽然杨介传来一声惊呼,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只见杨介身边,一个面黄肌瘦,脸上白斑点点的稚童,排出一堆恶心的蛔虫,在稚童的屁股上,还有挂着半条蛔虫,不停的扭动。

  范正嘴角一抽,这种情况定然会成为稚童的童年阴影,伴随其一生。

  杨介将稚童身后的蛔虫用工具夹出,毫不介意的研究一番道:“宝塔糖并不能杀死蛔虫,却可以麻痹蛔虫,让其排出体外。”

  “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推广天下!”苏遁迫不及待道,蛔虫危害甚大,多少稚童深受其害。

  范正摇了摇头道:“目前大宋只有百亩蛔蒿,所产的蛔蒿花蕾极为有限,以目前的产量,只能优先供应儿童和重症患者服用!

  “儿童服用!”

  苏遁不由眉头一皱,要知道蛔虫危害甚大,而且一直没有良药治愈,几乎各个年龄段皆有蛔虫患者。

  范正解释道:“之所以如此区分,乃是因为宝塔糖毒性最弱,然而蛔虫既然是虫,自然也会惧毒,年长的患者可以服用乌梅丸,和一些药物治疗,不过,蛔蒿农场已经在继续扩大生产,最多三年,宝塔糖的产量将会足以供应整个大宋。”

  “也只有如此了!”苏遁无奈道。

  “不但如此,还需宣传卫生知识,推广医家马桶、公厕,饭前便化用肥皂洗手,防止蛔虫病大范围爆发。”范正再道。

  二人郑重点头,防治结合一直都是医家奉行的医方,有时候预防的作用甚至大于治疗。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六章 良药不必苦口

  “什么,宝塔糖要交给妇幼医院!”

  女医张幼娘不由惊喜道。

  作为医者,他们自然知道蛔虫病的危害,宝塔糖一出,足以解决蛔虫病的困扰。

  无论是哪家医院掌控宝塔糖,定然会吸引来无数患者。

  如今妇幼医院刚刚兴起,相比于发展最早和实力最为雄厚的中医院和太医院,无论是医术还是名声都相差甚远、

  如果宝塔糖交给妇幼医院,等于说让女医一脉掌控了独门秘方,这对妇幼医院的好处不言而喻。

  范正点头道:“蛔虫病的重灾区就是儿童,而大人相对来说,抵抗力较强,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再加上蛔蒿农场刚刚草创,宝塔糖产量有限,儿童服用的剂量较少,只能优先儿童服用,方可救治更多人,妇幼医院乃是最佳选择。”

  张幼娘顿时心生感激,虽然范正所言乃是事实,但是她却知道此举对女医一脉的有多大的影响。

  “范太丞放心,女医一脉定然不负所望,定然会用宝塔糖尽可能救助儿童。”张幼娘保证道。

  “不过妇幼医院最多独享宝塔糖两年,第三年,宝塔糖将会彻底量产,足以供应整个大宋。”范正提醒道。

首节 上一节 192/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