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76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宋苦岁币久亦!”

  “官家乃是中兴之主,请太皇太后撤帘!”

  随即一个个开封市民也纷纷追随太医生和太学生,前往皇宫叩阙。

  更有激进的书生文人,直接来到白虎堂,围着大门怒骂其枉负君恩,胆敢奉高太后之命作乱,日后必遭清算,诛其九族。

  “简直是岂有此理!竟然胆敢围堵白虎堂,此乃死罪也!来人,将他们全部抓起来。!”高公纪怒不可遏道。

  “高将军万万不可,这些都是书生文人,很多都有功名在身,我等不可轻举妄动。”太尉孟元摇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宋以文御武百年,武将对文人的畏惧犹如刻在骨子里一般,他们宁愿面对凶狠蛮横的辽兵,也不敢将兵锋指向文人,因为这可是犯大忌之事。

  “放肆,太皇太后一心为国,劳苦功高,他们竟然公然辱骂,此乃大不敬之罪,别忘了尔等有今日地位,皆受太皇太后恩典。”高公纪怒声道。

  一众将领顿时默然,高家原本就是将门世家,在军中颇有威望,其执政之后,众将也乃是他们一手提拔。

  就拿当今太尉孟元来说,原本仅仅是一介防御使,其孙女受高太后欣赏钦点为皇后,其又被高太后连续提拔,坐上了太尉之职,高太后对其恩重如山。

  孟元自然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于高公纪多加重用,让其俨然是太尉第二。

  “官家无故逼宫,实乃有违孝义,如今太皇太后生死不明,尔等坐视不理,岂不是忘恩负义,如今开封城一片乱局,我等若是协助太皇太后拨乱反正………………。”

  一众部将脸色一变道:“高将军慎言,军中无虎符不得出兵,此乃祖制,太皇太后未传来旨意,枢密使曹大人未传来调兵之令,我等若轻举妄动,无论是何理由,必死无疑。”

  一众书生可并未危言耸听,宋朝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对武人戒备森严,任何胆敢作乱的苗头皆会重判。

  这一次乃是官家和太皇太后夺权,他们若是参与其中,哪怕是太皇太后胜利,其死后恐怕也难逃下一代帝王的清算。

  毕竟无论是何种原因带兵逼宫,对帝王来说都是无法原谅的,再说满朝大臣已经支持官家亲政,他们又何必做这个出头鸟。

  “我等并非是谋反作乱,而是要保证太皇太后的安全,别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教训。”高公纪低声蛊惑道。

  一众将领不由眉头一皱,他们的确是受高太后提拔,唯有高太后在,才能保住他们的位置,若是官家亲政,恐怕…………。

  “而且官家受到邪医范正蛊惑,立志变法,日后必然重用新党,重启辽夏之战,到时候有多少无辜将士牺牲,你我恐怕也难逃一劫。”高公纪再次威胁道。

  孟元和一众将领心中一震,他们都经历过亲历年间的战争,自然知道战争的残酷和西夏士兵的凶猛,心中畏战情绪滋生。

  “而且我等并非孤军奋战,文官之中亦有很多追随太皇太后,定然不会对官家不孝行为坐视不理。”高公纪自信道。

  高太后乃是保守派领袖,其追随者众多,今日不过是被赵煦打一个措手不及罢了!真正较量也未必会输。

  一众将领对视一眼,缓缓点头,而太尉孟元则脸色犹豫。

  高公纪见状低声耳语道:“孟皇后乃是高太后钦点,官家素来不喜,若是太皇太后失势,恐怕孟皇后的皇后之位不保!你莫要忘了仁宗朝废后郭氏前车之鉴。”

  孟元脸色霍然一变,郭氏乃是仁宗的第一任皇后,同样也是太后刘娥的钦点皇后,为仁宗不喜,仁宗亲政之后,很快废掉了郭氏,另立曹氏为皇后,而孙女孟皇后和郭氏如出一辙。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孟元脸色郑重道:

  高公纪见状,心中得意一笑,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太尉之位,还是为了皇后之位,孟元必须站在太皇太后这一边。

  有了太尉孟元的支持,大事可成!

  孟元忧心忡忡的回到孟府之时,天已经黑了!

  突然发现孟府张灯结彩,极为隆重,正想发火怒斥,却看到一个雍容华贵的身影,正是孟皇后。

  “老臣参见皇后娘娘!”孟元上前行礼道。

  孟皇后连忙扶起孟元道:“爷爷!此乃家中应该是孙女给你行礼!”

  孟元固执道:“礼不可废,如今伱已经贵为皇后娘娘,君臣有别!”

  孟皇后不由一叹,孟元一直就极为固执,她对此也极为无奈。

  “你怎么突然回家,莫非官家刚刚亲政,就将你赶了回来!”孟元忽然豁然脸色一变道。

  孟皇后苦笑道:“爷爷这是什么话?是官家请本宫前来,劝爷爷稳定军心,确保军中不乱。”

  孟元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官家竟然让皇后亲自来劝他。

  “太皇太后如今怎样?”孟元问道。

  孟皇后如实回答道:“皇祖母如今正在寝宫,向太后正在劝她!”

  孟元默然,他自然知道孟皇后口中的‘劝’是什么意思。

  “你应该知道,太皇太后对孟家有大恩,官家并不喜欢你,若非太皇太后钦点,官家不可能立你为后。”孟元凝重道。

  孟皇后脸色不变,点头道:“孙女知道,然而孙女已经嫁给了官家,就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何况,孙女如今已经怀有龙种,已经和官家荣辱与共。”

  孟元冷静道:“后宫中,除了你还有两位妃子怀孕,你若生的并非皇子,若是太皇太后不在,恐怕难逃被废之命!”

  孟皇后对此并无意外道:“哪怕孙女此次生下的是公主,日后也会生下皇子,因为孙女已经掌控了女子怀孕的秘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下,孟皇后将范正的怀孕规律道来,孟元的脸庞第一次出现动容,如果有此方法,孟皇后诞下皇子的几率大增,皇后生下的嫡子,日后定然是嫡长子,未尝没有机会登上皇位,那时孟家的地位才稳如泰山。

  当然,孟皇后有所隐藏,她没有名言赵煦的身体状况,如果赵煦的身体恢复,那她必定会诞下皇子,如果官家日后不育,那她只有听天由命了。

  “而且妾身可是在官家立下军令状而来,若是不能说服爷爷,恐怕不用官家废了孙女,孙女也无颜再见官家了。”孟皇后一脸凄然道。

  孟元顿时脸色一僵,他自然知道孙女和他的脾气极像,肯定会说到做到,就是没有高太后的支持,孙女可能会被废。

  而如今他若支持高太后,自己孙女就已经自废皇后之位了。

  “父亲!此乃他们祖孙的恩怨,他们打着骨头连着筋,难道官家还能杀了太皇太后不成?我们孟家为何要冒着灭族的风险参与其中!”孟皇后之父孟在苦心劝道。

  孟元天人挣扎,一边是高太后的提拔之恩,一边是孙女未来的幸福和孟家的前程。

  良久之后,孟元叹声道:“务必要保证太皇太后的安全。”

  孟皇后顿时喜极而泣,知道爷爷决定站在了官家这边!

  “多谢爷爷!”孟皇后郑重一拜道。

  “希望你以后莫要后悔!”孟元一叹道。

  当下,孟元下定决心扶持官家,立即开始暗中布局。

  与此同时,蔡确踏入曹府,曹家和高太后关系莫逆,高太后乃是曹家的外甥女,两家历代互为犄角,相互扶持。

  光献皇后曹氏让外甥女高氏嫁给英宗,高太后垂帘听政之后,报之以李任命曹晖为枢密使。

  半个时辰之后,蔡确自信走出曹家。

  越是高门大阀,越是行事小心谨慎,如今朝堂三位宰相皆支持官家亲政,民间群情激奋要求官家亲政,曹家只需保持中立,就能保证荣华富贵,自然不会冒险行事。

  随后,蔡确又连连拜访数个军中重臣,这些都是当年熙宁变法的军中支持者,以作万全之策。

  做完这一切,蔡确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他知道这一切,追随高太后的顽固派定然也没有闲着,然而只要军中稳定,官家年岁已经十八,掌握亲政大义,再加上民心在官家,这一次新党赢定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

  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

  垂拱殿内!

  火药味浓郁!

  此乃赵煦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朝会,哪怕是之前高太后病重让赵煦独自处理朝政半月有余,依旧不算亲政,

  当高太后一出面,立即将所有的大权收回,可见追随高太后的大臣有多少,如今赵煦突然逼宫,追随高太后的众臣自然开始反扑。

  “启禀官家,有人在开封城内见到罪官蔡确!其无召回京,实乃重罪!恳请官家责罚。”赵挺之率先发难道。

  “蔡确!”百官心中一动,不由想起曾经百官之首的那个消瘦的身躯,其乃是新党领袖、朝堂宰相,却又被车盖亭诗案所诬陷,短短数年被贬低岭南,成为罪官。

  赵煦俯视群臣,毫不避讳道:“蔡确并非无召回京,而是其重病在身,朕怜其曾经为国效力,如今医家大兴,医术大进,特意让其回京治病。”

  “官家下旨让蔡确回京治病,为何三司不知?百官不知?”赵挺之逼问道。

  赵煦淡淡地说道:“一个病人回京治病这等小事,又岂能劳师动众惊动诸位大臣。”

  范正配合道:“据太医院来报,蔡大人所抓的药大多乃是虎狼之药,恐怕命不久矣。”

  朝堂上下不由心有戚戚,对于蔡确他们心知肚明,曾经的车盖亭诗案的确是诬陷居多,如今其又时日无多,再赶尽杀绝恐怕有点说不过去了。

  “奸相王安石之孙王棣,鼓动太学生,太医生叩阙,更有无知百姓追随形同造反!理应严惩。”

  “更有书生围堵白虎堂,辱骂将士,开封城一片混乱,太皇太后老持承重,还请太皇太后出面稳定大宋朝野!”

  一计不成,赵挺之和一众大臣再次上奏,逼迫赵煦请出高太后。

  赵煦怒斥道:“太学生、太医生叩阙请命,振兴大宋以抗辽夏,百姓人人反对岁币,此乃人心所向,尔等食君之禄,不思振兴大宋,为国尽忠,反而畏惧辽夏如虎,简直是枉为宋臣。”

  赵挺之义正言辞道:“百姓愚钝,又岂能明白我等的苦心,太学生书生意气,不懂大宋形势之险恶,辽夏两国狼狈为奸,一旦战事再起,大宋定然生灵涂炭。”

  赵挺之再拿辽夏两国作为威胁,朝堂上下顿时愁云密布,一旦战事再起,所花费的钱财已经不是这点岁币能够解决的。

  “非也!范某反而认为,如今乃是大宋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范正出列直视赵挺之反驳道。

  “一统天下?”赵挺之怒极反笑,指着范正怒斥道:“总有一天,大宋要亡于你这种纸上谈兵之人之手,赵某可以保证,不出半年,西夏必定来袭,辽国亦蠢蠢欲动,再不补救,悔之晚矣。”

  范正冷哼道:“未战先惧,大宋有赵大人这样的臣子,才是亡国之祸,以范某看,此次西夏必败,而且败于垂帘听政!”

  “败于垂帘听政!”

  满朝为之一寂,众人皆知,如今西夏和大宋一样,都是少年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听政。

  赵挺之噗嗤一笑道:“当年西夏梁太后垂帘听政,当年新党蛊惑先帝,也是同样的说辞,结果大宋六十万军民战死在沙场,就是前车之鉴。”

  百官纷纷点头,当年神宗也是趁着西夏幼帝登基,梁太后垂帘听政,想要一战平定西夏,结果连遭大败,熙宁变法也大受打击。

  范正正色道:“垂帘听政并非亡国之策,真正的亡国之策为了垂帘听政而垂帘听政,梁太后为了贪恋权力,把持大权不放,以至于夏惠宗英年早逝,其侄女小梁太后再次垂帘听政把持大权。”

  百官脸色一变,他们知道范正此举乃是指桑骂槐,然而却无法反驳。毕竟西夏梁太后把持大权不放,乃是事实。

  “垂帘听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帝王传承失序,梁太后为了独揽大权,幽禁夏惠宗。西夏皇党、仁多族接连叛乱,这等惨事难道还要在大宋重演一遍么?”

  范正环视众臣,怒斥道。

  昨日高太后还在,他稍微留一些脸面,如今自然毫不避讳,怒斥高太后独揽大权不放。

  赵煦顿时双拳紧握,他精通时政,自然知道夏惠帝的凄惨下场,如果他不强行逼宫,哪怕日后勉强亲政,也无法独揽大权,想要变法图强,恐怕也会落得夏惠帝的下场。

  百官纷纷默然,远有武则天之事,近有太后刘娥、西夏梁太后的前车之鉴,百官心中明白,指望高太后主动还权,恐怕是微乎其微,到时候,西夏的夺权之争,恐怕也会在大宋上演。

  “更可怕的是西夏梁家为了一己之利,竟然将侄女嫁给夏惠帝,如今一门两后,大权独揽,外戚干政,西夏国内定然人心不和,此刻乃是西夏最虚弱的时刻,更是大宋的天赐良机。”范正高呼道。

  满朝百官纷纷点头,今日的局面的确和神宗时期大不相同,神宗时期西夏虽然太后垂帘听政,然而西夏的实力并未削弱,如今西夏经过一些列内斗实力大损,再加上其外戚干政,两任梁太后垂帘听政,其国内定然人心不齐,的确有可乘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西夏小梁太后垂帘听政,其为了巩固权力,连连对宋作战,妄图以战胜大宋之功劳来巩固其权势,我等只需挫败西夏攻势,再宣称梁太后后宫干政、梁家意图谋反,打着为恢复西夏皇室正统的名义,定然让西夏内部分裂,一战胜之,彻底废除西夏岁币,消除西夏威胁。”范正重重握拳道。

  刹那间,朝堂百官看向范正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无人认为范正是在纸上谈兵,反而范正的每一策都重重的打击在西夏的致命之处,如果连这样的西夏大宋都无法战胜的话,那大宋将士只能说是酒囊饭袋。

  赵挺之哑口无言,只能转移话题道:“西夏的确是虚弱,然而辽国么,两国狼狈为奸,一旦大宋对西夏作战,辽国趁虚而入,辽国骑兵百万,一旦挥师南下,开封无险可守,恐怕有灭国之危。”

  范正反驳道:“辽国更不足为虑,大宋好歹还和西夏经常作战,而辽国承平上百年,早已经军队废弛,辽帝耶律洪基已经六十,命不久矣,其在位先有重元之乱、后有耶律乙辛擅权乱政,赐死皇后萧观音,这样的辽国锐气已失,大宋只需严守死防,定然让辽国无功而返。等待收拾完西夏,辽国不足为虑。”

首节 上一节 76/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