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第56节

  这让黎阳上下官员都感觉到了不妥,治书待御史游元便当即领着众人质问杨玄感意欲何为?

  已经忍耐到了极限的杨玄感一身甲胄接见了他们,开口便是惊天霹雳:“独夫肆虐,陷身绝域,此天亡之时也,我今亲帅义兵以诛无道,卿等以为如何,可愿从之,共开太平!”

  “你…你要谋反?”

  杨玄感没有说话,一挥手便有甲士一拥而入,手中都提着明晃晃的长刀,危险的氛围让所有人的脖颈一凉,显然,回答的若是不让杨玄感满意,可能就要血溅在此了

  “愿顺公意!”

  大多数人都跪了下来,没跪的或是朝廷的忠臣义士,或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或是不看好杨玄感,为了妻儿族人甘愿赴死的人。

  杨玄感对着他们道:“独夫为一己私欲,穷天下而尊己身,先帝留下的盛世,不到十年便已经到了万民皆反的地方,可见实非明主,卿等俊贤,不为自身名利也当为天下万民计。”

  治书待御史游元道:“公荷国宠灵,近古无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当谓竭诚尽节,上答鸿恩,岂意坟土未乾,亲图反噬!”

  杨玄感辩解:“玄感实不为自家富贵…”

  游元打断他:“公既决意,仆有死而已,不敢闻命!”

  杨玄感叹了一口气,一个雄壮甲士上前毫不犹豫的一刀斩去,游元尸首分离,大好头颅滚到跪下的官员身下,只见其双目圆睁。

  “啊!”

  其余站着的面色惨白一言不发,两股颤动,但还是没有跪下。

  李密自屏风后走出:“皆是姻亲之家,请公暂收震怒,容我缓缓规劝之,便先羁押以免走漏消息。”

  杨玄感从善如流,这里有几个还是关陇家族的子弟,虽然是旁支,但既然想要改朝换代,那就不好轻易得罪任何一家。

  等人都散去,李密建议道:“再怎么严防死守,消息还是瞒不了多久的,我们要先下手为强。”

  杨玄感道:“我已经命人伪造来护儿造反的消息去禀报杨广,应该还能拖缓一些时间。”

  李密立刻建议道:“不只是要让杨广那边乱起来,我们也可借来护儿造反之事,矫诏奉旨聚兵平叛,先将周围几郡夺下,收敛兵力。”

  “好,就如此!”

  很快,水师大将来护儿因为未能如期攻打高句丽,害怕陛下追究其责,索性起兵造反了,因而皇帝命楚国公集结兵力,前往镇压!

  如此,杨玄感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封锁了黎阳全境,并公开发布榜文,要求周边郡县的官员们加紧招兵买马的步伐,并让他们把新招募的士兵全都派送到黎阳来。

  至于黎阳城内及下属县内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是男丁,无论老少,进皆充军,运河里面的几千漕运船夫和篙梢手也是如此。

  杨玄感用极快的速度集结了三万大军,至于精锐有八千人,是杨家的全部底蕴,皆是杨素留下的百战之兵。

  而缺乏的文官,杨玄感对只要是愿意归顺的官吏,都先升官,原来是县尉主簿的,现在都能直接当太守,如此威逼利诱也拉拢住了这几郡绝大多数官吏。

  …………

  杨玄感这边一动,李建成就接到消息了,但他并没有去插手,没有杨玄感造反,隋朝灭亡起码好要推迟数年,甚至转危为安也不是没有一点可能。

  因为皇帝这次征讨高句丽的战略并没有错,也没有再去指手画脚,高句丽在这么顽强,也只是个小国,面对百万大军,是绝对耗不过的。

  而国内的百姓起义,已经被张须陀剿灭的差不多了,王薄、孙宣雅、郝孝德、裴长才、郭方预这些闹得厉害,号称手握十数万众的贼首,都被张须陀以两三万精锐一一解决。

  罗士信秦叔宝单雄信也是随着名扬天下,皇帝在携平定高句丽的大胜班师回朝,天下必将平定,就是皇帝继续奢靡享乐,鱼肉百姓,只要握紧百万大军,贵戚们不敢反,百姓们造反难成气候,又能如何呢?

  总是需要这么一位猛士,来冒这个头,掀起乱世的浪潮,为王前驱!

  李建成已经接到了皇帝的赏赐,他正在挥笔上奏谢恩,并在信中指出了楚国公府近来的动向迫切怪异,请陛下明察。

  算算时日,他这封信与杨玄感正式造反的消息,应该是差不多时候传到皇帝手中。

  李家是不会这么早造反的,甚至根本不会造反,只是天下倒悬,杨氏无人能定鼎山河社稷,这才无奈受禅。

  李建成心跳如鼓,一晃眼十多年了,终于也要到我舒身展志,不必在每日战战兢兢的伴虎谋食了。

  虽然还不能出府,但李建成从这日起,还是恢复了一些社交,邀请故友旧交到府上饮茶谈心。

  最重要的事,他将准备多时的宝马及一些轻巧的玩意儿托人献给了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

  杨侑乃是元德太子杨昭之子,算起来也是李建成的表侄,但他毕竟年纪太小,素来养在深宫之中,叔侄俩倒不是太熟。

  ……………

第128章 三策

  宫中,代王杨侑在刑部尚书卫文升等的辅佐下,勉强处理着一些简单的政务,其实也就是看过后点点头。

  虽然杨侑天生就很聪慧,但毕竟小小年纪,直接处理国政,还是有点太难为人了。

  但这是皇帝的吩咐,卫文升等人也不敢含糊,皇子中齐王杨暕已经是废了,齐王府的幕僚皆是老弱病残,这不是要被立储的规制。

  而年仅七岁的赵王杨杲,非嫡非长,是在不是好人选,陛下虽然也很宠爱,但并未委任其留守长安或者洛阳。

  可见皇帝还是属意在先太子的子嗣中立储,代王杨侑上面虽然有两个兄长,但毕竟是继太子妃韦氏所出的嫡子,燕王杨倓越王杨侗都只是良娣所出。

  虽未占长,但一个嫡字,有时候就是正统天意。

  何况太子妃也是出身显贵,京兆韦氏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因而处理完诸事,虽然因为代王看字慢而耽误了许久,但诸大臣都没有丝毫抱怨,恭恭敬敬的对待着杨侑。

  众人退下,只留下了刑部侍郎韦义节,他是太子妃的弟弟,也就是代王的亲舅舅。

  “殿下辛苦了。”

  杨侑摇摇头:“是我太慢,拖延了政务。”

  韦义节道:“这怎么能怪到殿下身上,您年纪尚小,这是常理之中的事情,只要您能从诸位大臣处理政务的过程学到些东西,便足矣。”

  这时候宦官过来禀报,代王杨侑接过礼单后看了看,然后交给舅舅:“是…”

  李建成现在无官无职,杨侑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称呼了,叫叔叔太亲近,叫李世子或者直呼名姓又太疏远。

  韦义节看过后笑道:“虽然不是太贵重,但很有心意,李建成曾是先太子的宗卫,先太子在世时对其很是亲近,平日以兄弟相称,您私下见到他可称一声叔父。

  殿下,李建成不是寻常人,交友遍天下知己布四海,陛下还对其格外宠信,视为心腹子侄,他若肯全力帮您,很多事便不成问题了,这也是先太子留给您的恩泽。”

  代王杨侑皱眉道:“那他以前怎么没与我联系过。”

  “他也没与旁人联系过,甚至还与齐王有过正面冲突。”韦义节缓缓教诲道:“许多事不需要细究,您只要记住,这个人现在对您有大用处,远非寻常贵戚可比的,对待这样的人,要尊荣相待。”

  杨侑乖巧的点点头:“好,那舅舅,我是不是也该回礼才对。”

  韦义节满意的点头:“李建成还在丁忧守孝,不必送什么贵重东西,他这人素来好吟诗作赋,颇有文名,便送些孤本典籍即可。”

  …………

  李建成接到代王杨侑的赏赐不禁笑了笑,他已经知道了是韦氏出力了,这世上哪有几个人做好事还不图回报的。

  面对韦氏的示好李建成毫不犹豫的表示承情,将来必有厚报。

  欠人情怕什么,欠的人情多了,别人还生怕你死了,人死账消呢,若是可以,李建成恨不得欠下天下所有世家大族的人情。

  这样估计也就不用努力了,他们抬都会把他抬到皇帝的龙椅上。

  只是被人抬上去,终究是不如自己坐上去来的稳当可靠。

  李建成还是安心谋划着自己的事情,他不能总是在这府中丁忧守孝,这三年正是关键时期,不容他懈怠。

  但没有皇帝的夺情,他自己是不能说不守孝就不守孝了。那样会遭天下抨击,十几年积累下的名望也会一朝丧尽。

  “玄感兄,汝当勉励之!”

  ………

  “是时候了。”

  讨伐来护儿的名头已经瞒不住了,毕竟他们办事也没什么遮掩,这次就是正式造反前的最后一次商议了。

  许多事都要定,但最难的无疑是路线问题,杨玄感平素最看不起的就是汉王杨晾,认为若不是他举棋不定,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而今他也是面临了杨晾当年类似的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到底先往那边打呢?

  众人没个头绪,或者说都不足以服众,杨玄感被吵的头痛,便将目光落在了李密身上:“法主,你平素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

  一句计将安出,让李密心神舒畅,他不得志多年了,一直期望能如诸葛孔明一般,得遇贤主一展智谋,出将入相名留青史。

  李密笑道:“吾已为公准备好上中下三策,待公择之。”

  “好啊!吾就知欲成大业,非有法主兄不可。”

  李密欣然站起身挥斥方裘:“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

  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句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

  也就是要直扑涿郡,截断杨广的归路,与高句丽前后夹击。

  听到此策的众人有不少欢呼称赞,但杨玄感并没有欣喜,他默默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此策听着是可行的,但他手上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万人,其余不过是强征而来的男丁,连青壮都算不上,杨广实在没给民间留下多少青壮。

  如此兵力自黎阳奔袭千里,路上难道不会遇到阻击,就算能顺利到达涿郡,真的还能有余力攻下涿郡,并阻截暴怒班师回返的杨广吗?

  杨玄感没有说出不足之处,李密对他而言还是很重要的,是除了他外目前家世最显贵的,不能在这时候便离心离德。

  “此策上佳,但法主既然有三策,还是都说来商议吧,毕竟是大事。”

  李密自然清楚所谓上策不能施行,但不这样说,如何能显得他智谋非凡,如此大业若成,他才好凭功重振家声做到位极人臣的位子上。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

  这是要直取长安的意思,不谈同样是极远,长安是何等雄城,杨广四十万大军攻打一个辽东城都久攻不下,长安城比辽东更坚固上数倍不止,凭他麾下这点人马,拼光了也上不了城头。

  ……………

第129章 撤军

  这次不用杨玄感说话,卫州太守赵怀义道:“上月那独夫方下旨征十万民夫修缮长安,这十万青壮加上长安城原本的守军,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攻下的。”

  说是不能轻易攻下,其实就是怕伤了己方士气,除非里面有位高权重者策应打开城门,否则绝没有攻下的机会。

  “法主,更言其次。”

  李密没有丝毫迟疑:“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

  黎阳距离东都洛阳不远,这要比前两个更可行一些,众人议论几句后纷纷点头,表示此计可行。

  李密也在这时主动说出了此计的关键:“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必四面而至。”

  众人神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是造反,不是平叛,位于劣势在正常不过了。

  杨玄感道:“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

  没办法,他的八千精锐自然是哪里都愿意随他去的,可剩下在这几郡强征的民夫青壮,领他们去往不远的洛阳尚可,若千里奔袭涿郡或者长安,恐怕才走一半的路程就都会逃掉。

  只有攻打洛阳,立威树旗,以区别他并非那些造反的山贼草寇之流,乃是真真正正要夺取天下改朝换代的雄主,方可汇聚山东河内的豪杰来投。

  定下路线后,杨玄感在次日,祭祀三牲誓众:“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崐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

  杨玄挺杨积善领着杨家的家将在下面呼应:“诛无道!救兆民!万岁!万岁!”

  随着呼应的人越来越多,哪怕是被强征而来的民夫此刻也忘了旁的,跟随着周围的呼喊慢慢放声,直到猛然被自己高昂的声音惊醒。

  这是要造反呀!有些人害怕,但不敢有什么举动,只想随波逐流,有些人决心伺机逃跑,绝不愿做反贼,也有人认为成就功名的时机到了。

  誓师祭旗后,杨玄感当即命杨玄挺率兵三千出北邙山北麓,向洛阳进军,又令杨积善率兵五千出偃师,沿着洛水向洛阳进军,杨玄感率领其余兵力直扑洛阳。

  ……………

首节 上一节 56/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