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官人悲天悯人的像是一个圣人,开口道:“你就像是一个迷途的羔羊,只有我能拯救你,别人谁还愿意给你机会?
至于你的官职调动问题,由我来解决。”
与徐贞明谈完了后,林泰来灭了出去败火的心思,还是等着到了京城再说。
然后就招呼着另外几个一起赶路的同乡好友,出去吃饭了。
苏州府府学五人组里,王禹声自身家大业大,不需要跟着林泰来跑路。
所以跟着林泰来一起赶路的,就是金士衡、陈允坚和沈珫三个人了。
及到次日,四人一起出发,距离京城只剩下最后一段路了。
就是刚出了驿站大门口,忽然有个骑士纵马飞奔而来。
翻身下马后,这骑士朝着林泰来叫道:“可是林老爷当面?巡捕营李都督命我前来报信!”
这骑士上前,对林泰来低声说了几句,然后就离开了。
林大官人又对友人解释说:“我跟你们讲过,我到了京城一样吃得开!
这位李都督就是巡捕营的李如松,与我有交情!”
一边说着,一边装行李的大车上翻出了盔甲,直接套在了身上。
众人:“???”
什么情况?怎么就把盔甲穿上了?
“不必惊慌,这只是我一点个人爱好。”林大官人淡定的说。
众人都懒得骑马,所以雇佣了三十多辆大车,连家丁带行李,乘车前往京城。
通州与京城之间这段道路,车马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极为热闹。三十多辆车在这条路上,也不算多么显眼。
林大官人坐在车上,对着友人们继续吹:“等进了京城,就带你们去见识一番北地胭脂,教坊司东西两个胡同,我都吃得开!”
众人便一起道:“有劳带路了!”
中午的时候,众人终于看到了京城的城墙。
原本京城并没有外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就是三个南城门。
但是后来随着京城的发展,大量人口聚集在了南城之外,形成了一大片居民区。
到了嘉靖年间,便在南边新修了半圈城墙,把南边新居民区包围进来,称作外城,并开了几座外城门,所以外城区其实就是现在的南城区。
通州方向过来的人,要想像过去一样从崇文门入城,就要先从东便门进入外城区或者南城区。
快到东便门的时候,车马就缓慢了下来,因为要一个一个排队过城门。
林泰来等人就从车上跳了下来,一边活动腿脚一边等待入城。
这时候,忽然从城墙根下杀出了四十多人,为首有个绿袍汉子叫道:“林泰来!你胆敢再来京城,今日定然叫你吃个教训!”
众人大惊失色,天子脚下城门外,还能有劫道的?林泰来提前穿上盔甲,难道就是防的就是这个?
林大官人不慌不忙,从大车上抽出了两根铁鞭。
对面为首的绿袍汉子毫不犹豫的用力的挥手道:“打!”
四十多人伏击几个人,肯定绝对优势,还能拿不下?
话音未落,突然从附近马车上纷纷跳下几十条强壮大汉,围了上来。
绿袍汉子大吃一惊,但已经来不及撤退了!
他收到的情报只说林泰来进京赶考,没说林泰来还带着好几十个强壮打手啊!
但凡是正常人,谁会带着几十个打手来赶考啊?
如果论起打架经验,比林大官人的“家丁”更丰富的真不多,都是近三年用大量实战机会磨练出来的。
其中最精锐的“家丁”都已经身经数十战了,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经验。
所以这场“伏击战”注定是被反打了,而且还是一边倒式的。
而身披盔甲、手持铁鞭的林大官人难得亲自上阵,结果还没打几下,这次发生在城墙外的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绿袍汉子躺在地上,仰望苍穹,眼角流下了一滴泪水,他多么希望今天没有出来啊。
三年前以多打少就没打过,三年后人数相当时,那就更打不过了。
看着满地的伤员,金士衡代表其他友人问道:“这伙究竟是什么人?”
林大官人淡定的说:“都是锦衣卫官校,领头的那个叫薛易,一群输不起的玩意,想在这里偷袭我。
三年前被我送了几十个发配去边镇,包括这个薛易在内,看来是找了关系又跑回来了。”
众人:“.”
你林泰来说你在京城吃得开,就是这样?
关于锦衣卫的名头,大家还是很了解的,结果你林泰来还没进城,就和锦衣卫官校打了一次群架!
林大官人大手一挥,轻描淡写的对众人说:“都是小事,不打紧!先进城吧!”
等一干人进了东便门,没走几步就到了崇文门外,然后又一次排队等着入内城。
闲着无聊时,金士衡忽然指着不远处说:“墙上有揭帖!好多人围着看!”
陈允坚也开口道:“听说近些年,京城十分流行张挂大字揭帖。
上面内容多是政论或者批判,常常在路口或者人流汇聚的地方发现,以便于传播。”
林泰来对此并不稀奇,这不就是大字报吗?
金士衡兴致勃勃的说:“走!等着入城也是无聊,我们就去看看这张揭帖,也算是了解一下京城的舆情风向。”
众人便一起走了过去,却见这张揭帖大概也就二百来字,十分易读,而揭帖的标题是《论天下之四害》。
再细看内容,大致为:“当今天下有四大害,而四害不除,天下不可得治。
其一,如今大臣互相排挤,力谋权势,是为干进之害。
其二,正直之臣屡被斥逐去位,宵小之人得志猖狂,是为倾轧之害。
其三,不问郡守才行、抚按官赃私不严惩,致使吏治日坏,民生日瘁,是为州县之害。
其四,乡豪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是为乡豪之害,尤以吴地林泰来为其中之最也。”
众人看完揭帖后,默默的围观乡豪之害的典型代表林大官人,你在京城果然很吃得开啊。
你林泰来到底都做了什么,一进京城就能看到你上了大字报?
揭帖总结四大害,前三害还都是泛泛而论,但说到第四害乡豪之害时,突然就直接点名林泰来。
这是墙上揭帖中唯一点出的名字,于是就很醒目了。
城外数十人伏击,城内大字报点名,文武双打啊这是!
还有,他们是不是应该离林泰来远点,免得遭了池鱼之殃?
当然揭帖不可能只贴一张,想要起到影响舆论的效果,怎么也得张挂十几张,尽可能多覆盖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段。
林泰来看着揭帖,陷入了沉思。
按道理说,揭帖大都是匿名的,读者并不知道发帖人是谁。
不过在原本历史上,东林党领袖人物赵南星曾经上过一个奏疏,内容就是四害。
与前这张揭帖上的内容非常雷同,连“天下四大害”的名头都一样,应该不是巧合吧?
第399章 林泰来去哪了
从崇文门进城后,就算正式抵达京城,众人就要暂时“分道扬镳”了,各有各的去处。
投亲的投亲,住会馆的住会馆,还有林泰来这样直接买住宅的,大家都有美好的前途。
打前站的左护法张文购置的宅院位于西城的李阁老胡同,因为当年大学士李东阳曾经住在这条胡同,故而叫李阁老胡同。
这套宅院拥有三进三十间,共花费三百九十两银子。而且地处高档社区,附近是官宅密集的大小时雍坊,安全指数全京城最高。
临分别时,众人都先留下了地址,以便于安顿好后再联络。
另外其他人都对林泰来说:“如果你遇到了麻烦事情,一定要告诉大家!”
稍微有点分析能力的,都能通过今天的事情觉察到,林泰来被全方位的针对了。
林泰来却对其他人说:“你们也都看到了,京城或许不太平静,不知有多少明枪暗箭等着我。
所以这段时间,我就不参与你们的聚会等活动了,以免影响到伱们。”
金士衡不满的说:“你这是哪里话?难道我们会害怕被你连累?我们就是不讲义气的人?
如果你真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虽然能力微弱,但也会竭尽所能的帮你。”
林大官人非常诚恳的说:“不不,你不要多心,我并不是害怕连累到你们,也不是怀疑你们没有义气。
我真正害怕的情况是,你们把握不住京城的水深,反而会拖累到我,所以暂时保持距离为好。”
金士衡却很不服气的说:“有你说的这么玄乎么?弱小并不意味着无用,哪怕是一个小零件也有它的特殊作用!”
林泰来却又答道:“你怎么就不理解呢?举个自己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我带着几十人冲进都察院大打出手,你们能帮到我什么?
如果带着你们,是不是反而要让我分出精力照顾你们?”
众人:“.”
你管这叫最简单的例子?太扎心了,弱小的人原来连讲义气也讲不动。
在所有进京赶考的士子里,武状元又来考文科的林泰来可能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而且关注林泰来的人物层级很高,大学士和尚书级别的就有好几个。
日头才偏西,兵部车驾司员外郎申用懋就直接翘班回家了。作为首辅的儿子,早晨不迟到就是给衙门面子了,早退完全不算个事。
进了申府大门,他就看到父亲申首辅正好也在前院落轿。
“父亲怎么在这里?”申用懋大吃一惊的问道。
申时行无语,这问的什么白痴问题?这里是申府,难道他回家也要大惊小怪?
申用懋连忙补充说:“我的意思是,父亲怎么能回家比我还早?”
他真是没想到,日理万机的父亲今天居然这么早就回家了。平常一般是黄昏才回来,有时还会在内阁过夜。
申首辅简单的答道:“等林泰来。”
申用懋疑惑的说:“刚才在大门看过了,林泰来没有下拜帖啊。
再说林泰来和王司徒家是姻亲,他进京后肯定先去拜访王司徒。”
申首辅说:“那你也不看看,林泰来遇到了什么麻烦?
王司徒又解决不了他的麻烦,他只能找我,这就是现实。”
申用懋以己度人,没看出林泰来有什么大麻烦:“听说他到东便门外时,遭遇了一群锦衣卫官军的报复性围攻。
但是他自身没有什么损伤,不用我们操心,不算多大的事吧?毕竟是锦衣卫官军私自行动,又不是奉旨办事。”
申用懋换位思考了一下,真心不觉得殴打了一些锦衣卫官军是什么大问题,尤其还打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