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170节

  八月十四日上午,刘大牛把兄弟葬在了城外的公共墓地里面,然后直接去了朝廷的粥棚。

  刘大牛喝了一肚子粥,然后回到住处睡了一整天。

  八月十五日下午,刘大牛最后一次离开自己的住处,前往盛永昌在城外的新园子。

  盛昌抓住了蒸汽机推广的风口,投资了一个蒸汽机驱动的纺织厂。

  关键是在这几年的大灾期间,持续向朝廷提供布料和粗布衣服,纺织厂在过去几年里面迅速扩张。

  作为东家的盛永昌赚了一大笔钱,身价连续翻了好几倍。

  他去年年初在城区边沿买了一块地,建设了一座苏州园林式的宅子,今年夏天刚刚落成搬进来。

  由于这几年天下灾害不断,大量的灾民随时可以顶替工厂的工人。

  很多工人在基本的吃喝之外,为了能够拿到一点最基本的的工钱,用于应对生活中的其他开支和突发情况。

  比如说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去看医生的花销。

  不但在工厂干活的时间越来越长,还不得不“主动”为东家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说为东家打扫庭院和房屋,搬运家中所需的物品乃至是当装修工,甚至轮流为东家看家护院。

  这些工人们现在的状态和所做的事情,正在慢慢的向以前地主家中的奴仆靠拢。

  今年仲秋节到来的时候,盛永昌专门请了戏班子来家里唱戏。

  又从工厂叫了一批工人,来自己家里干活,打扫院子,准备过节的彩灯装饰,收拾听戏的场地。

  帮厨房准备食物,顺便端茶倒水,伺候盛永昌家人看戏。

  刘大牛也来盛家帮过忙,而且经常是“自愿”的,盛家仆人不知道刘大牛家里发生了什么。

  所以今天刘大牛再次来盛家,直接说自己是纺织厂的工人,趁着过节来给东家帮帮忙,看门的仆人就完全没有阻拦。

  刘大牛先去了厨房,找了一把剔骨刀,放在自己衣袖里面。

  又去柴房找了一把斧头挂在腰间,然后就去了整个院子里面最热闹的地方,一个小院子中间搭建起来的戏台子。

  戏班子正在台上专心的表演,锣鼓声和人的唱戏声时而急切,时而欢快。

  盛永昌一家人穿着绸缎衣裳,在戏台子的正前方,坐在躺椅上吃着零食听戏,周围站满了家中的仆人和工厂的工人。

  盛永昌一家老小都很开心,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周围的仆人们和工人们,在主人笑的时候也跟着笑,大部分人似乎也颇为开心。

  刘大牛不紧不慢的走进院子,不紧不慢的靠近盛永昌。

  周围的人要么盯着戏台子,要么盯着盛永昌这个主人的反应,没有人注意刘大牛这个大家脸熟的工人。

  戏班子连续唱了三场之后,盛永昌听得似乎颇为舒心,宣布让仆人上去放赏。

  戏班子全体成员立刻一起向盛永昌躬身道谢。

  盛永昌乐呵呵的摆手:

  “好好好,继续唱,唱好了还有赏……”

  就在这个时候,刘大牛走到了盛永昌身边,语气颇为平静的说:

  “东家,我兄弟二狗已经死了。”

  盛永昌听到声音吓了一跳,看清了刘大牛的样子之后,马上莫名有些慌张的说

  “你又来干什么?还想要来工厂里干活吗?现在已经没机会了。

  “你的位置已经有人顶上了,你自己去别处找活儿吧。”

  刘大牛的语气仍然平静:

  “我不是来你的工厂里面干活的,我今天是来送一些人去陪我兄弟的——”

  刘大牛这句话说完,袖子中的刀子落下来。

  刘大牛右手握紧刀柄,用力的向前一送,直接捅进了盛勇的胸口。

  “噗呲——”

  盛永昌杀猪似的惨叫起来:

  “啊——你——”

  刘大牛猛地拔出刀子,盛永昌胸口的鲜血立刻喷了出来。

  刘大牛还担心盛永昌死不了,将剔骨刀横过来在盛永昌脖子上又割了一刀。

  彻底解决了这个让自己痛恨至极的商人。

  旁边的盛永昌家人和仆人们,看到了身边突然爆发了杀人案,顿时全都大声尖叫了起来。

  有几个人拔腿就跑,但也有几个吓得腿软,直接瘫在了地上。

  刘大牛没有理会逃跑的人,他知道不可能解决所有人。

  所以直接拿出自己准备的斧头,砸向了那几个瘫在地上的盛家人。

  斧头对着脑袋砸下去,好像直接砸烂一个椰子,被砸的人显然是不可能存活了。

  盛家现在没有专门的护卫,都是工厂的工人在干这个活儿。

  但是其他的工人们看到刘大牛做的事情之后,虽然都惊讶到了极点,但都没有马上站出来阻拦他。

  刘大牛现在就是凶神附体,其他工人可不想为盛永昌这个吝啬东家拼命。

  刘大牛正在做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这些人怔怔的看着刘大牛挥动斧头,把瘫在当地人几个人全打死。

  等到刘大牛找到了火把,开始在盛家放火的时候,他们才发一声喊全都逃跑了。

  刘大牛几乎安然无恙的离开了盛家,拿着火把顺着街道放火。

  由于今天是八月十五,城里面到处都有花灯和烟火,刘大牛放的火没有马上引起注意。

  逃跑的盛家人,以及其他被火烧的人家,跑出去找到了巡逻的锦衣卫过来,这里的火灾已经几乎要失控了。

第172章 皇帝与太子

  刘大牛放火之后没有逃跑,面对锦衣卫也没有反抗,被当场抓获送进了大牢。

  大火一直持续了大半天,到第二天下午才勉强控制住。

  刘大牛亲手杀死盛永昌一家十三口,放火烧毁两条街道八座新建宅院,导致六十八人在火灾中死亡,两百多人重伤。

  整个大明朝廷上下内外震动,大明皇帝责成应天府尹迅速调查清楚。

  面对应天府尹的询问,刘大牛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应天府也也用最快的速度写出了案卷报告。

  大明咸宁四十一年八月十七日,大明应天府紫禁城武英殿。

  应天府尹向大明皇帝呈上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了刘二狗案和刘大牛案的详细情况。

  按照应天府尹的报告,这两个案子的情况都非常简单。

  刘二狗与湖北武昌籍工人李三等人因口角发生冲突,双方互殴导致刘二狗重伤,送医治疗无效身亡。

  刘大牛为给弟弟治病,向东家盛永昌借钱被拒,刘大牛因此怀恨在心。

  刘二狗死亡后,刘大牛于八月十五日夜闯入盛家新宅,在盛永昌一家人听戏赏月之时痛下杀手。

  而后又因仇恨盛永昌等东家富户,在盛永昌新宅所在街道上大肆放火。

  刘大牛所作所为异常残暴,罪大恶极,依律当斩。

  皇帝看完之后板着脸反问:

  “就这些吗?”

  应天府尹老老实实的回答:

  “禀陛下,两案情况简单,事实清楚,刘大牛对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情况确实就是这些了。”

  皇帝明显有些不满:

  “刘大牛和刘二狗案是今年第几起类似的案件?

  “朕指的是本地工人与外来灾民斗殴,以及工人袭击杀害东家掌柜的案件。

  “你有没有统计过两者的具体数字?

  “这分别是今年第几次,这个月的第几次,每个月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应天府尹听到这个问题,额头冷汗顿时就出来了:

  “禀……陛下,工人和灾民斗殴,这是今年第……一千五百六十三次,本月第两百零六次。

  “自五月开始,数量逐月增加……

  “工人袭击东家掌柜的案件,这是第三十七次,导致东家死亡的是第十一次。

  “但杀害东家全家并纵火,造成严重破坏的,这还是第一次。

  “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在迅速增多。

  “情况也越来越恶劣了。”

  皇帝听应天府尹报告的足够清楚,说明他基本还算是称职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那你以为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应天府尹马上说:

  “臣请陛下安排更多锦衣卫巡查,调派都督府卫戍部队进城镇守。”

  皇帝不是很满意,但也没有直接提出调整的意见,就挥手让应天府尹先回去了。

  然后转脸看向一直在旁边站着的皇太子:

  “老大你怎么看这些事情?你有什么应对方法吗?”

  大明皇太子朱简灿,大明皇帝朱仲林的嫡长子,今年四十七岁,年龄还不算很大。

  但是现在整个人都非常的憔悴,胡子头发都已经成了花白色。

  朱简灿自从九岁被封为太子,到现在已经当了三十八年的太子了,本来精神压力就已经很大了。

  前几年又出了一个绝顶天才的幼弟,这几年又有持续不断地天灾和流言酝酿,更让作为太子的他精神压力大到了极点。

  如果不是朱简烜前几年发明的蒜油神药,太子可能已经在偶尔感染的各种小病中薨了。

  面对皇帝父亲的问题,太子小心翼翼说明自己的看法:

  “儿臣以为,刘二狗好勇斗狠,死不足惜。

  “刘大牛杀人放火,藐视律法,罪大恶极,也是罪无可恕。

  “但是他们做出这些事情,也是有其原因的。

  “若没有大量灾民涌入应天府,让应天府的工人工钱持续下跌,刘二狗也不会与外地灾民起冲突。

  “关键很大概率不会直接变成如此暴力的斗殴。

首节 上一节 170/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