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406节

  “如果他们能搞到盐,给他们多一点也无所谓,贤弟觉得他们能搞到盐吗?”

  卢明月眯眼冷冷道:“窦建德这个蠢货,落入隋军的圈套还不知道,他那些军师一个个都是白面书生,权谋战争懂个屁!”

  “这话怎么说?”

  卢明月哼了一声,“兄长不妨想一想,明知我们大量派人去买盐,为什么萧夏不限售,敞开让我们买?这个问题很关键,你想想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张金称摇摇头,“我哪里想得到?”

  “对方的目的就是给我们一线希望,不去海边采盐,现在他们突然全部切断,一斤盐都过不了黄河,说明隋军已经在渤海郡和河间郡部署完毕了,我没猜错的话,渤海军和河间郡已经被隋军占领,只因为下大雪的缘故,消息没有传过来,这就是我不肯去河间郡和渤海郡的原因。”

  张金称大惊,“贤弟怎么不告诉王爷?”

  “我告诉他干什么?这个人优柔寡断,百姓都跑光了,他也不拦截,整个河北都空了,我告诉他,他就能活下去?”

  “啊!”

  张金称惊恐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卢明月眯着眼道:“百姓跑光了是好事,我们一个县一个县去搜刮,把财富收集起来,把士兵解散了,我们带着财富和几百心腹去南海郡,买几艘海船去南洋当国王去。”

  “去当国王?”张金称瞪大眼睛。

  卢明月轻轻点头,“我想了一年,萧夏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不会有希望了,萧夏也绝不会放过我们,我小时候听祖父说过,南洋有很多岛国,人口倒不少,但军队非常落后弱小,我可以带着几百铁甲士兵过去,杀掉他们国王,我就是新国王了。”

  张金称眼睛一亮,“我们该怎么做?”

  卢明月低声道:“隋军不是在黄河南岸驻扎了十万军队吗?我们明天一早,就主动请缨去黄河北岸防御,你去汲郡,我去平原郡,一路收刮过去,然后在黄河北岸解散军队,各自率领一千铁甲士兵南下,我们在南海郡碰头。”

  两人又商量了细节,次日一早,两人找到窦建德,愿意领兵去黄河北岸防御,窦建德虽然有点怀疑,但还是答应了。

  两人当即各自率本部三万军南下了,张金称走的是西南线,从襄国郡、武安郡、魏郡、汲郡,收刮沿途二十几个县的财物,县城都空了,正好给他们翻箱倒柜,寻找财富。

  卢明月走的是东南县,他却一个县不进,昼伏夜出,直扑平原郡,一路秋毫不犯,他的兄弟卢明星颇有埋怨,在安德县正好遇到十几万逃难的百姓,卢明月依然严禁士兵抢掠。

  他这才对兄弟卢明星道:“我知道你埋怨我不让士兵抢掠,这个时候抢掠是要被隋军按在城头上砍掉脑袋的,我怂恿张金称去抢掠,就是让他来衬托我们,张金称必死无疑,我们却有活命机会,你明白了吗?”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卢明星这才恍然大悟。

  卢明月又叮嘱他道:“你要给手下大将讲清楚这个利害,让他们明白,这个时候保命要紧,然后你们护卫着十几万百姓过黄河,直接投降隋军,隋军必然会查你们,发现你们一路秋毫不犯,隋军就会收纳你们,大家就能得到一个好结局。”

  “那兄长呢?”

  卢明月眯眼笑道:“我自有去处,将来我会派人给你给送信,现在你不要问那么多。”

  “兄长不相信我?”

  卢明月拍拍兄弟的肩膀,“不是我不相信你,事密才能成功,以后我一定会告诉你!”

  卢明月带着三百亲兵连夜离去,他们装扮成商队,带着数百头骡子,背负着三百副盔甲和数万两白银黄金从齐郡过了黄河。

  队伍一路南下,他们利用大隋沿途不设卡的优势,一个月后抵达了江都,卢明月在江都买了两艘万石海船,以及大量兵器粮食,跟随着一支百艘大船组成的商队出海了。

  一年后,南洋佛利国内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度,叫做卢国,数年后占领半个加里曼丹岛,佛利国灭亡,卢国有三百名贵族,统治国民上百万,信奉佛教。

  张金称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在汲郡被张须陀的五万大军包围,张金称死在分赃不均的内讧中,三万军队向隋军投降。

  隋军没收了他们全部财产,张须陀下令斩杀了四千余名罪大恶极的将士,其余士兵则发配去矿山服劳役三年后释放。

  卢明星军队却因为军纪良好,秋毫不犯被朝廷赦免,卢明星也被封为鹰扬中郎将。

  八年后,时任右骁卫将军的卢明星接到了海商带给他的一封信,他才知道兄长已经在海外建国,并改名为卢清风。

  他如实向天子汇报,大隋皇帝萧夏大喜,当即下旨册封卢清风为南洋郡王、骠骑大将军,同时命他在合适的时候回国觐见。

  两年后,卢国国王卢清风奉旨来到隋朝觐见大隋皇帝。

第748章 不战而降

  十二月下旬,孙安祖率领三万军队带着几千辆满载补给物资来到了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河间郡海边,这里方圆数百里荒无人烟,距离最近的县城鲁城县约三百里,北面距离海口镇稍微近一点,但也有一百多里。

  孙安祖命令士兵扎下大营,又命令五千士兵去南面二十里外一座很大的沼泽荡割芦苇,冬天的芦苇都已经枯了,正好可以作为燃料。

  其余士兵都去海边砸冰取水,他们点燃了携带的木材,浓烟冲天,烧了半天,终于熔化一大块坚冰。看到了久违的海水,数万士兵一片欢呼。

  数万士兵接力一般,将大量海水运到岸边修建的卤水池内,第一天他们便搞到几十万斤海水。

  这时,割芦苇的士兵也回来了,用大车带回大量干芦苇,在营地内堆积如山。

  孙安祖下令杀了几百头牛,又搬出上千坛酒犒劳士兵。

  海滩上,三万士兵围住篝火吃肉喝酒,热闹异常。

  这时,北方数里外却悄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正是谢映登率领一万隋军,他们驻扎在海口镇,派出的斥候发现了浓烟,随即发现敌军,立刻赶回去向谢映登汇报。

  谢映登当即率领一万士兵赶来了,他的士兵虽然都骑马,但其实是步兵,很快斥候向他汇报了敌情。

  萧夏登基后,谢映登被封为永安郡公、从三品云麾将军,官任左威卫将军,军职升为二级虎贲将军,这里面的永安郡公是爵位,云麾将军是官阶,萧夏用散官取代了前朝的勋官,左威卫将军是官职,没有战争时,谢映登就是左威卫将军,可一旦统兵作战,他就要有军职了,军职就是二级虎贲将军。

  萧夏实行府兵制,一个军府两千人,平时由一名中郎将和两名郎将统领,将军以上平时不统兵,作战时,将军挂军职出征。

  谢映登就率领五个军府,共计一万军队防御河间郡北部海边,没想到敌军居然来了。

  谢映登召集几名中郎将部署作战,他用树枝在雪地上画了地图。

  “这里是对方的牲畜栏,在大营西北,里面有几千头牛,都是用来拉车,但也可以作为粮食,谢文兰将军,大营起火后,你率两千军队负责把牛牵走,但草料棚不用烧,留着以后喂牛。”

  谢文兰是谢映登的兄弟,他抱拳道:“卑职遵令!”

  谢映登又对其他四名中郎将笑道:“我命令斥候烧毁敌军大营,一旦起火,我们敲打战鼓驱逐敌军,暂时不用和他们作战,等他们粮尽,他们自然会来向我们投降。”

  一名中郎将担心道:“如果粮食烧不干净怎么办?”

  谢映登微微一笑,“放心吧!他们在仓库营堆积了大量芦苇,烧不干净才怪!”

  河北军取盐之地距离黄河还有一千多里,方圆几百里荒无人烟,孙安祖从未想过这里会有隋军,便没有安排巡哨在外部巡逻,只安排数百名大营哨兵,其他三万士兵则聚在大营东面的海边上点燃篝火,喝酒吃肉,犒劳军队。

  这时,一支三百人的斥候队穿着白色大氅迅速向军营靠拢,他们的大氅和雪地融为一色,大营内哨兵很难发现他们。

  此时哨兵们也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只是没有篝火而已,大营内严禁烟火,这一点孙安祖军规严厉,海风很大,一旦大营失火就完蛋了。

  百名斥候迅速接近了大营,敌军大营没有营栅,只是挖了一条一丈宽的壕沟,但斥候们也不需要进去,百名士兵举弩,点燃火药箭向百步外堆积如山一般的芦苇堆射去。

  其余两百名士兵则点燃火把,奋力将火把扔向二十余步外的大帐。

  大帐率先被点燃,芦苇也迅速燃烧起来,这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士兵发现仓营起火,惊得跳起来,大喊大叫。

  与此同时,西北方向的牛圈也来了杀来两千士兵,牛圈当然也没有围栏,这边方圆几百里都没有树木,只能挖壕沟防止牛跑出来。

  士兵们用沙袋将北面壕沟填实,两千士兵赶着数千头牛离开牛圈,向北而去,二十几名饲养牛的士兵也被一并带走,几十座大帐内堆满了麦秸没有被烧毁,这是牛的饲料,得留下来。

  正在沙滩上喝酒吃肉的士兵忽然发现大营火光冲天,都惊得纷纷站起身,孙安祖气得直跺脚,破口大骂,“这群混蛋,我们非杀了他们不可!”

  他认为是哨兵擅自在大营内点篝火取暖,不小心点燃了大营。

  就在这时,北面忽然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不知多少军队杀来了,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撒腿便向南面狂奔。

  孙安祖也被十几名亲兵架着向南奔逃,一口气跑出十几里,没有发现追兵,三万士兵这才慢慢停下来,孙安祖也惊得脸色发白,他做梦也想不到这里居然会有隋军,第一天晚上就杀来了。

  大营的烈火越烧越大,海风凌冽,火皆风势,堆积如山的芦苇成了最大的助燃之物,一万石粮食被烧成了灰烬,不光是仓营,整个大营到天亮时被彻底烧成了白地。

  每个士兵只随身携带了战刀,留在大营内的长兵器都被烧毁了。

  天亮了,三万士兵返回大营,每个人都望着大营发呆,大营火虽然灭了,但它是因为没有可烧之物才熄灭,被烧成白地,很多士兵进了大营,在灰烬中寻找自己的私人物品,主要是钱,但铜钱也被烧熔了,成了一团团金属疙瘩。

  孙安祖无力地坐在地上,粮食被烧光了,牛也被牵走,这下怎么办?没有粮食,他们根本走不出雪原。

  这时,一名将领建议道:“将军,海口镇距离我们大约一百二十里,那边有五百驻兵,应该还有一点粮食,我们去试试看。”

  孙安祖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距离他们最近的鲁城县也在三百里外,更不现实。

  他知道带领向北方跋涉,三万军队饿着肚子,顶着寒风向北艰难行军,从早上走到晚上,才走出四十余里。

  三万士兵饿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早上,大军走了一个上午,才走出十里,距离海口镇还有七十里,士兵们实在走不动了,只能坐在雪地里等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号角声,一支万人大军出现,三万士兵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跌跌撞撞跑去,举手大喊:“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没有盐还能坚持十天半月,没有了粮食,一天都坚持不了。

  谢映登命令五千士兵押送三万士兵前往中原,隋军做事很有章法,把所有校尉以上将领全部扣留,只让士兵南下,没有了将领,三万士兵自然就成了三万只温顺的绵羊。

第749章 祭祀除逆

  相比刘黑闼的军队,孙安祖的军队还算幸运的,至少他们士兵没有伤亡,全部投降,孙安祖本人也活了下来。

  刘黑闼就惨多了,他率三万军队前往渤海郡盐山县,结果在南皮县的雪原上遭到左卫大将军裴行俨率领的七万隋军围攻,河北军死伤近一万人,两万人投降,刘黑闼突围时被大将尉迟恭一鞭打碎了头颅。

  历史上,窦建德支援洛阳被俘斩首后,留守河北的将领们又推举刘黑闼出任首领,继续割据河北,一直到武德六年才被剿灭。

  但最后被灭亡却是梁师都,他有突厥为后台,唐军不敢动他,一直到贞观二年,突厥发生内乱,梁师都才被唐军趁机剿灭。

  窦建德苦等盐不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全军彻底断盐,而窦建德此时只剩下八万大军,郝孝德和王须拔各占三万,直属于窦建德的军队只剩下两万人。

  这些叛军枭雄从来都讲究实力为王,窦建德虽然还是夏王,但郝孝德和王须拔在军队中的话语权却超过了窦建德。

  无奈,窦建德只得封郝孝德为魏王,封王须拔为赵王,刚过了新年,军队断盐第七天,士兵终于忍不住,开始闹事了,郝孝德和王须拔便一致要求大军南下,主动出击,去中原抢盐。

  窦建德只得率领八万大军从清河郡南下。

  王须拔找了一个机会,骑马和郝孝德并驾而行,低声道:“郝兄,我看到窦建德成不了事,不如我们干掉他,分了他的军队,然后我们平分河北如何?”

  郝孝德眯眼得到:“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先把盐搞到后再说!”

  王须拔点点头,现在盐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再搞不到盐,军队要哗变了。

  大军一路南下,正月初五晚上,大军在清河县宿营,这是断盐第十天。

  连窦建德也焦虑起来了,队伍走了三天才走了一百二十里,只有平时行军速度的一半,士兵明显都有点走不动路了,浑身无力,甚至不少士兵出现了水肿。

  这就是典型的缺盐之症,再这样下去,士兵恐怕连长矛都拿不动了。

  窦建德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自己的军队连路都走不动了,怎么还可能战胜隋军?

  这时,宋正本匆匆走进大帐道:“王爷,卑职得到消息,郝孝德和王须拔在秘密协商除掉王爷,王爷一定要提高警惕!”

  窦建德半晌长叹一声,“悔不该不听军师的话,被宵小坐大了!”

  当初,王须拔被罗艺击败,率几千人惶惶来投,宋正本坚决反对接收,窦建德却认为人才难得,把王须拔收下了,刚开始王须拔表现得非常忠心,也很卖力,让窦建德很感动,不仅提拔他为大将军,还给他军队补足到三万。

  郝孝德也是一样,先赢后输,最后被窦建德大军困在安阳县,手中只剩下五千余军队,还面临断粮,郝孝德又派儿子来请降,宋正本也同样坚决反对,认为要趁机将郝孝德斩尽杀绝,但窦建德念起旧情,宽仁之心泛滥,便接受了郝孝德投降,也同样封他为大将军,慢慢补足他军队。

  现在窦建德才意识到自己的无原则宽容最终要害死自己了。

  郝孝德和王须拔每人都统领三万军队,自己却只剩下两万军队,怎么和对方抗衡?

  宋正本这个时候也不好再埋怨主公,他低声道:“主公其实还有机会!”

  “什么机会?”

  宋正本捋须笑道:“当初主公让卑职给他们补足军队的时候,卑职做了一个安排,给他们补足并非正规河北军,而是山东半岛逃来的败军,左孝友、霍小汉、解象、王良、郑大彪、李畹这帮家伙,这些人各个桀骜不驯,郝孝德、王须拔根本压不住他们,可以说忠于他们的人,只有他们自己带来的几千人。”

  窦建德沉思道:“军师的意思是,除掉他们二人,他们手下闹不起来?”

  宋正本点点头,“只要主公及时安抚,给予封赏,他们肯定闹不起来,尤其是左孝友,卑职知道他一直对王须拔不服,还有霍小汉对郝孝德不服,只要利用好这二人,就能除掉郝孝德和王须拔。”

  窦建德沉吟片刻道:“郝孝德和王须拔非常谨慎,不肯单独来见我,身边都带着数百亲兵,那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除掉二人?”

  宋正本捋须笑道:“可以祭祀战神,祭祀战神需要沐浴更衣,不能带亲兵,只要派人事先埋伏在祭台内,他们二人必死无疑。”

  这个办法不错,祭台上不准跟随其他亲兵,只能本人祭祀,窦建德终于下定了决心,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干了!

首节 上一节 40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