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59节

  打仗扩张同样差不多,明明已经掌握那么强大的武力,还是扩张缓慢,甚至打一场大仗,便要休养生息一整年。

  无他,让民力休憩,百姓都可以歇一歇。

  今年扩张倒是放快了一些,因为黄洲全境几乎都是投降,所以军粮民力的损耗几乎没有,这才有余力往九江进兵。

  聂宇拍板做了决断,他们这些文臣就算还有不同意见,那也只能拱手听命,同时还要为后续攻占江西做好准备部署。

  攻占江西的计划议定,众臣正要告退散去。

  聂宇忽又说道:“对了,内阁回去便拟定一道军规,凡军中的文教官,今后不许他们带着民夫冲阵,要走也只能跟着汉军正兵后面走。”

  “遵命。”

  听到这道军规,内阁众臣都有些疑惑,但还是拱手领命。

  (先睡了,晚安,玛个巴子)

第239章 江西群贤

  南昌府。

  江西巡抚张诚基、江西布政使万宁两人,正在抚衙花园里悠闲的品茶下棋。

  “抚台,抚台!”忽然,江西按察使颜检急匆匆拿着一封急报跑进来,“大事不好,湖广汉贼突袭九江,瑞昌失陷,九江府城告破,知府殉城,现在汉贼兵锋已至南康,南康知府请书求援!”

  啪嗒!

  张诚基手里捏着的棋子一个没抓稳,掉落在地,而后满脸不可置信:“你说什么?九江没了!”

  颜检满脸焦急,重重点头:“抚台,九江没了!”

  得到肯定答案,张诚基的脑子都是懵圈的。

  不光是他,旁边的万宁也是差点没反应过来:“九江没了,怎么没的?这可是我江西重镇,七省通衢之地,怎么可能突然就没了?”

  颜检听闻有些支支吾吾,只能将急报递给了万宁,让对方自己去看。

  不看还不知道,这一看,万宁当场对着张诚基怒喷道:“我的张抚台,您干的好事!”

  张诚基原本还有些生气,待到接过南康知府的急报,又马上偃旗息鼓。

  没办法,确实是他的问题,南康知府递上来的急报,说的非常清楚。

  九江兵力空虚,汉贼趁虚而入,这才速下九江。

  南康知府的求援书信,说的也是南康兵少,请求抚台立刻出兵救援,要是晚了怕是南康府也要步九江的后尘。

  万宁心里是真有火,在场三人官职他虽然就排老二,但论在九江任上资历,另外两位加起来都不到他的零头。

  而且,早在当初张诚基以江西巡抚兼江西提督衔,调令全省聚兵,前往围剿吉安府的贼寇。他就已经劝过对方,哪怕聚兵也得在九江这些沿江重镇要地,多部署些留守驻兵,防备湖广的汉贼和白莲教贼寇。

  现在,汉贼果真来了,一来就拿下了九江。

  “抚台,现在该怎么办啊?”颜检着急问道。

  说起来这家伙也是真的倒霉,去年年末才刚到任,从乾隆末年到现在的嘉庆二年,他的前面一共出过四位江西按察使。

  四位江西按察,全都看到了湖广汉贼势大,然后赶紧就使银子走关系,从江西升迁跑出去了。

  这才轮到了颜检“因功升迁”到了江西按察使。

  当然,这货也是个糊涂蛋,说是“因功升迁”,但他的“功劳”全都有水分不说,还基本都是属下官吏杀良冒功,再拉着他一起来顶缸数钱。

  云贵地方官任上,颜检麾下官吏伪造倮族百姓造反,而后砍了一些脑袋充当军功,这货就真信了,拿上去报功。

  之后履任各地,官职忽高忽低,但基本都一定会被下属蒙骗,各种冤假错案、杀良冒功层出不穷。

  嘉庆实在看不下去了,认为这个颜检太糊涂,不太适合当官,就给他一撸到底。

  万宁说道:“当务之急,是让吉安府的绿营立刻回援。”

  张诚基闻言连忙说道:“不可,吉安府贼寇未灭,若这时抽兵回援,岂不前功尽弃?”

  万宁听到这里,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说道:“吉安府贼寇不过疥癣之疾,湖广汉贼才是心腹大患。九江已经丢失,若是再丢南康,那你我所在的南昌府,岂非就要直面汉贼兵锋?”

  张诚基瞬间醒悟过来,悻悻不敢再说。

  这位伪清的张巡抚很有意思,他虽然也是去年才到任的江西,但此前一直都在广东、安徽等地做巡抚,而且还是专以军事防务为军功擅长。

  这货先是在广东巡抚任上,缉捕盗贼流寇,攒下功勋,又在安徽巡抚任上,重视长江防务,提防白莲教和湖广汉贼。

  因为这些功绩,乾隆都注意到了这位汉臣,难得重用提拔,把他调到了江西做巡抚,去对付流窜进江西的湖湘贼寇。

  可实际上,乾隆不知道的是,张诚基的所有军功都是假的,全是杀良冒功。

  另时空,配合他杀良冒功的宁州知州刘光,因为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派遣儿子上京告御状举报。

  嘉庆大怒,下旨彻查,这才知道了张诚基过往政绩的猫腻。

  乾隆看走眼了!

  他调张诚基做江西巡抚,又补颜检做江西按察使。期望的是用张诚基这个“知兵”巡抚镇住江西,颜检这位清廉政绩的按察使稳住江西,再有万宁这满洲布政使,制衡巡抚、按察使两位汉臣。

  如此,江西肯定稳如泰山。

  ……

  吉安府。

  杀尽王还在跟江西清军对峙拉锯,论战力他的军队终究还是略逊清军一筹。

  因为当初茶陵一战,杀尽王虽然逃出来,但手下老营折损太多。

  为了补充兵力,他只能就地招募江西百姓青壮充军。

  而江西清军聚全省重兵围剿,起码也能凑出几万人马。就算这几万人大多疏于操练,那也是正经官兵,肯定比民夫青壮战斗力强一些。

  不过,杀尽王也学聪明了,正面硬战打不赢,那就不出城浪战了。

  之前在湖湘的野战被汉军揍的头皮发麻,已经让他明白军队的战力低下,不是靠打几场血战就能弥补的。

  这家伙干脆学起了大汉,模仿大汉对军队的建制操练,又杀大地主,给百姓分田种地。

  虽然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在他手上,但佃租什么的已经比伪清低了很多,还免去了之前伪清官府的各种欠税杂捐。

  这番学的四不像的操作,居然还真就让吉安府百姓,对这位自号杀尽王的外省贼寇极为拥护。

  江西清军一到吉安府,本地百姓马上给杀尽王他们通风报信,甚至还踊跃参军帮杀尽王他们打仗,就连地主乡绅都偷摸资助贼寇钱粮。

  因为杀尽王只杀大地主缙绅,对乡绅不仅不杀,反而非常礼敬,不抢粮劫掠,有贼寇起初劫掠杀人的,还被杀尽王当众责罚。

  这些操作,可太符合地主乡绅们心目中的“帝王之相”了。

  杀尽王有“帝王之相”,那清军可是被恶心坏了。

  强攻贼寇的城池,但百姓都帮贼寇守城,去下乡征粮,乡绅百姓都通风报信,告诉贼寇官兵的粮道,让贼寇突袭去劫掠粮道。

  杀尽王甚至还无师自通,劫掠完了粮道,立马把多余粮食放还给了百姓乡绅。

  此消彼长,清军在吉安府可谓处处碰壁,打的非常不顺,明明是本地兵,帮本地百姓打外省贼寇,反而打的跟自己像贼寇一样。

  此时的莲花厅城,这里是杀尽王的大本营。

  清军主力在此围困,说是围困,但更像是对峙。

  因为清军完全堵不住杀尽王,粮道几次都被杀尽王在外的军队突袭劫掠。

  清军已经有些顶不住,反观杀尽王这边却是万众一心,男女老幼几乎能动的,全都登上城墙帮忙守城。

  “大王!”

  “大王!”

  “……”

  杀尽王登上城墙巡视,凡路过的民兵青壮,尽皆主动行礼。

  杀尽王微微点头,心里却是格外的畅快。

  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学了点那姓聂的皮毛,居然就让百姓都对自己这么拥护了。

  就连那些没啥油水,而被他放过的士绅地主,也不再视他为贼寇流匪,甚至还有读书人冒险投奔,给他做起了帐幕。

  “官兵有什么异动没有?”杀尽王问道。

  士卒摇头:“回大王,暂时还没有。”

  杀尽王点点头,接着叮嘱了几句,便带着幕僚一起进了城楼。

  城楼里面,幕僚说道:“大王,而今局势,官兵和大王已成长久对峙,官兵久战不克,必定厌战思乡。只要我军继续坚守,再联络安福、永新二县义军,于关键时刻里应外合,三路夹击,必定能够大破官兵!”

  “先生说的是。”杀尽王点头。

  据城而守正是当初幕僚提的建议,杀尽王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已经被汉军给打醒了,知道比战力自己应该是打不过官军的。

  杀尽王对幕僚的话听进去了,但又问道:“官兵我已经不担心,现在的问题是,安福、永新二县的混世魔和插翅虎,他们已然脱离我们自立。虽然这次他们答应合击官兵,但等打退了官兵,那之后呢?”

第240章 为王前驱

  “混世魔、插翅虎皆乌合之众尔,大王根本无需担心。”

  幕僚说道:“此战大王只要静待时机,等到官军什么时候撑不住,主动撤兵,再写信邀约混世魔和插翅虎一起出兵突袭官军,让他们狗咬狗。大王届时只等双方打的两败俱伤,再趁机出兵,一战破敌。”

  “如此,大王主力未损,又携大胜官军之势,就算混世魔和插翅虎再怎么不服,也不得不屈于大王羽翼。吉安府城也将为大王囊中之物,任大王自取!”

  这么番计划和盘托出,饶是杀尽王自认为不是好人,这时也不由甘拜下风。

  这些读书人,果然书读的越多,心思就越黑啊!

  杀尽王心头激动,造反了这么久,终于也该轮到他来坐拥府城了。

  “大王,还有一事。”幕僚忽然想起说道。

  杀尽王忙问:“周先生什么事?”

  周先生说道:“大王,待到此战过后,大王必须另择王号了。这杀尽王或许承载大王起兵之念,可络.若不改王号,那大王在天下人眼里,混到底也就是贼寇,连义军反王都算不上。”

  杀尽王听得顿时有些无地自容,没有幕僚读书人投奔时,他觉得自己这名号很牛逼,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贼寇同样觉得厉害。

  杀尽王,杀尽地主,真尿性!

  可来了江西,有读书人做幕僚投靠了,杀尽王才晓得这名号,是真特娘的丢人啊!

  完全就是草头杂牌王号,跟那姓聂的汉王比较,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他当初怎么就起了这么个王号,真要用这王号当了皇帝,怕是全天下的人都得笑话他。

  杀尽王连连点头:“周先生说的是,咱都记着呢!等拿下了吉安府城,这王号还要周先生帮咱重起一个,毕竟周先生可是咱的李善长嘛!”

  周先生拱手吹捧道:“大王谬赞,学生也是看到了大王的洪武之姿!”

  杀尽王摆手谦虚道:“周先生过奖了,咱肯定是比不过那朱元璋的!”

  这洪武之姿,说的当然就是朱元璋了,杀尽王几乎天天都要听周先生给他讲朱元璋的故事,所以记得非常熟悉。

  当然,故事肯定经过了魔改,里面的朱元璋和李善长君臣,前者起点经历按照杀尽王为模板改的,后者李善长完全是周先生用自己套的模。

  杀尽王文华程度不高,但就是不高才好忽悠,很容易就代入了周先生魔改的朱元璋和李善长。

首节 上一节 159/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