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85节

  直到这时,周宗礼这些临江商人才率领各自家奴,姗姗来到城门口,见到陈有年便要下跪:“草民拜见大汉将军大人!”

  “快快起来,我大汉可不兴那套跪礼,也不用喊咱大人,听着怪不习惯的。”陈有年有些不耐说道。

  周宗礼闻言顿时有些诧异,他倒是听说过大汉不许民跪官。可他之前也只是当作以讹传讹,哪有不许民跪官的朝廷,现在眼见为真,这大汉的汉王果真是心怀天下。

  那自己这些商人,倒也不是不能趁机投资一二了。

  周宗礼起身,并未忘记自己是来干嘛的,连忙说道:“我等已经提前收买驱散了城中守军,请将军立刻派兵接收城池,组织人手救火,不然火势蔓延开来,怕是就要烧到民居了!”

  陈有年挑了挑眉:“火居然是你们放的?”

  周宗礼知道陈有年要问什么,当下说道:“将军放心,我等放火烧的都是自家私宅,也留下了人手组织附近百姓疏离,最多烧毁一两片民居,事后我等可以补给他们钱财。”

  “不错,前面带路吧!”陈有年满脸笑容,大手一挥说道。

  周宗礼没有二话,先是把手下的几个商贾叫来,让他们每人领着一部汉军民兵,前往各处组织救火,同时弹压趁火打劫的乱民暴民。

  而后,又亲自领着陈有年前往攻占布政分司、县衙和府衙这些重地。

  清江县作为临江府城的附郭县,县衙和府衙几乎是紧挨在一起,陈有年过去了正好就是搂草打兔子。

  清江县令啥也没说,乖乖封存了衙门档案文本,带着官印出衙门投降归顺。

  临江知府则是在二十米高的大观楼一跃而下,就这么自尽殉城。

  张诚基这个巡抚不知所踪,不知道是已经跑路了,还是躲在了城中某地,反正这家伙没有自杀。

  周宗礼做起向导,带领汉军的文教官前往接收衙门档案文书,一切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毫不含糊。

  该说不愧是个能做大的富商,确实有两把刷子,做官应该都没啥问题。

  陈有年一直等到全都差不多忙完,这才赞许说道:“你这商人挺有意思,这次攻破临江府城,本将军记你一功。战后我会统一报奏大王,看能不能给你推荐弄个官当当,你这才能不去当官,在这做商人,属实有些屈才了!”

  周宗礼闻言先是惊诧,随后便是止不住的狂喜。

  这家伙不是没读过书的,他只是年轻时两次都没考上举人,只能无奈回去继承家业,做起了商贾贱业。

  他原本不辞辛劳的忙前忙后,既是在故意示好拍马屁,同样也是商贾轻贱思想作祟。商贾虽然很有钱,可社会地位确实不高,在官府眼里那就是一个个猪狗,谁想发财都能来打两杆子(对比官绅不高,要跟民比,那贼都比民高啊……)。

  现在,陈有年居然说要保举他做官,这简直让他无法想象。

  可看着对方不像在说假话,反而似乎还是件很寻常的小事。要么就是陈有年太没文化,不懂官商不能明着勾结,要么就是大汉压根不在乎这些,不歧视商贾,商贾也能做官。

  周宗礼自认为应该是后者,大汉不歧视他们商贾,因为大汉还有专门负责商业的商司,就挂靠在工部下属。

  嗯,实际上周宗礼猜错了,陈有年纯粹就是太没文化,单纯没想到旧官场的那么多弯弯绕绕而已。

  不过没啥关系,过程全错,结果都对。

  真的报上去了,聂宇不会在意对方是不是商人,只在意对方有没有害民,是不是真的有才干,能够信得过。

  周宗礼得了陈有年许诺,不再留手试探,当下说道:“将军已经攻下临江府城,不知樟树镇是否拿下?”

  “樟树镇是哪里?”陈有年愣了一瞬,接着让人取来地图翻找。

  周宗礼先是惊讶陈有年居然还有这么精细的舆图,但转而一想大汉又不是寻常贼寇,人家可是已经称王建制的乱世反王,甚至还有成就真龙的可能,会有几张精细舆图也不奇怪。

  周宗礼上手一指:“樟树镇就在这里,此镇卡着赣江与袁江渡口,必须要将樟树镇拿下,我大汉才能在临江府高枕无忧,安然应对即将来袭的官府大军。”

  “你是怎么知道伪清还有援军的?”陈有年问道。

  周宗礼笑道:“将军不要忘了,我等都是商人,还是临江商人,虽然如今商道水路被官府封锁,但论消息没人比我们更灵通了。”

  说罢,又补充道:“若是将军分不出兵力,草民可为将军修书一封,劝降樟树镇。樟树镇与临江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将军能够承诺打完了仗,重新开放商道,他们自己便会献出樟树镇。”

  陈有年闻言笑道:“樟树镇只是一介小镇,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不过若是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那也是功劳一件,就交给你去写信劝降吧!”

  周宗礼连忙接下这个任务,又接着给陈有年继续出主意,该如何应对伪清来袭的援军。

  他是本地人,对本地情况肯定比陈有年更清楚,再加上消息的渠道也是他这个本地商人提供。

  陈有年开始询问临江府周边三府到底有多少清军,军队都是什么组成部分,能不能打?

  打仗不是过家家,汉军战力精悍,可兵力太少,伪清军队就算战力再差,汉军也得做好充分准备。

  正说话间,突然有个电报兵冲进来禀报:“将军,杨将军发来紧急军情!”

  “什么军情,直接说吧!这里没有外人。”陈有年摆手。

  电报兵回答:“伪清两江总督亲领二十万大军,溯江而上攻打九江,杨将军正在紧急率部回援!”

  “什么?”

  陈有年和周宗礼满脸震撼,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伪清两江总督南下不奇怪,可二十万大军?

  哪来的二十万大军?

第272章 湖口

  陈有年这边刚把临江打下来,正打算配合杨芳,一起合兵攻打南昌府城。

  瑞州、袁州、抚州三府的清军援兵,对他来说确实有些压力,但也只是有些压力。真打起来他还是有信心能搞定,再不济也可以让杨芳先行南下,跟他联手吃掉这些清军。

  可现在,汉军原定的战略部署都被打乱了。

  伪清两江总督居然南下了!

  两江总督南下,这并不奇怪。

  因为江西本来就是两江总督的辖地,两江总督全称总督江苏、安徽、江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两江总督之所以统辖三省,跟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这些都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两江原本确实是两江,即江南省和江西省,后来江南省被拆分,变成了江苏和安徽二省,两江总督权力没有被裁撤,所以辖地也从两省变成三省。

  汉军在江西大打出手,接连拿下了九江、南康,控制了七省通衢、长江重镇,而后又兵压南昌。

  人在江宁(南京)的两江总督只要还想保住乌纱帽,就必定是要率领大军南下,跟汉军打仗的。

  只是汉军没料到,这个清狗总督能南下这么快,正好卡在了汉军准备南北夹击的档口,而且一来就是大手笔,直接二十万大军南下。

  二十万大军啊!

  这特么除非伪清举全国之力,否则上哪去弄来二十万大军。

  杨芳经过推测,伪清这次出兵,顶多就来了十多万大军。

  可十多万大军,那也很夸张了。

  杨芳目前手上的兵力,已经得到了荆州方面补充,差不多给他补齐了八千多的新军。全是新编的第六师,编制都还不满编,操练也是刚开始操练。

  好在汉军这边已经在大搞民兵战略,基本各州府县在农闲的时候,都要组织乡民青壮操练,组建乡里的民兵队,由农民公会负责统筹。

  杨芳手下的这支不满编的第六师,其兵员大多来自乡镇民兵,所以就算没怎么操练,还是可以勉强形成战力。

  至少听得懂号令,做到基本的令行禁止,玩玩低配版鸳鸯方阵还是没啥问题。

  ……

  湖口。

  这里属于九江府东部辖县,湖口位于鄱阳湖北部出口,是长江与鄱阳湖的唯一连接点,形成了“江湖锁钥,三省通衢”的战略要冲。

  杨芳当初拿下九江府城以后,本来想要出兵往东接着拿下湖口。但湖口这里地理位置特殊,一大一小两个江心洲刚好把宽阔的江道切割成了三条狭窄河道。

  汉军的大船过不去,所以就一时搁置没有动兵去占。

  现在,伪清的两江总督居然沿江打过来,一下子就把彭泽、湖口二县拿下。

  还好湖口确实狭窄的很,汉军大船过不来,这位两江总督带来的船队水师,同样也过不来。

  湖口县衙,现在正是两江总督李奉翰的临时指挥所。

  “制台大人,湖口北岸的两座江心洲,已经把江道一分为三,我们的大船不能穿过,下官建议可直接渡江进兵。”江南提督王柄指着桌上的简陋舆图说道。

  说起来,这个王柄运气还不错,因为大汉之前南下速度太快,趁着清廷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控制了湖南全境,还弄死了湖广提督刘君辅。

  要不然,差不多就在去年年尾,这家伙就得因为湖广战局不利,而被单独调去湖南当提督指挥作战。

  李奉翰微微点头,这王柄是乾隆六十年做的江南提督,而后一直干到了现在,论军务水平肯定比他这去年空降的两江总督要懂的多。

  而且,他们两个人也都是汉军旗出身,天然就属于一类人,跟下面的汉人武夫丘八们不一样。

  王柄接着说道:“若直接渡江的话,可令湖口县令征调民船,与我江南右营水师合力,分师过江。一路主攻梅家洲,一路南下大姑塘登陆,合围九江府城。”

  敢分兵过江,这是王柄作为江南提督的底气。提督统辖江苏、安徽二省军务,光是他的提督五营就能有8500余人的强大兵力,还兼领江苏的水师舰队。

  李奉翰听闻看了眼舆图,对同样来开会几个总兵官问道:“诸位可还有什么别的建议要补充?”

  众总兵官都没有回答。

  这可是江南提督,他们的直属上司制定的战略部署,他们肯定不能直白驳对方的面子。

  而且,分兵过江的战略确实也没啥大问题,他们二十万大军渡江来打九江府城。就算实际兵力只有一半,才十多万人,还有差不多六七万都是民夫青壮,纯粹充人数的。

  但这也近乎是两江总督、江南提督可以抽调的全部兵力,甚至还包括几乎从来不动弹的水师舰队。

  如此强大的兵力,就是吓也能吓死汉贼了吧!

  眼看众总兵官都不说话,李奉翰心底也赞同了王柄的部署,当下做出吩咐道:“既如此,那就一切依照王军门的计划,立刻让湖口县令去征调民船,再多多征集民夫、筹措粮草,配合王军门的江南右营水师,分别渡江进攻梅家洲与大姑塘。”

  说罢,顿了顿问道:“此战,谁愿做主攻先锋?”

  他们二十万大军南下,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包赢了,所以谁做主攻先锋,谁就能抢到头功。

  李奉翰话音刚落,苏松镇总兵田永秱就说道:“制台大人,末将愿为主攻先锋,为我大军先行拿下梅家洲!”

  一见出头的是老将田永秱,其他几个总兵官瞬间偃旗息鼓。

  田永秱是武进士出身,还历任广东、云南、漕运三地老将,水战陆战都有经验,资历上比在座任何人都高,他做先锋无人能抢。

  定下了先锋,李奉翰接着又与王柄及麾下众总兵,商议了一下大军的具体作战细节。

  接下来几天,湖口县百姓全都遭灾了。

  县令派出了全部三班衙役,到处强征百姓民船,只要是船的,就算渔船都不放过。

  渔船也能做舢板小舟,承载几个士兵登陆的。

  短短五天时间,这位湖口县令就给李奉翰征到了足够运送数万大军过江的民船。

  这么多民船,全部集中于湖口沿岸停泊,动静和场面实在太大,汉军派出的探子划船,远远就能看到。

  汉军探子不敢靠近,只能用望远镜看过记录下来船只数量,随后立马回去报信。

  “报!”

  “已经探查清楚,清军在湖口县西岸,停泊大量船只,起码能有上千艘。其中部分悬挂军旗,应该是清军的水师战舰,战船体型比之我军最大的战船还要大而高。还有许多没有悬旗的中型民船和小船,似乎都是在沿湖百姓、商人、豪族手里抢来。”

  探子报信说完,参谋官夏永谦顿时皱了皱眉:“伪清这般大张旗鼓,强征百姓民船,怕是准备要大举渡江,强攻九江府城了。”

  杨芳微微点头,对此已经有了预料,当即召集麾下各部将领,商讨如何应对。

  清军号称二十万大军南下,但实则大家都知道,肯定不可能有二十万,最多就是十万大军,可能还得算上民夫青壮。

  不过即便如此,汉军可战之兵也不到两万人,其中八千人还都是新兵,战力跟杨芳手下的老兵相比,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两万人打十万人,差不多一半还是新兵,这仗确实有些难打了!

  杨芳非常冷静,略微扫看两眼地图,便自信说道:“伪清大军虽然兵多势众,可再多的兵也不可能飞过鄱阳湖,飞过长江直接到九江。我们只需要想办法,拦截住清军渡江,或者干脆在清军渡江的时候,把他们歼灭在水上,此战便可胜。”

  一听将军已经有了想法,汉军众将都是信心大增。

首节 上一节 185/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