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地投降者不杀!”
“跪地投降者不杀!”
“……”
白楠的亲兵跟着呼喊,而后是两千多汉兵,边追杀边呼喊。
这一战,打得莫名其妙,两千汉军夜袭一万清军,就这么直接杀穿了,关键伤亡还没多少。
清军要么跳河逃跑,来不及逃跑的干脆跪着趴着求饶,汉军没有时间俘虏这些清军,继续追击那些还在逃跑的清军、民夫。
持续追击一夜,到了翌日天明,清点俘虏战损。
俘虏清军两千多人,民夫四千多人,另有三千多人逃散失踪。
汉军没有伤亡,清军伤亡也很小,大营里只发现两百多具尸首,几乎都是逃跑太急,摔倒以后踩踏而死。
赢是赢了,抽象也是真的抽象。
白楠看着已经被搬到岸上大营里的清军粮草,一万人的粮草,足够汉军吃好久了,就是可惜运粮船跑了,没能全部缴获。
白楠招来几个清军俘虏问话:“你们是伪清那边的乡勇还是官兵?”
俘虏回答:“小人是亳州营的官兵,隶属于李昌贵李总镇麾下的寿春镇,这次是李总镇要带着我们南下,说要来打汉贼。”
“啧!你们的那位李总镇,这是把你们卖了。”
白楠摇摇头,安徽的官军居然能烂成这个鸟样子,这伪清鞑子当真是不行了。
白楠又问:“皖北现在还有多少像你们这样的清兵?”
俘虏惊恐摇头:“没……没了,我们就是皖北所有的官兵。”
“你很怕我?”白楠有些疑惑。
俘虏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白楠瞬间意识到了什么,又叫来几个俘虏,全是俘虏当中的民夫,他问道:“都说说,平日里我大汉,就是汉贼在你们这都是什么样的?”
“……”
“你来说,不许说谎话。”白楠随手一指。
被指到的俘虏只能说道:“汉贼……汉贼,官府说汉贼一向茹毛饮血,喜好杀人,尤其汉贼的伪王,更是好吃人,每顿都必要吃一对童男童女,还要饮人血。”
好家伙,大王成妖怪了!
白楠顿时有些哭笑不得,生气都生不起来,叫来随军的文教官:“老李,这些人交给你了,你来给他们解释吧!我汉军不吃人,不是妖怪。”
把俘虏的思想教育交给李文教,白楠让士卒们休息吃饭,之后才带着俘虏、粮草满载而还。
半天后,安庆府城。
朱珪正在城楼里吃饭,忽然就有一个亲兵急匆匆跑进来:“抚台大人,大事不好,汉贼,汉贼押着一群俘虏从北边过来了!”
啪~嗒!
朱珪手里的碗筷瞬间掉在地上,摔得稀碎。
朱珪也顾不上去问详情细节,连忙起身快步离开城楼,朝着城墙而去。
然而,还是慢了一步,此时此刻城墙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清兵、乡勇,所有人全都目光紧盯城外。
朱珪跟着看过去,就见城外的汉军特地来到安庆城前绕了一圈,驱赶着数千名清军俘虏回到营寨。
还有几个民夫俘虏,扛了一杆清军留下的军旗大纛。
朱珪几乎一眼就认出,这是寿春镇总兵的大纛。
不好!
数千清军俘虏,全部绕过一圈,就是眼力再不好都能看出来,这是绿营清军的俘虏。
“这是咋回事?汉贼怎么驱赶着官兵?”
“之前抚台大人说要咱们守城,马上就有援兵来救庆,那些不会就是来救咱们的援兵吧!”
“我看像。”
“那这么说的话……”
“……”
听着士卒们的议论纷纷,朱珪知道不能这么下去,当下找来几个千总、把总,让他们立刻带人下去安抚军心。
不管那些清军俘虏是真是假,是不是李昌贵南下的援军,那都绝对不能是。
第313章 夜乱
朱珪为了安抚军心,干脆给士卒们提前发饷,又买来酒肉犒赏三军。
饷银酒肉的效果立竿见影,拿到了钱以后,清军士卒确实不再明着议论汉贼了。
然后,他们私下里议论……
安庆乡勇可能还被酒肉饷银蒙在鼓里,但那些绿营清兵们不傻,什么阵仗套路没见过,巡抚老爷突然提前发饷,又拿出酒肉犒赏三军,不是出事了就是出大事了。
汉军押送清军俘虏在安庆城下巡游示众的消息,不光被城墙上的清军看见,同样也被城内的富户豪商们知晓。
当天晚上,他们便秘密串联。
不止有商人,还有安庆城中的大族。
“消息应该是没错了,官府的援军肯定已经被汉军给吃掉了。”
王瑜一脸凝重说道:“现在就看安庆城中的粮食什么时候吃完,或者汉军主动发起攻城,这安庆城守不了多久了。”
一个商人皱眉问道:“那我们怎么办?难道真要冒险反正?”
另一商人连忙摇头:“不可,那朱抚台对我等虽表面礼遇,但实则暗藏防备,我等募集的乡勇兵马,都被他分散拆开,周围防区都是官兵。还每隔三天就要换防一次,每次换防提前一个时辰才告诉我们地点。我们与城外汉军无法取得联系,要是贸然反正,怕是城外的汉军还没打进来,我等就要先被镇压了。”
又一商人说道:“可是不反正,难道就这么干坐着等安庆城破?”
还有个安庆大户家的管事,忍不住问道:“反正可以,可汉贼是要分田的,我家主子爷可以反正立功,但汉贼能保证不分我家的田吗?”
“……”
他们这些人一个月前,还决定要站队汉军,但因为朱珪实在太过警惕,让他们完全无从下手,拖着拖着就又开始左右摇摆。
或许汉军打不下来安庆,又或许官府真能守住安庆城呢?
大清毕竟地大物博,汉军就算一时强盛,那也终究还是打不过朝廷的。
这样的想法不光其他人有,就连王瑜这个带投大哥,都不免有些动摇。
只不过,这些家伙很小心,哪怕心里动摇了,那也只是动摇,他们依旧存着继续观望的心思。
现在,似乎不用观望了,汉军围城打援,把他们安庆的援军吃掉了。
固若金汤的安庆城,转眼间就要守不住了!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争执不休,忽然有一个年轻人开口问道:“为何不提前发动?”
“提前发动?”王瑜疑问。
那年轻人也是安庆大族,他收起手中折扇,冷笑说道:“而今安庆城已经危若累卵,援军被阻,安庆城破在即。若真等着安庆城被汉军攻破,届时我等不但没有功劳,就连性命也要交托他人之手。”
“与其这般,不如冒险搏一把。那朱抚台看似小心谨慎,又手握两万大军。可这两万大军多是安庆乡勇,战力几近于我。我等只需在城中各处民居趁夜放火,届时城中必定人心大乱。”
“我等只需趁乱强攻一处城门,不必真的攻下来,只要创造足够声势,城外汉军定然能够察觉,而后里应外合,拿下安庆!”
一连串的计划,说出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最重要的是,汉军凭什么能够配合他们,在他们制造混乱的时候趁机发动攻城?
年轻人的建议不出意外,直接被众人忽略否决了。
众人继续在那里商议对策,商议半天,都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只能决定,继续骑墙观望。
叶文馥回到家中,辗转反侧睡不着。
他受不了串联会上那些商人的骑墙摇摆,也受不了同为士绅那些人的短视。
叶文馥拿出书来,准备静下心先看会书,越看越觉得心底躁动。
啪!
才看了一刻钟,叶文馥一把将手中的书册拍在案上,而后穿好衣服来到院子,大半夜的紧急召集家奴。
管家匆忙过来询问:“少爷,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叶文馥抬手:“管家,把他们的卖身契,还有你自己的身契都拿过来,再从账房支取一千两银子。”
管家先是一愣,旋即大惊失色:“少爷不可,老爷将这偌大家业托付给您,您可千万不要想不开,行此极端。否则老爷就算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心啊!”
叶文馥闻言顿时呵斥道:“我若不这么干,我爹才是真的不得安宁。还有你们,当今天下狗官无道,欺压百姓,这伪清鞑子的气数已尽,安庆城也眼看着守不住了,尔等现在随我一起反正倒戈。破城了以后,你们的卖身契一律归还,每人还能领取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汉军之后还会给你们分田。你们干是不干?”
这话说完,一众家奴们都是面面相觑,几十名叶家家奴里头,有起码一半都是面露意动。
管家满脸惊恐,正要苦口婆心再劝:“少爷,您……”
叶文馥却懒得再听,怒骂道:“还不快去拿银子和契书,再有聒噪,我便当场斩了你祭旗!”
不多时,叶文馥带着三十多个家奴,一把火先烧了自家柴房,而后拎着柴刀棍棒、锅碗瓢盆就往怀宁县衙冲去。
他们一边冲,还一边到处乱喊:“反贼进城了!着火了!反贼进城了……”
反贼有没有进城不知道,反正着火了是真的着火了。
叶家老宅离怀宁县衙很近,这一把火烧起来,很快就让附近百姓全都慌了,都以为反贼真的杀进城了。
虽然他们没人知道,反贼进不进城,跟着不着火能有什么关系,但先入为主的喊话,还是让他们深信不疑。
百姓一乱起来,怀宁县衙也跟着乱了起来。
怀宁县令作为省城附郭的知县,贪污都轮不到他来贪污,而且安徽巡抚朱珪又是个喜欢沽名钓誉的,搞得他这县令当的都很没意思。
现在一听到反贼进城,他连求证都不求证,收拾细软金银就逃。
叶文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空荡荡的县衙,而后他啥都不管,直接一把火将县衙烧了。
县衙居然被烧了!
所有闻讯的商人士绅全都懵了,真以为城里混进了汉军的内应。
“不要慌乱,不要逃跑,汉贼没打进来,都给我停下!”
朱珪带着亲兵队,奋力想要维持秩序,但这可是两万人的乡勇,而他手下只有两千绿营军,还被分散出去把守各处城门。
“都不许逃,不许……贼子尔敢!”
第314章 安庆下
安庆城的各段城墙,在朱珪的快速反应下,已经陆续点燃火盆,只有王瑜这些商人负责看守的城墙,还是一片漆黑。
朱珪本来就对这些商人,既利用又警惕,这么一对比立马就发现了端倪。
当然,朱珪并不完全确定,他只是单纯诈一下,要是还没反,那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